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狂野的松树  ·  OSS报SignatureDoesNotMa ...·  3 月前    · 
帅气的木耳  ·  How to convert JSON ...·  9 月前    · 
2020-10-19 来源:《光明日报》 收藏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不以分数论英雄,“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不再用升学率给学校“压担子”,学校怎么评价?“破五唯”后,教师学术水平如何评判?师德师风如何常态化监管?中高考改革将随之发生哪些“质”的改变?劳动教育又该如何融入教育全过程?……当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家长、老师、校长、学生都有不少困惑。针对上述公众热议、关心的问题,本报约请教育领域权威专家给予解答,以期为学校、教师、学生厘清一条科学、专业的发展路径。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志勇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沈炜

更关注教育公平、更尊重学生选择权、更以学生为本——

不以分数论英雄,中高考将有这些“质”的改变

学生问:评价改革方案公布后,要求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不以分数论英雄之后,“好学生”的标准改变了吗?未来想当一个“好学生”要做到哪些方面?

钟秉林:评价改革方案扭转过去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学生为本。

评价标准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整体性。首先对于学校、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唯清华北大升学人数,不唯“一本”考取率;那么,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自然也不以分数论英雄,更加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问:评价改革方案要求构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未来的中高考改革将随之发生哪些“质”的改变?

钟秉林: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指向人才选拔的标准或者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因此,最终又归结到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上,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2014年以来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为例,改革的目标首先是促进公平,特别是入学机会公平,当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从“上大学难”转变为“上好大学难”。2019年,我国的高考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1.6%,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入普及化阶段。因此,当前的高考改革和过去不同,它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其次是科学选才,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手段,把有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学生选拔出来,送入适合的高校深造。这个改变很大,精英教育阶段只需要通过统考把“尖子生”挑出来送入大学深造。高考改革的第三个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引导中小学校克服过去应试化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通过招生计划分配来解决入学机会公平的问题,比如对于贫困地区农村考生招生的专项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增加人口大省和西部省份的招生计划,缩小与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的差距等。

考试方式改革在探索之中,高职高专和本科招生进行分类考试,用两张不同的试卷衡量不同的人才。有的高职院校采取注册入学,根据高中学业成绩,再通过“职业性向测试”判断学生适合哪个专业。

考试内容也要发生变革,要“小步走,不停步”,不能“翻烧饼”,今年这样明年那样,学生和教师都受不了。每年都有一点变化,累计五年八年,将有可观的效果。文理不分科就是重要的改革方向。

考试科目也在进行调整,目前高考综合改革除了统考语数外三科之外,还加上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科目,有的省份是“3+3”,语数外三科之外,学生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自选3门作为选择性考试科目,上海是“6选3”,浙江是“7选3”,这个组合就多了,“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河北等第三批改革的8个省份根据前面的试点经验进行“3+1+2”科目组合的尝试,除了语数外必考之外,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有12种选择。这些改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

家长问:评价改革方案要求把德育记入综合素质评价,虽然政策好,但是会不会拉不开区分度,大家都一样,最后还要看分数呢?

钟秉林:确实有些家长有这样的担心。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几点,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可信”,真实可靠,不能有水分,更不能弄虚作假;其次要“可比”,要用事实、数据、证据说话,反映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千篇一律,套话空话;三是要“使用”,高校要合理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考录取是“硬挂钩”还是“软挂钩”,在录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使用,都要去探索。比如一些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就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有些试点省份还探索“三位一体”“631”等综合评价招生,高考统考成绩占六成,高校自主测试占三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占一成。总之,要积极探索“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说到“德育”的评价,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来进行,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德育要一体化设计和实施。我认为,评价学生的品德是可以具体化的,比如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等,要注重学生健全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体现效能感和满意度——

不用升学率给学校“压担子”后

好的中小学要用这些“标尺”量

学生问: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出现对师德师风问题的报道,当此类现象广为人知的时候,往往已经产生严重后果。师德师风如何常态化监管?

张志勇:《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从总体上讲,广大教师是爱岗敬业的,人民群众对人民教师是满意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少数教师师德师风失范,给教育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令人痛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整治予以严惩。

考核师德师风,既要管住底线,更要弘扬高线。最关键的是,教师的师德师风要体现在立德树人上,体现在人格陶冶上。要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师德师风评议和警示教育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

校长问: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在努力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的同时,不唯分数、不再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要用哪些标准?

张志勇:关于好学校的标准,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尺,但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成为共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基本载体是要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发展首先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次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是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好学校的标准还应该体现效能感和满意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完整有效,符合现代教育治理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对学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改变学校唯分数评价的倾向,应给“唯升学率”考核指标念紧箍咒,改变单一的唯升学率的结果评价导向。结果评价要从单一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走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同时,要重视过程评价,把学生学习行为纳入评价的过程。重视多元评价,不仅看文化课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劳动清单完成的情况、综合素质的发展标志性成果等。最后,要实施增值评价,对学校、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基于差异,尊重不同学校、学生的个性。

教师问:教育部多年前就提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总体方案》再次强调,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为什么?如何保证落地?

张志勇:有的地方、有些学校在现有的教师工资总额里面,启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教师本身是反对的,他们认为这是从自己的兜里边拿出一部分工资进行重新分配。过去,很多地方在对公务员实施奖励性考核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教师。我认为,要通过注入工资增量来启动绩效工资制度。各地在为兑现奖励性工资时,应纳入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这是启动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一次机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的顶层设计,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就是要向承担更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教师倾斜,绩效工资要基于教师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进行考核。教师的绩效工资从根本上来讲,不应是评出来的,应该是干出来的,要慎用通过简单投票的办法来确定教师绩效工资的做法。

家长问:《总体方案》要求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意义何在?

张志勇:“做家访”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的光荣传统,重新提出加强这一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每位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这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家校合作共育的需要。这里需要强调,网络交流不能代替现场家访,只有走进每个学生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成长的家庭条件、文化背景、教育期望等,更有效推进家校合作共育。

聚焦学生发展全过程、学生评价过程各要素、社会协同多方面——

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要聚焦这“三个一体化”

校长问:《总体方案》将“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作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上海有哪些经验?

沈炜:今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更加聚焦学生发展全过程、学生评价过程各要素、社会协同多方面,抓牢“三个一体化”:

抓牢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一体化衔接。在学段纵向上,根据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意趣,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从劳动观念、情感、能力、精神四方面明确育人目标。在学科横向上,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依托中小学“学科德育”和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

抓牢学生评价一体化实施。探索研究构建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把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在学校招生自主测试环节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评价。自2014年起,上海结合中高考改革,明确参加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课时为高中生60课时、中职生20课时,初中生公益劳动80课时、职业体验32课时,并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抓牢家校社劳动教育一体化协同。通过明确学生家庭劳动时间、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建立不同学段家务劳动清单等,让家庭成为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让家长成为学生的第一位劳动老师。2000年起建设了涵盖爱国主义、劳动实践、传统文化、科普教育等12大类2000余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实践岗位80多万个,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能力。

老师问:劳动教育被淡化、被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存在课程开不足开不齐、课程被挤占、课时被挪用等情况。对于劳育课程课时,上海是如何规定和保障的?

沈炜:课时落实情况是衡量课程开设情况的“基本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劳动教育情况的“硬杠杠”。对此,上海向学校亮出“制度规范”,明确课时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专题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校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家长问:《总体方案》提出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党委和政府应如何履行好职责?

沈炜:上海始终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全市层面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劳动教育工作作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内容予以明确,重点突出“两个关键”:

突出建好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这支关键力量。不断完善专任教师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各项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劳动教育教师特聘制度,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吸引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

突出加强区域和学校履行劳动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这一关键环节。对学校劳动教育特别是课程内容、课时落实的实施情况,明确要求教育督导部门对各区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分类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上海不断完善“政府—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全覆盖的责任链条,让各方各尽其责、各施所长,共同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姚晓丹、柴如瑾、陈鹏、邓晖)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