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新华社记者高春霄、赵梦卓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百姓手里的闲钱多了,如何让手里的钱保值甚至增值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投资方式,银行理财产品凭借银行信誉担保、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但由于理财知识匮乏等原因,一些消费者掉入理财产品的陷阱。怎样做到理性投资,理财市场如何完善等问题备受关注。

理财产品繁多 百姓直呼“摸不着头脑”

记者采访时发现,尽管近期出现了投资者购买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巨亏的案例,民众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依然不减。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上周41家银行共发行309款理财产品。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深发展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的发行量居前,发行数均在20款(含)以上。309款理财产品中,保本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133款,市场占比为43.04%;非保本型理财产品176款,市场占比为56.96%。

如此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免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尤其是理财知识相对薄弱的人群深感“摸不着头脑”。长春市民张建业说:“现在各家银行都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听上去回报都挺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家银行发行的组合类理财产品中,产品信息的披露差距较大。当记者问起资金投向时,不少银行客户经理都表示主要是用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以及其他风险较低的投资渠道,甚至有的银行客户经理说不清资金投向。

一位银行理财师私下对记者透露,由于银行没有对资金投向作明确说明,获得高额利润的时候银行可以拿出很少的利润给投资人,亏损时银行可以说投资失误,让投资人承担风险。

多重因素致理财市场乱象

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教授表示,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知程度还有一定差距,很多人在没有全面了解产品的情况下盲目购买,掉入陷阱。

“有些百姓的投资理财观念还不成熟,实际上投资就有风险,赚钱和赔钱都可能出现。当然从能提供的理财产品来看也是有局限性的,给老百姓提供的产品,需求和供给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百姓投资安全意识要提高。”宋冬林说。

为了吸收存款和完成业绩任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被不断抬高。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银行所宣传的“高收益率”并不等同于最终实际的投资收益率。

如果年化收益率为5.5%,10万元本金7天期限,最终收益为100000元×5.5%÷365天×7天期限=105.4元,要是除去各种“手续费”,其实际收益就更低了。

“投资者不仅要注意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别,也要考虑到流动性等风险因素。”光大银行长春分行零售业务部芦薇说。

有专家表示,我国理财市场兴起时间不长,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为拉拢更多客户从而提高自身收入,在推荐理财产品时刻意回避风险。

“要详细了解客户需求,风险要让客户充分了解。当理财经理没有个人利益的驱使,与客户需求的联系也会更紧密。”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营业部财富经理刘妍说。

2011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办法》规定,理财产品宣传材料应当在醒目位置提示客户,“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专家认为,尽管新的理财产品管理办法对很多运行程序作出规范,监管程度有所提高。但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还有待提高。

强化风险意识 理性投资

针对如何规避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的风险,业内专家建议,投资者要清楚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是适合自己的,购买以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以及各种类型理财产品的特点等,否则投资后果是很危险的。

芦薇建议投资者,首先要跟专业的理财经理沟通;其次,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和介绍的情况是否一致;再次,投资途径决定了产品的风险、收益高低,因此要了解产品的投资去向。

此外,投资者在投资前要做好资金配置,尽量避免流动性风险;投资者要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仔细阅读相关风险揭示条款,其中一般会对投资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做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