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生气垫适用6层楼以下的救生。由于消防救生气垫产品的特殊性,标准明确规定其仅用于
消防部队
紧急救援且无其他任何可替代方法时使用,救援高度不得超过16米。
每三个月应取出充气检查一次,用50公斤的沙袋从12米的高度进行三次投放试验,日常检查中严禁由人员进行试跳。所以消防战斗员在日常的检查、维护保养中要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操作,切不可麻痹大意,造成意外事故。
扩展资料:
消防救生气垫可减少下跳人员在着地时所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由坚韧的
乙烯基
纤维做内层,外涂进口防火
阻燃剂
打磨组合制成。抗拉撕裂强度高,具有阻燃防火、防水、防腐蚀、耐酸碱、耐磨损、耐老化、耐油、耐寒、耐热等性能,可任意折叠。
消防救生气垫的要求是自由跳下人员落在气垫承接面上不反弹、不触地。人员跳落在气垫上面时,气垫不倾倒、不侧翻。消防气垫床的尺寸标准根据设计要求和安装方式来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消防救生气垫
参考资料来源:
中央电视台——你知道吗?消防救生气垫的救援极限只有6层楼!
16米。
2006年8月29日,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A631-2006《消防救生气垫》 消防救生气垫分为普通型消防救生气垫和气柱型消防救生气垫。
安全气垫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高强纤维材料制成, 具有阻燃,耐磨,耐老化,折叠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消防救生气垫》标准规定了消防救生气垫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使用贮存、日常检查和检验规则。由于消防救生气垫产品的特殊性,标准明确规定其仅用于消防部队紧急救援且无其他任何可替代方法时使用,救援高度不得超过16米。
扩展资料
正确的气垫逃生要领为:跳下时,双臂微张,可以减少手臂骨折的几率;身体弯曲90度左右,身子与地面呈45度角,避免头和脚先落到救生气垫上;
同时,保证身体的大部分接触气垫。跳到救生气垫上后,要顺着救生气垫滑到地面上,最好不要走下去,气垫的弹性很容易让脚踝受伤。
此外,根据测试,从距地面15米至20米是气垫逃生的极限(约六层楼以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消防救生气垫
消防专家提示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
一、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二、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三、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四、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五、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