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个回答
活着才是最生猛的反击——看《金色梦乡》
最近在看藤原龙也的夏季新剧「そして、誰もいなくなった」(译名太多——《然后谁都不在了/遗失身份/无人生还》,索性打了日文原名),却莫名联想到了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 大约是微小个人被强大势力玩弄于鼓掌之间的那种无力感,让两部作品稍有了些许相通吧~
《金色梦乡》是霓虹畅销书作家伊坂幸太郎的第13部文学作品,也是伊坂共计11部映画化作品中,第8部被搬上大银幕的小说。(馒头猜想大约是因为伊坂的小说大都自带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其文章本身就拥有了镜头般的画面感,且故事的展开又多采用多线多角度叙事的另类视角,契合了文学作品映画化的需求,所以才会不断被搬上大银幕吧~)
除《金色梦乡》外,列出其它10部映画化作品仅供参考,卡司相当不错哟:
1. 2006年《快乐的暴力团转地球》
导演:前田哲, 主演:大泽隆夫
2. 2006年《犯罪少年》
导演:源孝志,主演:坂口宪二
3. 2007年《鸭子和野鸭子的投币式自动存放柜》
导演:中村义洋,主演:滨田岳、瑛太
4. 2008年《死神的精度》
导演:笕昌也, 主演:金城武
5. 2009年《鱼的故事》
导演:中村义洋,主演:伊藤淳史
6. 2009年《重力小丑》
导演:森淳一,主演:加濑亮、冈田将生
7. 2009年《Lush Life》
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科 主演:堺雅人
9. 2012年《洋芋片》
导演:中村义洋,主演:滨田岳
10. 2014年《哦!爸爸们》
导演:藤井道人,主演:冈田将生
11. 2015年《蚱蜢》
导演:泷本智行,主演:生田斗真
2010年的电影《金色梦乡》,是继《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储物柜》、《鱼的故事》之后,导演中村义洋第三次将伊坂幸太郎的小说搬上大银幕。这一次,面对含冤逃亡的小人物式主人翁,中村义洋选择了极具草根气质的雅人叔担当主役。
在《金色梦乡》的故事里,堺雅人饰演了一个曾经因救助过偶像明星而变得小有名气的快递员青柳雅春。某天,他在与多年未见的老友碰面之后,却被意外告知金田首相即将遭人暗杀,而他自己则已被列入了别人的栽赃计划,即将莫名其妙地成为被迫背锅的幕后凶手。
在庞大的国家机器和舆论风暴面前,青柳雅春一个人的力量似乎显得无比微小,即便他真的从未暗杀过首相,但他也确实毫无办法从“欲加之罪”中轻易脱身。身处漩涡中心的青柳雅春,唯一能做到的,恐怕就是在惊惶之中一路逃亡了。 “跑吧,就算我们无力反抗,但也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活着才是最生猛的反击 ,于是青柳便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有人说《金色梦乡》是一部暗讽政治阴暗面的电影,并不否认《金色梦乡》里有着这样的元素。毕竟片尾新闻里轻描淡写的一句“(暗杀事件划上圆满句号)根据官方言论,在美国访问的海老泽首相表示放心了”,其背后的政治诡谲就可见一斑。可若要说这就是《金色梦乡》的主色调,那恐怕还是有失偏颇的。
在电影中,青柳的好友森田森吾曾对青柳说: “人类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你知道吗?是习惯与信赖啊。” 习惯与信赖,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两个词所代表的力量,其实就是青柳逃亡路上最大的支撑,这两个词所代表的微小个体之间的温情与羁绊,也恐怕才是全片最高潮迭起的核心所在。
在那些全世界都认为青柳雅春就是凶手的日子里,青柳几乎就是靠着对别人的信赖才得以一直逃亡和生存下去。他把自己的性命交给那些他信赖的人,而同样,那些信赖他的人也在为了他创造感动和奇迹。
全剧馒头最不能忘记的片段,应该还是电影1小时57分起,整个仙台城上空绽放着的绚焰火:
为了澄清真相而身陷警察包围圈的青柳,在无数枪口面前缓缓举起了双手。一切的逃亡和希望,好像都要在此刻迎来终结。而一切的终结,却又都在下一秒,幻化成烟。青柳的前女友晴子艰难地按下了焰火的发射键,顷刻间,满城的焰火剥夺了所有人的视线,而主人翁青柳也恰好凭借着这个人为创造的视觉空隙得以逃出生天。
那一刻,沉闷的音乐陡然一转,充斥着美好回忆的《Golden Slumbers》随之而来,稍有拖沓之嫌的剧情铺垫也伴随着焰火向我们展开——
晴子在仰面朝天的挣扎中对着焰火说:“跑吧,青柳!”
病床上的小野看着窗外升起的焰火大喊:“哟~燃起来!”
汽车里的森田在死前说着:“无论如何,活下去!”
还有轰大叔说的那句:“焰火啊,会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看着。现在自己看着的时候,说不定在别处以前的朋友也在看着。回忆啊,基本上就是通过那些一样的契机来复活的。”
人类很难轻易改变的是什么?容貌吗?还是性格?《金色梦乡》给我们的回答是——“习惯”。“习惯是人类最厉害的武器”,这是《金色梦乡》所想给观众传达的一大核心所在。“习惯”,作为贯穿全片的核心元素之一,基本是以伏笔的形式在电影的前中段出现,又在结尾处得以升华的。让我们直接上图,详细来说说两个最经典的例子。不知道细节控的你最初有没有发现呢?
第一个伏笔——青柳按任何按键的习惯
这个伏笔第一次出现,是在电影的24分零2秒,青柳在逃亡中去到了朋友小野的家,并按下门铃等待。此时,导演给了青柳按门铃的手一个近4秒的特写。
第二次出现,则到了电影的59分40秒,这次是借晴子和森田之口直接向观众说明了青柳有这个特殊习惯。
最后经过两次铺垫,到达了片尾最后阶段的2小时12分零55秒,整容后的青柳在商场坐电梯时意外发现了前女友晴子,而此时晴子也因为青柳的特殊按键习惯注意到了他。这时,导演再次给出了一个特写镜头。
随后,电影又因为这个小小的习惯,触发全片的一个泪点高潮——晴子认出了整容后的青柳,并通过让女儿给青柳盖上一枚“做得非常好”的印章,来向青柳和观众传达:1、我认出了你。2、能逃到今天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没有屈服,你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顽强抵抗。3、以后的生活,要加油!(哈哈哈,不知道有没有过度解读,反正馒头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P.S.让我们忽略雅人叔把自己整成了龙藤叔的样子,笑)
第二个伏笔——父亲讨厌色狼的习惯
这个伏笔全片只有一次,出现在电影的1小时42分11秒。被青柳绑起来的片警,在汽车后座上看到了青柳父亲在新闻直播中对青柳说的话,并感动地留下了眼泪,于是青柳跟他说起了自己父亲的往事。如果没有看到最后,大约很多人都会和馒头一样,认为这只是一段可有可无的剧情,并不是重要的环节,甚至还会使剧情变得过于冗长。
可是到了片尾结束阶段的2小时8分56秒,这个伏笔却迎来了全片的又一个泪点高潮——青柳的父母收到了一封写着“色狼去死”(日语里“痴汉”就是色狼的意思)的无名信,这大约就是儿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报平安吧~
最后说一说本片的卡司:
看原著的时候,想象中的青柳大约不是雅人叔的样子,就是要比雅人叔更年轻一些更帅气一点,因为就伊坂桑的描写而言,的确就是这样的。但看过电影之后,馒头却好像又从雅人叔身上看到了属于青柳雅春的另一种可能性,一个更平凡、温和、善良的普通人。也许古美门和半泽是雅人叔演得最棒的角色,(大约是大部分人心目中,就馒头个人而言,最欣赏的恐怕还属家定吧~)但青柳却极有可能是雅人叔演得最贴近自己那近20年草根生活(指1995-2013,未大红大紫前)的角色。谁又知道呢?或许他演的既是青柳雅春,却也是堺雅人。
最后一提,《金色梦乡》是香川叔和雅人叔6部共演作品(金色梦乡(2010) / 半泽直树 (2013)/ 南极大陆 (2011)/ 寿喜烧西部片(2007) / 盗钥匙的方法 (2012)/ 对岸的她(2006))中的第三部,又演对头,俩人还真是相爱相杀~
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原稿写在馒头的微信公众号:日剧圈,如果感兴趣,欢迎关注哟~~
隔壁韩国在情人节那天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 《金色梦乡》 。
这个名字对很多观众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它改编自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同名小说。
2010年,它被改编为一部日本电影,由堺雅人主演。
电影准确抓住了原著小说中有关推理的精髓和日式幽默的飘逸,不仅成为堺雅人的代表作,也成为很多影迷心中的经典日影。
8年后的韩国翻拍版由姜栋元主演,在消息刚解禁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因为在剧本扎实的情况下,只要不演崩,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没想到的是,演员的演技确实没啥问题,崩了的恰恰是剧本。
@ 康报虹:原著根本不是像这样的简单粗暴和尴尬无脑。
日版的主要情节虽然也是国家机器对个人生命安全的威胁和操纵,但并不是故事的主线,更多的是聚焦于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相互信任。
人生不是只有黑暗的沟渠,有人会把你推向万恶的深渊,也会有人手持鲜花,在未知的远方等待着你。
@ 三藏:看过的第一部正义没有战胜邪恶却也不悲情的片子。
但韩版似乎并不想讲一个如此小清新的故事,而是 放大了国家机器的部分 ,彻底沦为了 黑政府的黑色惊悚动作片 。
如果没有日版的珠玉在前,我想韩版完全可以得到一个7+的良好分数。
可惜的是,观众并不买账,还真是应了那句 “十个翻拍九个崩” 啊。
原版电影我们在之前介绍过一次,与其纠结于眼前的韩版为什么陨落,不如回味一下优秀的原版。
▼
电影主角 青柳雅春 原本只是仙台市的一名普通快递员,一次偶然的见义勇为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给当红女艺人送快递时,制服了上门行凶的歹徒,意外地成了日本的平民偶像,而性格温吞的他却只觉得备受困扰。
因为会被围观▼
两年过去,他以为生活正逐渐回到正轨,却不知自己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某天,他接到大学时期社团好友森田的电话,久未联系的两人相约去钓鱼。
青柳依然会因为旧闻被路人指指点点,但看到老朋友后瞬间就露出了憨态可掬的笑容。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他是个单纯、热情又念旧的人。
当日,恰逢日本首相来仙台视察,游览的路线就在森田停车地点的背后。
两人买了食物回到森田的车上,各自讲着大学毕业后的经历。聊了一会,青柳喝下森田递来的矿泉水却昏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出大事了。
森田告诉他,把他约到停车的地点是受人指使,否则自己的家人会受到伤害,而他们车子的底部被安装了炸弹。
森田猜测,在他们不远处的首相即将受到暗杀,而青柳很可能被人陷害成为替罪羊,也就是 第二个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此人被认定为肯尼迪遇刺案主凶)。
果然,就在青柳一脸懵逼时,背后的街道传来爆炸声。
紧接着,他们的身后走来两个警察。青柳在好友的催促下慌张下车,刚走出没几步,车子原地爆炸,而森田就此葬身火海。
无奈之下,青柳开始逃亡。
而看到这里,观众也懵逼了:唉?青柳就这样变成了刺杀首相的替罪羊?就此逃跑不是越抹越黑?
别急,接下来回忆与现实双线并行,青柳被塑造成头号嫌疑人的过程和一波三折的逃亡旅程一一呈现,好人和反派挨个亮相。
虽然青柳背锅背得莫名其妙,其实早已有幕后推手安排好了一切。
对青柳不利的证据接二连三地出现并被公之于众▼
直接在电视等平台公布他的个人信息和作案行为▼
通过政府安装的防范监控盒围追堵截▼
公然拿着枪的杀手也直接大摇大摆地上阵▼
警察直接表示:这是个不需要破的案子,凶手就是青柳▼
平民偶像的衰落本就是引发关注利器: 前一半满足人们的英雄情结,后一半满足人们的幸灾乐祸。
个体对抗国家机器更是如螳臂当车,不堪一击啊。真是把青柳往绝路上逼啊,够疯狂够热血。
可是说好的清新呢?
这就要说到故事的精妙之处了:它虽然影射了残酷的现实,却又对人性寄予了乌托邦式的美好希望。不然青柳早就走投无路了,哪还有后面的故事。
青柳作为一个善良、迟钝的男青年,丝毫没有做亡命匪徒的天赋。
面对无孔不入的警察,他只能拿出人类最大的武器: 信任 。如果没有这个,青柳很可能要用无辜的生命为政治阴谋买单。
好在这个世界上有不怀好意的揣测,就有不求回报的信任。
他大学时的好友、工作时的同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相信他。
几个人早已没有时间相聚,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在整个事件中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帮助他。
森田 听到爆炸声后立刻让青柳逃跑▼
青柳无家可归后第一时间想到投靠的 阿一学弟 ,甘愿承担警察的拷问▼
前女友 晴子 也做出了各种努力▼
而当这份信任来自陌生人,就变得格外有意义。
误打误撞做好事的杀人恶魔 切男 ,为他找到藏身之处并出谋划策▼
医院里假装骨折的 大叔 ,给他提供了一条逃生之路▼
而青柳所能做的一切,都是在相信别人的基础之上。
若说陌生人的帮助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者借他的逃亡发散自己的激情,那朋友的帮助则真的是出于信任和了解。
就像接受采访时,青柳父亲所说的那样。
我家儿子,我知道!▼
之后直接对着摄像机霸气又感人地叮嘱青柳“快跑!”▼
电影中环环相扣的信任,也是日版优于韩版的地方。
都是被逼无奈的逃亡,堺雅人的一路热血又疯狂,看着很扯、很理想主义却打动了观众。
而韩版里的姜栋元则给人很丧、很衰的感觉,剧情方面又改成了一向的黑政府套路,完全显不出特别之处。
至于故事的主角青柳到底有没有听爸爸的话,还是你们自己去看吧。不过两版的结局有所不同,还挺值得玩味的。
单看电影的名字,估计会有人以为是个爱情片。
而事实上,这四个字出自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歌 Golden Slumber ,是乐队解散前最后录制的专辑 Abbey Road 中的一首。
作者将披头士的音乐元素穿插在整个小说里,以此来对应青柳和森田、阿一、晴子之间的情谊。
现实中,乐队解散,而故事里,他们虽然也不再是一个集体,却能彼此照应。
而为了交代这份情谊的前因,电影用闪回的形式表现了他们大学时期的片段,穿插在青柳的逃亡过程中,消解了这个题材惯有的紧张和刺激。
所以,这个故事还被称为“日本版肖申克的救赎”,有它自己 温暖治愈 的味道。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多啰嗦两句,安利这个故事的作者 伊坂幸太郎 。
1971年出生的他在作家里也算小鲜肉▼
是不少读者心中的解压首选▼
他在日本很受欢迎,在中国的知名度比不上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但近两年也收获了不少粉丝。
从2000年《奥杜邦的祈祷》开始,他笔力惊人地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推理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 十多部 ,《金色梦乡》是其中拍得最好的一部。
导演 中村义洋 第三次翻拍他的作品轻车熟路,演员阵容也可圈可点,除了饰演男主的堺雅人, 香川照之、吉冈秀隆 等配角也是演技派。
除此之外,还有 6部7分以上 的作品,也都值得一看。
二次安利可见真爱,买一赠六感不感人?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微信版详见: 刷一遍泪目一遍的神片,真没那么好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