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裂纹又称开片,冰裂是长期在干燥的环境下失水脱水的一种干裂的表现,所以冰裂和包浆也是相对的,长期把玩的包浆必然好,包浆好的冰裂形成的就慢,如同一块土地,勤于用分泌的汗渍和油渍灌溉,必然不会干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老蜜蜡皮壳无冰裂。而孔道有冰裂。
任何物件都有新老之分,分辨方法各异,蜜蜡亦是如此。但小编认为,蜜蜡不光分为新蜡老蜡,还应该有烤色老蜡一种。烤色的不用多说,就是经过外部加工使得颜色变化,国家认可,只不过一些人把烤色称为老蜡,在此提出反对意见,为了迎合市场,严格意义上讲希望称之为烤色老蜡。
可能市场上都把颜色较深的棕色蜜蜡统称为老蜜。所以大部分朋友对老蜜的认识仅止于深色的。
其实严格意义上的老蜜,就小编的理解应该是做成成品百年以上,经过把玩,甚至入过土的。
一般老蜜的特点是:由于蜜蜡性质所至,因此很容易被磨花。通常老珠表面会有一些岁月的痕迹,比如大多表面布满风化细纹,或表面坑坑洞洞。
这里要特别注意,老蜜的风化细纹有点儿象是景德镇瓷器的“开片”不规则且细密地遍布表面,但看上去,纹似乎又被一层透明质包在里面,表面摸上去又是光滑的。行话似乎就叫包浆。这种“开片”一般大眼看不太出要仔细观察或在放大镜下才会看出。
而目前也有不少仿旧的珠子也有所谓的裂纹冒充风化纹,但仔细对比全然不同。
下图风化黄手串是仿的,它的表面“风化纹”可以感觉到比较深,基本用手可以直接摸出来,肉眼直接清楚看到。看似明显,但极做作。
如果是工艺好的,会用真蜜蜡珠去做,土里埋埋,看上去旧旧的,还真颇有岁月的痕迹,但那就象是年青人化个老妆。经不起推敲。
厚道的就用蜜蜡做旧,划出裂再烤出色,不厚道的就根本不是蜜蜡了。
请大家要仔细的看好。这种大裂纹可不是自然风化出的,是人工做出来的。
老蜜蜡的形状
一般老珠子似乎很规则形状的很少。大多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那么一切。有些老蜜,表层风化没有这么清晰,不用放大镜,看不太清楚,但只要仔细看,还是能看的出。现在有不了塑料做的假蜜蜡,形色仿的很像,初级玩友,很不容易分辩。
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疑惑了,那目前市场上的新工棕色蜜蜡是不是年代就不够甚至是假的呢?
一般而言,目前市场常见的天然琥珀蜜蜡类(不包括彩蜜哦),与古董级老蜜蜡的真正的起源是一样的,所用的原料是同一种,都是经过千万甚至上亿年的松柏类树脂,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自然环境洗礼石化而成的化石。
不同之处就是目前市场常见的所谓新蜜蜡,是近期开采的原料,近期加工成饰品的。而且为了增加强度,大多在前期经过加温加压处理。
(琥珀蜜蜡类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在 2-3 、比重 1.05-1.1 ,熔点 150 ℃ -180 ℃ ,燃点 250 ℃ -375 ℃ 。可轻而易举地用小刀切割,韧性差,裂痕呈贝壳状。因此原石直接加工成饰品比较容易损坏)
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把颜色淡的,比如黄蜜叫新蜜,而把颜色深棕的蜜蜡叫老蜜。其实这只是市场上的一个约定俗成,严格说来并不算是十分规范。
古董级老蜜的则是至少百多年前就加工成成品,并被佩带过的。多被称为老件。就如同明清瓷器之与现在的瓷器,虽然过去工艺可能不如现代的优越,看起来也不如现代的漂亮,但价值与内涵会有不同。
下面这些就是棕蜜,目前市场称之为老蜜的蜜蜡。大家可以跟的真正老蜜对比一下。虽然有的外形还算古意,但终究感觉还是少了些历史的厚重感。
新老蜜蜡看细节
孔道:
首先要排除小孔这类,因为百年前制作的工艺较为落后,一般为手工制,钻的孔本身就大,又经多少年的盘玩,线绳的不断勒压,老蜜蜡至少有线绳磨损的喇叭孔或线绳向一侧勒压的钥匙孔。
包浆:
包浆是漫长岁月中把玩者经久的摩挲盘玩的手泽。由于经久累月的盘玩,老蜜蜡表面形成一成类似于膜状的光泽。
密蜡的光泽从一种程度相对的证明加工成品后的存世的时间。
风化纹:
风化纹又称橘皮纹,这个名字非常确切,就形象的和橘子皮差不多,仔观之下都是大小不一的点聚合成一个面。
风化纹是长期放置、鲜于把玩,没有油、汗的滋润,阳光空气等对蜜蜡皮壳摧残一种沧桑的表现,所以长期把玩、包浆细腻的老蜜蜡,几乎都没有这种风化纹呈现。类似于人的皮肤,化妆品用的多,就没有那么粗砺。
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冰裂是长期在干燥的环境下失水脱水的一种干裂的表现,所以冰裂和包浆也是相对的,长期把玩的包浆必然好,包浆好的冰裂形成的就慢,如同一块土地,勤于用分泌的汗渍和油渍灌溉,必然不会干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老蜜蜡皮壳无冰裂。而孔道有冰裂。
有人说过,老蜜蜡玩的就是一个皮壳。这个说法也没错,皮壳包含着她所有的历史,除掉皮壳,老蜜蜡和新蜜蜡的内层基本没有区别,所以老蜜蜡玩的是舒服的孔道,细腻的包浆形成的宝光,以及含着无限内函的风化和冰裂纹。
作者 陈楠
|
2020-05-13 10:54:37
阅读
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