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必看的15部纪录片
目录
1、让世界听到孩子的声音
2、《中国学校》
3、《教育能改变吗》
4、《等待超人》
5、《镜子》
6、《教书匠》
7、《上学歌》
8、《中国门》
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10、《出路》
11、《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12、《高考》
13、《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14、《教育强国》
15、《两个季节》
收起目录
给大家分享了15部与教育相关的电影
1、让世界听到孩子的声音
"If we teach today as we taught yesterday, we rob our children of tomorrow."
“如果今天我们像过去一样教育,我们就是在掠夺我们孩子的明天”
影片于2015年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展出:一所美国加州的高中,一帮普通的孩子,一群富有激情的老师,敢于打破124年的教育体制,将学校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片中重要展示了三个项目:
1.“用苏格拉底讨论法上课的情境,感觉像是在头脑中做思维体操,讲究精密思考。”
2. “学习关于几个文明起落的知识,研究总结原因,并且用物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主要利用齿轮运转)。”
3. “学习所有关于雅典的知识,排演一出戏剧。因为雅典时候只有男人可以演戏,女人不可以。所以男生的戏剧场景是雅典,女生的戏剧场景换到巴勒斯坦。”
这部纪录片被誉为“迄今为止,关于学校题材最好的纪录片”;获得了24个国际影展奖项;在全世界超过2300次公映;《美国独立电影专刊》("Film Threat")甚至评论它为“这部电影,应该是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比尔盖茨造访HTH时说,“这是每个美国孩子都向往的创新学校”。
2、《中国学校》
(制作发行:英国 BBC;发行时间: 2008年)
片中人物均用汉语交流,只有解说是英语
这是BBC拍摄的一部五集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
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少年在社会高速发展和大变革背景下正在面临的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折射出来自中国农村和城镇家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特有的勤奋、坚韧、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它完全没有说教,更没有将矛头指向我国的教育体制,而只是简单的叙述故事。特别是当中流露的人性关怀,着实令人感动。
3、《教育能改变吗》
(总导演:李涛;时间:2011年)
这是一部全面梳理中国教育现状,关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的电视纪录片。
全片6集,分别为《起跑线上》、《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每集45分钟。
影片主要围绕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完整的梳理,并从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作出思考,将中国教育问题置于国际背景下考量,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借鉴他山之石,通过芬兰、日本、德国、美国的教育实践,让观众了解到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对来自中国民间的鲜活的教育现象的展示,呼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主创人员希望能对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等待超人》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时间:2010年)
这部影片的观点是,低素质教师和麻木不仁的学校官僚主义使学生们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
影片介绍了杰出的教育改革者,包括杰佛里·卡纳达。他在纽约市创建了“哈莱姆儿童区”。这个项目为数以千计的贫民区的学生提供了优质教育。卡纳达说,优质教育的主要因素是优质教师。
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
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影片将公立教育的问题归咎于教师工会,指责老师只顾保住饭碗,缺乏教学热忱,政府也没有监督机制来筛选淘汰不够格的老师。
美国教师协会主席兰迪·温加腾也出现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她认为这部影片不应该只把焦点放在教师身上。温加腾说:“不要只让个别教师当替罪羊,或者强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
5、《镜子》
(导演:卢钊凯、范永东;时间:2017年)
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6、《教书匠》
(总导演:梁玉洁;时间:2021年)
中国首部关注教育设计的纪录片。
该片共20集,每集20分钟左右,以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为主,通过“探校”方式对案例进行跟踪拍摄,探讨成绩之外更多需要关注的教育话题。
《教书匠》的12个案例是团队“百里挑一”所得,摄制组以“探校”方式进入案例跟踪拍摄,在无干预状态下真实地、不间断地记录课上学生、老师、家长的各种状态。在剪辑过程中,将这12个案例做了类似人成长过程的排序,让整部作品更有秩序感。
片子中有关于“教育”的更多思辨。学龄前的孩子在老师或多或少的带领下,用自由发挥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的小世界。既有他们给各自的胳臂上涂上颜色,在过程中感受创造力带来的快乐;也有的拿着老师给的纸筒,想方设法“玩”的天真……这些孩童世界场景,实际给我们很多启发:把空间还给孩子,把创意自由还给孩子。
在这部作品中,团队还有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让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跟当下的“你”链接在一起;对于贫困留守儿童的关注,提升他们幸福生活的能力;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青春这堂课的内涵。
7、《上学歌》
(导演:石玉滨;时间:2014年)
短片主要记录的是山东半岛内陆山区,一所小小的幼稚园里,孩子们上学、上课、游戏、放学的故事。
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几十平米的教室就是他们整个世界。关于钱财的问题,孩子自成一套,对钱财的渴求从何而来,我们不去深究,但是这种渴求却直接作用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有模有样地模仿家长们的工作:一项关于树木交易的工作。
每个人在其中尽心尽力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开始下雪后不久就放假了,放假后的幼稚园教室,变成了村子的祠堂,在春节时供奉全村人的祖先。孩子们的桌子和凳子搭起祭台,由老人们看守。成人们以有别于孩子的方式准备进入下一年时,等待孩子们的,又会是什么样的新世界呢?
8、《中国门》
(导演:王杨;时间:2011年)
本片讲述了高考纪录片《中国门》讲述关于高考的"中国式奋斗"的故事。
从甘肃会宁、北京、上海三处拍摄,试图以三段不同背景下关于教育的故事,组成一幅当代教育现象集中呈现的现实图景,体现了乡村孩子艰苦学习的环境。
在会宁这个典型的中国西部的贫困县城,这些都是高考前再常见不过景象,学生、老师、家长的表情如临大敌般紧张和严肃,在他们眼里,高考成为使命运发生转机的唯一筹码。
在北京,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正面临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失业已让他举步维艰。
上海繁华的夜景如梦如幻,一位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回忆起苦练钢琴的岁月,流下了辛酸的泪,父母的期待和曾经的付出让她备感压力……"一场高考、一次招聘会,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借用'门'的概念,你能够看见一种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制作发行:英国BBC;发行时间:2015年)
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班级。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而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记笔记。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10、《出路》
(导演:陈为军;时间:2012年)
中国有句老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中国,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城市乡村,无论贫穷富裕,人们对教育的尊崇几乎到了极致。
哪怕有些人自己没看过几本书,在贫困边缘苦苦挣扎,也要敦促下一代勤勉读书,在高考中力拔头筹,踏入大学的门槛,以此改变命运。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读大学”不仅是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更蕴含跨越阶层的希望。
他们本能地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孩子们就不必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汗流浃背,而可以在大城市里拥有一份安稳工作,拥抱全新岁月。然而现实,果真如想象中那样“美好”吗?
三个故事,让贫穷的运作模式暴露无遗。《出路》这部片子,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问题:“有一份大学文凭,就能给你带来出路吗?”
11、《丹麦9年z班VS中国初三13班》
(制作:丹麦;发行时间:2013年)
一提起中国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模式,无论国内国外,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数学很强”、“很会考试”、“填鸭式课堂”,和与之相对应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丹麦,这个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亦是安徒生童话和乐高积木品牌的诞生地,他们的教育体系,也充满了自由有爱的气息。2013年,丹麦人就向中国人发起了一次“挑战”,在纪录片《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里,让两国的初三学生,展开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PK。没想到,结果令很多人吃惊......
12、《高考》
(导演:史岩、贾丁;时间:2015年)
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选取深具代表性的不同社会横断面,记录个人故事、观照社会热点,从多个侧面走近并记录2014年高考,为我们留下这个时代意味深长的社会现实记忆。
全片6集,分别为《毛坦厂的日与夜(上)》、《毛坦厂的日与夜(下)》、《久牵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留学大潮下》、《校长的选择》。
其中《毛坦厂的日与夜》曾单独作为纪录长片获得2016年度的华语纪录片节竞赛单元季军。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学生接受操练,昼夜无间,求学就是求分数;家长搬来陪读,放弃事业也要确保子女考上大学;老师高压严厉,透过闭路电视严密监控自修情况,更可入屋突击检查。考场如战场,许胜不许败,大抵亦是当前中国社会缩影。
13、《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导演:Chad Heeter;时间:2008年)
中美印,三国教育大比拼!
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永远是一个热门焦点。在这部纪录片名字中所包含的“两百万分钟”,其实正喻指一名美国学生高中四年的校园时光,这段时间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走向。
就在如此重要的时期里,同龄的印度孩子、中国孩子又将如何分配时间?他们对未来有何规划和想象?最后又是否能够如愿?这部看似轻松诙谐的纪录片,却揭开了颇为残酷的真相。参与拍摄的六名学生,两两来自美国、印度与中国。
14、《教育强国》
(中央广播电视台、教育部联合监制;时间:2019年)
这部纪录片向观众讲述着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取得的伟大进步,成为一部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记录史。
全片共四集,每集30种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
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15、《两个季节》
(导演:赵珣;时间:2008年)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每个孩子都要进入的中学时代,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教育话题。一所中学的一个年级,在不停的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家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并彼此掣肘。
在进入电影学院学习纪录片之前,我是武汉六中初中部的一名语文教师。在离开后,我会常常回味这段生活,想念其中的许多细节,并思考什么是当代基础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这部纪录片,体制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最后做的,是教育中人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教学运行的常规,也不是个体生活的展示,亦没有将体制问题搁置到台前;而是着重展现人与人的关系,在相对关系中寻找当代中国教育的有点和痼疾,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人如何相处,以何种方式完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思考。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15部纪录片,宝宝们一定要认真观看,从影片中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教育现象。
我也建议大家在看记录片的同时准备一个本子,将从纪录片中发现的问题随手记录一下,在空闲时间结合我们学到的知识思考思考这些问题。
同时宝宝们对于纪录片的思考和探究也可以分享到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探究。
文章内容来自徐影老师的公众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