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至今已有122年历史。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之一,系“七五”“八五”期间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也是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及一期“985工程”建设计划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在2024 QS世界大学 排名中,北师大位 2 72名(中国大陆高校第11名) 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 学科,入选学科数列全国高校第 8位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北师大共有 A类学科15个,其中 6个学科进入A+,进入A+的学科数列全国高校第6位。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共有35个学科上榜,其中6个为“顶尖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位列全国第一。1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是社会科学总论最先进入世界 1 %的三所内地高校之一。 一流学科 引领 全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是我国心理学唯一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连续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被评为A+学科 2 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进入 ESI世界 前1%。学科发展定位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心理学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世界一流脑科学为目标,以心理和学习问题为导向,以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两翼,产出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和响应国家急需的应用产品,为北京师范大学建成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还拥有我国高校认知神经科学方面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视察了心理学部的前身:北师大心理学院和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肯定了北师大心理学科作为我国心理学的发源地,在引领我国心理学发展、服务国家建设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学部至今已培养各类毕业生万余人,活跃于心理学领域相关的各个岗位。 首批 试点, 探索 改革 北师大心理学部是首批 2011年)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MAP)招生院系,经过多年发展,已建设成为全国应用心理专硕最大的培养 基地。 2021年,MAP项目首次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同步招生, 年招生规模约400人。截至2024 6月底,累计培养毕业生 2100余人。作为教育部深化改革试点单位、北师大研究生分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在招生、教学、学位、实践、国际交流等各环节进行探索试点,成绩斐然。2016年,以“心理学创新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获得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二等奖。 2017年 “应用心理专硕全过程实践创新培养模式”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 经十余年积累,以 “高质量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 奖、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顺应需要 开拓 方向 近年来, 北师大 MAP 顺应国家重大与社会急需,在招生专业方向上不断探索整合,持续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2015年 推出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MHR) 方向,培养 适应各类型组织要求、擅长运用心理测量理论和技术、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2016年 推出国内第一个用户体验 UX)方向 ,融合心理学、设计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项目制培养,使学生具备心理学基础和用户体验实践技能,培养满足企业对用户研究员、交互设计师、服务体验设计师、产品经理等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同年,整合箱庭、家庭、生涯发展等咨询相关专业,推出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目标是建设我国最专业、能够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培养具备较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职业伦理、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做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引领者 201 8 年推出品牌、广告与消费心理( BAC)方向,以消费心理学为核心,以大数据方法为特色,结合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互联网、媒体、教育、公关、文化传媒、新零售、快消等行业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实战技能的精英人才。2021年设立心理与行为大数据(PBD)方向, 培养在社会实践的各个行业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2023年设立教育与学校心理(ESP)方向,培养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全面积极和谐发展,能系统解决各种特殊需求问题的学校心理学专业人才。 分类 培养,凸显 应用 2014年 起,北师大心理学部成为我校第一批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试点单位,着力建设专门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经过十余年探索,构建了以职业胜任力为中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阶梯式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高水平应用领域师资队伍和高水平自建实践基地为支撑,开创有应用特色的论文形式,形成了高质量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扎实心理学基础、职业领域关键问题解决能力、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在课程教学上,突出实践课程的设置,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应用心理学案例中心,开发并积累一手案例,为专硕的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实践培养上,进行项目制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将项目与毕业论文做结合,撰写聚焦于问题解决的应用型论文。召开 “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周 ”、“ 国际认知心理测评与提升大会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八届大会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23年学术会议 等大型论坛及会议 ,探讨心理学在时代应用方面的可能性。主办、承办 “猎聘杯”面试大赛、“木铎杯”在线问卷调研大赛等各类比赛 、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竞赛、未来教育大赛等,以赛督学、以赛促教、教赛结合,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名师 荟萃, 俊才驰飞 北师大心理学部现有专任教师百余人,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专硕授课与论文指导工作。同时,还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美国普渡大学等学界资深教师参与专硕授课。除此之外,应用心理专硕的师资团队还整合了国际、行业的顶尖师资与督导,参与实践指导环节,如来自微软、谷歌等企业的资深专家,来自北大六院、北京安定医院等精神专科医院的行业专家等。 搭建了一支近 200人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其中50余位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共同指导MAP学生 、实习实践 ,平台 保障 学部自2015年开始建设实习实践平台,拥有70余家实习实践合作单位。同时,在北京校区自建2000平方米 实践基地供专业硕士开展实习实践。 2017年1月投入使用的国际 一流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咨询方向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为社会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年服务 1.5万人次 2 018 10月 投入使用的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I -SCHOOL), 作为 UX M HR B AC方向学生进行项目制实践训练、创客孵化的基地,为MAP学生的实践培养对接行业资源,提供创新创业场景 2 022年,在学校支持下,学部在珠海校区 建设了 3000平方米的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与行为大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支持珠海校区MAP学生开展实习实践。 毕业生雇主单位反馈积极,雇主对于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评价较高。 2024届学生雇主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 八、国际视野,时代特色 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建立了多个海外交流与合作项目,包括海外短期交流项目、海外人才实践基地项目以及双学位项目。 目前,学部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保持着活跃的交换生项目,学生可以前往东京工业大学进行短期学习和研究,体验日本的一流教育环境和学术氛围。同时,学部还与美国普渡大学签署了双学位项目,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获得双学位的机会。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项目,学生们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详情请登录心理学部官网查询,具体的选派安排以当年通知为准。 百万 奖励,多方支持 北师大 MAP项目鼓励 优秀的专硕学生学以致用, 201 9级开始,设立百万级的奖助体系。其中包括,①百余万的奖学金池:为专硕设立综合奖学金(获奖比例高达90%)、专项奖学金、厚粲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所有专硕学生还可申请学部的崇德奖学金、北森奖学金、启育启德奖学金、宏生奖学金 等企业奖学金。 ②三助 补助:所有专硕学生可以申请学部的助管、助理、助教等岗位。 用户体验( UX,User eXperience)作为一个跨学科交融的领域,正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逐渐崭露头角。尽管用户体验在业界和社会中受到高度关注,但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培养机制,导致相关人才相对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北师大心理学部于2015年率先在国内创建了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用户体验(UX)方向。该方向以“实践教育”为核心理念,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强烈实践倾向和广泛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心理学部联手国内外一流的教学资源和业界精英,共同打造顶尖的用户体验教育团队,并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坚持项目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的业界项目。与此同时,我们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包括共建实验平台、研发课程体系、推动国际交流以及联合研发企业课题等。 UX方向依托心理学、设计学、工程科技和商业等多个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1. 熟练掌握认知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因工程学、社会学、可用性、工业设计、图形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综合知识; 2. 深入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尊重个体和文化多样性,重视人-机-环境(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在产品、系统、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应用针对用户的研究方法; 3. 掌握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方法,能够将这些理论与用户、环境、情感、交互、科技和商业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并进一步实施; 4. 能运用先进和务实的实验及分析方法,解决HCI/UX领域的实际问题; 5. 具备创新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模块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UX概论、认知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技术、心理测量与统计、视觉传达、发展心理学、体感交互科技、用户研究、用户界面设计、商业模式策略和产品服务体系等。 除了丰富的课程设置, UX方向培养还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和高校参访、工作坊、移动课堂和专业实习等;积极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不仅提供短期的海外实践交流项目,还提供长达45天至3个月的海外实践基地交换学习机会,以及其他海外交流和合作项目的申请途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以下几类雇主单位: 1. 汽车、电子、家电、玩具、家具等行业; 2. 计算机软件和服务提供商; 3. 国内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公司; 4. 设计和研究咨询公司; 5. 创业公司; 6. 科研和教育机构等。 通过在北师大 MAP用户体验方向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引领用户体验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期待更多有志于用户体验研究和应用的学生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北师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硕( MAP)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致力于发挥北师大心理学科百年积淀和特色优势,充分汲取国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术素养,扎根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建立高水平专业化课程体系,同时强化实践应用与督导,为我国培养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目前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系统化学历教育项目,为社会输送了逾600名高质量心理咨询专业人才。自2021年起,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在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同步招生。珠海校区组建了一流的师资团队,建设了集实习、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践基地和完备的管理服务体系,为湾区培养高质量心理咨询专业人才。 咨询方向基于心理咨询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为培养框架,遵循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原则和模式,培养具备较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职业伦理、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通过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与专业的督导,使学生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上达到: 1.具有自助助人之生活理念,拥有较高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 2.理解人类心理行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尊重个体与文化差异,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3.具备专业态度与行为,严格遵守临床与咨询心理工作的专业伦理; 4.掌握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相关理论,并能用相关理论对临床与咨询案例进行概念化; 5.在督导的指导下,逐步获得临床实务工作专业技能; 6.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研究设计、心理测量以及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具有对相关理论及实践做出科学思考及评估的能力。 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课程模块包含心理学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心理咨询、心理评估理论与方法,心理咨询各流派理论与技术几部分内容。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咨询与治疗各流派的主要理论基础,掌握咨询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咨询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具体专业课程包含发展心理学专题、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病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心理咨询过程与方法、心理咨询伦理、心理咨询研究方法概论、团体咨询、短程动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实务、家庭治疗理论与实务、后现代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评估与干预、生涯发展与辅导、箱庭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中的多元文化等。 结合课程培养,咨询方向学生需完成合计 300小时的见习、实习和督导。咨询方向实习/见习地点包括精神卫生系统,如北大六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教育系统,如大学、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线上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以及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北京、珠海)。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学部自建、国际一流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拥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硬件设施,同时聘任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职教师、督导师队伍,为咨询方向学生实训提供了充足的支撑。 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专业硕士项目已于 2 022年通过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认证,成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简称注册系统)首批注册硕士培养项目,学生毕业后经项目推荐可获得注册系统助理心理师资格。 咨询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或学校咨询师、企事业单位心理学相关岗位、政府部门、个人执业咨询师等。 品牌、广告与消费心理( BAC)是心理学在商业领域的经典应用,是行业顶尖公司招收相关人才的首选专业之一。BAC方向以消费心理学为核心,以大数据方法为特色,结合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互联网、媒体、教育、公关、文化传媒、新零售、快消等行业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和实战技能的精英人才。 在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学生需求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BAC 方向采用兼顾科学严谨与创新实践的教学与学生培养方式,希望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全面的消费者研究技能及广阔的心理学商业应用视野的未来工作者。 1. 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 2. 全面的消费者研究技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洞察的技术方法,包括心理学基础研究方法、传统的 质性与量化 用户研究方法、新兴的大数据 分析 技术等; 3. 广阔的心理学商业应用视野:心理学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技能,及项目管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力 职业素养。 围绕三大核心素质的培养, BAC 设立了四类课程。其中,通识基础课聚焦心理学 学科经典 ,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及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专业基础课以消费心理学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宽口径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和应用方法;方向技能课聚焦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洞察的技术方法,着重培养 质性访谈、量化研究以及 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能;综合素养课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眼界格局和行动做事逻辑。 主要课程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高级应用心理统计、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技术、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专题、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品牌管理、经济心理学、决策心理学、市场研究方法、大数据编程基础、大数据与心理学案例前沿应用、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洞察、社会化媒体运营、营销新发展、领导力等。 授课师资由国内国外、学界业界、理论与实务专家共同担纲。除北师大心理学部的顶尖师资团队外,还有来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等一流 大学 的师资参与授课。 授课形式创新务实,理论浸透与实战演练相结合, 契合 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课程之外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和企业参访活动,邀请行业大咖和社会精英参与,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拓展眼界;与企业合作设置实战演练项目,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完成课堂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为优秀学生提供业界一流企业的项目制实习机会。 通过两年的学习,期望 BAC 毕业生: 1. 掌握 BAC相关 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实用工具。 2.善用 定性和定量方法、大小数据分析技术和各类设备工具科学分析消费者的心理 行为特点。 3. 能运用所学独立开展消费者研究、 品牌管理与公关、营销、媒体运营、社会与民意调查、产品策划、管理咨询 等专业工作。 4. 了解 BAC 相关行业 发展趋势、工作特点和任职要求。 5.具有 较强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商业沟通能力以及商业领袖潜质。 BAC 毕业生 雇主单位 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经营核心部门(市场 / 品牌 / 公关 / 产品 / 运营等)、 国内外互联网企业、 市场与消费者调研公司、 教育培训机构、 营销和品牌咨询公司、 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公关和广告公司、传统和新兴媒体机构、政府市场监管机构、消费者保护与服务机构等。 在组织管理中,除了围绕 “人的因素”建立制度、规则和要求之外,更应围绕“人的因素”去引导、激励和促进,充分尊重人在组织发展中的灵魂作用,从而促使人与组织的完美匹配和有机融合,让组织高效发展。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人社部、发改委同年也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此后,各行业系统的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高规格人才管理和服务机构陆续建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行各业的人才,成为共识 ,也成为新时代人才管理的重要使命和特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和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测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北师大心理学部决定升级 MHR项目,推出MHR2.0,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MHR2.0项目的核心理念是“潜能激发,成就卓越人生”。这一理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洞察,即通过心理测评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二是通达管理,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激发个体潜能,提升组织效能。 因此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 “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MHR)” 2.0致力于培养能够应用和研发心理测评工具、掌握赋能组织发展的技术方法、擅长使用智能技术解决组织中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一方面,学习心理测评理论与技术,了解智能化测评新趋势,能够对人的心理活动、行为习惯与偏好、需求与动机、态度与价值观、心理健康与适应等进行精准评估,为组织提供体系化、数字化、科学化的用户研究与人才管理;另一方面,掌握有效选拔和安置人才的方法,精通人才管理和发展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能够为不同类型的组织提供人性化、专业化和全面化的人才管理和组织发展解决方案。掌握自我探索、职业定位、调适与成长技能,成就自我和他人。 培养目标旨在从个人、团队、组织三个维度培育学生成为智能 心理测评与管理领域的全能型人才,他们不仅能够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还能在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在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洞悉人性”、“识才辨才”、“激发潜能”、“人尽其能”。方向 升级立足国内外应用心理测量及组织发展中的新趋势和社会需求,重视结合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课程与项目、技术与实务,在多元化场景如企业、医院、学校、社区中,开展心理测评与组织赋能实务训练,培养学生: 心理与认知评估技术。包括人才选拔、人才盘点、问题诊断、市场调研的技术与实务等。 命题与面试技术。包括考试命题、访谈面试、在线考试的技术与实务等。 心理教练技术。包括自我认知与提升、他人识别与影响、教练赋能的技术与实务等。 同时,将 AI技术贯穿在以上技术的培养过程中, 为心理测评与组织赋能技术更新换代,引领 最新的智能应用( AI心理测评、AI面试官、AI教练 等)。 方向2.0升级也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全面升级,整个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五大模块。通过第一个层次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学基础方法两个模块为后续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如心理测量原理、高级心理统计、管理心理与应用等;第二个层次包括心理测评方法和组织赋能方法两个模块,通过如测验开发原理与技术、人事选拔理论与技术、胜任力建模与实践、领导力开发与实践、团队动力学、组织变革与效能建设等课程,了解和掌握心理测评和组织发展的核心方法与实务技能;第三个层次为智能化测评与应用模块,将AI智能技术与心理学的研究问题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开发前沿创新测评测验,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此外,还将围绕心理与认知评估技术、命题与面试技术、心理教练技术开设一系列长时工作坊。如以训练心理与认知评估技术为目标的职场经典测验、智力测验、 心理障碍诊断等工作坊;以训练命题与面试技术为目标的人事考试命题技术、面试技术、访谈技术等工作坊;以训练心理教练技术为目标的教练技术、团体辅导等工作坊。 该课程体系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 基础扎实( Anchor):精选心理学基础与进阶课程,夯实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 实务技能( Applied Skills):提供大量实务技能训练课程 和工作坊,涵盖心理测评和组织赋能的各个方面。 3. 智能心理测评( AI-based Assessment):设计了一系列智能化的心理测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智能心理测评领域的能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 MHR方向植根于北师大心理学科的心理测量学优势,拥有一流的师资。教师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测量、人才选拔及人事测评、教育测量、智能化测评、人工智能、组织发展、领导力等领域专家教授和具有多年组织发展和人才管理理论及实战经验的校内外专家组成。 MHR方向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邀请了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企业和行业资深专家为学生展开第二课堂及实践等拓展活动,打造了“国际心理与认知测评大会”等高端论坛 “厚粲杯”心理与认知智能测评大赛 等品牌赛事,还有丰富的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参访、专家讲座、游学等短期活动,将学习和实践拓展延伸至课堂之外。实践体系定位于培养专业硕士的职业技能优势,转化知识和技能为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个人眼界、丰富实践经验、掌握软硬技能、助力职业晋升。并且为鼓励产出优秀实践成果,还设置了多项专项奖学金。 MHR方向毕业生职业发展领域宽广、职位丰富。主要可从事运用人事测评、教育测评、临床测评和用户测评、采用智能化技术解决心理认知测评问题的岗位,以及人力资源岗、组织发展岗、人才发展岗、领导力发展岗、学习发展部等岗位,发挥管理者与创业者所需的人因管理、培训与教练技能。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数据科学应运而生。作为一门跨学科技术,数据科学不断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统计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深度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和进步。随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在大算力的支持下,结合多模态海量数据,数据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大数据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电商零售、金融证券、企业管理、广告传媒、未来教育、体育运动、医疗健康、电信通讯、政府决策、科技研究、新闻传播、智慧城市、交通物流、生态监测、能源利用、旅游休闲、餐饮食品、气候预测、危机管理、社会治理、网络人际交互等领域。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互融合,数据科学也形成了一系列交叉研究领域。围绕大数据产业、大数据的价值和利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精通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专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心理与行为大数据” Psychological & Behavioral Big Data, 简称 PBD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多个学科结合诞生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一个新方向。作为 一个崭新 领域 ,“心理与行为大数据” 融合了 多个相关学科的 核心知识 致力于运用大数据 方法 技术 以科学的视角 深入剖析人类心理与行为背后的复杂规律, 揭示其 奥秘,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以及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等诸多领域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策略指导。 本方向以 心理与行为 科学、数据科学、 计算机科学 与人工智能科学心理等领域学科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编程技术以及严谨科学的思维逻辑,力图使学生具备深入挖掘、分析、解释行为和心理数据的能力,具备深度的大数据思维,宽阔的数据科学技术视野,扎实的数据分析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 具体如下: 1.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心理与行为科学、数据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例如研究设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与行为测评、数据科学基础、人工智能心理学等; 2.掌握大数据分析技能方法。学习、掌握Python编程、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洞察、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预测、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分析软件工具、统计及大数据思维、统计建模、计算机编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用户分析、行为轨迹分析、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大数据平台开发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并能够结合具体问题,采用现有或自编程序实现数据获取、清洗和整理、分析及数据可视化呈现的能力; 3.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将大数据相关技能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根据不同领域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的特点,结合案例应用大数据分析技能和方法,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4.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知识,理解人类行为与心理发展特点,能够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解释心理与行为复杂结构数据,能够解决相关领域实际的心理与行为大数据问题; 5.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 为了训练学习者拥有和提升上述本方向的核心素质,设计了三大模块课程。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模块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系统扎实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知识体系,掌握心理学范式的研究方法,让学生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洞察大数据背后的心理学意义。数据科学基础模块以培养学生掌握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程序编写技能等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数据科学基础,帮助学生掌握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和技能,了解数据科学应用发展前沿,应用大数据技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交叉应用模块主要介绍大数据技术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典型应用研究领域,如人工智能、情感计算、舆情传播、用户行为等等,结合心理与行为行业数据实例,应用大数据技术实施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交叉应用研究技能,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PBD方向具体设计的课程主要包括:研究设计与实验技术、人格研究应用前沿、发展与教育心理、社会心理研究前沿、心理与行为测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生论文写作、Python编程进阶、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数据科学基础、人工智能心理学、情感计算、复杂网络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爬取与可视化、深度学习导论、以及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组织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大数据应用专题。 整体课程设计以心理学知识为核心基础,以大数据方法为支撑点,以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为终极目标,充分体现了该方向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培养方式结合实际问题及应用场景,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应用,着重培养学生对不同领域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的洞察、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科视域和问题处理经验。有利于各学科领域的学习者跨专业报考,使其本研学习无缝衔接,真正锻造交叉综合应用型人才! PBD方向立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培养基地,紧密依靠北京校区强力支持,全方位面向大湾区建设需求,深入挖掘港澳台资源,携手全球数据科学高端人才,共建国际一流的心理与行为大数据培养团队,并邀请业界资深专家担任实践导师。采取“ 课程学习 +应用 项目”结合的教学培养体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导师带领下参与大数据分析项目。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建设应用心理人才大数据平台、开发标准化示范化的课程体系、强化国际交流、开展联合研究等。 2021年起 PBD方向招生四届,已毕业学生 雇主单位主要包括: 1.国内外各类企业、公司(事业发展和决策咨询部门、研发技术部、与客户和产品评估相关的部门) 2.大型人才及心理教育类公司(教育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分析、智慧学习与测评、人职匹配、人才分析岗位等) 3. 互联网 /电子商务公司(如用户分析、智能推荐、需求分析、风险管理、资源优化等) 4.政府公务部门及国家企事业单位(如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收集、敏感事件预警、银行用户分析等相关的部门) 5.创业公司(如数字心理健康、医疗健康大数据、智慧教育大数据等) 6.科研机构(如服务机器人、脑与类脑智能、公共卫生等领域) 7.数据分析公司,或其他公司的数据分析部门,产品分析部门等 8.心理与行为科研机构等。进行相关研究,或相关课程辅导、教学等。 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的未来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和深入化的趋势。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以及在心理与行为科学领域前沿的不断应用,将为这一方向的人才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加入这一行业,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个人的梦想和使命。Join us! 共同筑梦前行。 2021年7月7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 明确提出了 “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配齐建强骨干队伍……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等要求。目前 ,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如学习动力、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生涯规划等)。然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外在挑战和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使学校中有大量的学生问题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介入;同时由于学校的班级群体性质和青少年同伴的相互影响,这些问题的干预又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心理干预的特殊性。同时在学校中也有一部分 有特别需要的学生(如学习困难、阅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的干预既需要学校 -家庭-医院-社区的共同配合,在学校也需要特殊的辅导服务和个别化的教育, 因此教育者也需要提高应对技能,进行专门化的干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为培养更多具有胜任力、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特设 “教育与学校心理” ESP) 方向,以弥补国家中小学心理工作者的能力缺口,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基于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以学校心理学家的核心胜任特征为培养框架,遵循教育与学校心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原则和模式,整合北师大心理学和教育学优势资源,汲取国际先进经验,致力于培养能有效整合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积极和谐发展,系统解决各种特殊需求问题的应用性心理学专业人才。通过理论学习、实习实践与专业的督导,使学生在专业上达到: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伦理意识,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教育与学校心理学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开展学校心理专业工作; 具有科学理论素养,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和设计有效的干预计划以指导实践工作; 掌握直接和间接地为学生、家庭和学校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在个体和系统层面提供不同类型的筛查和心理评估;制定干预计划来支持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生涯、心理健康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为学校提供预防性和反应性的心理服务;为学校、老师、家长及其相关方提供会商服务,开展基于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发展服务。 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成为掌握学校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基本伦理和政策基础,掌握在学校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评估和干预能力,全面把握学校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具有系统视角的高水平应用性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体的专业课程包含儿童心理学专题、发展心理病理学、教育心理学专题、学校心理学概论、学校心理伦理与政策、学校心理研究方法、儿童心理评估与测量、学校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与技术、儿童青少年团体辅导、儿童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学校会商、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与实施等。 结合课程培养,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学生需完成合计 300小时的见习、实习和督导。教育与学校心理见习/实习点涵盖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社会组织(如自闭症互助协会)、医院儿童 (青少年)精神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北师大心理学部在心理测评、心理咨询领域拥有专业的研究团队,拥有实践经验丰富的督导师、咨询师队伍,同时拥有先进的测评工具、实验室和干预场所(珠海校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基地,为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专业硕士的理论学习、见习以及实习提供坚实的保障。 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的职业发展领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或学校咨询师、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师、企事业单位心理学相关岗位、政府部门、个人执业咨询师等。 联系电话:010-58808272/010-58805766/010-588085857   E-mail:mapbnu@bnu.edu.cn   官方微信平台:北师大心理学部MAP(BNU-MAP)
办公地点:北京·海淀区·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428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