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顺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区域产业人才培养需求而成立,其前身为温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有着良好的办学基础与历史沉淀。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卓工超豪示范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网络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被列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国内本科生825人、研究生76人,留学生89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授7人、副教授22人、博士30人、硕导17人。 拥有“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省万人计划”等各

类人才和省高水平创新团队、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人才团队。近年来承担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项10余项。

学院教学特色鲜明,科研氛围浓厚。 学院拥有“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温州市视觉大数据智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商业企业云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两个市级科研平台;温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筹)两个地方研究院。学院与华为、谷歌、思科、英伟达等多家世界知名IT企业有着良好校企合作关系,建有多个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温州大学网络工程新工科实践教育基地”为“十三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三年,学院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奖项100余项。

  • 叶修梓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工学博士, 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硕士与学士...

  • 张笑钦教授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

  • 施晓秋教授

    施晓秋,二级教授,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主持省部级以上(含)教学质量工程...

  • 洪振杰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1989年获浙江大学...

  • 唐震洲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全南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温州市551第二层次人才...

  • 樊明宇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科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 戴大蒙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市551第一层次人才,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控制学科背景...

  • 拥有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产业界专家,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人数比例达84%

    结合地域经济产业发展定位,以人工智能应用与软件开发方向为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编程与系统基础扎实、软件能力突出、具备较强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与谷歌、英伟达等国际知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以程序设计类竞赛为特色,鼓励各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同台竞技

    聘请双师型教师为项目导师,鼓励软件开发与科技创新,多项学生成果成功商业化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

    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省级

    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等学生科研项目40余项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等100余项

    发表SCI期刊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20余篇

    极具竞争力的升学就业与高薪酬优势

    考研升学高校包括香港理工大学、悉尼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国际国内一流大学

    就职单位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等国内IT行业领导企业据2018年第三方调查数据,2015届本专业毕业生3年后平均薪酬居全校所有专业首位

    据2017~2019年第三方调查数据,近3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薪酬高出全校平均水平1000多元且持续上涨

    据2019年第三方调查数据,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84%,稳居全省前列

  • 通过华盛顿协议等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全国地方院校同专业首家通过认证)
  •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注:全国网络工程专业中仅两家)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注:全国网络工程专业中仅三家)
  • 浙江省“十三五”&“十二五”优势专业(注:浙江省网络工程专业中仅三家)
  • 第五届&第七届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来这里,你的耳边将飘过有关专业影响力的那些传说

  • 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网络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 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委员会网络工程教学工作组副组长单位
  •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组织委员会主任单位
  • 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网络工程新工科教师培训承担单位
  • 国际领军互联网企业思科系统、思博伦通信、亚马逊AWS、华为深度合作
  • 来这里,你将成为未来的网络竞赛达人

  • NetRider亚太区大学生网络竞赛2012年团体冠军与2014年团体亚军
  • 2017&2018&2019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之“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一等奖
  • 2015&2016年思科网院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本科组一等奖
  • 2013&2014年度思科网院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团体亚军
  • 2011&2012年度思科网院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团体冠军
  • 来这里,你将为四年后的职业生涯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 毕业生人均持有职业工程师认证证书>1.5张
  • 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居浙江省同专业前列
  • 获得入职知名IT企业的机会
  • 获得进入知名高校读研深造的机会(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
  • 王正中 就职:阿里巴巴

  • 李丽霞 就职:思科

  • 林伟 项克佩 就职:EMC

  • 任彬 就职:腾讯

  • 蒋立明 就职:H3C

  • 朱永赞 就职:H3C

  • 任彬 杨勇 姚成才 就职:百度

  • 许杰 就职:思博伦通信

  • 顶级职业资格认证证书(HCIE与CCIE)

    就业:毕业生起薪8K以上,具有2-3年工作经验的优秀毕业生年薪可以达30万-50万,已有大数据方向培养的毕业生在百度、阿里、腾讯、亚马逊等公司从事大数据领域的研发工作。

    升学:可考取名校数据科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升学前景广阔。已有大数据方向培养的毕业生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研究生。

    强大的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德国洪堡学者。专任教师80%以上为毕业于中科院及浙江大学等985名校的博士。

    豪华的软硬件设施:拥有浙江省重点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大数据教学实践支撑平台,为您提供优质的教学实践设施;拥有温州市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为您打造夯实的创新创业平台;已与阿里、华为、360、百度、网易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您实现500强企业实习就业之梦!

    先进的教学实践支撑环境孕育出丰硕的成果

    专业课程以理论和以依托项目实践相结合,借助国家级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省重点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温州市特色专业建设平台、温州市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等实践平台,目前正在与阿里云、华为、360、百度等知名企业开展大数据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合作工作,为学生的创业就业及实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更为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创业梦想提供支撑平台。

    近年来,掌上大学项目获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浙江省挑战杯一等奖一项;全国达梦数据库迁移大赛团队一等奖一项;浙江省互联网+比赛金奖、银奖各一项;完成大数据方向国家和省级学生项目10项;学生开发完成并登记大数据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等系列成果。

    人工智能专业——“最火”新专业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方向,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近年来产业与资本追逐的风口,同时也是高校“最火”专业之一。
    2020年2月,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申报的人工智能(080717T)专业正式获批!

    夯实数理基础
  • 最优化方法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电子技术与系统

  • 深化专业知识
  • 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

  • 认知科学与知识工程

  •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

  • 依托数字经济研究院与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实现产学结合。

    重点突出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实践。

    着力培养在人工智能应用和机器人领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已被我国列入发展规划,在“三步走”的战略下,未来发展无疑将越来越火热。

    智能应用正深入到各行各业,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

    BOSS直聘发布《突变时代:2020 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显示,2019 年平均招聘薪资为8082元,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平均薪资直逼3万。

    当前AI人才紧缺,据TalentSeer汇总的2020 AI人才报告中表示,在过去四年中,AI人才的需求量以每年74%的速度增长,就业前景广阔。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

    浙江省“万人计划”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1人

    温州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温州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温州市“551人才工 程”10人、瓯江特聘教授6人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温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追随时代步伐,紧跟AI潮流!温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期待你的到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2000年, 2011年获一级硕士点。本学科具有三个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现有硕导1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3名。近五年主持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检索105篇、EI检索44篇)。

    浙江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温州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5年,2010年获得“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19年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下设网络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与智能分中心、人工智能应用与开发分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分中心。中心现有设备2059台(套),资产达2005万元。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建设了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良好实验与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对校内学生培养的强有力支撑,并在省内外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温州市视觉大数据智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包括“智能计算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监控视频图像应用技术”和“机器人视觉应用技术”四个研究中心,具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5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1300多万元,使用面积1589平方米。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5项,科研合同经费总计1439.7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转件著作权7项,转让实施2项,出版著作2部。 实验室与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美国天普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研究合作,并和一批省内外高科技企业建立了深度的产业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