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1
年工作总结
1.
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领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组织千名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千名党员教师党史网络培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持续推进“百场思政课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修订完善《哈尔滨市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
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实施“一校一案”,大力推进“五色”实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点内容。
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缓解疫情阶段心理问题。
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
120
支校园冰球队整体建设,举办首届全市中小学生冰球联赛,
113
支中小学校冰球队近
2000
名冰球小将参加比赛。足球特色学校达
186
所。深化“体教融合”模式,与“张虹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开展合作。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举办全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全面
升级改造九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设备。
连续
5
年举办“远程同步种植活动”,实现
9
区
9
县全覆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实践技能资源库。南岗区、阿城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
196
家,注销机构
185
家,完成合规性审查备案
127
家,先后对社会公布黑名单十一批,曝光机构
867
家。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712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服务,占所有初中小学总数的
95.8
%
,
实现城区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落实“
5+2
”模式,鼓励校外服务团队
(个人)
参与课后服务,引入校外资源
112
个、服务项目
173
个。
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达
90%
以上。
3.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一区一策”完善各区义务教育招生办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
100%
电脑随机派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落实“
1+X
”证书制度试点,
28
所学校的
176
个专业被确定为“
1+X
”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推进“
3+2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7
所学校
45
个专业与
25
所高职
57
个专业开展贯通培养,实现了中高职无缝衔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
3
所高校开展高本贯通试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工作,交流教师
2286
人、校长
219
人。
4.
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81
所。全面启动我市安吉游戏和幼小衔接改革实验项目工作,成立
6
个学前教育“
1+2
”联盟协同发展合作体和
6
个专家教研指导团队。创建南岗区为国家级安吉游戏推广实验区,创建
3
个国家级推广安吉游戏试点园、
17
个省级安吉游戏实验区、
78
所省级安吉试点园。创建
3
个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省级“幼小衔接”试点园
73
个。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组建
3
个市级联盟、
40
个县域联盟、实现
389
所农村联盟学校全覆盖。香和小学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香和小学和对青一中被评为全省新时代农村“红旗”学校。安置
6.9
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义务教育在校生
9.44%
。全面推进“双新”国家级哈尔滨示范区暨领航示范发展共同体建设。建立
66
所“微课题”基地学校,确保高中学校教学和作业减量提质增效行动落到实处。高中特色学校达
24
所。建立市级艺术类特色普通高中联盟,促进学生美育发展和满足艺术类学生成才需要。落实就学安置和控辍保学工作,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100%
。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市
4
所高职院校、
30
所中职学校分别承接
31
项、
41
项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围绕“
4+4
”现代产业新体系,在
26
所学校新增
48
个专业办学点。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指导
11
所县级职教中心
29
个专业与省内优质中高职院校学习与合作交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与三亚市异地养老协会联合办学。新增社区学校及教学点
43
所,实现社区教育学院建设全覆盖,乡镇社区学校教学点覆盖率达
50%
以上。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年”活动,颁布教师六条禁令,制定师德负面清单,表彰优秀典型
1765
人次。
16
名教师入选黑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2
名教师被推选参评国家级教学名师。
18
个教师家庭被授予市级教育世家称号,
3
个家庭荣获黑龙江省首批教育世家称号。
5
人被评选为第十一批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开展“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遴选工作。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签订校地互助协议,
11
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与区县工作室结对共建。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库,累计全员培训
38.2
万人次。打造
30
个校长发展共同体带动
238
所学校专业发展。建立互访交流机制,推动
18
对帮扶对子互助提升。公开招聘教师
2129
人,选配免费师范生
415
人,录用特岗教师
2336
人。通过岗位动态管理、校内特设岗位、职称退
2
晋
1
等措施,评聘正高级职称
123
名,缓解一线教师职称评聘紧张局面。选派
90
名优秀教师到“三区”学校支教。选派
28
名优秀教师对口支援新疆。持续提升教师待遇,上调班主任工作补助至
610
元
/
月,每年为教职工免费体检。
6.
强化教育保障水平。修订《哈尔滨市中小用地保护条例》。
47
个学校建设项目竣工。
普通中小学校宽带互联网接入率达
100%
,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
97%
,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实现全覆盖,
云平台数字资源应用及访问量达到
7.9
亿次。
200
所中小学校开展人工
智能创客实验室建设。全市各类学校、学生
100%
纳入资助系统管理,资助学生
7.79
万人次,资助金额
6824.92
万元。
新增接收外籍学生学校
2
所。全力推进校车安全管理立法工作,修改完善《哈尔滨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草案)》。
二、
2022
年工作安排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五育并举”,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特殊群体。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育人功能。
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持续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冰球联赛,全年完成不少于
300
场次赛事。
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县(区)工作,完成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各项任务。
深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全年现场演出
200
场,提升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持续落实“双减”工作,提高作业管理和
课后服务
水平,实现“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支持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刹住增量、减少存量;
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
2.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三项指标攻坚行动。统筹
6
个学前教育“
1+2
”联盟协同发展合作体,持续推进安吉游戏推广、幼小科学衔接改革实验项目。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标准。全力推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3
个先行区创建任务。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发展,整体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妥善安置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5
万人。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育人方式、课程教学、招生考试等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哈尔滨示范区建设,建设好哈三中、哈六中、省实验中学等
3
所国家级示范校,实现每个区县市至少建好
1
所市级示范校。持续
推进市区共建试点和特色高中建设,深化领航示范发展共同体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专业办学点
16
个,
巩固“一县一所”“一校一品”办学格局;深化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推进
30
个专业参与国家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3.
全面优化师资建设。
提升校长教师整体能力素质,实施农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养工程,培训农村教师
10000
人;实施 “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遴选
20
名“冰城教育家型教师”、
200
名“冰城卓越教师”和
2000
名“冰城骨干教师”;组建
10
个校长发展共同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能力。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采取任职交流、顶岗交流和跟岗交流等方式开展师资交流;扩大学校教师招聘自主权,补充思政、音体美劳等紧缺学科教师。
4.
提升教育保障能力。修订《哈尔滨市中小学校舍建设指导意见》,新建中小学校
10
所。
继续深化落实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建设
50
所人工智能创客示范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