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帅气的钥匙扣  ·  python - ...·  1 年前    · 
鬼畜的回锅肉  ·  TypeInfo 类 ...·  1 年前    · 

苏军坦克/机械化集团军的历任司令们(近坦5-坦8)

近坦5集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特米斯特罗夫


米哈伊尔·季米特里耶维奇·索洛马京 (1894.12.5-1986.10.22)

1914年12月开始在帝俄军队服役。1915年,他从训练部队毕业,并担任了一年半的独立指挥官。1917年7月,他随军前往西南方面军,在第78步兵师中担任排级士官,被选为士兵代表和营委员会的成员。1917年12月复员。回到家后,他在卡拉巴什工厂工作,与此同时,他还是该工厂赤卫队支队的领导人。1918年2月至3月,作为赤卫队的一部分,他参加了在Troitsk村镇压奥伦堡哥萨克部队的兵变。1918年5月他参加了镇压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在1918年9月至1918年11月,他指挥了一支在克拉斯诺菲姆方向作战的骑兵中队。自1919年1月以来,他一直担任维亚特卡省格拉佐夫驻军负责人的助手。从1919年1月起,他在第3集团军担任机枪教官。从1919年5月起为步兵第30师步兵第266团助理指挥官。在这个团里,他从彼尔姆一路进军到伊尔库茨克,参加了彼尔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鄂木斯克,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战斗。从1920年8月10日起,担任步兵第263团团长。该团与黑男爵弗兰格尔的部队在南方进行了战斗,然后与马赫诺武装作战。1920年11月,索洛马京因在克里米亚的战斗而被授予红旗勋章。从1920年11月10日起为步兵第264团助理团长。1922年,他从哈尔科夫军人再培训学校的指挥课程毕业。从1922年8月起步兵第89团副团长,从1924年10月至1926年10月为步兵第80师步兵第238团团长。1929年,他毕业于红军指挥学院的步兵战术进修课程。自1932年5月以来,他担任莫斯科军事区机械化部队的负责人。1933年1月调去远东,担任红旗远东方面军滨海边疆区装甲部队主任。从1937年2月起担任步兵第59师师长,然而1937年7月他再次担任红旗远东方面军滨海边疆区装甲部队主任。1938年6月,他被免职,同年10月被捕。1939年4月25日,由于案件终止而被释放。1939年5月恢复工作,但是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得到职务任命。1939年10月,他终于被任命为基辅特别军区机械化第25军的助理指挥官。从1940年6月4日到1941年3月为敖德萨军事区机械化第15师师长。自1941年3月起为基辅特别军区坦克第45师师长,驻普罗斯库罗夫地区。

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后参加了利沃夫-切尔诺夫策防御行动,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和文尼察附近作战,他的师成功地掩护了南布格河的第12和第6集团军的撤退。在乌曼的大灾难中,该师的残余人员被包围(几乎没有坦克,大多数人员都作为步兵作战)。他成为为数不多的设法逃离那里的人之一-仅他一个人而没有武器,没有携带任何文件,穿着便服逃回后方。然后他接受了大约三个月的测试。自1941年11月起复出,成为西方面军坦克第145旅旅长,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但在11月19日的战斗中他受了重伤。从1941年12月起为高尔基装甲车辆工厂负责人。1942年4月至9月,担任坦克第8军军长,参加了第一次勒热夫-谢夫斯克进攻行动。从1942年9月至1944年2月这段时间为机械化第1军军长,参加了“火星行动”,在此期间,军团首次突破了德国的防御体系,并一直深入到德军的后方,但部队被包围并被切断了与友军的联系。他的部队在被完全包围的条件下战斗了15天,然后按照命令分头强行突围。部队损失惨重,伤亡人数高达达8180人。在补充之后,该军被转给草原方面军,并在那里准备在库尔斯克附近的战斗。作为草原方面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一部分,他参加了在1943年夏季和秋季的进攻,并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的进攻行动中表现优秀。1944年2月至8月为红军装甲化和机械化部队副司令。1944年8月8日至18日近坦5集临时代理司令。从1944年8月至1945年11月为红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司令部参谋长兼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副司令。同时,从1945年3月起,他兼任远东方面军的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副主任。自1945年11月起接任近坦5集司令。从1946年4月起红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参谋长。自1949年1月以来,他担任陆军副司令,分管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战斗训练。1950年7月到1955年1月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自1955年1月起为伏龙芝军事学院系主任。1959年3月退役。

所获勋章有:列宁勋章一枚,红旗勋章四枚,二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一枚,二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一枚。


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沃利斯基 (1897.3.22-1946.2.22)

出生在莫斯科,是一个锁匠。1916年在帝俄军队服役。1917年12月参加红军,1918年6月起为莫斯科Zamoskvoretsky区契卡组织的秘书兼委员会成员。1918年6月至8月为第28科兹洛夫斯基步兵团团长。1918年9月至1920年8月为南方面军铁道守卫工作部副部长。1920年9月至1920年11月为东西伯利亚军区内务部助理指挥官。1920年11月至1921年1月担任步兵第8旅政治部主任。1921年4月前往中亚,担任驻塞米巴拉金斯克部队的政委。从1921年10月至1922年10月为骑兵第10师政委。1922年10月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1926年10月到1927年8月成为了骑兵第73团的中队队长。1927年9月至1929年12月先后担任骑兵第86、69、37团团长。自1930年以来,他是红军第一个机械化团和机械化旅的指挥官。自1931年9月以来,他担任红军机械化部队的助理监察员。1932年2月至5月被任命为驻英国“ Arcos”公司工程部的高级军事代表。1932年12月至1934年12月为独立机械化第6旅旅长。 自1935年11月起外派,成为驻意大利米兰的苏联贸易代表团工程部主任。1936年1月至1939年5月在红军情报总局工作,其中1938年至1939年在意大利担任武官。1939年5月出任斯大林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院长助理。

根据1941年7月1日第45号命令,他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坦克部队的助理指挥官。参加了多次防御作战,从罗加乔夫,日洛宾,斯摩棱斯克一直到基辅。从1942年1月起为红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监察长。从1942年4月起为克里米亚和北高加索方面军坦克部队副司令。1942年10月起出任机械化第4军军长,积极参加了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战,并在11月苏联的反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攻开始的前两天,即11月17日,沃利斯基向斯大林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对行动成功的怀疑,并建议推迟甚至取消该行动 。虽然建议被拒绝了,但是对沃利斯基没有任何影响:他继续任职并参加了反攻。在随后的战斗中,与企图解救6集的曼施泰因交战,并成功将其阻止。为了表彰该军的优异表现,该军被授予“斯大林格勒”的荣誉称号,并被改组为近卫机械化第3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副司令扎哈罗夫中将在1942年12月24日给他的信中高度评价了沃利斯基。:“我为机械化第4军能在祖国艰难时刻与我们同在而感到高兴!我敢肯定,近卫机械化第3军仍将留在北高加索地区。”1943年3月下旬因病被送去了医院。同年6月恢复后,担任红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副司令。从1944年8月18日至1945年3月16日出任近坦5集司令。作为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对梅梅尔的进攻行动。1945年2月以来调给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参加了东普鲁士的进攻行动(1945年1月-1945年4月)。在沃利斯基的指挥下,部队从姆瓦瓦,利兹巴克附近突破,绕开了敌人的坚固防御地带,到达了埃尔宾,饮马波罗的海,彻底切断了东普鲁士之敌的撤退路线。1945年3月,因身体严重不适,沃利斯基被迫前往莫斯科接受治疗。

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沃利斯基于1946年2月22日因肺结核在莫斯科去世。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奖项:列宁勋章两枚,红旗勋章两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各一枚。


马克西姆·季米特里耶维奇·西年科 (1902.4.27-1991.2.10)

1924年参军,1925年10月被任命为步兵第99师的政治部秘书 。从1926年12月起为步兵第298团政委,从1927年11月起为炮兵第100团政委。1931年5月前往斯大林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1936年毕业后为列宁格勒军区机械化第19旅的一个坦克营营长。1937年11月到1939年6月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从1939年6月起成为坦克第20师的参谋长。在这个职位上参加了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从1940年4月起为外高加索军区轻型坦克第17旅旅长。1941年3月开始指挥坦克第54师。1941年8月,由西年科上校指挥的师进入了伊朗。10月,他被任命为坦克第55旅的指挥官,该旅隶属于高加索方面军。自1942年1月以来,该旅一直在克里米亚作战。从1942年5月至9月9日,他在北高加索方面军担任装甲部队副司令。1942年10月被任命为坦克第3军军长,1943年1月,该军团成为西南方面军的一部分,并参加了伏罗希洛夫格勒的进攻行动,在此期间解放了克拉马托尔斯克和德鲁日科夫卡两个城市。1943年夏天,作为坦2集一部分的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从1943年10月(或11月)起出任红军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编队和战斗训练总局战斗训练局局长。从1944年4月起改任总局第一副局长。自1944年9月起,担任近坦5集副司令。1944年10月,在梅梅尔的进攻行动中的关键时刻,他被临时任命为近坦3军军长。他立即率部进军涅曼河,逼进梅梅尔市,然后熟练地组织击退敌人的反击,坚持占领的桥头堡,直到后续的步兵跟进。从1945年3月到战争结束,他接替因病离职的沃利斯基担任近坦5集司令,先后作为白俄罗斯第2和第3方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东普鲁士的进攻行动。1945年1月17日,近坦5集在48集的进攻方向上成功突破,并在一天结束时到达了姆拉夫斯基要塞地区,到1月19日早晨击败了保卫埃尔宾的德军驻军,并在1月25日到达Frisches-Huff(Wislinsky)的市政厅,切断了德军的主要通讯。在1月底至2月底,军队参加了防御敌人的反击行动-这些反击旨在试图逼迫苏联军队从海岸撤退,从而恢复与东普鲁士的联络。

从1946年1月起为近卫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校长。自1948年7月起为苏联武装力量总监察长。1952年8月退役。

勋章:两枚列宁勋章,四枚红旗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二级和库图佐夫勋章各一枚,一级爱国战争勋章一枚。

帕维尔·帕夫洛维奇·波卢博亚罗夫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帕诺夫 (1901.1.21-1979.3.8)

1919年5月起参加红军。他曾作为西方面军第一联合共产党团的红军士兵参加战斗。他于1921年毕业于彼得格勒的军事技术课程进修班,并于1921年2月至9月担任彼得格勒地区军事工程讲习班探险队团长,然后担任谢尔盖夫斯基训练场的政委的助手。1924年毕业于红军装甲学校,并于1924年9月起担任坦克车长,坦克排长和独立坦克团的重型坦克连长。1929年,他从“射击”指挥官的高级课程毕业,从1929年11月起,他担任坦克连长和坦克团团校长。 1931年1月,他被任命为第1坦克团的一个坦克连的连长,1932年5月,他被任命为机械化第5旅的训练营的营长。从1932年12月到1933年12月,他担任机械化第5旅技术部门的助理负责人。1938年,他毕业于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1938年11月被任命为机械化第48旅的旅长,1941年3月被任命为坦克第33师的师长。战争爆发后,坦克第33师在6月22日在奥古斯图夫地区展开战斗。6月23-24日参加了在比亚韦斯托克地区的反击,但由于在战斗中没有燃料和弹药,几乎失去了所有坦克并撤回了新格罗多克,在6月25日被包围。帕诺夫指挥残余人员在7月初成功突围。1941年10月,他被任命为红军装甲总局助理监察长,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自1942年11月以来,他指挥近2集的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4月被任命为近卫坦克第1军的军长。他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戈梅利-列奇察,罗加乔夫-日洛宾战役。1944年6月26日,在巴格拉基昂行动期间,近卫坦克第1军克服了Parichi村附近沼泽,以一字长蛇阵冲进了敌人的防线,7月3日,近卫坦克第1军与布尔杰伊内将军的近卫坦克第2军一起进入明斯克地区,将明斯克以东的敌军包围。很快德军一部分被消灭,另一部分被俘。在东普鲁士的作战中,军团解放了姆瓦瓦,佐尔道和普翁茨克等城市。1945年3月23日,这些军团通过回转包围的方式到达了Zoppot市的南郊,并占领了但泽的北部和现在位于格但斯克边界内的Oliva市,然后渡过维斯瓦河河口。在柏林战役期间,该军解放了斯特拉斯堡,弗里德兰德,德明,里布尼兹,马洛等城市,并前往易北河,与盟军会师。根据1945年5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帕诺夫少将因面对德国侵略者所展现出的勇气和英勇,以及对近卫坦克部队的出色指挥从而获得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第7314号),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从1945年7月起,他指挥坦克第1师。从1946年6月起转而指挥近卫坦克第4师,从1949年3月到1951年9月担任近机5集司令。1952年,他从总参军事学院的高等战术课程毕业。从1953年1月起,他成为了列宁格勒军区的装甲和机械化部队主任,从1954年10月起,指挥了机械化第7集团军,该部队在1957年5月改为坦克第7集团军。从1958年5月起,他担任北高加索军事区的第一副司令。1960年12月,他被任命为军事工程学院系主任,1961年7月,他被任命为装甲兵军事学院指挥系系主任。1967年2月退役,住在莫斯科,并于1979年5月8日去世。埋葬在昆采沃公墓。

所获奖项:“金星”勋章,两枚列宁勋章,四枚红旗勋章,一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两枚二级苏沃洛夫勋章,一枚二级库图佐夫勋章。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见近坦1


彼得·伊万诺维奇·卡利尼琴科

见近坦4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斯米尔诺夫 (1908.3.25-1983.3.7)

1908年3月25日生于彼得堡。他毕业于雷宾斯克的10年级学校。1930年11月参军,为步兵第27师步兵第81团的学员。1931年9月以来担任步兵第43师步兵第129团的排长。1932年9月前往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并在一个担任训练机械化团担任排长,1935年9月升为连长任,从1937年4月起为训练机械化团的助理参谋长,1938年10月起为训练机械化团的一个坦克营中担任指挥官。1940年入党。从1942年12月起出任机械化第5军作战部部长(1943年1月9日,该部队改组为近卫机械化第6军)。从1943年9月起调任坦克第18军参谋长。从1944年2月5日起为坦克第170旅参谋长。从1944年7月19日起为坦克第25军副军长。从1944年8月起为坦克第29军作战部部长。从1944年10月24日起成为坦克第29军参谋长。战后依然为原职务。1946年3月起改任坦克第25师参谋长。从1947年8月起为机械化第28师参谋长。1949年12月进入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并于1951年12月以金质奖章毕业。从1951年12月13日起为机械化第22师师长。1954年10月担任机7集副司令,负责战斗训练。从1955年12月起为机7集参谋长(从1957年5月20日起坦7集)。从1958年5月13日起就任近坦5集司令。1960年5月23日调任驻德集群负责战斗训练的副司令。1965年10月退役。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库尔科特金

见近坦2


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

见近坦2


萨利坦·科科佐维奇·马格梅托夫 (1920.12.20-1989.8.12)

1938年考入罗斯托夫大学应用数学系,然而命运难违,大二时应征入伍,在坦波夫当炮兵。1939年参加了苏芬战争,1940年参加了解放西乌克兰的行动,伟大卫国战争开始时任驻利沃夫的高炮团团长,在罗科索夫斯基的16集属下作战,获得保卫莫斯科勋章。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马格梅托夫指挥炮兵部队奋战在库尔斯克,波罗的海,库尔兰等战场上,击毁多辆纳粹坦克和装甲车,获得红星勋章,卫国战争勋章等多枚勋章。1947年毕业于装甲兵学院,任近重坦自炮78团团长。1954年任近坦52团团长。1956-1959,1962-1964年又继续在装甲兵学院进修,以优异成绩获得金质奖章。1964任3集参谋长,1967任近坦5集司令。1969-1972任驻叙利亚军事顾问,在其间和哈菲兹·阿萨德结下了深厚的关系。1972回国后任外贝加尔军区第一副司令。1979被派往阿富汗任军事顾问,在安德罗波夫的授意下主导拟定了一揽子入侵阿富汗的计划,获得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称号。1980回国任伏龙芝军事学院副院长,传授了关于一线经历和军事外交手腕的人生经验。1983退役,1989在高加索地区阿富汗老兵聚会上心脏病突发去世。


米哈伊尔·米特罗法诺维奇·扎伊采夫


瓦列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别利科夫 (1925.6.19-1987.1.12)

出生在莫罗佐夫斯克市。1942年参加红军,同年7月被派往一线部队。他曾先后在南方面军,外高加索方面军,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担任步枪手,冲锋枪手,班长和步枪排的助理指挥官。1944年1月,步兵第248师的独立汽车运输第175连的司机别利科夫被授予“勇气”勋章。1944年7月,别利科夫从前线被召回并送去学习。1945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然后从1945年12月起担任坦克车长,从1946年开始担任坦克排指挥官。1949年加入苏共。1950年被任命为一个独立坦克营的助理参谋长,1951年1月被任命为自行火炮营的参谋长助理。从1951年3月至1952年6月,他担任苏联陆军装甲部队主任的副官。1956年从装甲兵军事学院毕业后,别利科夫被任命为坦克营的副营长。从1958年11月起为营长,从1960年起为一个坦克团的政治副团长,从1962年11月起为坦克团团长,从1965年至1966年为某坦克师副师长。1968年毕业于总参谋军事学院,并分别于1973和1982年毕业于该学院的高级进修课程。从1968年7月起,他指挥近卫坦克第37师。从1971年12月起担任近坦5集第一副司令,并从1972年8月起担任近坦5集司令。1974年5月调任敖德萨军区第一副司令。自1976年5月以来,他指挥北高加索军区的部队。自1979年8月起成为喀尔巴阡军区司令。1986年7月11日成为驻德集群总司令。

根据官方的说法,瓦列里·亚历山德罗维奇·别利科夫大将于1987年11月12日在离柏林30公里的温斯多夫的驻德集群总部突然去世。根据一个在GSFG总部服务的军官的回忆,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发作。但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他是在巴德-埃尔斯特疗养院休息时自杀身亡的。自杀的可能原因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在1986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海难中死亡。他去世后由列宁格勒军区司令,驻德集群的老人-斯涅特科夫大将紧急接任驻德集群司令。墓地在基辅贝尔科维茨基公墓。


维塔利·瓦西里耶维奇·萨尔季科夫 (1925-1997)

1943年在鄂木斯克参军,在近卫步兵第63师服役,战斗期间因其英勇表现荣获红星勋章一枚。1974-1976任近坦5集司令。最后以外高加索军区第一副司令的职位退役。葬于特罗伊库洛夫斯科耶公墓。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加什科夫 (1928.1.13-2003.9.14)

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1944年加入了喀山铁路的克拉斯诺菲姆斯克路段工作。在1948年至1950年间,他曾在苏联军队的铁路建设大队服役。1950年成为近卫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兵学校的学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近卫坦克第30师,从坦克车长干起,历任坦克排长,连长。参加了干涉匈牙利的旋风行动(1956年)。1959年-1962年在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指挥与参谋系学习。1962年到1968年在摩步第56师中任坦克营营长和坦克团副团长。1968年至1969年任摩步第85师的摩步第141团团长,然后1969到1970年为摩步第242师的副师长。 1972年他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并被任命为某摩步师师长。197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他是列宁格勒军区的近卫第30军军长。自1976年起升为中将,并任近坦5集司令。1979年,他被任命为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83年-1984年期间出任乌拉尔军区司令。1984年以来担任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副参谋长。在1987-1988年间,他成为了“射击”高级军官学校的校长,之后出任华约集团驻波兰的高级军事代表。1991年退役。


彼得·瓦西里耶维奇·列贾耶夫 (1938-1997)

他的父亲在1941年战死在前线。参军后以优异的成绩从装甲兵学校毕业,然后指挥坦克排和连。之后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以金质奖章的成绩毕业,之后担任坦克营营长。他曾在近坦10师任坦克团副团长和团长。1979-1982为近坦5集司令,之后任外贝加尔军区第一副司令。


维亚切斯拉夫·季米特里耶维奇·哈伊多罗夫 (1936.11.9-1985.9.10)

1982-1984年期间为近坦5集司令,之后任基辅军区第一副司令。在任上去世。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弗尔辛 (1940-)

1984年至1987年为近坦5集司令,1987-1988年为莫斯科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88年至1990年为西方集群参谋长,1993年7月26日退役。


阿纳托利·阿纳托列维奇·乌沙科夫 (1942-2005)

1980-1984年期间为近摩27师师长,1987-1989为近坦5集司令。1989年出任驻阿尔及利亚的苏联军事顾问。苏联解体后留在白俄罗斯。去世后葬在博布鲁伊斯克。


瓦列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拉戈欣 (1944.1.28-2018.10.14)

生于一个工人家庭。1962年毕业于克拉斯诺达尔市第一职业学校,专门从事铸模铸造。当年参军,1962年至1966年是近卫乌里扬诺夫斯克高级坦克学校学员,1965年至1974年在苏联西部某坦克部队和远东军区的某坦克部队中担任排长,连长,营参谋长。1977年毕业于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1977年至1978年为近坦98团副指挥官,1978-1982年是驻捷克斯洛伐克的近坦29团团长。1982年-1984年成为同样驻捷克斯洛伐克的近摩18师副师长。1984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1984年-1986年敖德萨军区近14集所属的某摩步师师长。1986年至1988年为近1集参谋长,参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清理工作。1988-1989年为驻克拉斯诺达尔的北高加索军区第12军军长。1989年至1991年成为近坦5集司令。1991年至1992年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顾问。1992-1999年为伏龙芝军事学院的系主任。


斯坦尼斯拉夫·斯捷潘诺维奇·鲁缅采夫

见近坦2


近坦6集

安德烈·格里戈里那维奇·克拉夫钦科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日丹诺夫 (1902.8.16-1964.10.19)

1920年参加红军,于1921年复员。不过在1923年他再次被招入红军。1926年,他从基辅步兵学校毕业,1940年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1941年入党,1942年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毕业后被派往前线,从1942年5月至1943年1月担任坦克13军的参谋长,该部队于1943年1月9日改组为近卫机械化第4军。1944年3月31日开始作为近卫机械化第4军军长。1944年8月20日至25日,坦克兵少将日丹诺夫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表现出色,在其指挥下,军团突破了德涅斯特河上敌人的防御,并首先包围了在基什尼奥夫的敌人并到达普鲁特河。1944年9月13日,为了表彰日丹诺夫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的优秀指挥和勇气,他被授予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第3772号)以及苏联英雄称号。在同一天,他被授予军衔“坦克兵中将”。1944年10月20日,日丹诺夫因其在对解放贝尔格莱德和南斯拉夫其他地区中的贡献被授予南斯拉夫人民英雄称号和人民英雄勋章。 在贝尔格莱德的战斗中,他不仅表现出军事领导能力,而且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和人品素养。进攻前,佩科·达普切维奇要求日丹诺夫不要使用重型火炮,因为在战乱中贝尔格莱德已经先后遭到德国空军的突袭和美军轰炸的严重破坏。日丹诺夫听取了南斯拉夫人要求后表示同意,于是在街头战斗只使用了T-34坦克和野战炮。

战后仍然指挥原部队。1947-1949年期间成为近机6集司令。1950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 1951年出任远东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53年8月成为南乌拉尔军区司令助理。1954年4月调任中央集群司令助理兼作战训练处处长。1955年9月成为外贝加尔军区第一副司令。1961年成为东德人民军高级顾问。1964年被任命为装甲兵学院院长。

1964年10月19日,为了庆祝贝尔格莱德解放20周年,南斯拉夫邀请了苏联代表团前来,结果飞机在降落时坠毁,包括苏联元帅谢尔盖·比留佐夫以及坦克兵上将弗拉基米尔·日丹诺夫在内的多名苏军高级将领在事故中丧生。骨灰埋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伊万·费多罗维奇·捷留莫夫 (1901.10.15-1981.9.2)

1919年9月参加红军,是萨马拉省的一名红军士兵。从1919年10月起,他加入第83独立铁道护卫营,该营负责守卫从新谢尔盖耶夫卡站到奥伦堡站区间的铁路,然后被派往西方面军,驻在平斯克,并与白军战斗。从1920年10月开始,他在步兵第16师服役,与白俄罗斯的布拉克-巴拉霍维奇作战。1921年2月起成为红军第21边防总队(驻斯卢茨克)的战士。从1922年11月到1925年8月,他在军校进修。从1925年2月起,他是在斯摩棱斯克的第3步兵学校的排长。 1927年10月担任步兵第27师步兵第81团团校负责人的助手,并从1929年11月起担任政治讲师。1931年5月起为步兵第29步枪师步兵第85团的一个营长,1932年10月该团团长。从1936年4月起调到步兵第64师,任助理指挥官。1938年,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了8个月。 1939年8月被任命为步兵第145步枪师的一个团长。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该部队随彼得罗扎沃茨克方向的第8集团军作战。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后,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的从罗斯拉夫尔地区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对德军的反击。10月在纳罗-福明斯克附近受伤,并在莫斯科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医院接受治疗。自1941年12月起,担任步兵第111旅旅长,并参加了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的防御行动。从1942年9月20日起成为机械化第47旅的指挥官,参加了大卢基战役,之后是杜霍夫希纳-杰米多夫的进攻行动。1943年12月15日成为近卫机械化第8军副军长。 1944年1月3日转正,并作为近坦1集的一部分,参加了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战役,解放了了切尔特科夫,扎列希基,科洛米亚等城镇。根据1944年4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坦克兵少将伊万·费多罗维奇·捷留莫夫荣获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第2406号)。1944年夏天,近机8军在他的指挥下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表现出色,解放了索卡尔和雅罗斯拉夫。由于杰出的表现,它被授予“喀尔巴阡”的荣誉称号。从9月7日起,部队被调回至大本营预备队,然后从11月22日起加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并在其麾下直到战争结束。自1945年1月以来,该军的足迹踏过了华沙,波兹南,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战后被送往医院就医,1946年7月复出,担任近机1集副司令。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49年4月被任命为近机6集司令。1957年6月,司令部被转移到基辅军区。1957年8月该部队重新变成近坦6集,而他仍然保持原职务。1958年5月退役,住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现为乌克兰第聂伯)。

奖项:“金星”奖章(编号2406),列宁勋章两枚,红旗勋章四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各一枚,二级库图佐夫勋章一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和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各一枚。


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福米尼赫 (1906.12.24-1977.5.22)

出生在明斯克捷尔任斯克的一个工人家庭。1914年,他到兹拉托乌斯特成为了车站机车仓库的锁匠学徒,并于1923年成为蒸汽机车驾驶员的助手。1925年入党,1926年他当选为共青团支部书记,不久后成为共青团区委秘书。1928年11月,他被征召加入红军,并被分配到铁道兵第11团。从军官学校毕业后,他被任命为初级指挥官。 1930年9月退伍。1931年5月,福米尼赫再次被征召入伍,并被送往萨拉托夫装甲兵学校学习,此后他被留在学校担任排长。 1935年11月,他被派往斯大林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1941年5月,他被任命为坦克第45团的重型坦克营营长。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后作为西北方面军的一部分,在波罗的海国家的边界​​战争中参加了防御行动。1941年8月,他被任命为坦克第56团的一个重型坦克营的指挥官,此后,他在诺夫哥罗德方向参加了防御作战。同年年底,福米尼赫患了重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在12月恢复健康后,他被任命为哈尔科夫坦克学校的老师,并于1942年4月被任命为坦克第8军作战部负责人的高级助理。1942年11月被任命为坦克第25军的参谋长,1943年3月成为近卫独立坦克第12团团长,1944年7月担任坦克第29军军长,该部队参加了普罗霍罗夫卡附近的坦克战,并参加了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基洛夫格勒,科尔逊-舍甫琴科夫卡,乌曼-博托沙尼,维尔纽斯,明斯克和考纳斯等的进攻战役,解放了基洛夫格勒,兹韦尼哥罗德卡,乌曼,鲍里索夫,莫洛杰奇诺和维尔纽斯等城市。1944年11月10日,他被任命为坦克第25军军长,该军参加了桑多梅日-西里西亚,下西里西亚和柏林战役。1945年5月12日,在布拉格市附近,弗拉索夫将军被福米尼赫少将指挥的坦克第25军俘虏。根据1945年5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坦克兵少将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福米尼赫荣获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在战争年代,他受伤了4次。

1945年7月,坦克第25军隶属于中央集群,改组为坦克第25师,福米尼赫继续担任师长。1947年1月,他被送往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12月,他以金质奖章的成绩毕业。1949年1月被任命为外高加索军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主任,1953年3月担任斯大林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第一副校长一职,并于1958年2月出任近坦6集司令。1960年9月退役。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奥巴图罗夫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卡罗夫 (1919.1.12-2006.8)

1937年参军。从军校毕业后于1943年8月开赴前线,作为近卫机械化第8旅的T-34坦克连的指挥官而战斗。1943年8月,他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首次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在苏梅地区的布拉茨科耶和谢布尔诺耶村地区的进攻中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在攻击德国阵地时,他体现了良好的步炮协同指挥能力,他亲自击毁了2门火炮,3门迫击炮,1个汽油箱和1辆乘用车。当他的坦克中弹时,他将一名重伤的队友从燃烧的坦克中带出,然后向试图俘虏他的德国士兵开了枪。虽然他也受伤了,但是当增援部队到达时,他转移到了新的坦克上,继续战斗直到敌人被击败。为此,他于1943年9月9日被授予红星勋章。在第聂伯河战役期间,他的连队是第一个将坦克派到第聂伯河右岸桥头堡并在那里参加战斗的。在坦克的支持下,随后的步兵解放了Selishche和Studenets村庄,然后击退了5次德国反击,同时击毁了3辆坦克和消灭了多达100个敌方士兵。因此在1943年10月30日,他被授予二级爱国战争勋章。直到1944年3月,他继续在近卫机械化第8旅中作战。然后他从前线被召回并派往波兰军队中。1944年6月,他随部调入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之后又调给了乌克兰第1方面军并在那里战斗到胜利。1945年春,马卡罗夫少校担任波军独立坦克第16旅的参谋长。1945年6月9日,由于在柏林攻势中的英勇和熟练的指挥能力,他被授予红旗勋章,还被授予波兰荣耀勋章。

1959年3月他成为了近坦11师的师长。从1963年1月起为近20集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65年成为喀尔巴阡军区38集参谋长。1966年7月到1969年6月为近坦6集司令。1969年6月到1972年7月为白俄罗斯军区第一副司令。1972年7月到1974年11月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首席军事顾问。1974年11月到1980年10月为苏联武装部队军事教育机构总局局长。1980年退役,住在莫斯科。去世后葬在昆采沃公墓。


根纳季·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 (1920.2.16-2002.5.30)

1940年2月担任坦克第227旅的坦克车长。从1940年8月调到担任第9机动运输团,任连长助理。从1941年1月起为萨拉托夫装甲兵学校的排长。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后从1942年8月起为坦克第85旅的通讯员。从1943年起为坦克第231旅的作战参谋长助理。1944年5月转为自行火炮第954团参谋长。从1944年7月起为坦克第237团副参谋长。从1944年8月起重回自行火炮第954团,任副团长。1944年10月到1946年10月在列宁格勒高级装甲兵军官学校进修。毕业后担任13集装甲兵部队主任助理。1946年12月为近步128师独立自炮661营参谋长。1947年9月到1952年4月为斯大林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的学生。1952年4月就任近机2师作战部部长。1953年7月到1956年1月为近机2师近坦37团团长。1956年1月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短期进修,11月成为近摩70师师长。1960年6月至1962年7月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63年8月任5集第一副司令。 1966年4月出任伏尔加军区副参谋长。从1969年6月13日起为近坦6集司令。1971年2月26日起为陆军人事局局长。1985年5月退役。


彼得·伊万诺维奇·什基琴科 (1922.1.7-1982.1.19)

出生在日托米尔地区。1939年12月参加红军。1941年6月上旬毕业于日托米尔步兵学校。自1941年6月以来就在西南前线战斗,他经历了战争第一年最艰苦的战斗,参加了利沃夫-切尔诺夫策,基辅,哈尔科夫的防御行动。在1941年期间,他受伤了四次,而在1941年12月底,受了一次最严重的伤,直到1942年9月,他才从医院出院,但他的健康状况仍未得到完全恢复,弹片留在了腿中使得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2厘米。自1943年8月以来,他在远东地区当训练营教官。1944年10月被派往步兵学校进修。1945年夏天毕业,并在外贝加尔方面军序列中参加了1945年8月的苏日战争。

1945年9月以来一直在为步兵军官进修学校的高级培训课程中当教师。1946年3月起,他开始指挥独立的工兵营。同年11月调至空降部队,在1949年3月担任近卫空降兵第13师的副营长和营长。但是由于腿上有严重伤病,难以支撑完成伞降训练,于是部队医疗委员会决定将他从空降部队调离。自1950年5月以来,他在滨海军区当营长。1953年3月,他被任命为陆军总部作战训练部副主任,同年7月,他被调至布拉戈维申斯克步兵学校学员的营长。从1954年12月起,他担任步兵第40师的副团长,从1955年8月起,他指挥第步兵148师的步兵第411团(从1957年4月起为摩步40师摩步411团)。1960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从1960年6月起,他先后担任摩步13师和摩步88师的参谋长。自1963年12月起,担任摩步118师的副师长。1964年12月成为摩步88师师长,从1965年3月起指挥了摩步180师,而从1966年10月开始指挥了敖德萨军区的近卫训练摩步第92师。自1967年7月以来,他担任敖德萨军区第32军的指挥官。1970年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从1971年1月至1973年8月作为近坦6集司令。1973年9月起驻德集群分管训练的副司令,而从1978年11月起担任敖德萨军区的同一职位。

1980年6月被聘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的次席军事顾问,并且还领导了由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实际控制的隶属于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的作战行动控制小组。该小组的任务是进行总参谋部和阿富汗国防部参与的联合军事行动的规划和管理,并协调联合军事行动。一年半以来,什基琴科参加了针对阿富汗抵抗组织的25次重大军事行动,对其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在圣战者突击队向阿富汗师的指挥所突破时的一次行动中,什基琴科组织了防御并领导了随后的反击,在此期间,敌人几乎被完全摧毁。1982年1月19日,在距霍斯特市(阿富汗帕克蒂亚省)16公里的空域,什基琴科乘坐的Mi-8直升机遭到偷袭,其中一颗子弹击中了机长。直升机在山腰上迫降时起火。在空难中只有一名飞行机械师和阿富汗空军的机长设法逃脱了。官方对此事件的表态是“意外事故”,而其余机组人员被宣称在执行战斗任务时阵亡。葬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今第聂伯市)扎波罗热公墓的英雄墓地里。

根据2000年7月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签发的法令,由于履行公务时表现出的勇气和英勇,彼得·伊万诺维奇·什基琴科被授予了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他的儿子-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什基琴科,从当时正在对乌克兰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手中获得了“金星”勋章(第671号)。


尤里·巴甫洛维奇·捷连季耶夫 (1925.1.27-1996.1.1)

1943年以来在萨拉托夫地区参军,被分配到当时在疏散到萨拉托夫郊区的基辅自行火炮学校学习。1944年1月上前线,是自行火炮第1495团的坦克连的指挥官,在列宁格勒和白俄罗斯的第2方面军属下作战。1945年入党。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在苏联军队中服役。毕业于装甲兵学院,之后在1966年3月至1968年9月是近坦10师的参谋长。从1968年9月到1970年7月,他是近坦41师的指挥官,之后前往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72年8月至1973年8月为近坦6集参谋长。1973年8月至1977年9月为该部队司令。1977年9月至1981年3月升任基辅军区第一副司令。从1981年到1986年为东德人民军顾问。1986年退役。解体后留在乌克兰,自1994年1月以来被聘为乌克兰武装部队学院战略系特聘教授,发表了14篇论文。去世后安葬在基辅的卢克亚诺夫斯科耶军事公墓。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奥西波夫

见近坦1集


瓦列里·谢尔盖耶维奇·索科洛夫 (1940.9.30-)

日后的苏联元帅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的长子。出生于滨海边疆区伏罗希洛夫市(现乌苏里斯克)。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开始时,他的母亲玛丽亚·萨莫伊洛夫娜和她8个月大的儿子瓦列里住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楚古耶夫市。事态发展迅速,德军越过第聂伯河,撤离开始。乘着最后一辆卡车,索科洛夫一家逃离了乌克兰。直到1943年,玛丽亚·萨莫伊洛夫娜从战地邮件中得知她的丈夫在西北地区任机械化部队主任,于是决定前往丈夫服役地点-卡累利阿方面军。瓦列里在那里陪着父母直到战争结束。后来他住在他父亲的工作场所。1958年从驻德集群子弟中学10年级毕业,进入基辅坦克技术学校,1961年被分配到库宾卡试验靶场。他在那里服役了两年,担任技术员和高级测试技术员。1963年进入莫斯科装甲部队军事学院学习,1968年被任命为坦克营营长。1970年至1974年期间任副团长、团长、副师长。 1974-1976任近摩128师师长。34岁时就被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1978-1981年任近坦6集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81年1月-1983年12月任近坦6集司令。1983年12月-1988年8月任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88年8月-1991年12月任西方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副总司令,1991年撤回斯摩棱斯克市。在这个职位上,他不仅作为军事专家,而且作为一个严肃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展示了他的才华。那个时期非常艰难,但索科洛夫上将和他的同事们还是完成了撤军的任务。1992年重病,三个月不省人事。在医院住了三年。1994年办理了病退。住在明斯克。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在为白俄罗斯共和国军事学院指挥和参谋部的学生教授作战艺术。副教授,俄罗斯联邦军事科学院名誉院士。截至2011年,他开发了20多款教育教学辅助工具,参与了5篇研究论文,撰写了11篇科学论文。

“有一次,国防部长带着检查团到达近摩128师。身着盛装的军官们出现在苏联元帅安德烈·格雷奇科面前。元帅召集了连和营的指挥官,宣布:“战斗戒备!”之后他打电话给我并要了一张地图,用红铅笔画了一条条,问道:“你需要多长时间到那里?”我回答道:“距离很短 - 250 公里,但全程穿过山脉和茂密的树林。”我问了他一个星期。结果证明行军确实非常困难:路线不明,必须砍伐树木开路。此外,Druzhba输油管道也在这条路线上。有一个地方我们沿着河流经过,另一个地方我们不得不放下浮桥才能渡河。直到现在我才能想象那是多么危险!然后我也没多想。我面临着一个战斗任务,我不得不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它。结果,我的师在约定的时间到达了指定区域。”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卡尔萨科夫 (1934.12.1-2010.7.19)

出生在萨拉托夫地区的一个贫农家庭。参军后一直在坦克部队服役。1982年受高尔基电影制片厂邀请,成为他们拍摄的电影《越界的命令》的顾问。1983-1985年期间为近坦6集司令。1985年9月起任伏尔加军区分管军事教育的副司令。退役后为萨拉托夫地区的退役军人子女开办了一所职业学校。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萨马拉分校成为他工作的最后一个地方。2010年因心脏病去世。


弗拉德连·瓦西里耶维奇·茨维特科夫

没有找到他的简历和相关资料。。。


瓦连京·达尼洛维奇·鲍里斯基 (1942.2.6-2013.1.8)

出生在梁赞地区。1961年参军,在近卫哈尔科夫坦克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在驻德集群的坦克部队中服役,先后为排长,连长。之后选送到就读于马利诺夫斯基装甲兵学院。在以金牌毕业于该学院后在白俄罗斯军区服役,先后为副团长,团长,副师长,之后调往匈牙利的南方集群,任师长。不久后又去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并以优秀成绩毕业。之后指挥过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和基辅军区的军队,参加过切尔诺贝利的救灾。1988-1989为近坦6集司令,之后担任基辅军区参谋长,1992年担任基辅军区司令。从1992年至1995年,他被任命为乌克兰武装部队军事学院院长。

他的儿子也在军队服役。


瓦西里·季莫菲耶维奇·索布科夫

见近坦2集


维塔利·格里戈列耶维奇·拉杰茨基 (1944.1.1-)

是俄土战争时期名将费多尔·费奥多罗维奇·拉杰茨基的后人,但是等到他们这一代时家业早已凋零。出生在切尔卡瑟地区,毕业于铁路学校和敖德萨机械技术学院。从1963年开始,他在敖德萨面粉厂担任工头。1966年参军,1968年毕业于基辅高级军事指挥学校,在学校期间他是重量级拳击赛的冠军。毕业后分配到波罗的海沿岸军区,任排长(1968-1969年),连长(1969-1970年),副营长(1970-1971年),1971年调往远东军区,为摩步营营长。1975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之后任摩步团副团长(1975年至1976年),团长(1976年至1977年)。喀尔巴阡军区某摩步师副师长(1980-1984年),师长(1984-1987年)。1989年,他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之后出任13集第一副司令(1989年5月至1991年5月)和近坦6集司令。

苏联解体后,他是第一个宣誓效忠乌克兰政府的高级军人。于是1992年1月他被任命为敖德萨军区司令。从1993年10月4日至1994年10月10日成为乌克兰国防部长。乌克兰陆军大将的军衔于1993年11月30日开始被授予,而他成为第一个被授予该军衔的人。他积极支持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在199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期间,拉杰茨基多次被指控通过向军队施加压力来支持克拉夫丘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最终库奇马赢得乌克兰总统大选。库奇马一上台就立即将他免职,并让他在冷板凳上呆了很长时间。1995年8月,他被任命为乌克兰国防部监察局总监察。 2005年5月,他被任命为乌克兰国防科学院院长。 2009年1月退役。

撰写过约30篇科学文章。他于2006年在国立利沃夫理工学院为自己的教授论文作了答辩,题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战争中军事艺术的发展”。他是《乌克兰国防科学院通讯》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什基琴科 (1948.1.1-)

前近坦6集司令彼得·伊万诺维奇·什基琴科的儿子。1948年在赤塔出生。毕业于敖德萨地区别尔哥罗德-德涅斯特罗夫斯基市的高中。1966年,他进入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学习了2年,但随后决定服兵役。他于1972年毕业于敖德萨高级炮兵指挥学校。自1972年9月起在基辅军区指挥炮兵排。1973年9月起为炮兵连副连长,1975年2月前往德国,任某炮兵营营长。1979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在远东军区任炮兵团副团长,从1983年4月起为某筑垒地域司令,从1985年1月起为某训练坦克师副师长。1988年,他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之后从1988年7月起为中央集群摩步48师师长,该师于1990年撤回哈尔科夫地区。自1991年12月起为4集副司令。1992年3月,他自愿申请调动至乌克兰武装部队,并被任命为他的父亲20年前曾指挥过的近坦6集的指挥官。自1993年7月起为乌克兰武装部队第一副总参谋长。自1993年12月起为敖德萨军区司令。1998年2月该军区改组为乌克兰武装部队南方作战司令部,而什基琴科则继续担任指挥官。同年,他毕业于美国的短期军事指挥培训课程。自1998年9月起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兼乌克兰国防部第一副部长。2001年8月28日被授予乌克兰陆军大将军衔。自2001年11月起出任乌克兰国防部长。同时,从2000年7月到2003年9月,他是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在斯科尼洛夫坠机悲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即2002年7月27日,他提交了辞职报告,但总统库奇马不接受。直到2003年6月卸任国防部长一职。

自2004年3月起担任乌克兰驻北约军事事务代表团副团长。


坦7集

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巴托夫


克塞诺丰特·米哈伊洛维奇·马拉霍夫 (1905.2.8-1984.8.9)

出生于奥伦堡。1922年加入红军。1924年1在塔什干军人再教育学校学习,并在此期间入党。从1924年11月起为第13重型炮兵营的库房管理员。从1925年10月1日起为该炮兵营的政治讲师。1927年5月起为该部队助理指挥官。1928年11月到1929年9月在莫斯科化工学院进修。1929年10月1日起为化学服务局局长,从1930年10月1日起为第13炮兵团(列宁格勒)助理参谋长。1933年11月为机械化第11军化学坦克营营长。1935调往外贝加尔军区的化学坦克营。1937年为坦克第33师的训练坦克营营长。1940年8月被任命为坦克第33团团长。1941年7月13日在马里希诺夫卡附近的一场战斗中,他在战斗中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1941年9月9日回到前线,被任命为27集坦克装甲部队主任(从1941年12月起为突击第4集团军)。自1942年4月起担任39集坦克装甲部队副主任。 1944年8月9日出任坦克第29军军长。

战后继续担任该部队司令。1946年5月到1947年1月前往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之后为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坦克装甲部队主任。1949年为独立机械化第7师师长,1950年3月为机7集司令。1953年6月被任命为塔夫里亚军区坦克装甲部队主任。1954年7月为塔夫里亚军区司令助理兼作战训练部的负责人。1956年6月改任外贝加尔军区副司令兼作战训练部的负责人。1958年2月又改为沃罗涅日军区副司令兼作战训练部的负责人。1960年12月退役。住在辛菲罗波尔。


谢苗·伊里奇·波格丹诺夫

见近坦2集


帕维尔·费多罗维奇·巴季茨基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帕诺夫

见近坦5集


尼尔·格里戈里耶维奇·维德尼切夫 (1908.12.20-1970.1.26)

出生于彼得堡一个工人阶级家庭。1918年从一所乡村学校毕业,之后他在工人夜校学习。在被征召入伍之前,他曾在列宁格勒的柴油厂工作,担任旋转阀调节操作员。1931年入党,1932年加入红军,同年5月进入奥廖尔装甲兵学校学习,一个学期后转入乌里扬诺夫斯克装甲兵学校。1933年11月毕业,之后为坦克第2团技术员。1934年为坦克营营长,9月随部调往外贝加尔军区。1938年为轻型坦克第11旅业务课程培训组组长,1939年1月为该部队战斗训练部负责人。参加了哈拉欣河战役,荣获红旗勋章。从1940年3月起担任轻型坦克第11旅营长。从1940年8月日到1941年10月,他是红军机械和摩托化军事学院指挥系的学生。从1941年10月起为坦克第22旅的助理参谋长。从1941年12月开始为该部队参谋长。从1942年9月,旅长叶尔马科夫上校受了重伤,他临时接管了旅的指挥权。1943年7月正式接任旅长,1943年10月该部队改成近卫坦克第40旅。1944年1月开始为近坦11军参谋长。

战后依然在同部队担当原职务。1946年7月22日起为近机4集参谋长。1946年6月兼任近机4集副司令。1948年12月到1950年12月是总参军事学院的学生。1950年10月起为近机5集参谋长。从1954年8月开始担任独立机械化集团军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56年9月担任装甲兵学院分管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副院长。1958年2月4日,任军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10月8日起担任坦克第7集团军司令。自1960年5月23日起为白俄罗斯军区分管战斗训练的副司令。1962年9月24日退役。


彼得·米哈伊洛维奇·博尔久科夫 (1911.9.18-2002.5.3)

出生在斯摩棱斯克的一个工人家庭。1932年被征召入伍,在白俄罗斯军区的独立坦克团服役。从1934年11月到1937年9月,他是萨拉托夫装甲兵学校的一名学员。从1937年9月起为坦克营排长。1938年5月起任步兵第39师坦克营的连长。1939年入党。从9月起担任该营营长助理。从1941年3月起担任坦克第117坦克团作战股股长。他在自己的职位上遇到了伟大卫国战争的开始。从1941年12月起为坦克第58旅的一个坦克营副营长。1942年3月到6月为坦克第199旅的一个坦克营司令官。从1942年6月起在坦克第64旅任营长,10月任该旅参谋长。1943年2月为坦克第251团团长。1944年11月起为坦克第68旅旅长。

战后还留在同一职位上。1947年2月为独立重坦220团团长。1947年10月调往莫斯科,任近坦13团团长。1949年1月起为近坦4师副师长。1950年1月至11月在装甲兵学院学习。毕业后为近坦8师师长。1953年11月为近坦7师师长。1955年12月至1957年11月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从1957年11月12日起为坦7集第一副司令。自1960年5月25日起为坦7集司令。自1962年9月13日起出任伏尔加军区副司令,分管战斗训练和大学教育。1967年8月15日起为苏联民防部队作战训练局副局长。从1970年3月起担任苏联民防部长的特别助理。1971年2月退役。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日林 (1916.5.16-1968.8.6)

出生在沃洛格达的一个村庄。在入伍之前,他是莫斯科航空学院工人系的学生。1937年10月参军。1939年毕业于基辅装甲兵学院,之后又在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从1941年11月到1943年4月担任坦克第146旅的技术助理(从1943年2月7日起为近坦29旅)。自1942年以来为苏共成员。从1943年4月起,他担任西方面军的技术课程高级讲师。从1943年12月起为训练坦克团的技术负责人。从1944年4月起为坦克第213旅的技术助理。1945年2月17日至3月3日因病接受治疗。1945年9月回到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6月出任步兵第65军的装甲部队主任。从1952年8月起重坦自炮第109团的团长。从1955年9月起为坦克第2师的师长(1957年5月17日更名为坦克第32师)。1957年12月到1959年8月在总参军事学院进修。1959年12月起担任外高加索军区坦克装甲部队司令助理。1962年8月11日起担任坦7集司令。1965年1月26日起为伏尔加军区副司令。自1968年4月5日起担任土耳其斯坦军区部队副司令,分管学校。1968年8月6日在游泳时由于癫痫发作而溺死。


谢尔盖·伊里奇·克列缅斯基 (1916.9.19-1994.6.27)

出生于敖德萨。1935年毕业于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1937年参军,为步兵第172团的战士,然后是在乌曼的一年制军事学校学员。1940年入党。1940年毕业于波尔塔瓦军事拖拉机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排长和副营长。从1941年7月起担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助理。自1942年以来担任40集装甲兵部队主任助理,负责收集被俘获的武器和财产。从1943年1月至6月在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从1943年6月3日起为中央方面军装备管理主任助理。从1944年9月8日起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装甲车辆和军事装备作战部助理。1945年6月起在驻德占领军担任同一职位。1947年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之后一段时期经历不详。1957年起任坦3师师长。自1960年12月10日起为近坦5集参谋长。1964年代理“射击”高级军官培训学校的课程主任。1964年9月2日起担任坦7集司令。1967年7月代理苏军坦克部队主任。自1969年以来担任苏联民防部门第一副部长。1973年起兼任民防部队战斗训练局局长。他为改善民防部队的训练和对战时作战人员的培训,民防训练和物质基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76年2月退役。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沃欣斯基 (1917.9.5-1970.8.5)

出生于彼得格勒。1937年10月参加红军,在奥廖尔坦克兵学校学习,1939年9月被转到第2萨拉托夫坦克兵学校。毕业后为T-28坦克车长。参加了波兰战役和苏芬战争。在在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后,从1940年9月起担任坦克第4师的参谋长。战争开始后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助理。从1941年9月10日起为摩步第112师的副师长。11月开始为坦克第17旅助理参谋长。1942年4月为坦克第4军通讯员。1942年6月起为营长。1943年6月起为近坦5军作战部部长的高级助理。1943年7月起为近坦22旅参谋长。1944年1月出任近坦5军作战部部长。1944年1月至7月在装甲兵学校军官高级学术培训课程进修。从1944年7月11日起担任苏军装甲兵总部司令助理。1947年2月到1949年11月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生.。1949年11月担任空降兵总部行动局高级助理。从1950年2月起担任机械化第7师的副参谋长。1952年12月至1954年11月前往总参谋军事学院学习。从1954年11月起担任近机1师副师长。1955年12月出任近坦7师师长。从1960年4月起,他担任近18集负责战斗训练的副司令。从1960年12月起为近坦5集第一副司令。从1963年1月21日起为驻伊拉克共和国的苏联军事专家小组组长。1966年7月20日起为莫斯科军区副司令。1967年7月1日起为坦7集司令。从1968年10月18日起为总参军事学院系主任。他于1970年8月5日因脑水肿去世。


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


尼古拉·莫伊谢耶维奇·谢梅纽塔 (1922-?)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在机械化第68旅中服役,获得红星勋章一枚。1972-1976为坦7集司令。


纳伊利·米尔萨伊托维奇·阿胡诺夫 (1930.11.5-1989.8.4)

出生于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穆斯柳莫夫斯基区。1947年成为共青团员。1948-1951年就读于近卫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兵学校。1951-1965年分别在外高加索,西伯利亚军区和南方集群中服役。1956年入党。1965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72毕业于总参谋军事学院。1972年起为白俄罗斯军区近摩120师师长。1975年10月6日起为坦7集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从1976年6月17日起为坦7集司令。1981年11月至1984年为中亚军区第一副司令。1984-1989年在华约总部任职。死后葬于明斯克。


伊万·伊万诺维奇·科尔布托夫 (1935.1.18-2013.11.3)

出生在斯摩棱斯克州。高中毕业后参军,进入乌里扬诺夫斯克高级坦克兵学校就读。1970年毕业于装甲兵军事学院,1976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从1981年11月到1984年6月为坦7集司令。1984年6月起为列宁格勒军区副司令。1987年2月至1989年6月为北方集群司令,然后直到1991年11月为远东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92年退役。自1997年以来,他担任“全俄战争,劳工,武装部队和法律退伍军人养老金公共组织”的副主席,2003年以来为主席。他在制定有关支持退伍军人的法律的努力得到当局的采纳和重视。他为年轻人,军校学员和学员军团的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弗拉基米尔·吉洪诺维奇·舍夫佐夫 (1937.11.2-)

出生于罗斯托夫地区的新切尔卡斯克市。他的父亲在铁路上担任车库负责人。1957年12月,他被卡沙尔地区征兵办公室征召入伍。1958年夏天被近卫哈尔科夫坦克兵学校录取。1961 年毕业后被派往北高加索军区服役,是近卫坦克第160团一个坦克排的排长。三年后升任坦克连连长。五年后,该团被重新部署到外贝加尔军区的恰克图市。1970年从装甲兵军事学院指挥系毕业后,他前往德国城市泽伊泰恩,指挥坦克第9师坦克第95团的一个营。几个月后,他被调到同师的近卫坦克第70坦克团的团长。在军队竞赛里,近卫坦克第70坦克团被公认为军队中最​​好的团,而他的营是团里面最好的。由于在驻德集群司令伊万诺夫斯基组织的战斗训练中取得了成功,以及在社会主义竞赛中的胜利,他提前被授予少校军衔。之后任第一副团长,后任团长。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成为乌拉尔军区训练坦克第44师的副师长,并很快成为其师长。

“不知何故,未来的俄罗斯总统,当时的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委员会第一书记鲍里斯·叶利钦,来到该部门参加党的会议,”弗拉基米尔·吉洪诺维奇回忆说。“我们和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沟通得很好,我们甚至一起去打猎......”

1980年成为总参谋事学院的学生。从学院毕业后被任命为驻克里米亚的第32军军长。1984-1986年为坦7集司令,之后直到1988年为39集司令。从1987年到1989 年,他担任喀尔巴阡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随后被任命为华约集团驻东德人民军的助理代表。不久后他回到喀尔巴阡军区的原职位上。1993年退役,住在白俄罗斯,积极参与了白俄罗斯指挥和参谋学院的创建。 直到现在,他还在为白俄罗斯共和国军事学院武装部队总参谋部进行作战培训。他的一个孙子在中国工作。


维克托·彼得罗维奇·杜贝宁


米哈伊尔·格里戈里耶维奇·肯久霍夫 (1939-2011.12.2)

1957年参军,曾在驻德集群服役,任近坦2集独立坦克145团团长。1988-1989为坦7集司令。苏联解体后住在明斯克。


苏菲扬·乌泽里罗维奇·别帕耶夫 (1937.12.23-)

出生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Bulungu村。1944年,别帕耶夫一家被驱逐到中亚。1960年毕业于红旗基辅坦克兵学校。1969年毕业于装甲兵军事学院。1979年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1982年为驻德集群坦克第25师师长。1989年3月至1991年10月,他指挥坦7集。1991年10月被任命为外高加索军区副司令,深度参与了与格鲁吉亚-阿布哈兹战争和卡拉巴赫战争期间向冲突当事方转让武器的情况。有人声称别帕耶夫与格鲁吉亚国防部长滕吉兹·基托瓦尼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卡拉巴赫冲突的过程中,亚美尼亚指责他严重偏袒阿塞拜疆人。1993年7月被退役。在退役后担任达吉斯坦共和国军事委员。1993年,他被选入巴尔卡尔人民国民议会,并任主席。1997年,他成立了巴尔卡里亚之声组织。同年,他被任命为卡巴尔达-巴尔卡尔总统属下的人权和政治压迫受害者康复委员会执行秘书。后来被更名为促进和发展民间社会机构与人权委员会执行秘书。2002年5月,由他领导的“巴尔卡尔之音”组织改名为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奥塞梯的“阿兰”党,他被选为该组织的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其任期于2007年得到延长。他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内政部下属的公共理事会成员。2006年4月3日,别帕耶夫在纳尔奇克遭到不知名的枪手的袭击,他的腿部被击伤。


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伊赛琴科夫 (1945.5.2-)

1967年毕业于莫斯科高级合成指挥学校,从排长开始担任各种职务。1976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为摩步团团长(1976-1980),师长(1983-1987)。1989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1991-1992年为坦7集司令。1992年为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但是1993年后效忠俄罗斯联邦。1993-1994年为俄军陆军教育工作-人事关系司司长,1994-1998年为驻阿尔及利亚的俄罗斯军事专家小组组长。会说流利的德语和法语。VOPM“精神遗产”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98年退役后担任莫斯科地区组织负责人。


阿纳托利·瓦西里耶维奇·克瓦什宁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科兹洛夫 (1946.1.1-)

出生于莫吉廖夫地区。参军后先是在土耳其斯坦军区服役。1970年毕业于布拉戈维申斯克高级坦克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北高加索军区担任坦克排指挥官,坦克连连长以及坦克营参谋长。之后在1977年毕业于装甲兵军事学院。毕业后指挥了一个坦克营,然后是土耳其斯坦军区的坦克团副团长,从1979年12月至1981年,他指挥近摩5师近坦24团参加了入侵阿富汗的行动,驻在信丹德地区。1988年至1992年他作为近坦2集的副司令,负责战斗训练。1992至1993年在白俄罗斯军区任职。1993年8月被任命为坦7集司令。1997年6月,根据白俄罗斯总统的法令,他被任命为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被授权签署白俄罗斯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关于延长白俄罗斯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关于消除紧急情况后果和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的协定的文件。2001年2月退役。


坦8集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


伊万·彼得罗维奇·科尔恰金 (1898.8.24-1951.7.24)

出生在弗拉基米尔地区。1914年被征召入帝俄军队,隶属于第78步兵师第311团步兵团,在西南方向上战斗。1916年伤愈后被送往科夫罗夫的第250预备步兵团,之后在莫斯科第五军官学校进修。之后重回前线。在一战期间授予三级圣乔治十字勋章和四级圣乔治十字勋章各一枚。1918年8月参加红军,1919年起为弗拉基米尔地区契卡的成员,负责保卫铁路安全。1920年前往南方面军作战,参加过1921年对弗拉基米尔地区农民起义的镇压。1922调去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临时指挥了第1和第2土耳其斯坦步兵团。从1924年12月起为第4土耳其斯坦步兵团参谋长。自1925年12月以来,他被任命为第2步兵师第5土耳其斯坦步兵团团长。1927年1月从”射击“军官培训学校毕业后回到土耳其斯坦军区,与巴斯玛奇分子作战。自1930年11月起为驻普斯科夫的步兵第56师参谋长。1935年2月出任列宁格勒军区总部第9部门负责人。从1936年11月起为机械化第7军机械化第31旅旅长。1937年10月突然被NKVD逮捕,一直关押到1940年2月才以”证据不足“为由释放,并恢复军籍。1940年2月起为步兵第121师的步兵团长。从1940年6月起为勒佩利军校的负责人。自1940年7月起担任坦克第17师的副师长,并在次年3月为师长。1941年5月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将该师调往奥廖尔,但在6月20日,部队改变路线,前往舍佩托夫卡和伊贾斯拉夫。6月21日,该师到达指定区域,并在那里卸货。

随着伟大卫国战争的开始,该师被重新部署到奥尔沙地区,由西方面军节制。1941年6月30日到达指定区域,从7月2日起成为20集的一员。在7月2日至3日晚上与德军的机械化部队进行了战斗接触。在长达5天的激烈战斗中,部队压制了多达5个德国师向斯摩棱斯克方向突击的行动。但是该部队的主要任务-到勒佩利展开防御-尚未实现。此时遭受严重损失的邻近的右翼坦克第14师开始撤离,其结果是科尔恰金上校被迫转移他的预备队来掩护右翼。在重新集结期间,敌人对左翼部队进行了袭击,这迫使战斗在被半包围中进行。在战斗的第7天晚上,敌人成功地包围了该师并将其逼至防御阵地。在7月9日至10日晚上,该部队突围成功。在这些战斗中,该师的摩步第17团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第一个得到列宁勋章的部队,而科尔恰金上校也被授予红旗勋章。1941年8月19日该师解散,并在其基础上组建了坦克第126旅,其指挥官依然是科尔恰金。他参加了莫斯科之战。从1941年12月23日起调任红军装甲兵总局第7航空局首长。他在督促制造气动零件方面做得很出色。在他的领导下,总共建立了2所航空训练学校(Kotlasskoe和Solikamsk),成立了55个航空训练营。从1942年6月28日起代理布良斯克方面军装甲兵领导小组组长。但是,该小组还未正式成立就解散了,因此他于6月30日被任命为坦克第17军军长,负责为正在向沃罗涅日推进的40集提供援助。7月24日,科尔恰金接管了沃罗涅日阵线的坦克第18军。从1942年9月8日(或10日)起,他开始指挥机械化第2军,参加了奥廖尔进攻战役。在此期间,军团解放了谢夫斯克,奥廖尔,姆岑斯克等城市。 1943年9月25日,该军成为最早强渡第聂伯河的部队之一。在基辅以北登陆,占领了桥头堡并将其稳固。为了表彰在行动中的优异表现,该军被授予了”涅任“的荣誉称号,并被改编为近卫机械化第7军。同时为了表彰他对军事单位的成功领导以及个人勇气和英雄主义,根据1943年10月1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伊万·彼得罗维奇·科尔恰金坦克兵中将被授予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第1219号),并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然后,作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一部分,该军参加了下西里西亚战役,上西里西亚战役,柏林战役和解放布拉格战役。

战争结束后他继续指挥该部队。1946年5月至1947年4月为总参军事学院的学生。从1947年4月起为南方集群装甲兵主任。从1948年2月起为机8集司令。自1951年4月起为国防部汽车和拖拉机总局副局长,死于任上。


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布尔杰伊内 (1908.10.18-1987.4.21)

出身于工人家庭,1928年入党,1931年参军并选送到萨拉托夫装甲兵学校学习。1932年毕业后任排长,1933年被派去莫尼诺机场当汽车技术员,1935召回部队,任坦克连连长。1937年-1940年在机械和摩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坦53团团长,后任机4军参谋。伟大卫国战争开始后被调去37集任参谋,遭遇了基辅合围战,被围了22天才逃出重围。随后任坦3团团长,参加了罗斯托夫攻势,成功解放了罗斯托夫。1942年1月任坦2旅旅长,随后任坦24军参谋长,1942年12月17-24日该军夜袭塔钦斯卡亚机场,在26日被授予近卫军称号,改为近坦2军。1943年6月起至战争结束他接替巴达诺夫成为该军军长,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等各大军事行动。1945年4月19日,最高苏维埃因他在“抗击纳粹侵略者时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优良的指挥能力”授予他“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以及金星勋章(5026号)。战争结束后继续任近坦2师师长,1946年任机7集参谋长,1947-1947年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获得金质奖章,1950年毕业后回到机7集参谋长的岗位上不久,升任机8集司令,1954年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助理,1958年任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1960年任军区第一副司令。1963年任国防部中央自动化中心主任,1967年任华约集团驻东德人民军高级军事代表,1974年退役。


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列柳申科

见近坦4集


阿马扎斯普·哈恰图罗维奇·巴巴贾尼扬

见近坦2集


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别利克 (1909.10.6-1980.6.12)

出生于基辅省茹科夫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内战期间,他的父亲参加红军,在伏尔加河舰队中战斗,于1923年去世,他的母亲在洗衣店工作。在1925年,他被送到一个儿童教育营,在那里他完成了基本学业,还学会了开锁的技能。1927年9月加入红军。1930年毕业于基辅步兵学校。1929年入党。从学校毕业后,自1930年以来,他在乌克兰军区指挥了步兵排,骑兵中队和侦察排。然后他再次被送去学习,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的装甲兵部队高级培训班。然后,他指挥了一个坦克排。自1937年5月起为坦克连的指挥官,从今年12月起为驻蒙古的侦察坦克营的营长。自1940年8月起出任外贝加尔军区独立第8摩托车团团长。在这一年年底,该团被转移到白俄罗斯,并被纳入机械化第20军序列中。自1941年6月以来他率领该团在西,西南,布良斯克方面军方向进行过战斗,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对舍佩托夫卡的防御。1942年1月受重伤,在医院接受了几个月的治疗后,他返回部队。1942年11月开始调入西南方面军。作为坦克第5集团军的一部分,他以在斯大林格勒击败德军的表现而闻名。独立第8摩托车团在苏军反攻斯大林格勒的第一天就被派往突破口方向以摧毁敌人总部。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该团增补了T-34坦克和一个反坦克团。在8天的时间里(1942年11月19日至28日),该团在敌人的后方深处作战,与前线的友军完全隔离。在这几天中,罗马尼亚第5军的3个团总部被摧毁,几列敌军列车被炸毁,多达800名敌军被消灭,1100名敌军士兵被俘,7个装有弹药和食品的仓库,247辆汽车,470辆拖车,14辆坦克,16门自行火炮,11架飞机,15门反坦克炮,以及斯大林格勒-利哈亚段上的铁轨和通讯线被炸毁。在罗斯托夫地区的奥布利夫斯基区,该团袭击了一个敌方机场并摧毁了其中的9架飞机,在车站炸毁了6辆装有弹药的货车。此外,该团将850人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并成立了8个游击队,每个分队30-50人。通过其行动,该团对敌人的击败做出了贡献,并在其队伍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自身损失仅为26人和3辆摩托车。别利克中校在突袭中巧妙地指挥了该团,表现出了勇气和英雄主义的奇迹。第九天,该团返回阵线。为此,根据1943年2月1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法令,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别利克中校被授予列宁勋章和金星勋章,以及苏联英雄称号。在整个1943年,他继续指挥该团,该团在1942年12月18日改称了近卫摩托车第3团。他参加了哈尔科夫地区冬春季的攻防战,参加了第聂伯河战役。 1943年10月,他被派往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学习,并于1945年1月毕业后返回近卫摩托车第3团。自1945年3月起被任命为近坦2旅旅长,参加了东普鲁士的进攻行动。

自1945年11月起为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近机30师副师长。1946年11月,他成为近机28师的指挥官。从1952年11月至1953年10月,他在总参军事学院的高级战术课程学习。自1953年10月起为莫斯科军区近机66师师长。自1954年1月起担任近机23师师长。自1956年6月起为莫斯科军区近13军军长。从1958年2月起,他在喀尔巴阡军区指挥坦8集。1960年5月至1961年8月以及1962年4月至1966年8月出任驻德集群副总司令。从1966年8月到1978年12月,他担任了外贝加尔军区部队司令长达13年。这个地区被认为是苏联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因为它覆盖了与中国的边界,并且当时两国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在边界上武装冲突发生了好几次,每年发生的小规模事件数以百计。在备战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建立了几条经过强化的防线,其中部分地区处于高度战备状态。 1969年,他第二次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的高级战术课程。1971-1980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审计委员会委员。苏联第8和第9次最高苏维埃代表(1970-1979)。自1979年1月起为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顾问。


瓦西里·季诺维耶维奇·比夏林 (1912.3.31-1969.1.8)

出生于乌法省的一个工人家庭。在他8岁那年父母双亡,他在兹拉托斯特的孤儿院中长大。1930年毕业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Novaya Lyalya镇的工厂学徒学校,毕业后留任工厂学徒学校的教育生产主管。从1934年11月到1936年12月,他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铁道团服役,以保护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铁路。 1935年5月,他从军校毕业,并担任该团的排长。在1939年转入红军,被任命为西伯利亚军区步兵第128师的营长。 1940年1月抵达苏芬边界,并作为第8集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进攻行动。战争结束后,该师被转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并部署在立陶宛。自1941年1月起,担任团助理参谋长。该师在战争的第一天就进入战斗,结果在波罗的海的战略防御行动中损失惨重并被包围。1941年10月逃离包围圈后,他被调到步兵第144师,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在1941年12月12日的战斗中,他在兹韦尼哥罗德附近受重伤,一度被认为已经牺牲了。在医院度过了六个月后回到军队,从1942年9月起为独立步兵第106旅参谋长。在他到职后不久,德军开始了进攻,在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的防御行动中,比夏林中尉在斯帕斯克耶,叶菲莫夫卡,Malye Gorki附近的战斗中表现出了勇气和毅力,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勋章-红星勋章。 1942年底,该旅被转移至西南方面军,参加了奥斯特罗戈日-罗索汉斯克进攻战役和哈尔科夫防御作战。 1943年2月,在伊久姆的战斗中,旅的总部遭到德军的袭击。在困难的情况下,参谋长比夏林英勇地率部击退了敌军的进攻,他为此被授予红旗勋章。1943年入党。从1943年5月至战争结束为近卫步兵第62师参谋长,他的部队参加了下第聂伯河,科尔逊-舍甫琴科夫卡,乌曼-博托沙尼,雅西-基什尼奥夫,布达佩斯,维也纳等的大大小小各项战役。在夺回克列缅丘格东南部的桥头堡后,他被授予红旗勋章。1944年11月,由于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对部队熟练的指挥,近卫步兵第62师参谋长比夏林中校被授予一级爱国战争勋章。而在1945年4月,近卫步兵第62师参谋长比夏林上校因在初期就巧妙地阻止了德军在巴拉顿湖以北的突破,并在反击中率先进入杰尔而再次被授予一级爱国战争勋章。同月,为了表彰他率部突袭Benkhod和Polgar,俘虏了1500名敌军的优秀表现,他被授予二级库图佐夫勋章。

战后继续近卫步兵第62师参谋长。1946年5月,他被任命为近卫步兵第4师的参谋长,1947年3月改任近卫步兵第95师的参谋长。1947年9月-1948年11月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步兵指挥官课程。从1948年12月起,他担任近机28师的参谋长。从1951年12月起,任驻德占领军的近机20师参谋长。从1954年2月到1956年10月,他成为该师师长。1957年,他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自1958年3月起为坦8集第一副司令,1960年5月成为坦8集司令。自1964年12月起为喀尔巴阡军区参谋长。1967年9月担任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在“多瑙河”行动中,他是喀尔巴阡方面军司令。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共二十大代表。1969年11月8日在利沃夫逝世,死因为胃癌。


维克多·菲利波维奇·科托夫

见近坦4集


维克多·阿尔卡季耶维奇·梅里姆斯基 (1919.2.15-2003.5.3)

1937年参军,就读于高尔基装甲兵学校。1939年毕业后参加了苏芬战争。1940年入党。1941年6月26日起就在前线作战。1942年6月担任坦克第17军军长助理,参与了坦克第17军(后来转变为近卫坦克第4军)在顿巴斯,库尔斯克和右岸乌克兰的战斗。1944年担任近卫坦克第4军总部作战部主任的高级助理。在战争结束时,他在近机3旅参谋长的位子上。

战后毕业于装甲兵军事学院和总参军事学院。在1960年代初期,他担任近坦5集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从1964年7月起为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助理,负责战斗训练和军事教育机构。自1967年1月起为坦8集司令。1968年,他参加了“多瑙河”行动。1969年12月调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自1974年6月起为陆军战​​斗训练总局副局长。1979年8月至11月,在乌斯季诺夫的命令下,梅里姆斯基中将作为巴甫洛夫斯基上将领导下的一个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前往阿富汗,以全面研究政治局势。评估阿富汗政府军的状况。他前往几乎所有的阿富汗军队调研,从军团到师到基层到阿富汗国防部。他本人认识并且经常会见塔拉基,阿明和后来的卡尔迈勒,对局势进行了清晰,深入的知识评估,并对所有三名阿富汗领导人进行了恰当的描述。他的评估报告表明,将苏联军队引入阿富汗是不适当的。然而上意难违,最终政治局做出了入侵阿富汗的决定,并令巴甫洛夫斯基退役。而梅里姆斯基则受命开始准备进入阿富汗的编队和军事单位的部署,并使其进入战备状态。1979年至1984年为苏联国防部行动小组副主任。他在计划和指挥军事行动时引起下属对他的黑白分明的态度:一方面,梅里姆斯基无疑为40集的战斗备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规划行动时出现一些错误,造成了不合理的巨大损失,比如近空103师在Shigal村附近的战斗和摩步66旅在Khara村庄附近的战斗。根据亚历山大·列别德的回忆录,部分官兵暗地里骂他为“灰色死神”。1985年至1988年为陆军副总司令兼作战训练总局局长。1988年退役。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亚姆西科夫 (1918.3.17-1998.2)

1936年参军,不久后被送往萨拉托夫坦克兵学校进修。1939年毕业后任坦35旅侦察营营长。1940年参加苏芬战争。

伟大卫国战争开始时任坦43师参谋,在杜布诺-卢茨克-布洛迪一线经受了战争的考验。1942年任坦克营营长,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作战,1944年任自炮1498团团长,从1944年12月至战争结束任近重自炮344团团长。战争期间多次受伤,共获得4枚各类勋章。

战争结束后任近自炮70团副团长。1949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50-1951年任中央集群坦克和装甲兵总指挥,1951直至1954年期间任中央集群参谋长。1954-1955前往总参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近机8师师长(1957开始近摩20师)。1959年升任3集训练处主任。1960年12月调往外高加索军区任近7集第一副司令。1964-1968任北方集群第一副司令,1968年6月后担任华约集团驻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高级军事代表。1969.12回国,任坦8集司令,1972-1974任敖德萨军区第一副司令,1974-1979国防部总监局成员,1980-1986年任装甲兵学院院长。1986年退役。

第八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1971-1975)。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 (1922-1991)

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参军,并于1941年毕业于萨拉托夫坦克兵学校。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他是近坦37旅的一个坦克排排长。1943年入党。

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在苏联军队中服役。毕业于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军事学院并获得了金质奖章。之后他曾担任坦克第66师的师长以及远东军区某集团军的副司令。在再次以金质奖章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从1968年12月起为5集第一副司令。1970年-1972年5月出任北方集群第一副司令。1972年5月-1975年12月为坦8集司令。1975年12月-1979年9月出任北高加索军区第一副司令。1979年退役,住在顿河畔罗斯托夫。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莫克罗波洛夫 (1927.12.28-2001.4.24)

出生在乌法省红切尔内村。在完成高中学业后,他于1944年开始当了一个锁匠。1948年以来,他一直在红军服役。先后毕业于装甲兵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和总参军事学院。 他曾是外贝加尔军区某坦克团团长,之后是列宁格勒军区的一个师长。在1975-1979年期间担任坦8集司令。之后调任乌拉尔军区第一副司令、陆军副司令,最后是国防部总监组成员。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舒拉廖夫

见近坦2集


谢尔盖·阿列克谢耶维奇·苏罗杰耶夫 (1937.2.22 - 2003.11.9)

1980-1983为坦8集司令,1983-1987为中央集群副司令。1987-1990为敖德萨军区第一副司令。1990年在安哥拉当首席军事顾问。之后退役。解体后住在日托米尔。


瓦连京·巴甫洛维奇·萨多夫尼科夫 (1938-)

1955年开始服役。1963年入党。毕业于装甲兵学院和总参军事学院。1983年7月-1985年7月为坦8集司令。然后就退役了。


阿纳托利·安德烈耶维奇·戈洛夫廖夫 (1942-)

出生于斯摩棱斯克。1959年参军,1963年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高等合成指挥学校后,他被分配在“射击”高等军官培训学校工作,然后外放当连长。1972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之后调去萨哈林岛,1974年开始指挥一个摩步团。1976年前往总参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为近摩20师师长。1984年被任命为近坦1集第一副司令。1985年转任坦8集司令,参与了切尔诺贝利的救灾工作。1988年为莫斯科军区副司令。1992年8月他被任命为俄军陆军副司令兼作战训练司司长。1995接替被退役的沃罗比约夫成为陆军第一副总司令;1998-2000年为国防部战斗训练局局长。2000年退役。


列昂尼德·谢尔盖耶维奇·佐洛托夫 (1941.11.1-2019.2.22)

他于1963年毕业于基辅坦克兵学校,1974年从装甲兵军事学院毕业。担任一个训练坦克团团长,之后为南方集群某坦克师副师长和某摩步师师长。1982-1985年为近摩2师师长。1987年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担任36集第一副司令。1988年出任坦8集司令。1990年5月-1996年11月为莫斯科军区参谋长兼第一副司令。1996年12月起为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监察组副组长。自1997年8月起-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自1999年8月起为俄联邦武装部队联合军事学院院长,有教授职称。2002年10月到点退休。住在莫斯科。葬于特罗伊库洛夫斯科耶公墓。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托尔辛

没有找到他的简历和相关资料。。。

只知道他在做青少年军事科普工作。

编辑于 2023-06-01 14:52 ・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