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在建筑界有一项分量很重的奖叫做欧盟建筑奖,也叫密斯.凡.德.罗奖,密斯.凡.德.罗奖是由欧盟教育文化部和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创办的一项建筑双年大奖,着力于发现和推荐建筑领域的优秀作品,而它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20世纪,人类社会的众多领域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仰的重铸,秩序的重组,两次世界大战对家园的摧毁和重建,让人类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章节,现代主义开始在这个世纪唱响主角。而建筑的天空,也悄然颠覆了哥特的尖顶和巴洛克的繁复纹饰,吹响了现代主义的号角。勒.柯布西耶改变了二十世纪人类的居住环境,人们称他为二十世纪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开创了与古典形式截然不同的现代主义风格;格罗佩斯,包豪斯之父,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他令二十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建筑师,生前设计建造了大约500座现代建筑,以流水别墅享誉世界,被称作二十世纪的米开朗琪罗,美国建筑史上的林肯。密斯.凡.德.罗与这三人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他在新古典主义盛行的年代,开创极简主义的先河,他的建筑思想跨越时代传承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

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芝加哥。青年时的密斯开始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加入到了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了4年,并深受彼得·贝伦斯的影响。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开始思考设计与德国文化结合的问题。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到这是一个建筑设计的转折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去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隆纳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已经扬名全世界。通过一座世博馆和包豪斯学校宣告与传统建筑彻底决裂,竖起了现代建筑的大旗。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理念,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

密斯的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西格拉姆大厦、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等。其中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德国馆建成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半个世纪以后,在密斯诞生100周年之际,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重建这个对建筑界有深刻影响的展览馆。该馆长约50米,宽约25米,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两片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椅外,这座展馆内部并未陈列很多展品,而是以一种建筑艺术的成就代表当时的德国,它是一座供人观赏的亭榭,本身就是展览品。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