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峻军史周刊
“万夫莫开”
一战结束后,“静态防御”战略在法国的国防战略中占据了主流,法国高层开始酝酿在法国东北部的法德边境修筑一道连贯的坚固防线。经高层博弈和实地考察,20世纪20年代末,在法国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André Maginot)的主持下,筑垒工程在法国东北部法德边境开工,这便是著名的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这道防线于1935年底1936年初完工,从梅斯西北大约50公里的隆吉永镇(Longuyon)开始,沿着莱茵河流域抵达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贝尔福,囊括梅斯筑垒地域(Fortified Region of Metz,又称为洛林筑垒地域)、劳特筑垒地域(Fortified Region of the Lauter,又称之阿尔萨斯筑垒地域)、贝尔福筑垒地域(Fortified region of Belfort)、莱茵河防线(Rhine border),全长约390公里,由纵深4-14公里的保障地带(subsector,即外围区)和纵深6-8公里的主要防御地带(fortified sector,即要塞区)组成。马奇诺防线上共有360个炮台(casemate)、142个工事群(ouvrages)、81个掩蔽所(shelter)、17个观测哨所(observatory),各种永备工事超过5000个。其中梅斯和劳特筑垒地域关乎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的梅斯-蒂永维尔地区和洛林工业盆地,防御体系最为坚固。此外,在法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地区,还修筑了阿尔卑斯防线(Alpine Line),作为补充,这道防线是马奇诺防线的组成部分,又被称为“小马奇诺防线”。
■ 安德烈·马奇诺(1877-1932)。一战法军战斗英雄,马奇诺防线的重要缔造者,在其就任陆军部长期间,大力支持防线的修筑。由此,防线以其名字命名。
■ 上图是20世纪30年代马奇诺防线修筑期间,劳特筑垒地域的阿格诺防区的霍赫瓦尔德(Hochwald)大型工事群中的一个永备工事的修筑场景,从外观上看,这个工事已接近完工。
■ 上图是1940年1月,梅斯筑垒地域布莱防区的哈肯堡大型工事群5号战斗区域的75毫米火炮炮台,这是马奇诺防线上一座典型的炮兵炮台工事,装备3门M1929型75毫米火炮,可沿着要塞防线开火。
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局势不断向新世界大战的边缘滑落,法国边境的筑垒工程再次扩建,马奇诺防线得到了延长,从梅斯筑垒地域沿法比边境向西延伸,一直到英吉利海峡,这段防线又被称为“新前线”,囊括弗兰德斯防区(Fortified Sector of Flanders)、里尔防区(Fortified Sector of Lille)、埃斯科河防区(Fortified Sector of the Escaut)、莫伯日防区(Fortified Sector of Maubeuge)、阿登防区(Defensive sector of Ardennes)和蒙梅迪防区(Fortified Sector of Montmédy),于1938年完工。与第一期工程相比,“新前线”的要塞工事的混凝土建筑外表看上去更圆滑,更具流线型,但防护力要低于前者,而且“新前线”配备的火炮较前者更少。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前线”的一系列防区中,最大的便是蒙梅迪(Montmédy)防区,该防区又称为“蒙梅迪桥头堡”——因为蒙梅迪以西的弗兰德斯、里尔、埃斯科河防区都是形同虚设的薄弱防线。蒙梅迪防区的防御体系由一条以独立炮台为主体的防线组成,其中只有2个小型工事群和2个较小且距离较远的大型工事群加强。每个大型工事群都只有1个75毫米火炮炮塔,彼此间缺乏支援。
■ 上图是蒙梅迪防区的托内尔(Thonnelle)小型工事群的1号战斗区域,这是一座规模一般的步兵炮台。
法国人对于整条马奇诺防线的战术构思,就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大的各种火力兵器,粉碎敌人的正面进攻,并相应进行反攻。即使防线被敌军突破,突破口两侧的工事亦能封锁住入侵敌军的退路,配合防线后的机动部队歼灭入侵之敌。因此,马奇诺防线上除了驻扎于各种永备工事中的要塞守备部队,还配置有防区机动部队,作为防线上的机动兵力。可惜的是,法国战役时期,马奇诺防线上的机动部队或被抽调到其他地区,或仓皇撤退,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仅剩下要塞守备部队孤军奋战。
拉费泰之战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动入侵西欧的战役。根据“黄色方案”,德军A集团军群迅速从马奇诺防线“新前线”中最为薄弱的阿登地区实现突破;5月13日,法国北部重镇色当(Sedan)陷落,德军源源不断从缺口涌进,隔着阿登缺口的是西面的莫伯日等4个防区和东面的蒙梅迪防区。至5月16日之后,法军在蒙梅迪和莫伯日的防线也已被突破,英法联军被一分为二。穿过这些战役缺口,德军A集团军群的3支装甲部队一路向西狂飙。比利时的联军仓皇撤往敦刻尔克(Dunkirk)和里尔。而在色当被重创的法军第2集团军企图与第2、第3集团军群的一些作战师在蒙梅迪至埃纳河(Aisne River)之间构筑一道新防线。在德军突破口的东面,有一颗钉子,威胁着A集团军群的侧翼,即梅迪防区的拉费泰小型工事群(Ouvrage La Ferté),法军可以凭此为立足点向该集团军群的侧翼发动反击。但是,法军总参谋部的反应速度却跟不上德国人的高速行动,拉费泰小型工事群很快迎来了生死激战。
■ 上图是1940年5月,古德里安第19摩托化军第1装甲师的1辆1号坦克驶过色当西面的一座碉堡,这座碉堡是马奇诺防线的蒙梅迪防区的一部分。兵员不足、防御工事未曾完工、装备缺乏、训练不精的第55步兵师根本无法抵达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和凶猛火力。
当古德里安装甲部队渡过默兹河时,德军第16集团军第7军也进至蒙梅迪与色当之间,断绝了法军反击色当的全部可能,并将法军第2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推回到希耶河沿岸阵地。对此,第2集团军司令查尔斯·安齐热(Charles Huntziger)命令第3北非步兵师和第136要塞守备步兵团放弃希耶河防线并在更南面构筑新阵地。法军的后撤不仅使德军第7军得以长驱直入,更重要的是将蒙梅迪防区的拉费泰小型工事群暴露在德军兵锋之下。第二天,第7军的3个步兵师渡过希耶河并转向马奇诺防线已经开放的侧翼,该军第71步兵师奉命攻克拉费泰小型工事群,而第36、第68步兵师则分别向西、向南展开,掩护第71步兵师的行动。
拉费泰小型工事群坐落于俯瞰希耶河的一座山头上,距离色当20公里,控制着周边地区,德军第16集团军进军的重要通道——希耶河谷也为其所堵塞。第3北非步兵师撤走后,在工事群临近地区的法军部队是第3殖民地步兵师,控制着由大量混凝土工事和战斗阵地组成的维利村(Villy)和俯瞰工事群的226、331高地。工事群东面是12个大型的独立炮台,其中最临近工事群的是马尔居(Margut)炮台。更东面,炮台防线后方是蒙梅迪防区的1个小型碉堡和2个要塞。
作为马奇诺防线本身的左翼要点,拉费泰小型工事群防御之不足令人咋舌。最初计划是将3个大型区域集中于一个独立的防御工事,但在施工之时,工事群被分割为2个战斗区域,彼此间有地下隧道相连。这个方案使得里面的守备士兵无法在敌军火力之下安全地进出工事。工事群中也没有精良的装备。其中,1号战斗区域有1门47毫米反坦克炮和2挺7.5毫米双联装机枪,可覆盖工事群东面。2号战斗区域则装备着工事群的主要火力:1座可伸缩的混合武器步兵炮塔,配备了2门25毫米火炮和4挺7.5毫米机枪。为便于观察和近距离防御,2个战斗区域都配备了几个机枪钟型堡,25毫米火炮则封锁外侧区域。整个工事群周边都被铁丝网障碍物所环绕,工事群前方是延绵的反坦克金属桩。
■ 拉费泰小型工事群如今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上图便是在博物馆中向游客介绍该工事群布局的布局图。可以看到,它有2个战斗区域。
■ 上图是如今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空中鸟瞰图,图片正中的是2号战斗区域,上方是1号战斗区域。
■ 上图和下图分别是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1号战斗区域和2号战斗区域。
为抵御敌军重兵的进攻,拉费泰小型工事群需要得到附近工事或区域部队的炮火支援,而最近的工事炮兵火力是谢努斯(Chesnois)大型工事群的75毫米炮兵炮塔。然而,拉费泰小型工事群正处于其最大射程位置,谢努斯大型工事群的支援炮火只能打到拉费泰东面区域,无法顾及拉费泰西面的德军第71步兵师。法国人当初便意识到拉费泰需要额外的炮兵火力,便在其毗邻地区建立了2个炮兵碉堡,每个都装备了1门75毫米野战炮,可覆盖工事群左右两翼。
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守备官兵来自第155要塞守备步兵团的3名军官、15名军士和89名士兵,其中指挥官为莫里斯·布吉尼翁中尉(Maurice Bourguignon)。临近的炮兵碉堡的官兵来自第169要塞阵地炮兵团,但并不归属布吉尼翁中尉指挥。守备维利村和拉费泰以西的是第23殖民地步兵团,并得到第155要塞守备步兵团的机枪火力支援。这里的每一支部队都可在法军第18军的指挥下独立行动。
■ 上图是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守军指挥官莫里斯·布吉尼翁中尉,他和战友们最后与工事群共存亡。
■ 上图是1939年8月24日,法军第155要塞守备步兵团和第136要塞守备步兵团部分官兵的合影。
德军在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战斗持续了3天,进攻这里的德军第71步兵师的第191、第211步兵团,并得到师属工兵营和来自军、师炮兵大约250门火炮的支援。这些炮兵包括3个210毫米榴弹炮营(18门榴弹炮)、1个150毫米炮营(8或12门火炮)、3个100毫米炮营(36门火炮)、6个重型野战炮营(72门150毫米野战炮)、9个轻型野战炮营(108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个88毫米高炮连(4门88毫米高炮),这些炮群对拉费泰所进行的炮击是法国战役期间马奇诺防线上的战斗中最密集的。
1940年5月16日,德军第71步兵师从希耶河南移,以夺取拉费泰小型工事群以西1公里的226高地和威利村,作为进攻拉费泰的跳板。当拉费泰东面附近的马尔居镇的德军第194步兵团开始转移时,威利村和拉费泰小型工事群的炮火开始还击。紧接着,德军第191步兵团从西北面发起主攻,该团第3营意图夺取威利村,但被村庄中法军的机枪和反坦克炮火力所阻。南面,该团第1营经过苦战从法军第23殖民地步兵团手中夺取了226高地,这使得威利村被隔绝开来。
5月17日,德军第71步兵师继续对威利村发起进攻,但在村内炮火的阻拦之下,第191步兵团第1、第3营的攻击再次失败。经过重组和再一次炮火拦截,德军的第三次进攻再遭失败。由于损失严重,该团的进攻被刚抵达的第221步兵团第1、第2营所取代。而在拉费泰小型工事群以南2公里,德军第221步兵团第3营从法军第23殖民地步兵团的1个连手中顺利夺取了311高地。但是,炮火和近距离激战使得双方都伤亡惨重,直至第二天清早法军撤退后,德军才彻底控制高地。同时,毗邻拉费泰的两个炮兵工事也被法军放弃。这两次撤退使得拉费泰小型工事群被孤立并处于易受攻击的不利处境。
5月18日,得到德军第171工兵营1个连加强的第211步兵团第1、第2营最终夺取了威利村。在这场苦战中,德军工兵和步兵用手榴弹和炸药拿下了法国人的坚固工事。而历经72小时苦战的法军第23殖民地步兵团终于在当天下午被打垮,德军第71步兵师开始着手攻打拉费泰。
■ 上图的拍摄角度是拉费泰小型工事群2号战斗区域顶部,正前方铁丝网障碍带,远处便是威利村。镜头前方是2号战斗区域的一个机枪钟型堡,这个钟型堡在战斗中被德军的88毫米火炮击穿,可以清晰地看到弹孔。左下角露出部分是2号战斗区域的混合武器步兵炮塔。当时,德军第171工兵营的战斗工兵利用反坦克壕接近2号战斗区域,穿过被炮火破坏的铁丝网障碍带,利用弹坑掩护接近工事。
■ 上图是战斗结束后,已经化作废墟的威利村阵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