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嫌疑人X的献身》对比 —— 人物篇(多图)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已经被翻拍了3次,中日韩三版各有特点,我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去对比了三版的不同,或许这可以再次验证我常说的——故事本身 并不是 电影好不好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让我们看看同样一个故事 三种拍法出来是什么样的。
这一篇是对比主要人物出场的拍法,下一篇将会着重讲杀人事件的拍法。
【教授出场】
日版 的教授出场
先是一段电视新闻上对专家学者的采访,专家表示这肯定是意外啊,不可能是袭击啊~
黑幕中一个质疑的声音响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抗权威。塑造汤川教授特立独行的人物性格的第一步)
镜头上移,观众发现黑幕并不是电影黑幕,而是黑色的试验台,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人像科教片一样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可能让钢球变成子弹的实验。
镜头继续上移,福山叔的帅脸,一副高冷教授的模样
镜头跟着走,从漆黑的实验室慢慢到了室外实验室(此时,节奏感的背景音乐开始响起),从黑幕开始这是一个一镜到底的镜头 ,每一次镜头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最后一次通过摇臂运动,镜头升起展现了实验场的全貌。
教授把钢珠放进发射器,只见寒光一闪,樯橹灰飞烟灭。
反应蒙太奇
仿佛被暴龙兽用超级火焰轰过的试验场,软妹子吓得捂嘴,教授微微一笑,BGM的电吉他达到了高潮。
总结:日版汤川教授的出场,用有力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他的形象,即使你没有看过《神探伽利略》你也会觉得这哥们肯定碉堡了。
中版 教授出场
先是一个大全景的航拍镜头
然后是一个 招牌的定机位延时镜头(学学《纸牌屋》动一动也好啊……)
一个移动镜头。唐川的声音响起。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就高能了……我把这段话截下来了
就截到这吧
同样是介绍一个东西,汤川教授是“这是啥啥啥”,唐川是“这个东西,叫做啥啥啥 ” 前者典型理科男的直接,后者像个卖保健品的
这是语言习惯的不同,但是语言习惯作为塑造角色的重要一部分,是不能忽略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中国版里每个人说话都是同一个逻辑,同一个习惯。呵呵。我想讲的当然不是这点 东西
“我抄了两个豆,把它们一倒进盘子里他们就自动分成了红豆和黑豆两盘,你猜怎么做到的~”
“俩豆”
你都告诉人家这是高智商犯罪,然后是个物理学博士,那肯定是用了某种物理手段去做的吗。稍微有点推理能力的人都能做这个结论,作为一部高智商犯罪侦探片,就不能下点功夫把台词的智商拉高一点么?
来,我们稍微把顺序,换一下。
不要一开场就把谜底扔出来好伐?
1.这是一起车祸案
2.但是经过调查它其实是起谋杀案
3.凶手甚至都没碰那辆车,他是怎么杀人的
4.助手用机器展示高科技杀人手段
5.凶手其实是一个物理学博士
6.高智商犯罪的时代来临了啊
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而且,当唐川说出“高智商犯罪的时代来临了,我们要啦啦哩啦哩……”的时候,全场鼓掌,然后声音画面慢慢淡出,冰冷房间里石泓孤独的身影慢慢淡入,这不失为一个合格的人物出场吧?
总结:镜头粗糙,台词低智,王凯的装妆都太不像一个博士,福山叔好歹还穿了个白大褂吧?
韩国版:
教授呢?
回星星上去了
然后是
【数学家的出场】
日版
在闹钟bilibili的声音里 是隔壁女人的声音
满屋子的书 和满桌的数学证明
四色问题 注意 日版的四色问题是彩封的 而中国版是素色的
镜头移到了石神,与数学共眠的男人。背景里有小鸟的叫声
标题入
出门
一个大全景 不仔细看不会发现石神在左上角
顺手整理隔壁家的花盆
注意石神的服饰 棕色外套,深红色的内衣,一条围巾紧紧围住嘴巴 在电影里服装是角色性格的一部分
总结:日本的出场是从石神的角度拍的,没有出现隔壁的任何镜头,从整体来看,这个出场跟汤川教授的出场一样,都是用环境体现了角色的内心,只是跟教授的暴龙兽般的火爆相比,石神的世界就像被加鲁鲁兽的绝对冷冻气喷过一样冰冷
韩版
韩版的片头就是石神游泳的镜头,算他的非正式出场吧。用游泳(准确是说是潜泳)代替登山算是韩版一个成功的改编,登山和潜水,都是孤独而危险的活动,非常能衬托角色的内心环境,而国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打羽毛球的男人,一个开开心心打羽毛球的人和一脸木讷得登山潜水的人,真的是一个世界的么
正式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黑板上的板书
然后直接跳到了石固的镜头 背景声是门口的对话 BGM柔和的弦乐起
小姑娘先出场了
然后是女猪脚。
关掉bilibili的闹钟 响起的是欢快的钢琴曲
合上昨晚看的书
刷牙 胡子拉撒的大叔
敲手指习惯的细节 片子后期有交代
一开窗看见女猪脚向他招手 吓得把牙膏都咽下去了
其实人家是跟自己家的姑娘招手。制造这种巧合是韩国人的拿手好戏
修好的女主家的花
直接出门找女主买盒饭去了 注意他衬衣的领子 回想一下日本版的服饰 看看有啥区别
日版围着嘴巴的数学家是更自闭的存在,而韩版的数学家显然没那么病态,毕竟,还得谈恋爱不是
总结:日版的本质是个悲剧,韩版的本质是个爱情故事。日版石神出场只有背景声和沉闷的环境,而韩版的石固欧巴出场则自带欢快的音乐,和令人会心一笑的小尴尬情节,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恋爱的氛围,连色调都是温暖的橙色调,对比石神桑冷峻的蓝色调,令人不禁唏嘘,同样是数学家差距咋就那么大乜?
国版
一天一斤奶 强壮中国人 顺着书架移动 轨道车随着场工的步伐缓慢前移
睡在素色封面边的数学家石泓 如果日版数学家家里那本彩色是他生命里唯一的色彩,那用着素色封面的数学家也只能去打羽毛球了吧
镜头切到了 隔壁
早餐为啥是面包和生菜?在炒的难道是培根鸡蛋?
音乐奖杯 交代了小姑娘的爱好
石泓抬起脸 双目无神
听着隔壁的对话
一天一斤奶 强壮中国人 (画面取景像极了广告有木有?)
然后是神奇的一段情节
我说。你女儿回去拿包是时候,你连门都还没开,这都要指责她丢三落四?
如果想表现姑娘丢三落四,她至少得到门口再折回去吧?这种指责只会让观众对女主多一种更年期综合征的印象
对着镜子穿衣服的石泓,衣服的细节,在三部片子里都有,有了前两部的对比,我相信这里我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
总结:这个自行车拍的挺有感觉
其余人物就不多介绍了,下一篇进入重头戏——杀人事件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