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大力的八宝粥  ·  Custom Error Message ...·  2 月前    · 
会开车的小马驹  ·  jQuery Click Outside ...·  1 年前    · 
豪气的斑马  ·  spring data mongo ...·  1 年前    · 

2019年11月30日 下午 ,BDA舞蹈高峰论坛(2019)之“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在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剧场举行。 论坛 以“一位学术梳 理人+两位历史亲历者”的三人谈方式以十年为单位进行梳理,通过学者提出的核心议题引出对于作品和时代的深度讨论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舞蹈高峰论坛“ 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

2019年11月30日 下午 ,BDA舞蹈高峰论坛(2019)之“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在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剧场举行。 论坛 以“一位学术梳 理人+两位历史亲历者”的三人谈方式以十年为单位进行梳理,通过学者提出的核心议题引出对于作品和时代的深度讨论,期冀在三人的讲述中共同型塑新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生动场景。本次发言共邀请到方伯年、 陈建民 、吕艺生等十三位历史亲历者和罗斌、赵大鸣、张华、江东等七位舞蹈理论人作为嘉宾,共同对新中国舞蹈七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时间的 回眸与思维的深潜。 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舞蹈 专家和 学者 参加 学校副校长邓佑玲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这 活动策划的理念和具体安排。活动由高度教授担任主持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舞蹈高峰论坛“ 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

第一组:罗斌x方伯年x 陈建民 1949—1959

面对 新中国舞蹈的第一个十年,罗斌、方伯年、 陈建民 三位嘉宾以 民族舞剧《宝莲灯》(1957) 《小刀会》(1959) 作为基点,对 受到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古典芭蕾 共同 滋养的 历史 时期展开了生动探讨。作为“霹雳大仙” 和“刘丽川” 的扮演者, 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批国家一级演员 方伯年 上海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陈建民 首先通过自身经历阐明了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古典芭蕾对彼时舞剧语汇和身体模式造成的深刻影响。 而作为 第一组的 学术梳理人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罗斌则在对上述两位历史亲历者的观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同时,将这一时期放置在更为宏观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观看 指出艺术家的个人品格在新中国舞蹈奠基期所展现出的夺目光辉。

第二组:赵大鸣x吕艺生x白淑湘 1959—1969

面对 新中国舞蹈的第二个十年,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 赵大鸣、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吕艺生、 中国文联副主席 白淑湘三位嘉宾以舞剧 《红色娘子军》(1964)和《鱼美人》(1959) 作为切入点,通过对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与古典主义创作 这两种不同倾向的揭示,展开对于当下 舞剧题材 的漠视等问题的探讨。 与此同时,三位嘉宾还通过对舞剧《鱼美人》的历史回顾,指出其在彼时彼刻所具有的路标性作用。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舞蹈高峰论坛“ 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

第三组:江东x许琪x史敏 1969—1979

舞剧《丝路花雨》( 1979)在 中国 的第三个十年中“横空出世”,江东、许琪、史敏三位嘉宾便通过 宏观 微观两方面对 该舞剧的诞生予以回顾 一方面, 作为本组的学术梳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 江东从“改革开放”这一宏观 背景 入手对 《丝路花雨》的诞生进行了解析,认为 舞剧《丝路花雨》 恰恰 成为 彼一时期 思想解放的重要代表和象征 所在 另一方面,作为 舞剧《丝路花雨》编导 和演员, 甘肃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 许琪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史敏则通过 自身的 创作与表演强调了中国文化在 形塑 敦煌舞蹈“曲而不沉”“柔而不软”等美学品格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第四组:张华x苏时进x王玫 1979—1989

在新中国舞蹈进入第四个十年的 历史 时期,西方现代舞开始影响到中国 舞蹈发展 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对于 “中国现代舞”“中国当代舞”等一系列概念的 辨析困境。张华、苏时进、王玫三位嘉宾 正是从这一现象和问题出发,分别 自己的观点 予以阐述 作为本组的学术梳理人,吴晓邦先生的关门弟子 张华首先 指出了 中国当代舞这一概念 上世纪80年代 有着 突破既定舞种界别的时代需求 顺延这一 脉络 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艺术指导苏时进 作为《再见吧!妈妈》(1980) 编导之一 坦言正是为了展现英雄的人性才会将分属不同舞种和美学风格的语汇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王玫则 通过对 “现代舞”与“现代舞人” 关系的辨析 对中国现代舞这一概念进行了 阐释 通过阐明现代舞本身具有的 中性 性质 明确指出其艺术品质的好坏与艺术家而非舞种之间所具有的紧密关联。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舞蹈高峰论坛“ 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

第五组:郑慧慧x张羽军x苏自红 1989—1999

在新中国走过的第五个十年,三位嘉宾以古典舞《黄河》( 1989)和民间舞《牛背摇篮》(1997)作为具体观看对象,作为进入这一时期的一把钥匙。对古典舞《黄河》来说,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 郑慧慧 首先 通过此时北舞民间舞系与古典舞系的分舵,对 《黄河》诞生之前 古典舞 呈现出的 优势与不足进行了阐释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 张羽军 则以此为基面对时代之问, 通过对古典舞有意识地改造 完成了对 现代形象与民族情怀 的塑造。 对民间舞《牛背摇篮》而言, 本组的学术梳理人 郑慧慧同样 率先 通过指出此时“花鸟鱼虫”类民间舞蹈“表达动物的灵魂和人的个性”这一整体趋势 对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整体背景进行了掌握。 在此基础上, 国家一级编导苏自红 则通过 自身 该作品的实际 采风经历,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拉萨地区人与牛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联系。

第六组:吴海清x苏孝林x王玫 1999—2009

在新中国舞蹈走过的第六个十年, 舞剧《大梦敦煌》(2000)因着舞台视觉美学的强化 等因素 成为这一时期市场上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 ;而 《雷和雨》(2002) 则以 深刻的 思想关切及批判精神 自诞生之日便引起了空前反响 。由此,该如何认识市场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此消彼长?第六组成员正是从以上问题出发,分别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首先, 本组的学术梳理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吴海清 通过对 这一时期时代特征 总体性把握,将 其从宏观层面 概括为较为包容的开放时代。 主抓舞剧《大梦敦煌》创作的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 苏孝林和《雷和雨》的创作者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王玫却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观点较为不同的两个阵营。一方面,苏孝林认为艺术和市场并不互斥,认为“好的经典作品和市场之间不会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 王玫 从自身对于市场的理解出发 ,认 为“我从不关心市场,我能把自己的话讲清楚就OK了”。

第七组: 慕羽 x佟睿睿x唐诗逸 2009—2019

回到当下,慕羽、佟睿睿、唐诗逸三位对谈嘉宾从“舞什么”“如何舞”等方面对舞剧《记忆深处》(2018)进行了探讨。 国家一级编导 佟睿睿 首先指出 对于舞剧《记忆深处》的选择 因为这一题材

碰到 国家伤痛 。在舞剧中饰演“张纯如”这一角色的 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 唐诗逸在谈到对动作的具体处理时,也说明 古典的人物和题材是以美为前提,但舞剧《记忆深处》要以真为前提。 作为本组的学术梳理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慕羽 在最后总结 真正的国际接受,不是一时轰动于哪个剧场,不是重金租演了哪个大厅,不是几度获得了哪些奖状,而是一种长久信任的建立,一种殷切思念的延绵。 而舞剧《记忆深处》留给我们的,正当如是。

七十年,七组谈。一位位从历史中走来的亲历者就好似一块块历史的敲门砖,在将看似尘封的过往以鲜活生动的面貌直接拉拽到我们面前的同时,更通过一位位学术梳理人的真诚亮剑得以 及时 对大量信息进行吸纳吞吐。使得我们能够在对当下的思考中回望历史,在对历史的回眸中凝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