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原来我被《西游记》骗了30年

2020-06-02 18:58
北京

作者:赵小薇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西游记》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童年记忆。70后的童年有电影《大闹天宫》,80后的童年是86版的电视剧,90后的童年则是唱着“白龙马蹄朝西”的动画片……还有很多人,把四大名著的阅读起点,选在了《西游记》。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曾占据了我们无数个寒暑假,许多并不合理的桥段,也因此“欺骗”了幼稚心灵许多年。

儿童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下《西游记》中的谜案,盘点一下那些曾经混淆过我们视听的迷惑行为。

谜案1.唐三藏取回的到底是什么经?

86版电视剧《西游记》最后一集,取回真经的师徒在通天河里翻了车,经书落水,唐三藏只能带着徒弟们在大石头上晒经。收拾经卷时,二师兄粗心大意,还将纸页沾在了石头上。

因为接近大结局,又是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这一场景未免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对师徒四人给予同情的时候,埋怨老龟实在过于任性。
这段故事基本上是对原著的忠实体现,小说中写三藏“遂收拾经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

事实上,这种“惨案”并无发生可能,作者此处未免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西天取经主人公原型是玄奘,故事设定在盛唐背景之下。彼时,古印度人尚未掌握造纸术,因而,玄奘从西域带回大唐的佛学经典并非纸质书籍,而是刻在贝多罗叶子上的贝叶经。

贝多罗树是棕榈树的一种,在造纸术尚未传入之时,如古埃及的莎草纸、 中国先秦的简帛一样,贝多罗树叶被古印度人用于书写记事,佛教徒也将佛教经典和佛像刻在叶片之上,“贝叶经”由此而来。

贝多罗叶片宽大而柔软,砍下后一片片修割整齐,放入锅中与酸角或柠檬同煮,直至表皮脱落呈淡绿白色;又要以细沙搓洗,压平晒干,此后才能两边钻孔,装订成匣。至于刻写,则是用尖锐的铁簪子在叶片双面都刻上经文,再涂上植物果油与碳粉的混合物,清理干净后,黑色的字迹方清晰显现。

蒸煮、日晒等一系列复杂而特殊的工序,令贝叶经具备了防虫、防水、防变形的特性,经年不腐。因此,即便落水,也无需担忧损毁。可见无论是原作者还是编剧,在这一情节的处理上,都有些“想当然”了。

至于贝叶经,古印度早期的版本大多难寻,国内也只有西安大雁塔、国家博物院等处尚有收藏。

谜案2.水帘洞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字?

《西游记》原著第一回,这样描写石猴如何发现花果山水帘洞: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是“楷书”。回溯历史,楷书出现于东汉末年。那么,这行大字到底是不是楷书,很有必要把原著对照着历史年表倒一倒。

书中关于猴子被压五行山的时间有清晰表述,第十三回借太保之口说,“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王莽篡汉,是公元8年。

往回推,猴子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此前又做了至少十五天的弼马温(“不觉的半月有余”),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算,大概是六十余年。

再推,大闹天宫之前猴子去勾生死簿,“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也就是说,这时候孙同学已经活了342岁。

342再加上60多,大约是400年。从公元8年回推,石猴出世大约是公元前400年的事,发现花果山水帘洞,应该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书写多用篆书,向隶书的过渡也在这一期间开始,但楷书则是汉末才出现。因此原著说“楷书”,实在不太可能。

好在,后人到底还是用心了一些。86版电视剧中,画面上用的是隶书,动画片版本里,则使用了篆书。

谜案3.取经回来到底是哪一年?

《西游记》原著中,对取经回来的时间有清晰描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中唐太宗问三藏走了多少路,三藏回答说:“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又看通关文牒,出发时间贞观一十三年九月。“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由此看,小说《西游记》中记述的取经历程是贞观十三年到贞观二十七年,共十四年。

但是时间又有前后矛盾之处。《西游记》“附录”中写了唐僧出生的时间。

“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639年)”,这一年陈光蕊中了状元,娶了丞相之女,当年产下一子,即唐僧。

有关玄奘西行的历史记载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离开京城长安,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前后十九年,行程万里,带回六百五十七部佛经。

如此看来,书中的时间未免前后矛盾。不过,《西游记》本身是一本神话小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穿越一下也不必过于较真。

谜案4.取经路上到底吃什么?

去年底,一则关于《西游记》中菜名分析的新闻上了热搜:

杭州小学生马思齐在自己的作文里列举了《西游记》不同故事里的菜名,他发现,从东土大唐到西域,菜单似乎都是江淮美食。

有专家指出,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不会严格地考证史实细节,只是按照熟悉的写,《西游记》里看到的面筋、粉条,是南北方都很常见的食物,不能一概以“江淮美食”论之。

只是,就算不去计较是否为“江淮美食”,《西游记》里对食物的描述,也还是有一些偏差。比如四十四回中,车迟国国师供给三清的贡品,有大馒头、簇盘、衬饭、点心、拖炉、饼锭、油楔、蒸酥……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车迟国被称为“车师”,都城是交河城。交河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城西10公里的雅尔乃孜沟村。可见,贡品应该是西域美食。

馒头、蒸酥问题不大,但“拖炉”如果指的是“托炉饼”,就有了些问题。托炉饼是江苏张家港的风味小吃,据说油而不腻,甜而不粘,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也有山东友人表示,当地也有音为“tuolu”的饼。

考虑到《西游记》原著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将托炉饼写进小说,很可能是作者将日常生活融入写作之中了。

话说回来,《西游记》中对美食描写虽不算少,但几乎没有哪一段能勾起人食欲。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前,曾经见过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华丽却寡淡,看着实在没胃口。

还不如出门前众猴搞的饯别宴,虽然大多是水果,比如:樱桃、熟梅子、鲜龙眼、火荔枝,林檎、枇杷、梨子、鸡心枣……但胜在新鲜。难怪作者借猴子之口说“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至于人间滋味,大约是因为只有斋饭可写,所以也难出彩。第八十六回上,获救的樵夫一家为唐僧师徒做了一顿饭,有:黄花菜、马齿苋、碎米荠、莴菜荠、乌英花、茭儿菜、枸杞头……全是野菜,倒很是健康天然。

最终算是能扳回一局的,到底还是唐太宗为唐僧接风的皇家御宴:

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

几盘素品还犹可,数种奇稀果夺魁。核桃柿饼,龙眼荔枝。宣州茧栗山东枣,江南银杏兔头梨。榛松莲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齐。橄榄林檎,苹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无般不备,无件不齐。还有些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

难怪作者也要感叹中华美食的好处:“说不尽百味珍馐真上品,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一句话,饭还是家里的香。

参考资料:

[1].《小学生发现〈西游记〉菜名都是吴承恩家乡菜?学者:需再斟酌》,来源:澎湃新闻,

2018年12月6日;

[2]《小学生发现〈西游记〉漏洞?到西域吃的都是江淮美食?》,来源:中国新闻网,2018年12月6日。

*头图及内文图片为网络截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