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音
ㄖㄨ
ˊ
ㄏㄨㄚ
ㄙ
ˋ
ㄩ
ˋ
漢語拼音rú huā sì yù
釋 義像花一樣的嬌美,像玉一般的溫潤。比喻男子風姿俊秀。語本《詩經.魏風.汾沮洳》。後用「如花似玉」比喻女子美麗動人。
典 源
《詩經.魏風.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
彼汾
1>
一方
2>
,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
3>
;美如英,殊異乎公行
4>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5>
。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
6>
。
汾:音ㄈㄣ
ˊ
,河水名。源出山西省寧武縣西南管涔山,南流至曲沃,再折向西行,於萬榮縣西北注入黃河。
方:通「旁」,旁邊。
英:花朵。
公行:古代掌管君王兵車的官吏。行,音ㄏㄤ
ˊ
。
藚:音ㄒㄩ
ˋ
,即澤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橢圓形,夏季開小白花。根莖可入藥,為利尿劑。
公族:古代掌管君王宗族的官吏。
典故說明《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大序〉曾歸結《詩經》裡的作品有三種不同的寫作方法,其中「賦」是直接描寫其事,「比」是借彼來喻此,「興」則是寄物以抒發己意。所謂比,就是修辭學裡所講的譬喻,作者可以透過這種表述手法,間接表達出自己對於某些人事物的看法。《詩經.鄭風.有女同車》就提到:「有女同行,顏如舜華。」根據唐代孔穎達《詩經正義》的說法,「此女﹙指齊國女子﹚之美,其顏色如舜木之華﹙花﹚。」就以綻放的花朵來比擬女子的美貌,甚至作為女子的代稱。漢語語料裡,常可看到這種詞彙,如:「花轎」、「煙花巷」、「覓柳尋花」等。另外,在《詩經》的另一篇詩章〈魏風.汾沮洳〉裡,也借用花來比擬男子,表示對作品裡男子儀表的讚美;同時又用美玉來譬喻那位男子的德行,是如此高潔而且有光采。在古代,君子有佩玉的習俗,所以文獻中經常將玉石和君子的品德類比,如《禮記.聘義》裡就曾經記錄君子如玉,有「仁」、「智」、「禮」、「樂」、「忠」、「信」等美德。可見花或玉都可以用來表述一個人的美好。後來「如花似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女子美麗動人。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朝元豐年間,有一個少年舉子,姓魏名鵬舉,字沖霄,年方一十八歲,娶得一個如花似玉的渾家。」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端的是賽陽臺、欺洛浦,生得來如花似玉。」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俺哥哥又不是打家截道的殺人賊,倒賠了個如花似玉的好嬌妻。」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徽州府休甯縣蓀田鄉姚氏有一女,名喚滴珠。年方十六,生得如花似玉,美冠一方。」
明.袁宏道〈廣陵曲戲贈黃昭質時昭質校士歸〉詩其一:「試將校黑分黃眼,品取如花似玉人。」
《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親走出門看時,已不見了白鬚公公,但見如花似玉的一雙男女,約莫有三四歲長成。」
明.徐霖《繡襦記》第四齣:「有箇親生女兒,年方二八,小字亞仙,生得如花似玉。」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女子美麗動人。
-
他一夜輾轉難眠,腦海裡都是那女孩
如花似玉
的容顏。
-
沒想到幾年不見,當年的小女生如今已是
如花似玉
的美少女。
-
鄰家少女長得
如花似玉
,還有一顆善良的心,可說是人見人愛。
-
新郎英俊挺拔,新娘
如花似玉
,一對新人甜甜蜜蜜牽著手步入禮堂。
-
縱然沒有
如花似玉
的容貌,但她憑著動人的歌聲,仍在歌壇風靡多年。
參考詞語
-
似玉如花
ㄙ
ˋ
ㄩ
ˋ
ㄖㄨ
ˊ
ㄏㄨㄚ
sì yù rú huā
即「如花似玉」。見「如花似玉」條。
-
《九尾龜》第四九回:「貝夫人將近中年,只生了一個女兒,卻生得似玉如花,千嬌百媚。」
-
《玉蟾記》第三七回:「有箇(個)沈家村,員外沈宗仁所生一女,名喚蘭馨,真箇(個)是似玉如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
《合錦迴文傳》卷一:「昔秦符堅時,武功人陳留縣令蘓道質,生有三女。那三女之中只有第三個女兒蕙娘,小字若蘭,生得丰神絕世,真個似玉如花,更兼才情敏妙,精通詩賦,又復善于繡錦,工于機抒,十指中疑有仙氣。」
ㄖㄨ
ˊ
ㄩ
ˋ
ㄖㄨ
ˊ
ㄏㄨㄚ
rú yù rú huā
即「如花似玉」。見「如花似玉」條。
-
《筆生花》一回:「其時九華已交五歲,玉華甫及三齡,一般的生得如玉如花,聰明乖覺。」
ㄖㄨ
ˊ
ㄏㄨㄚ
ㄙ
ˋ
ㄩㄝ
ˋ
rú huā sì yuè
猶「如花似玉」。見「如花似玉」條。
-
《四遊記.南遊記.第一二回》:「鳳凰山玉環聖母,有一女兒,名叫鐵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
《廿載繁華夢》第五回:「周庸祐覺得此話有理,便備一輛車子,用三五個人隨著,迎了徐兆祥的婢子過門。周庸祐一看,果然如花似月,蘇州美女,端的名不虛傳。」
-
《紅樓夢》第一○九回:「可憐一位如花似月之女,結褵年餘,不料被孫家揉搓以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