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上海赛科公司
“
5
·
12
”闪爆事故
2018
年
5
月
12
日,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
6
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75-TK-0201
内浮顶储罐的浮盘铝合金浮箱组件有内漏积液(苯),在拆除浮箱过程中,浮箱内的苯外泄在储罐底板上且未被及时清理。由于苯易挥发且储罐内封闭环境无有效通风,易燃的苯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环境,局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罐内作业人员拆除浮箱过程中,使用的非防爆工具及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点火能量,遇混合气体发生爆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又将其他铝合金浮箱熔融,使浮箱内积存的苯外泄造成短时间持续燃烧。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
5
·
29
”火灾事故
2006
年
5
月
29
日,甘肃兰州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有机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
4
人死亡、
11
人受伤。事故原因是: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对有机厂苯胺装置进行检修,在对装置内物料进行置换后,开始装置的清扫和检修作业。检修作业人员在苯胺装置废酸回收单元内进行粉刷作业过程中,废酸回收单元的苯泄漏,遇现场明火引发火灾。
辽宁省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公司
“
5
·
16
”爆炸事故
1997
年
5
月
16
日,辽宁省抚顺石油化工公司乙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4
人死亡,
4
人重伤,
27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426
万元。事故原因是:该公司环氧乙烷装置发生故障,排出大量可燃工艺循环气,气体顺风飘向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吸入口没有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致使大量甲烷、乙烯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空气分离装置,导致乙烯与液氧发生反应引起爆炸。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
“
5
·
7
”闪爆事故
1988
年
5
月
7
日,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发生闪爆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1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炼油厂供排水车间按厂大修计划将二循环水工段污水提升泵房隔油池中的污水抽到集水池中,电工到隔油池为潜水泵接电,隔油池的污水含大量轻质油组分,随外界气温升高,可燃气体挥发量增多并集聚,连续抽水作业两天后,池内液面下降,空气涌入,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作业人员在带电情况下提泵,导致电缆打火,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四川广元天森煤化公司
“
5
·
2
”爆炸事故
2014
年
5
月
2
日,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天森煤化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
260
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森公司组织
3
名施工人员对隔油沉淀池(长
20
米、宽
10
米、高
3.5
米,上加盖彩钢板)加装排水泵,在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证的情况下使用电弧焊机对隔油沉淀池盖板实施焊接作业时,火星从隔油沉淀池观察孔掉入池内,引燃油气混合物导致爆炸。
山东省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5
·
28
”爆炸事故
2011
年
5
月
28
日,山东省淄博市宝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8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450
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硝基甲烷车间精馏工段粗品精馏过程中,在蒸馏罐中投入原料时,未加入低沸点物,且蒸馏时间过长,精馏罐处于低液位状态,在罐内壁形成较多固体残留物。在精馏罐持续加热条件下,精馏罐壁面固体残留物发生热分解而爆炸,引发罐内气体和残留液体整体爆炸燃烧。
江苏省江阴市松桥化工厂
“
5
·
18
”火灾事故
1995
车
5
月
18
日,江苏省江阴市松桥化工厂在生产对硝基苯甲酸过程中发生爆燃火灾事故,造成
4
人死亡、
3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10.6
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发现氧化釜搅拌器转动轴密封填料处有泄漏后,生产副厂长指挥工人用扳手对螺栓进行紧固,但并未成功,却导致泄漏更加严重,釜内物料(其成分主要是醋酸)从泄漏处大量喷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金属撞击火花发生爆燃,形成大火。
山西运城圣奥化工有限公司
“
5
·
31
”爆炸事故
2022
年
5
月
31
日,芮城县圣奥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3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车间内平面布置存在重大缺陷,在甲类车间内设置有地下水池、管沟,切割作业过程中溅落的火花,引起管沟及密闭地下池中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性气体燃爆。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沧州大化
TDI
有限责任公司“
5
·
11
”爆炸事故
2007
年
5
月
11
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沧州大化
TDI
有限责任公司
TDI
车间硝化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5
人死亡,
80
人受伤,其中
14
人重伤,厂区内供电系统严重损坏,附近村庄几千名群众疏散转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TDI
车间一硝化系统在处理系统异常时,酸置换操作使系统硝酸过量,甲苯投料后,导致一硝化系统发生过硝化反应,生成本应在二硝化系统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和不应产生的三硝基甲苯(
TNT
)。因一硝化静态分离器内无降温功能,过硝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无法移出,静态分离器温度升高后,失去正常的分离作用,有机相和无机相发生混料。混料流入一硝基甲苯储槽和废酸储罐并继续反应,一硝化静态分离器和一硝基甲苯储槽温度快速上升,硝化物在高温下发生爆炸,并引发甲苯储罐起火爆炸。
重庆市长寿化工总厂污水池
“
5
·
4
”爆炸事故
1987
年
5
月
4
日,重庆市长寿化工总厂污水处理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12
人死亡、
6
人受伤,经济损失
151.22
万元。事故原因是:在未办理动火作业手续的情况下,电话请示公司副经理得到口头许可,即开始对污水处理分流槽管线法兰实施焊接作业。焊接火花引燃了分流槽内的易燃物,引起大火,继而引燃了污水处理池内的乙烯基乙炔、乙醛、乙炔等易燃气体,发生爆炸。
山西晋城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5
·
16
”中毒事故
2015
年
5
月
16
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中毒事故,造成
8
人死亡、
6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在处置冷却池内二硫化碳冷却管线泄漏时,在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进入冷却池内实施维修,导致中毒晕倒(焦炭与硫磺反应生成二硫化碳气体,副产硫化氢,两者在冷却池冷凝过程中同时存在),其他人员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山东德州石油化工厂
“
5
·
9
”液氯钢瓶爆炸事故
1985
年
5
月
9
日,山东德州石油化工厂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2
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发时化工厂电解车间液氯工段已充装
6
只
0.5
吨的液氯钢瓶,当第
7
只钢瓶即将充装完毕时,钢瓶突然发生爆炸。爆炸的气瓶是工厂
1984
年购入的旧气瓶,在充装液氯前,操作工曾发现瓶内流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但未引起重视,将气瓶推到液氯充装平台上放置,随后被误充入液氯。由于瓶内残存的芳香烃(事故后查明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为芳香烃)与液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导致气瓶超压爆炸。
江西新干县淦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5
·
8
”爆炸事故
2007
年
5
月
8
日,江西吉安市新干县淦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缩合车间发生爆炸,造成
3
人死亡,
1
人重伤,
11
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新干县淦辉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缩合车间在抢修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反应釜内物料温度骤然升高,反应失控产生冲料,大量易燃易爆物质喷出后与空气接触燃烧起火,并发生爆炸。
山东省郓城县科达药物化工有限公司
“
5
·
27
”爆炸事故
2005
年
5
月
27
日,山东菏泽市郓城县科达药物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
6
人死亡、
1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公司试生产医药中间体,西车间
4
号反应釜在进行低温硝化时,因操作工加料过快和换热不及时,造成釜内超温,使反应釜内硝化物发生了剧烈化学反应,最终导致了爆炸。
山西吕梁炫釜肥业有限公司
“
5
·
18
”导热油锅炉爆炸事故
2022
年
5
月
18
日,交城县炫釜肥业有限公司发生导热油锅炉爆炸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2
人受伤。据了解,交城县应急管理局在
2020
年
4
月对企业排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未经正规设计,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予以查封。
2022
年
5
月
13
日,企业非法组织人员开工生产。
2022
年
5
月
18
日下午导热油锅炉(以焦炉煤气为热源)运行故障,该企业组织人员停炉进行检修后,在点火过程中引起爆炸,继而引发导热油着火,过火面积约
200
平方米。
安徽阜阳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5
·
11
”中毒窒息事故
2022
年
5
月
11
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气化车间渣锁斗
B
检修作业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560.32
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相关作业人员未认真落实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在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时,取样人员未按照有关要求取样,未能检测出渣锁斗底部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超标;渣锁斗内通风不彻底;作业人员进入渣锁斗进行作业前,安全措施确认人未对照安全措施进行逐一确认,有关人员进入渣锁斗作业未落实有关安全措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呼伦贝尔市金新化工有限公司
“
5
·
15
”窒息事故
2012
年
5
月
15
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窒息事故,导致
3
人死亡、
2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制气车间
5
名工人在
2
号气化炉激冷室进行排渣孔扩孔作业过程中,
1
名工人在受限空间内发生氮气窒息,其余
4
人先后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展施救,最终造成
3
人死亡,
2
人受伤。
河北宣化化肥厂
“
5
·
20
”换热器爆炸事故
1994
年
5
月
20
日,河北宣化化肥厂净化车间变换工段换热器突然发生爆炸,造成
8
人死亡,
2
人重伤,
1
人轻伤,经济损失
130
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换热器管内介质对管道的化学腐蚀、气体冲刷等,导致管道局部严重减薄泄漏,换热器入口处丁字形管突然爆裂,大量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高速喷泻,被静电火花引燃,继而引起空间气体爆炸。
山东省德州农药厂
“
5
·
24
”中毒事故
1994
年
5
月
24
日,山东省德州农药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
3
人死亡,
3
人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德州农药厂生产过程中,用碱液吸收硫化氢,因操作工误操作,碱液倒流入缓冲罐,后操作工再次误操作,打开缓冲罐底部阀门放出碱液,使得硫化氢逸出,造成多人中毒。
河北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5
·
13
”氯气中毒事故
2017
年
5
月
13
日,河北省沧州市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
2
人死亡,
25
人入院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利兴公司未按安全设施设计要求使用液氯钢瓶,非法使用液氯储罐,违法改造特种设备,违规在液氯压力管道上加装电加热圈,致使压力管道管壁在高温环境下腐蚀加速而变薄,最终不能承受管内压力,发生破裂,造成液氯大量泄漏。
二、国外事故
印度
LG
聚合物有限公司苯乙烯泄漏事故
2020
年
5
月
7
日,位于印度安得拉邦维沙卡帕特南市的
LG
聚合物有限公司发生苯乙烯泄漏事故,造成
13
人死亡,
5000
余人不同程度感到身体不适。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装置停工一个多月,正在准备开车时,由于当地气温高,
2000
吨容量储罐内的苯乙烯自聚放热,造成储罐内温度持续升高,苯乙烯汽化排出。由于泄漏发生在凌晨,无人及时处置,加之当地无风,导致苯乙烯蒸汽缓慢沿地面扩散至周边两公里的地方,且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距离工厂最近的居民区仅有
250
米),造成多人中毒。
尼日利亚拉各斯市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008
年
5
月
15
日,尼日利亚拉各斯市伊杰冈一处输油管道因推土机施工不当破裂泄漏,泄漏的燃油起火并引发爆炸,造成
100
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伊杰冈进行修路施工的一辆重型推土机不慎将埋在地下的输油管道撞裂,燃油随即泄漏引发大火并发生爆炸。伊杰冈距拉各斯市中心约
50
公里远,大火殃及附近的一所小学和其他建筑,至少
15
座房屋、
20
辆汽车被烧毁。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硝基烷烃厂
“
5
·
1
”火灾爆炸事故
1991
年
5
月
1
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斯特林通
IMC
公司经营的
Angus
化学公司所属的硝基烷烃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
8
人死亡、
120
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硝酸和丙烷的高温反应生成硝基烷烃的工艺过程中,因丙烷的泄漏而发生爆炸,引起火灾。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壳牌
Norco
炼油厂爆炸事故
1988
年
5
月
5
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诺科市壳牌
Norco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
CCU
)发生爆炸,造成
7
人死亡、
48
人受伤,附近社区
4500
多名居民被疏散,事故损失高达
7.06
亿美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脱丙烷塔一条直径
200
毫米输气管线发生腐蚀并泄漏,在大约
30
秒内释放了约
7700
公斤的烃类蒸气。点火源可能是该装置的加热炉,爆炸模拟表明爆炸中心位于脱丙烷装置和
CCU
控制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