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公园是张唐景观目前完成(部分建成)的尺度最大的一个项目,总设计范围有40公顷,由南京汤山温泉旅游管委会主导开发建设。刚接触到这个项目时心里非常忐忑。过去的一些年,我们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地产或私营投资方,极少参与政府公共项目,由于对其中的操作方法与流程不熟悉,让我们对最终的完成度没有把握。场地距离南京约一小时车程,位于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汤山山体南侧。在东南大学对汤山温泉小镇的新规划中,这里将成为吸引未来旅游度假人群的目的地之一。
▼场地原始风貌,site landscape
▼植物已经悄然从破碎的石缝中慢慢长出,与冷峻的石壁搭配成漂亮的肌理,the beautiful stone textures combined with newly sprout plants from cracks
从几公里外的道路上清晰可见的几个废弃的采石宕口,曾是汤山最大的废弃矿坑龙泉采石场。项目的初衷是如何让这几个赫赫然的宕口复绿,并为未来的旅游休闲活动提供场所。宕口远看伤痕累累,走进却气势恢宏——植物已经悄然的从破碎的石缝中慢慢长出,与冷峻的石壁搭配成漂亮的肌理;巨大的采石场的尺度让人觉得不可触、不可及,但是热血沸腾。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案例,从西雅图的煤气站公园,到德国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从中山的造船厂公园到上海的辰山矿坑花园,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场地条件及挖掘潜力,提供了可充分利用的特殊资源。张唐景观与南京同道建筑和东南大学的老师,以及同项目甲方多次对项目现场踏勘,共同协商设计,探讨未来管理运营策略等。虽然项目还没有完全呈现,但使用者对目前开放部分的热情,让我们对未建成部分充满期待。
▼场地原本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项目的初衷是如何让这几个赫赫然的宕口复绿,并为未来的旅游休闲活动提供场所,the park, a former abandoned stone mining site, demonstrates how strong landscape design could transform a human activity destination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 and catalyze local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独特的场地条件与设计相结合,unique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弧形空中走廊,arc air lane
景观设计通过梳理现场地形和水文,在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碎片基础上形成丰富的体验场所,包括四个不同景观功能的宕口(温泉酒店、攒子瀑、天空走廊、伴山营地),阡陌花涧、矿野拾趣与三叠湖,以及服务配套的餐厅茶室等。 原有山体上的多个采石坑,互相独立并不相通。这个独特的条件允许各个采石坑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最东侧的宕口深而隐蔽被定位成静谧休闲的温泉酒店附属设施;最西侧的开阔宽广,被用于音乐节露营房车等热闹的公共开放场所;中间的两个宕口成为公园游览的体验区。经过地质专家综合评估,采石破坏的山体岩壁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特征,即使经过加固,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崩塌和落石等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对景观游览路线和方式进行了多种可能性研究,综合安全、造价、体验、生态等多个因素做出选择。
▼设计对景观游览路线和方式进行了多种可能性研究,综合安全、造价、体验、生态等多个因素做出选择,hiking system has bee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safety, cost, maintenance, different type of experienc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ecology
游人进入公园后先到自然汇水而成的湿地湖泊区,然后沿坡道到达湿地草甸及阡陌花涧。
▼设计草图,design sketch
▼游人进入公园后先到自然汇水而成的湿地湖泊区,passing through the gateway of entrance, visitors will first encounter a pond with wetland functioned with storm run-off
▼叠水湖泊,lake with drops
▼湿地草甸及阡陌花涧,the meadow field
▼户外露天场地,area open to the sky
通过一个“时光隧道”进入第一个宕口的底部,然后拾阶而上逐渐体验曾经的采石场粗犷陡峭的岩壁,几经转折到达一个可以远眺公园全景的平台。这里是旧有采石场堆放废弃石渣形成的一个相对平坦的场地。
▼拾阶而上逐渐体验曾经的采石场粗犷陡峭的岩壁,几经转折到达一个可以远眺公园全景的平台,alongside the cor-ten steel stair case, which evokes the rough texture of rocks and color, people eventually reach a platform overlooking the whole park
之后,通过栈道进入相邻的另一个宕口,沿侧壁逐渐下到坑底,从坑里出来到达矿野拾趣乐园。矿野拾趣乐园原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地方,原有植被和水文已被完全破坏。根据现场条件,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我们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这是该项目目前最先完成的部分。
▼矿野拾趣乐园,Quarry playground
▼根据现场条件,在恢复水文生态加固山坡基础上,设计将攀爬、滑梯、秋千滑索、蹦床等等活动设施组合在一起,形成矿坑特色的游憩场所,the playground featured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 is designed for all ages by climbing, slides, swing, trampoline under the unique background
▼攀爬,climbing
▼通道,walkways
▼滑梯,slides
▼滑梯一侧的游乐设施,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on the side of the slides
▼蹦床,trampoline
▼秋千,swing
参与设计建造南京城市双修示范项目的矿坑公园,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启发意义,比如:各地的城市(郊野)公园在过去很多年都扮演着提升土地价值、促进房地产开发的作用,其短期目的性使用及后期运营维护令人担忧。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引入适当的经营项目,包括矿坑温泉中心、音乐节、房车营地、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博物馆等等,既能服务游客,又为未来公园管理提供了经费,保证了公园有质量的维护。这为未来城市(郊野)公园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良性发展范式。自然山水一旦伤筋动骨再自我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为介入简单地覆盖上一层土壤将其变绿可能是容易的,其生态意义却非常让人质疑。让采石破坏的崖壁人工变绿需要花费的代价非常大,其效果却难以预估。那么如果掩盖错误并不能让人类未来少犯类似的错误,不如让人看到这些破坏,从而更加敬畏和珍视自然。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环境教育。
▼设计细节,design details
▼总平面图,plan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项目类型:植物园、后工业景观改造
项目面积:4.3公顷
设计时间:2007~2010年
总设计师:朱育帆
不同于西方“静观”的欣赏方式,东方传统更强调可观、可游的“进入”式山水体验。在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北角,由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设计的矿坑花园,通过绿环道路和辰山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该公园采取现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了东方自然山水文化以及中国的乌托邦思想。
作为辰山植物园核心区,矿坑花园位于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北角,其总面积约4.26公顷,原址是一处百年人工采矿遗迹——辰山采石坑。
为保护矿山遗迹,加快生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在辰山植物园整体规划中,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通过对辰山采石坑现有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改造,形成了景色精美、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花园,使其成为了植物园景观一部分。
辰山采石坑属人工采矿遗迹,20世纪始采石至80年代中期止,南坡半座山头已被削去。它既是辰山植物园的一个园中园,又具有自身强烈的后工业遗址特征。
因此,为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设计中尽量避免人工痕迹,用锈钢板墙、毛石荒料来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并 利用现有山水条件,布置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同时利用山体皴纹,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与意境。
植物景观方面,整个 矿坑花园种植了1000多种花卉,通过营造花境、花带、特色花坛、容器花园、立体绿化等方式,使得矿坑花园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
矿坑花园 由四分区构成:平台区、潭区、台地区秘园和西入口。
平台区
:为体现“镜湖晴月”之意蕴,平台区以水杉林作为与其它花园的分区屏障。
主入口处设置点景物(表达工业制造的流水石雕),蛇形墙作为导入空间吸引游人向前。区内以镜湖为中心,作为主要观景、游览空间。
潭区
: 深潭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游览性,潭区为整个西坑矿中心。潭区与平台区接壤,通过观景平台、丹井灵源、甘白山泉等多个景点,在现状崖壁上开凿出山瀑、水潭、山洞、水帘洞,沿深潭崖壁做栈道、一线天、临水平台等设计,使潭区竖向、水平空间呼应、互动,创造了浑然一体的山水景观。
台地区秘园
:这是一个以锈钢板为母题的序列景观,通过遮掩、改造沿台地边缘的挡土墙及现状军事出入口而形成。道路随形就势,台地上斜对山洞口位置设有一水塔,旁置“洞口春云”景石,为该区域空间的核心,与镜湖、望花台呼应,又在东端通过栈道与潭区相连。
西入口区
:为辅助性出入口,由入口广场的对景设计(置有一“金沙夕照”景石),将游人引向山上,山路在林中蜿蜒跌宕。行至山顶处,由山隙下行,可远眺深潭,总揽全园。
一个矿坑究竟能成为什么?朱育帆教授用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给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答案。
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新型中庸—一个中国社区的开发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项目规模:10万m²
景观设计:offfice—ma
万科将在良渚文化村南区打造杭州首个矿坑公园,建成后公园中将会有一块“五感”户外儿童探险中心,在这个冒险区里将引进拉索、平衡山坡、声响园、光影林等设计鼓励孩子们返璞归真,看森林、听自然、触摸大地、亲吻泥土,用感觉来探索游玩。
受聘于杭州万科集团,Aki Omi 的景观设计师团队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中国地区,在其复杂的物理、文化和政治环境中,为园区设计构想。中国特别经济区内(杭州在其中吗?不确定)人们的态度和关系都很复杂,而且变化很快。作为城市化的一个副产品,其中一个态度的转变就是对农业和农民,甚至在家做饭越来越缺少尊重。随着年轻老练的城市人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断攀升,现在甚至最近的一些现象都开始转移重心。“老练”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邻近被称作“良渚文化村”的居民。居民大都是在杭州工作的白领、他们的孩子和退休的父母,他们追求的是健康品质的生活以及与田园自然的交流。随着“菜地到餐桌”行动在中国的一些度假中心立足,包括附近的莫干山。在第一次设计理念工作会上,给采石场园区的初期目标是保留临时的农田,继续种植食物,并将精心建造的石墙作为持续改进园区的灵感,如此通过设计和规划将新社区的居民与积极的务农形象和体验联系起来。该园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中庸位置:介于城乡、泥土和石头、工作与休闲、过去与未来之间,并为所有观念的重新定义敞开大门。
▼公园入口处的文化中心目前作为万科在良渚的销售中心来使用,建筑采用几何折线构图形式从周围环境凸现出来,立面材料采用了耐候钢及毛石等材料。
从邻近的社区到园区有两个主要的入口:一个主要是面向公众的,另一个则面向居民。公众可以从东南方的文化中心和中心的活动露台进入。这个文化中心由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共同设计的,能举办与园区中心农业主题相关的各类活动,如品鉴会、烹饪课等。从文化中心,一列列高度抽象的露台和斜坡把大家引向上述的田野。石墙的纹路采用了考顿钢,令其更为抽象,强调了较之于实体的线性关系。斜坡构成的坡度也凸显出了曲折的线条。尽管仍然注重挂果,这里种植的是永生或者多年生的植物。然而中国人对于景观极度整洁的偏向在园区最公开的入口处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田地保持着原貌,但万科称其管理是有机农场,并帮助农民维护、选种和推广他们的产物。这仍然是另一种被开发者占据的中庸位置。
▼当地农民(我们可以称之为擅自垦荒者)已经开始在亲手开垦出的土地上种了菜园和作物,来向邻近园区的开发商施压,让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邻居(农民)。
▼就在社区中心的北部,位于山坡处,是一个大型的冒险游戏区。一个露天剧场,定制的娱乐装置,和一个水磨石话题就建在斜坡上。
▼儿童游乐区
▼矿坑公园作为杭州最大的社区公园,在其西面设计有百亩花海,长满紫云英和油菜花的花海不仅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去处更会是妈妈们的最爱。
▼而矿坑公园的北端则是个可容纳7000人的大草坪,适合家庭聚会、烧烤等等温馨的活动。
▼园区东北角的主要居民大门桐乡一个大楼梯,沿着山坡穿过密密的竹林蔓延而上。顶部是一个大活动草坪,仍然保留着采石后残留的形状。
园区高处的可耕地是留作大胆的几何图案茶园的,茶室就点缀在山腰上。山坡再高处,一个石头公园的开发将沿景观步道,巧妙利用采石场做艺术背景、媒介和主题。
▼项目总平面图
黄色国家矿山公园
黄山国家矿山公园“芯动乐园”景观设计
景观资源的再生利用拓展
项目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建筑面积:0.36平方公里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12.05
设计:武汉市全森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前身为晚清忠臣张之洞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自1875年起勘察铁矿,至今,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地质勘探岩芯。该案例将过去矿藏勘探的岩芯,经组合、切片、重组方式,转换成铺装、广场、小品及装置作品等新颖的造景元素。为景观资源的再生利用,找到一条新的路径,让沉睡长达一个多世纪勘探取样的岩芯,转换身份以再生景观形式呈现给世人。以勘察的“岩芯”为景观素材,打造可持续再生利用的新景观。
▼总平面图,general layout
该案例创造性地是以具有地球科学意义,寻找铁矿藏的勘探取自地层深部的岩芯为景观素材。发掘这类特殊的岩石材料及设计而获得的美学价值。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材料——岩芯为主体,并融合其他特色小品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既为人们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矿藏勘探史料,特色鲜明的矿产深部的岩芯信息,成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铺地、小品及广场的景观素材。
Park.关键词
:勘探用“岩芯”;再生利用;景观设计
▼芯动乐园概览,overview of the Core Park
“芯动乐园”位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区域,毗邻“亚洲第一天坑”。“芯动乐园”有机分布于矿山四个不同标高的采矿遗址之上。大冶铁矿经历140余年的勘探、采掘,堆积了两个岩芯标本车间,车间面积打26000㎡。岩芯的直径φ20、φ60等数种,数量可观。岩芯为矿山建设提供前期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所需的基础样本,是整个矿山的开采的先提条件和科学支撑,也是矿山的见证者和奠基人。将地下岩芯变为地上景观,实现了景观资源的再生利用。
▼剖面图,section
将不同长度的岩芯结合,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岩层;岩芯柱上的红色编号形成独特的视觉符号。岩芯编号整体分别为6个部分,分别为勘探区名、钻孔标号、岩芯、岩层层次、所在岩层中的顺序编号以及整体岩芯的顺序编号。
▼矿坑空间分析图,pit space analysis chart
“芯动乐园”项目首创了岩芯再利用范例。在探矿过程中钻取出来遗留的岩芯,作为景观小品与硬质景观铺装材料再次得到利用。历史、人文、自然三者相互融合衬托,使其被赋予新奇造型与科普教育意义的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利用。在雕塑中穿行,给予来访者“可行、可望、可游”的别样体验。利用岩芯、废弃钢管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竖琴编磬景观雕塑,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利用激光束增添互动性的妙想,最终由钢索加以实现。
▼芯韵广场,Core rhyme square
▼在探矿过程中钻取出来遗留的岩芯再次得到利用,the rock cores excavated from the site are re-used into the hard landscape
▼利用岩芯、废弃钢管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景观雕塑,landscape sculpture made of materials such as core and waste steel pipe
考虑到功能和景观的多样性,需要为公园赋予整体的连贯性,才能够使其与场地丰富的文化历史保持联系。跟随着竖琴、编钟等“乐器”拨动的旋律,在节点景观中设置的金属铜质乐符镶嵌于岩芯墙体,谱写《地质勘探队员之歌》,诉说矿山勘探者的勤劳,诠释矿山勘探者对矿山的情怀。这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景观均是对当地资源善加利用的结果,在植物的选择上挑选适应性较强的刺槐,能够适应矿山土地和多风的环境。
▼金属铜质乐符镶嵌于岩芯墙体,the stone wall is decorated by musical note made of copper
利用岩芯的截面铺地镶嵌于场地之中,横截面的平整铺地与圆柱铺地形成视觉与触觉的对比,将工业遗迹加以保护与传承。地铺的岩芯材质以石灰岩为主,坚固吸水,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多样的样式设计,使铺装设计独特的风景。
▼生态步道,ecological trail
黄石矿山公园中很大一部分建筑材料是可再生材料打造而成,包括景观小品的搭建,道路的铺装,墙面的装饰等均使用了再利用的岩芯,新加入的材料和装置十分简洁耐用,将岩芯等代表矿山特色的材料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历史,符合矿山的自然环境,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在项目中得到实现,体现出与大自然和社会共生、共存、共荣的设计总体思路。将一个多世纪积累下来的材料再利用,勘探的岩芯仿佛是论证开采铁矿艰辛历史的“芯片”,经设计师精心编辑,以崭新的风貌呈现于采矿遗迹之上。依托矿区现有的景观现状格局,把握重要节点关系,以简约、现代而厚重的设计手法来诠释景观资源的再利用,落实到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当中。
▼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岩芯采掘示意图,rock core excavation diagr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兴趣深入学习的同学,可以关注“景观微课”和“东道手绘”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考研经验和手绘知识,了解风景园林,环艺景观,环艺室内,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课程信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