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代古塔墓葬城址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情况的反馈意见
09-30
阜新市司法局关于《阜新市辽代古塔墓葬城址保护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08-05
《阜新市辽代古塔墓葬城址保护条例》 (草案)解读
08-05
关于征集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公告意见反馈的情况
09-30
关于征集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公告
09-13
区司法局开展“8.26”全国律师咨询日法律宣传进万达专场活动
08-28
区统计局召开全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培训会议
08-15
细河区开展“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活动
08-03
细河区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07-24
一、
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
精神分裂症
、
分裂情感性障碍
、
偏执性精神病
、
双相障碍
、癫痫所致
精神障碍
、
精神发育迟滞
伴发精神障碍。
二、
服务机构信息
辖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
三、
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
医疗卫生机构
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
居民健康档案
,并按照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
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
自知力
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
自知力缺乏
、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
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
精神症状
、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
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健康体检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
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四、
服务流程
1.
危险性评估
0级且无其他明显异常,继续现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2.
危险性
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至少一方面较差,伴有药物不良反应等,2周时随访。
3.
危险性
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治疗,2周内随访。五、服务要求
(一)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
(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六、
工作指标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
=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
(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
三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
=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1.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建立
居民健康档案
时,除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外,还应填写此表。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变更。
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
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
4.初次发病时间:患者首次出现
精神症状
的时间,尽可能精确,可只填写到年份。
5.既往主要症状: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填写患者曾出现过的主要症状。
6.既往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接受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情况填写。首次
抗精神病药
治疗时间,尽可能精确,可只填写到年份。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填写
“0”,住过院的填写次数。
7.目前诊断情况:填写患者目前所患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并填写确诊医院名称和日期。
8.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
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
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9.
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
10.
经济状况:指患者经济状况。贫困指低保户。
11.
专科医生意见:是指建档时由家属提供或患者原治疗医疗机构提供的精神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没有相关信息则填写
“无”。
七、投诉举报电话:
632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