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一边是上映以来就稳坐票房冠军的香港电影《反贪风暴4》,继续刷新着该系列的票房成绩,稳步向着7亿大关迈进。


一边是去年的港片黑马《无双》收获7项大奖,毫无悬念成为了第38届香港金像奖的最大赢家。


就在这两部合拍片尽显光芒之时,中央宣布新政:放宽内地香港合拍片的限制,一连发布五项利好措施。

香港人士参与内地电影业制作,在合拍片的演员比例和内地元素上,都不再作限制,不仅在项目申报上取消了相关费用,优质影片还可以申请内地奖励,香港电影及电影人也可以报名参评华表奖、金鸡百花奖等内地电影奖项。

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无疑是对整个香港电影界的一种鼓舞。

逐渐崛起的内地市场,为香港电影业提供充足而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在打破固有的限制后,也将会发展出更多更多元化的类型内容,成为下个阶段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0 1 如何定义“合拍片”

在电影领域,合作/合拍,通常既包括联合投资(Co-finance),也包括联合制作(Co-production)。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合拍,最早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毗邻国之间为拓展影片市场,相互联合,共同提供资金、人才和发行放映管道。

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影片资金来源,也能扩大影片的市场覆盖,还可以享受到合作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税收优惠,避免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准入限制和配额限制。

因此,合作/合拍既是降低市场风险、扩大市场机会、突破破贸易壁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益的经济手段,也是利用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创造文化差异性和文化相似性相结合的一种“熟悉的陌生”的美学效果。

可以说合作/合拍的模式,既是电影美学创新的需要,更是电影市场的需要。

0 2 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模式

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合拍主要包括三种主要的形式:

第一种,是联合摄制。即由内地和香港共同投资、共同摄制、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

第二种,是协作摄制。由香港方出资,在内地拍摄,内地有偿提供设备、器材、场地、劳务等形式的协助;

第三种,是委托摄制。香港方委托内地方在中国内地代为摄制。

其中,第一种方式则被称为“合拍片”,在拍摄前获得拍摄许可证,拍摄完成后获得公映许可证,即可在中国内地作为国产片发行。而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的影片,如果进入内地,必须作为“进口片”审查引进。

0 3 中港合拍片的进程

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合拍,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但当时更多的是受到“政治性”的外部推动。

直到80年代初,内地成立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颁布了第一份合拍片的管理规定,阐明合作拍片必须统一安排、统一归口管理。

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合拍在严格的政策限制下开始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少林寺》,上映后不仅在内地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亿的票房纪录,也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动作、功夫题材一时间成为了合拍片的主流。


与此同时,随着香港经济的繁荣和腾飞,香港电影工业也进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被称作是“东方好莱坞”的香港平均每年制作100多部电影,其中八成都是来自本地制作,总票房超过了十亿元。

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合拍政策也逐渐相对规范和宽松。

从1989年以后,合作/合拍进入了繁荣期,到1992年,超过了50部,占当时国产电影总量的1/3左右。根据票房统计数据,在1993 年上海十大卖座片中,《霸王别姬》、《唐伯虎点秋香》、《新龙门客栈》、《狮王争霸》、《喋血英雄》、《梦醒时分》、《大红灯笼高高挂》、《新碧血剑》、《少林豪侠传》等合拍片就占了其中9席的位置。



不过这个时期,香港电影对于当时既无资金也无市场化经验的内地来说,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不少合作,都是内地方提供厂标、设备、场地、劳务方面的合作,基本不介入核心创作或制作。

东方好莱坞由盛转衰,合拍也进入低谷。

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受美国大制作商业片冲击,韩国、台湾等主要港片市场均受到了本土的限制政策,再加上金融风暴等一系列事件对香港经济的重击,电影产量倏然滑落。

中国内地对电影拍摄许可和公映许可的审查尺度也越来越严。

1996年出台了《关于国产故事片、合拍片主创人员构成的规定》,要求合拍影片主创人员除导演、编剧、摄影师应以内地居民为主外,担任主要角色的境内居民一般不应少于50%。强调合拍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内地与香港的电影合作产量从1993年57部, 1996年29部,1997年为25部,到 1998年则下滑为7部。再加上港产片进入内地市场要面临好莱坞分帐大片的竞争,两地电影合拍进入了低谷期。

直到2003年,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才正式成为香港电影与合拍片的分水岭。

根据CEPA,香港电影业可享三大优惠:进入内地庞大市场;原本列为入口电影的港产片,不再受配额限制,只须经过审批便可在内地院线上映;放宽中港合拍片模式,合拍片可被视作内地电影在全国上映;以及香港院商可在内地经营院线。

香港电影生态从此被颠覆,港产片数量日渐萎缩,合拍片反成主流。

根据CEPA规定,合拍片的内地主要演员比例不可少于主要演员三分一,而且剧情需与内地有关,以收窄文化和价值观偏差,也有助攻占内地市场。

进入2005年以后,合拍数量每年都在30部以上,几乎是香港电影年产量的近一半,纯粹的「本土」港产片越来越少。

许多香港电影制作人都意识到,香港电影投资规模超过600万港元,就大多需要内地市场的支撑。所以,「迎合」内地需求,甚至像《无间道》、《旺角黑夜》、《大块头》(港译《大只佬》)等发行内地、香港两个不同版本,便成为合拍片的一种生意选择。

04 中港合拍形成华语片新格局

国际市场上华语片影响力的提高,对于内地和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在类型创作上进行了转型升级。包括《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一代宗师》《捉妖记》等等。


可以说在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深度融合下,华语电影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合拍不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普遍选择。资本、制作、市场都融合在一起,已经表明内地与香港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市场配置的具有化学反应的后合拍时代。

而这些电影不仅要面向内地、香港,更要面向世界。内地优秀的导演、明星,香港成熟的对外销售网络、推广经验,融合在一起,以华语电影的整体优势,踏上文化产业的跨界之旅,共同创造华语片的大市场。

文章内容参考文献:

1.《传播与社会学刊》,(总)第七期(2009):31–60,尹鸿、何美《走向后合拍时代的华语电影:中国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合拍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