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具完整的骸骨,在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揭开席草后,呈现在记者眼前。

这就是“上海第一人”。“准确地说,‘第一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宋建介绍,今年上博考古部对崧泽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十多座。其中所埋葬的,就是迄今发现最早在上海生活的先民。

今年4月,在众多媒体上露面的“上海第一人”,是其中一个。当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一个经拼合后基本完整的颅骨,鼻梁骨、两侧颧骨和上颌骨因过度粉碎难以拼合,下颌骨上还留有一排乳白色的牙齿。经鉴定,颅骨的主人是一名25岁至30岁的青年男子。

记者这次很幸运,看到了一具从头到脚完整的骸骨。目测身高1.7米左右,骸骨已呈黑褐色。是男是女?宋建说,看其骨盆比较小,初步断定为男性。但要准确判断,尚需DNA检测。

顺着宋建的指点,记者看到,骸骨左手掌上有一块巴掌大的东西,也是黑褐色。这个6000年前的死者手里拿的是什么?“动物骨制成的斧头。”宋建解释,是这具骸骨的陪葬品。一旁的考古部副研究员周丽娟说,在土里埋了那么多年,骨斧虽然保留着形状,其实已经酥了,一碰就碎。

离这具男性骸骨不远处,一个婴孩的骸骨刚被发掘,因为尚未清理,只能看出其躯体轮廓。负责挖掘的周丽娟介绍,11月开始的此次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共出土骸骨10具。记者看到,深挖出的探方四壁上,画着弯弯曲曲的线。宋建介绍,曲线相隔的,就是不同年代的地层。如何判断呢?“主要依据是土层颜色,很细微的差别,但内行一眼就看出来了。”

在考古队租借的农家小屋里,记者目睹这次发掘出土的物品。各式陶器、石器和骨器,作用从耕种、捕鱼到日常生活。最奇特的,是这次新发现的一个指节长的小器物,材制似玉又似石,上有几毫米的穿孔,令人不由惊叹当时的工艺之精美。据介绍,这是在一具骸骨的嘴里发现的。一般认为,死后口中含玉的习俗,始于3000多年前的商朝。难道这个习俗的来源,更要追溯到6000年前?

从上世纪60年代被首次发现起,崧泽遗址就不断给人以惊喜。整体面积约有10万平方米的遗址,位于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北的假山坟,传说晋朝左将军袁崧的义冢就在这里。他曾在此居住,后被农民军孙恩所杀,皇帝痛惜,赐金头作义冢,这便是“崧泽”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崧”字,特指吴淞江附近古沼泽地中的高爽之地,是远古海岸线向东延伸,湖沼面积缩小,陆地逐渐抬升后形成。

可以想象,远古的上海,濒临大海,湖泊众多,湿地广袤,适合人类居住及活动的高爽地很少。直到距今7000年左右,源于浙北、苏南的马家浜文化先民东迁,踏上了上海这片土地。在“崧”地上繁衍生息,历经千年。其文化遗物,如今在青浦的崧泽、福泉山,金山的查山,都曾出土过。

其实晚了40年

“上海第一人”的发现,其实晚了40多年。今年4月向媒体公布的“上海第一人”头骨,就在上世纪60年代对崧泽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时挖掘过的探方隔梁中。这次新发掘的探方有一小部分与这个隔梁相交,而头骨正在这相交处。

“运气好。”最先看到头骨的上博考古研究部陈杰博士这么说。记得那是3月31日下午,陈博士在他负责的探方中清理,突然在土中显露出人头骨的一小部分。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工地上的同事,当时就有人猜测这是上海最老的老祖宗。考古清理的过程停了下来,发现头骨的地方被遮盖保护起来。4月8日,头骨出土,旋即被送到复旦大学一位体质人类学家那里进行修复。

于是便有了5月12日上博会议室里“上海第一人”的惊艳面世。

除了“上海第一人”,今年上半年的发掘中,还发现了“上海第一房”。它只留下了一些遗迹,未发现墙体、屋顶等,但足以使考古专家复原它的外形:坐落在一个较高的土坡地上,类似于后代的谷仓―――直壁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出入口挑出遮风挡雨的廊檐。

此外,这次发掘还首次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堆筑的祭坛,将古人使用祭坛的历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丰富,开始人工栽培水稻,从事各种手工业,打猎、捕鱼有了专门的工具。饲养家畜也已出现。上半年的发掘,出土了不少家猪骨骼,但都是些残骨,无法拼成完整形状的猪。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个灰坑内,发现了一只陶塑小肥猪。小猪憨憨的,披着一层很艳丽的红彩,圆咕隆咚,肥头肥脑,吻部短促,腹部圆滚下坠,四肢粗短,明显是一只已经被驯化、圈养的家猪,野性荡然无存。

周丽娟介绍,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文化中,也曾出土过一只陶猪,但与崧泽遗址出土的小猪相比,形态瘦瘪,吻部前拱厉害,头部狭长,前躯的比例大于后躯,“狼奔豕突”的野猪特征还保留不少。家猪从河姆渡文化到马家浜文化发生的变化证明,人类驯化、改良动物的能力有了进步。

这是否也证明了,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发展而来?宋建告诉记者,有这样的说法,但大多数考古专家倾向,马家浜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没有承上启下的“血缘关系”。前者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后者则在宁绍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

按目前的考古学发现,上海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接着是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随后是距今约4000年的良渚文化和距今3000多年的马桥文化。

上海之外,长三角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先民,还分布在太湖东北部、东侧和太湖西南山地丘陵,苍苍的原始莽林外,平原上隆起的沙堤岗地和土墩的旁边,皆可见先民们居住的原始建筑。

江南祖先知多少

江南最早的祖先是谁?

河姆渡人?还是马家浜人?

当年领队发掘崧泽文化的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黄宣佩说,过去考古界一直认为江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分为两支,即河姆渡文化体系和马家浜―良渚文化体系。当年河姆渡遗址被发掘,以高度发达的文化震惊世人,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又一源头。但2001年,比河姆渡文化遗址更早的、距今8000年的浙江跨湖桥遗址被发现。无论是陶器的器形、装饰,还是骨耜样式,跨湖桥遗址都与附近各新石器遗址风格迥异,应是一支单独的文化类型。

宋建告诉,去年浙江浦江又发现了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那么,还有没有更早的呢?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江南文明起源绝非以前认识的那般简单,很可能有多个源流谱系。

那么多源流,都得叫文化?宋建说,过去考古,命名“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件趣事。当年崧泽遗址被发掘前,浙江有个地区也发现了同时代的新时期文化遗址,但是未受重视,没有及时整理和上报,结果这段时期就被称作了“崧泽文化”。这在当时是很光荣的。但现在的考古越来越注重通过考古所得线索,复原出特定时期特定范围的人群如何生产生活,如何繁衍发展,并非一定要赋予“文化”的称号。

考古学泰斗邹衡曾为我们描绘新石器时代初始的“中国人”:在渭河地区,仰韶文化的主人,具有中高颅,中等面高和面宽,眶形偏低,鼻较宽,中等身高。鲁南苏北,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居民有高颅,面较高,较阔,身材也较高,并且伴有头部人工变形及拔牙的风俗。这群人可命名为“大汶口人”。华南地区,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居民有长头、低面、鼻骨宽平的特征,与中原的古代族群不同。更往南去,闽广以及广西桂林的新石器时代的居民,长颅、低面,大概与河姆渡人的关系较近,而和北方种族不同,当是古代的苗蛮集团。

那时的中国人有多少?中国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见于西晋《通典》中,称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中国共有人口1350万。不过,记者也在专业书上见过这样的推测:“8000年前,神州人口总数应在300万上下”―――你信吗?

可以肯定的是,新石器文化时代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宋建说,上海的有关部门就曾经把马桥文化时期出土的人类骨骸,和现在的金山当地农民做过基因比对,证明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

能不能再往前溯源呢?云南170万年前有“元谋人”,北方70万年前有“北京人”,他们和现在的中国人,是什么关系?宋建介绍,关于中国人的起源,一直有争论,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是“走出非洲”说,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金力教授以基因变异的例证证明,10万至20万年前,现代人的共同祖先出现在非洲,大约在6万至10万年前,走出非洲的后代向东沿印度洋迁入东南亚和中国。而“元谋人”和“北京人”,并未度过冰川期,发展为现在的中国人。

江南的祖先是谁?中原的祖先是谁?

人类无数次的“问”,才有了对科学不竭的探究,才有了对自身更多的了解。

但可以肯定的,当时生活在崧泽土地上的,是迄今发现上海最早的祖先。

本报记者顾咪咪 尤莼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