老子《道德经》:第12章详解,不求纵情于声色!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注释 】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 目盲:喻眼花缭乱。
五音:指角、微、宫、商、羽。 耳聋:喻听觉不灵。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口爽:口病,“爽”引申为伤,亡,喻味觉差失。
驰骋:纵横奔走,喻纵情。 畋[tián]:猎取禽兽。
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制止。
行妨:伤害操行。 “妨”,害,伤。
为腹不为目:只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按:“腹”,内;“目”,外;“腹”谓身,“目”谓物。“为腹”即“实其腹”、“强其骨”;“不为目”即“虚其心”、“弱其志”。
【 今译 】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饫([yàn yù],形容食品极丰盛)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 引述 】
在这里老子指出物欲文明生活的弊害。他目击上层阶级的生活形态:寻求官能的刺激,流逸奔竞,淫佚放荡,使心灵激扰不安。因而他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俗语说:“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物欲的生活,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为“腹”,即求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留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因而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而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今日都市文明的生活,芸芸众生,只求动物性的满足与发泄,灵性的斵[zhuó](古同“斫”)伤到了骇人的地步。我们可以普遍地看到人心狂荡地情景,读了老子地描述,令人感慨系之。
【 互说 】
网友:
看多了近视、听多了耳聋、吃多了口重。
网友:
当我们在用心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灌注了自己的精神的,看得过多,耗散得也大。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每天看花花绿绿的新奇玩意,从来都是将自己的精神往外泄的,而且是通宵达旦的泄,没日没夜的看电视、电影,玩游戏,整个人的精神都被电子产品给吸入黑洞里面。
网友:
老子反对的是过多的欲望,让人眼花耳聋,不辨滋味,心思狂乱,德行受到伤害。有鉴于此,老子提倡收敛欲心,把精神专注于内,所以提出“为腹不为目”。
本章的内容给你那些启示?欢迎发表你的评论,大家一起交流!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