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陵寝是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是大型建筑群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创造性杰作,是14-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文化和建筑传统的独特见证。
200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上,位于江苏南京的明孝陵和位于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年来,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水平不断创新提升,更多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明孝陵:
提升文保水平
汪东明
2003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形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以来,江苏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创新阐释、文旅融合,不断提高明孝陵保护水平。
“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从洪武十四年(1381)开始营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完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历时30多年,是明初最重要、规模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其功能和形式多样的陵寝建筑与山水形势相称,从下马坊到大金门及整个神道石刻,布置蜿蜒曲折,自内御河、金水桥起,经陵宫门、享殿前门、享殿、方城及明楼直到宝顶,沿一根轴线由南到北,纵深2776米,从疏到密、由低到高、层层推进。
明孝陵的建设,从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多有创新,自由与规整相结合,陵宫平面规整划一,中轴对称,与朱元璋主持建造的明初京师(南京)都城和宫城(明故宫)的体制一致;神道则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陵仅为中轴对称的布局。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明代陵寝之制,自太祖营孝陵于南京,迥异古制,遂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明孝陵与周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天造地设的山川形胜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从而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明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孝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
近年来,在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利用原则下,明孝陵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到“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
为了护好明孝陵这块“瑰宝”,20年来,中山陵园管理局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科学严谨开展考古勘探、建筑保护、馆藏文物修复、文保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保护修缮项目,先后实施明楼加顶保护、神功圣德碑亭(四方城)保护、大金门修缮保护、享殿修缮、下马坊加固等文保工程。完成翁仲路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明孝陵石柱子大门和紫霞湖大门,按照明代形制修复棂星门,实现了大金门至四方城之间的神道连接,明孝陵古朴秀丽的历史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彰显。
2021年,《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划对标世界遗产管理标准,范围覆盖了明孝陵和明功臣墓区域总计675公顷,将钟山北麓以及中华门外8处明功臣墓纳入一体化保护,明孝陵的整体形制以及遗产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此外,中山陵园管理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等联合开展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建成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并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实时对接,全天候采集分析文物本体、自然环境、人为活动因素等37项监测指标;完成了明孝陵安防工程、四方城及享殿防雷工程等一批综合性安防项目,极大增强了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同时,构建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联合驻景区单位和文保志愿者,形成了覆盖全域、联防联动的明孝陵“大保护”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文化遗产“安全网”。
文保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中山陵园管理局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更多文保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建成明孝陵博物馆、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等文化设施;持续整治提升明孝陵周边区域环境,将陵区古树名木纳入整体保护范围,建成前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及诸多文化景观,打造“万株梅园”“长生鹿苑”“最美600米”“燕雀湖落羽杉林”等景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明孝陵明楼区域设置“地宫探秘”沉浸式体验项目;连续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世界遗产明孝陵文化月”等活动,提升游客体验,展示明孝陵生态人文交汇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目前,明孝陵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次,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访南京的“打卡地”。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数据显示,近年来,明孝陵博物馆每年举办主题展览10余个,开展30多个主题近百场次研学活动,送展、送教进校园、进社区等文化活动30多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现代科技守护古老遗产
展望未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将以新科技带动明孝陵保护,努力破解文物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对考古与文物保护实践的制约。借助数字监控、人脸识别、定位巡更等技术,健全突发事件全影像记录系统,坚决防范化解遗产全域范围内各种安全风险。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运用,推进明孝陵文物考古资料和文物的数字化,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人工智能、5G等技术,探索建设全域全要素文化遗产预警监测体系,整合构建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综合监测系统,以现代科技守护古老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与此同时,中山陵园管理局坚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合理规划明孝陵内各功能区,积极探索明孝陵大遗址整体保护方式。推进实施明孝陵附属功臣墓保护与环境整治、明孝陵文物大数据库建设等重点项目;实施明孝陵碑殿、明孝陵石刻、陵宫围墙、宝城城垣等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编纂出版《明孝陵考古报告》,开展常遇春墓、仇成墓神道区域考古勘察,筹建明孝陵文物修复技艺中心,开展文物修复成果和数字化藏品展示,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代代传承。
(作者系江苏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
(本文配图均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提供)
明十三陵:
展现大明文化
袁江玉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故称十三陵。
从选址到规划设计,明十三陵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陵区四面群山环抱,中部川原开阔,水流曲折交错,十三座帝陵错落有致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山麓上。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明十三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在这里,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目前,对外开放的景点包括长陵、定陵、昭陵、神路;除此之外,康陵实行预约式开放。其中,长陵始建于1409年,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两皇后的合葬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是不可多得的明史研究实物资料;昭陵则是近年按照明朝旧址全面复原的陵园。
2002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相关专家对明十三陵进行考察时认为,明十三陵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世界某一文化领域内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能为一处已消逝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群,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有序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
自2003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7.3亿元人民币用于推进明十三陵文物本体的保护性修缮。
沿着时间轴线,2002年以来,先后实施德陵、康陵、庆陵、泰陵、裕陵、茂陵及外排洪沟、大红门神道修缮及环境整治、长陵神功圣德碑楼、长陵祾恩门及龙蚨碑亭修缮等30余项保护修缮工程。
在抢险性保护工程方面,先后实施明十三陵石牌坊抢险加固、昭陵方城明楼抢险加固、景陵监门抢险修缮、裕陵、泰陵、献陵监墙抢险修缮等工程。
自2019年以来,开展长陵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康陵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古建筑日常保养等日常保养维护项目。陆续完成德陵、长陵、定陵、茂陵、献陵、康陵、泰陵勾补裂缝、补墁地面、清除杂草等日常养护。
此外,为更好保护明十三陵,设立了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明十三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使文物保持整洁、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2018年3月,《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启动编制。同年12月,规划文本初稿编制完成。2022年7月,《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和《明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两规合一,目前该文保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审核。
遗产监测助力科学保护
在遗产监测工作方面,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不仅开展文物本体安全结构检测监测,还加强文化遗产日常监测。目前,已经完成长陵祾恩殿楠木结构安全检测及地基沉降监测、神路北五孔桥结构安全检测监测、神路南五孔桥安全结构检测监测、康陵三孔石桥检测监测等6项文物本体安全结构检测监测项目。同时,完成《明十三陵陵寝及妃坟古树名木对文物本体影响评估报告》,为诊断文物病害、采取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此外,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已将十三陵遗产地范围内120处遗址遗存点位具体分工到每位遗产监测员,针对巡查周期、巡查范围、巡查记录的填报、汇报等要求进行严格规定,确保责任到人、监测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明十三陵的文物档案资料不断完善。2009年完成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制作了档案资料。2016年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此外,相继实施明十三陵总神路石像生三维扫描项目、明十三陵特色石刻三维扫描项目、长陵祾恩殿数字化项目等,为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在明十三陵的研究和展示利用方面,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主要从学术研究、馆藏文物活化利用、举办明文化论坛等方面推进。其中,两届明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明文化的研究、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明十三陵还结合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出警入跸仪仗展演、祭祀祈福大典、大射礼、中华武备表演、明朝服饰表演等特色活动,让广大游客沉浸感受明文化。
在打造精品文物展览方面,明十三陵先后举办“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定陵地下宫殿出土文物精品展”“昭陵秋祭复原陈列”等多项固定、临时展览。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馆藏文物外借、展出活动,积极推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去”。
除了线下展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还进行了文物数字化,通过对馆藏文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制作了文物数字档案,并将扫描的文物进行线上云展览。在未来,将计划做一些线上展览平台,让游客不受时间、地理因素限制,随时都能欣赏到明十三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感受到其背后所承载的明文化。
(作者系北京市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
(本文配图均由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提供)
明清皇家陵寝是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是大型建筑群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创造性杰作,是14-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明、清)文化和建筑传统的独特见证。
2003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上,位于江苏南京的明孝陵和位于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年来,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保护理念与保护实践水平不断创新提升,更多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明孝陵:
提升文保水平
汪东明
2003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形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以来,江苏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坚持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创新阐释、文旅融合,不断提高明孝陵保护水平。
“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从洪武十四年(1381)开始营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完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历时30多年,是明初最重要、规模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其功能和形式多样的陵寝建筑与山水形势相称,从下马坊到大金门及整个神道石刻,布置蜿蜒曲折,自内御河、金水桥起,经陵宫门、享殿前门、享殿、方城及明楼直到宝顶,沿一根轴线由南到北,纵深2776米,从疏到密、由低到高、层层推进。
明孝陵的建设,从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多有创新,自由与规整相结合,陵宫平面规整划一,中轴对称,与朱元璋主持建造的明初京师(南京)都城和宫城(明故宫)的体制一致;神道则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陵仅为中轴对称的布局。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明代陵寝之制,自太祖营孝陵于南京,迥异古制,遂开明清两代帝陵之型范。”明孝陵与周围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天造地设的山川形胜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从而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典范。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明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孝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
近年来,在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保护利用原则下,明孝陵保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到“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
为了护好明孝陵这块“瑰宝”,20年来,中山陵园管理局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科学严谨开展考古勘探、建筑保护、馆藏文物修复、文保及周边环境整治等保护修缮项目,先后实施明楼加顶保护、神功圣德碑亭(四方城)保护、大金门修缮保护、享殿修缮、下马坊加固等文保工程。完成翁仲路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明孝陵石柱子大门和紫霞湖大门,按照明代形制修复棂星门,实现了大金门至四方城之间的神道连接,明孝陵古朴秀丽的历史风貌得到进一步保护和彰显。
2021年,《明孝陵总体保护规划(2018-2035)》正式公布实施。该规划对标世界遗产管理标准,范围覆盖了明孝陵和明功臣墓区域总计675公顷,将钟山北麓以及中华门外8处明功臣墓纳入一体化保护,明孝陵的整体形制以及遗产的完整性得到进一步彰显。
此外,中山陵园管理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南京大学等联合开展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建成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并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实时对接,全天候采集分析文物本体、自然环境、人为活动因素等37项监测指标;完成了明孝陵安防工程、四方城及享殿防雷工程等一批综合性安防项目,极大增强了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同时,构建完善文物保护单位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联合驻景区单位和文保志愿者,形成了覆盖全域、联防联动的明孝陵“大保护”格局,进一步织牢织密文化遗产“安全网”。
文保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中山陵园管理局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更多文保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建成明孝陵博物馆、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等文化设施;持续整治提升明孝陵周边区域环境,将陵区古树名木纳入整体保护范围,建成前湖公园、梅花谷公园、下马坊遗址公园及诸多文化景观,打造“万株梅园”“长生鹿苑”“最美600米”“燕雀湖落羽杉林”等景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明孝陵明楼区域设置“地宫探秘”沉浸式体验项目;连续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世界遗产明孝陵文化月”等活动,提升游客体验,展示明孝陵生态人文交汇的独特魅力。数据显示,目前,明孝陵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次,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访南京的“打卡地”。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数据显示,近年来,明孝陵博物馆每年举办主题展览10余个,开展30多个主题近百场次研学活动,送展、送教进校园、进社区等文化活动30多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现代科技守护古老遗产
展望未来,中山陵园管理局将以新科技带动明孝陵保护,努力破解文物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对考古与文物保护实践的制约。借助数字监控、人脸识别、定位巡更等技术,健全突发事件全影像记录系统,坚决防范化解遗产全域范围内各种安全风险。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运用,推进明孝陵文物考古资料和文物的数字化,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人工智能、5G等技术,探索建设全域全要素文化遗产预警监测体系,整合构建明孝陵世界文化遗产综合监测系统,以现代科技守护古老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与此同时,中山陵园管理局坚持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合理规划明孝陵内各功能区,积极探索明孝陵大遗址整体保护方式。推进实施明孝陵附属功臣墓保护与环境整治、明孝陵文物大数据库建设等重点项目;实施明孝陵碑殿、明孝陵石刻、陵宫围墙、宝城城垣等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编纂出版《明孝陵考古报告》,开展常遇春墓、仇成墓神道区域考古勘察,筹建明孝陵文物修复技艺中心,开展文物修复成果和数字化藏品展示,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信息代代传承。
(作者系江苏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
(本文配图均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提供)
明十三陵:
展现大明文化
袁江玉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故称十三陵。
从选址到规划设计,明十三陵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陵区四面群山环抱,中部川原开阔,水流曲折交错,十三座帝陵错落有致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山麓上。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明十三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在这里,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
目前,对外开放的景点包括长陵、定陵、昭陵、神路;除此之外,康陵实行预约式开放。其中,长陵始建于1409年,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两皇后的合葬墓,出土的珍贵文物是不可多得的明史研究实物资料;昭陵则是近年按照明朝旧址全面复原的陵园。
2002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相关专家对明十三陵进行考察时认为,明十三陵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世界某一文化领域内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能为一处已消逝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作为一种类型的建筑群,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有序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
自2003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7.3亿元人民币用于推进明十三陵文物本体的保护性修缮。
沿着时间轴线,2002年以来,先后实施德陵、康陵、庆陵、泰陵、裕陵、茂陵及外排洪沟、大红门神道修缮及环境整治、长陵神功圣德碑楼、长陵祾恩门及龙蚨碑亭修缮等30余项保护修缮工程。
在抢险性保护工程方面,先后实施明十三陵石牌坊抢险加固、昭陵方城明楼抢险加固、景陵监门抢险修缮、裕陵、泰陵、献陵监墙抢险修缮等工程。
自2019年以来,开展长陵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康陵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十三陵未开放陵寝古建筑日常保养等日常保养维护项目。陆续完成德陵、长陵、定陵、茂陵、献陵、康陵、泰陵勾补裂缝、补墁地面、清除杂草等日常养护。
此外,为更好保护明十三陵,设立了明十三陵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明十三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使文物保持整洁、安全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2018年3月,《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启动编制。同年12月,规划文本初稿编制完成。2022年7月,《明十三陵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和《明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两规合一,目前该文保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审核。
遗产监测助力科学保护
在遗产监测工作方面,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不仅开展文物本体安全结构检测监测,还加强文化遗产日常监测。目前,已经完成长陵祾恩殿楠木结构安全检测及地基沉降监测、神路北五孔桥结构安全检测监测、神路南五孔桥安全结构检测监测、康陵三孔石桥检测监测等6项文物本体安全结构检测监测项目。同时,完成《明十三陵陵寝及妃坟古树名木对文物本体影响评估报告》,为诊断文物病害、采取科学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此外,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已将十三陵遗产地范围内120处遗址遗存点位具体分工到每位遗产监测员,针对巡查周期、巡查范围、巡查记录的填报、汇报等要求进行严格规定,确保责任到人、监测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关于明十三陵的文物档案资料不断完善。2009年完成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制作了档案资料。2016年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此外,相继实施明十三陵总神路石像生三维扫描项目、明十三陵特色石刻三维扫描项目、长陵祾恩殿数字化项目等,为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在明十三陵的研究和展示利用方面,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主要从学术研究、馆藏文物活化利用、举办明文化论坛等方面推进。其中,两届明文化论坛的举办对推进明文化的研究、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明十三陵还结合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出警入跸仪仗展演、祭祀祈福大典、大射礼、中华武备表演、明朝服饰表演等特色活动,让广大游客沉浸感受明文化。
在打造精品文物展览方面,明十三陵先后举办“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定陵地下宫殿出土文物精品展”“昭陵秋祭复原陈列”等多项固定、临时展览。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馆藏文物外借、展出活动,积极推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去”。
除了线下展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还进行了文物数字化,通过对馆藏文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制作了文物数字档案,并将扫描的文物进行线上云展览。在未来,将计划做一些线上展览平台,让游客不受时间、地理因素限制,随时都能欣赏到明十三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感受到其背后所承载的明文化。
(作者系北京市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
(本文配图均由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