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上下五千年》中最值得推荐的版本观茬
《上下五千年》是写给小学高年级的中国历史启蒙读物。原作者是"右派"林汉达,只写了大纲和部分篇章。作者72年冤死于文革。79年平反后,经过曹余章整理续写,这本书才得以出版。现在市场上引“上下五千年”为名的书籍不少,其中吕思勉写给高中生的《本国白话史》也被冠以同名,另有不同版本的中华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和此书都没什么关系。在儿童中国历史启蒙读物里,这本书成书时间最长,编订次数较多,在同类书里还是最值得推荐的。
林汉达(1900-1972)
我已经忘了自己读的那部封面什么样了,但纸质肯定一般,读的次数一多就卷皮破碎了。现在只剩一本用牛皮纸包过且没了封面的,仍然放在我爸的床头柜上。他没事儿就翻翻,颇以为意。
79年第一版
2011版
这套书最大的优点是每个篇章都简短却完整。小时候更多的是当做故事读了,不经意间记住了许多古人的名字和事迹。其后也读过不少通俗历史读物,但对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知还是源于这本书。
本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生僻一点的字标有拼音,至少我过读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版的是有标音的。小时候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快但遇到生僻字就直接略过。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一度以为荀彧读作“寻获”,闹了很多笑话。这本书就是我这种短路孩子的救星。如今老婆看宫斗剧的时候,我常能听到错误。比如林心如的美人心计中把冒顿(应读作默读)念成了帽顿。每次遇到这样的机会我都不忘大肆打击并向她兜售《权力的游戏》,可老婆从来不为所动。她坚持认为《权力的游戏》不过是虚构的"宫斗戏",远远比不上基于"史实"的宫斗戏好看。
为了避免女儿重复老婆的悲剧(显然是单方面判定的,老婆认为看主角随随便便死一死的剧才是悲剧),我买了一套最新版本的《上下五千年》送给女儿,以期她明辨是非,也以防以后她跟她妈合伙对我实施“宫斗”。
新书是15版,从开天辟地写到新中国成立,近现代史部分占了第三册的大半。我印象中这部书早期的版本从开天辟地写到明末清初,不涉及现代史部分。现在想来,无论是什么原因,其中的妙处真是不言而喻。中国的历史读物,到了近代史部分,就不免故意或者不故意的胡说八道。对于小学生来讲,虽然读历史不免脸谱化,但书上对近代史的描写尤其能左右孩子的三观。只对义和团的"爱国"精神大加赞扬,却避而不谈这些暴民的愚蠢和残忍;只形容"抵制日货运动"是"轰轰烈烈"的,却不说明抵制日货到底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打击和为民族经济开创了什么大好局面;只赞颂鲁迅是"民族魂",却避谈鲁迅一生都在揭露的"民族的劣根性"。我很担心女儿读了这样的近代史,以后会成长为在微信中发“爱国”的连环信息的从众者。
这本书过去的版本署名是林汉达和曹余章,现在只署林汉达等。现在两位先生都早已作古,近现代的部分一定不能算到他们的头上。我也决定只让女儿读到清末为止。剩下的历史,就期待当她再长大一些的时候能够有更好的读物可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