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独立日】7月28日(1821年)

【国庆日】7月28日(1821年)

【国家政要】总统奥扬塔·乌马拉·塔索(Ollanta HUMALA Tasso),2011年6月当选,7月就职;总理(即部长会议主席)安娜·哈拉,2014年7月就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128.52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东同巴西毗连,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约4300米,亚马孙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孙林区。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首都平均气温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东部在2000毫米以上。秘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个地震多发国家。

【人口】人口3081万,其中印第安人占45%,印欧混血种人占37%,白人占15%,其他人种占3%。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多种印第安语。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利马(lima),人口822万。年平均气温18.7℃。

【行政区域】 全国共分24个大区和1个直属省(卡亚俄省)。

【简史】古代境内居住着印第安人。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都,在高原地区建立印加帝国。15~16世纪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马城,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建立秘鲁共和国。1835年秘鲁与玻利维亚合并,称秘鲁─玻利维亚邦联,1839年邦联瓦解。1879~1883年,联合玻利维亚同智利进行了“太平洋战争”,秘战败割地。秘长期遭受内乱外患,军人曾多年执政。1980年举行民主选举,恢复文人政府。1990年至2000年,“改革90”领导人藤森(日裔)两任总统,2000年11月辞职流亡日本。2001年至2006年,“秘鲁可行”党领导人托莱多任总统。2006年至2011年,阿普拉党领袖加西亚任总统。2011年7月28日,民族主义党主席乌马拉就任总统,任期5年。

【宪法】现行宪法于1993年12月31日生效。宪法规定总统可连任一届,隔届可再当选;增设第一和第二副总统;国会由两院制改为一院制;对恐怖分子可处极刑,等等。2000年11月和2005年3月,秘国会两次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不得连任,正式赋予军人和警察投票权。

【议会】称国会,国会拥有立法和监督职能。一院制,由120名议员组成,有立法和监督职能。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5年,须是秘鲁出生、年满25岁、有选举权的本国公民,可连选连任。国会主席在议员中选举产生,任期1年。国会每年举行两次全会,休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主持工作。

【政府】内阁由部长会议主席和16名部长组成。总统主持部长会议并任命内阁。

【司法机构】法院分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一审法院和调解法院。各级法官均通过全国或地方法官委员会考核推荐,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从大法官中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国家检察院为独立机构,检察长由最高检察团选举产生,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一次,但第二任期不得超过2年。

审计署为独立机构,审计长由政府提名,国会任命,任期7年。

【政党】秘鲁政党林立,主要有:

1、秘鲁阿普拉党:又称人民党。1930年9月21日由阿亚·德拉托雷创建。多为中下层人士。对内主张民主、自由和社会正义,反对独裁,主张调整新自由主义政策,准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对外主张独立自主、拉美团结,反对帝国主义。1985至1990年首次执政。

2、秘鲁民族主义党:2005年成立。在贫困地区和城市弱势群体中拥有较高支持率。反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主张发挥国家对经济的适当干预作用,但坚持私有制,不搞国有化。

3 、基督教人民党:1966年由基督教民主党分裂而成。在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支持者多为企业主。指导思想是基督教民主主义,主张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赞成依靠国内外私人企业发展经济。1980至1984年同人民行动党联合执政。

4、秘鲁团结党:1994年由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创建。成立之初是支持德竞选总统的竞选组织,由反对藤森政府的中左翼小党派及独立人士联合组成,德任名誉主席。自称是“既不搞极端自由主义,也不搞民众主义的中间民主力量”。在1995年大选中获国会17个议席,成为当时力量较大的反对派和国会第一大反对党团。2006年4月,奥扬塔·胡马拉(Ollanta HUMALA )以该党总统候选人身份参加大选,并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使该党力量得到加强。

5、人民行动党:1956年由费尔南多·贝朗德创建。对内主张代议制民主和混合经济 模式 ,即国家、个人、村社集体等多种所有制并存;对外强调独立自主和不结盟原则,支持拉美一体化。该党曾分别于1963年和1980年两次执政。

秘鲁士兵在首都利马参加阅兵游行

秘鲁军队是在19世纪初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总统任主席。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武装力量联合指挥部,由三军司令组成,直属总统领导,成员为三军总司令,并轮流担任主席。

秘鲁实行义务兵制,服役期两年。

2004年秘总兵力11.5万人。陆军7.5万人,设6个军区,编有14个师、3个大队、5个支队、3个直升机中队,装备各类坦克410辆、装甲运输车280辆、装甲侦察车165辆、各种火炮830余门;各类飞机88架。海军2.5万人(包括陆战队3000人和海军航空兵800人),设有5个海区,共有各类舰艇66艘,其中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4艘、潜艇8艘、导弹快艇6艘,飞机40余架。空军1.5万人,编有4个飞行联队,1个训练司令部;装备各种飞机428架,其中作战飞机118架、武装直升飞机23架。1992年从尼加拉瓜购进苏制武装直升飞机19架,1996年从俄罗斯购进米格—29战机10架。另有预备役部队18.8万人(陆军),准军事部队7.4万余人。

秘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突出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主张在国际事务中遵循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泛美体系准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支持联合国改革,主张加强联合国的权威。尊重作为普遍性价值的人权。主张在反毒、反恐、反腐和消除贫困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支持拉美地区团结和一体化,主张以强调民生、公正和公平的“拉美共识”代替“华盛顿共识”。优先发展同周边及其它拉美国家关系,重视同美国关系,积极发展同欧盟及亚太国家关系。秘现与13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秘是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十五国集团、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里约集团、拉美一体化协会、拉美经济体系、亚马孙合作条约、南美洲国家共同体、安第斯共同体、南太平洋常设委员会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国。1998年11月,秘鲁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同美国的关系】秘美于1826年建交。美是秘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2006年4月,秘美签署自贸协定。同年6月,秘国会批准该协定。2007年11月、12月美国众、参两院先后通过该协定。12月14日,美总统布什签署颁布实施秘美自贸协定的文件,加西亚总统访美出席签字仪式。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秘鲁把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放在其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2008年,秘同拉美国家高层交往频繁。

【与智利关系】秘鲁和智利的矛盾由来已久。1883年秘智两国爆发太平洋战争后签署了《安孔条约》,后来又在1929年签署了《利马条约》,但两个条约都没有提及领海划分问题。根据两国海上边界线划分的不同主张,有约3.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争议。

2006年初,智利政府宣布纠纷海域为智利所有,并写入宪法。2007年8月,秘鲁政府宣布通过有关秘智两国海疆划分概况图,也宣称对纠纷海域拥有主权。2009年3月秘鲁向海牙国际法庭提交了有关与智利的领海划界争端的备忘录。

【同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苏联解体后,秘政府相继承认独联体各国。1997年,秘先后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6年11月,加西亚外长在出席越南河内APEC会议期间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双边会晤,并签署了《秘俄伙伴关系条约》。 2008年11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对秘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系俄国家元首首次访秘。

【同日本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和组织的关系】藤森总统执政期间,秘日关系发展迅速,日本在秘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秘是拉美国家中接受日援最多的国家。2003年后,秘日关系因藤森的引渡问题而一度陷入停滞。加西亚政府上台后,积极修复因引渡藤森问题而受损的秘日关系。2006年11月,加西亚外长访日。2011年3月秘鲁和韩国正式签署两国自由贸易协定。

【同欧盟的关系】欧盟是秘重要贸易伙伴和资金来源地。2008年5月,第5届欧盟—拉美加勒比国家首脑会议在利马举行。来自欧盟27个国家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发表《利马声明》。

利马唐人街入口处的中国牌楼。利马唐人街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帕鲁罗街,是该国最大的华人聚居地。

【同中国的关系】1971年11月2日,秘鲁与中国建交。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增强,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2005年,两国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6月,托莱多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8年,中秘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效。3月,加西亚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加强中秘传统友好、深化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并签署涉及经济、文化、司法、能源、动植物检疫等领域的9项合作文件。11月,胡锦涛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1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其间,胡锦涛主席同秘鲁总统加西亚举行会谈,会见秘鲁国会主席贝拉斯克斯。中秘宣布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成功完成,两国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并签署涉及海关、植物检疫、卫生、扶贫、金融等领域的11项合作文件。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同构筑新时期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就发展中国和拉美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作了全面阐述。2009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秘鲁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13年4月,乌马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两国元首宣布把中秘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9年9月17日,秘鲁议会通过了祝贺中国国庆60周年提案。提案宣布,秘鲁“承认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过程中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

中秘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为秘鲁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第五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国。2009年4月28日,两国签署《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于2010年3月1日起实施,成为中国达成并实施的第8个自贸协定(含内地与港澳CEPA)。这是中国与拉美国家达成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两国在文教、科技、军事、司法等领域的友好合作深入发展。

秘鲁是传统的农矿业国,经济水平居拉美中上游。“秘鲁”在印第安语中是“玉米之仓”的意思。矿业资源丰富,石油自给有余。藤森执政期间,实行私有化政策,并在物价、税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托莱多政府实行“恢复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平稳,5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5%,通膨降低,贸易顺差加大,资本市场更加健全,投资者对秘前景普遍看好。但经济发展的成果未能惠及广大下层民众,贫富分化等问题未得到根本扭转。 加西亚总统就职后,基本延续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吸引投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施扫盲计划;对能源和矿业企业加征高额利润税;增加就业和改善劳工权利。秘鲁政府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吸引投资,经济持续增长。2008年,秘鲁国内生产总值为1276亿美元。

● 货币名称:新索尔(Nuevo Sol)

马拉盐矿由大约3000个小盐池组成,分布在乌鲁班巴河谷的山坡上。 新华社/路透

【资源】 秘鲁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银、锌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亿桶,天然气储量为7.1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

【工业】秘鲁工业以加工和装配业为主,主要工矿产品有铜、锌、金、银等。

【农牧渔业】 秘鲁农业分为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是秘鲁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如咖啡、棉花等。粮食作物以马铃薯、大米等为主。由于秘鲁海洋资源丰富,秘鲁还是世界主要的鱼粉、鱼油生产国。

安第斯山脉中的马丘比丘古城遗迹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古城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旅游业】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利马大广场、黄金博物馆等。2008年,秘鲁吸引外国游客194.87万人次,旅游创汇23.95亿美元。

【交通运输】秘鲁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0%。水上运输较发达,外贸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秘是南美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铁路总长2021公里(2006年)。水运方面,2006年全国共有海港10个,内河港口3个。主要港口有:卡亚俄、钦博特、伊洛、派塔和萨拉维里。此外,秘鲁有机场31个,其中国际机场5个,分别是:利马“豪尔赫·查维斯”国际机场、库斯科国际机场、伊基托斯国际机场、塔克纳国际机场和阿雷基帕国际机场。

【对外贸易】秘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出口矿产品和石油、农牧业产品、纺织品、渔产品等。近年来,非传统产品的出口上升到占全国出口的1/4左右。进口工业原料、资本货物和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中国、巴西、智利和加拿大。

2011年3月21日,秘鲁与韩国在首尔正式签署两国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这一协定,秘韩两国将在协定生效后的10年里陆续废除所有进出口商品关税,其中韩国产彩电和秘鲁产咖啡等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行零关税,汽车、家电产品等韩国大宗工业产品和芦笋、香蕉等秘鲁大宗农产品等分阶段减免关税。

2013年3月1日,秘鲁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据此协定,秘鲁99.3%的农产品将可享受关税优惠,100%的工业品将可免税进入欧盟市场。秘鲁的芦笋、油梨、咖啡和辣椒等重要农产品也将全部免税出口欧盟国家。

欧盟目前是秘鲁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据秘鲁官方数据,2012年,秘鲁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129.43亿美元,其中秘鲁对欧盟出口总额为77.4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51.98亿美元。截至去年底,欧盟国家在秘鲁累积投资额达117亿美元。

【外国资本】1991年3月,秘鲁政府修改外资法,取消了对外国投资的某些限制措施,允许外商在能源、电信、自来水等部门投资,利润自由汇出。

秘鲁是古印加文化发祥地。古老的印加文化丰富多彩,闻名世界,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的发展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秘鲁历史上从未设立过文化部,文化事务一直由秘鲁国家文化局负责。多年来,秘鲁人民为创造自己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出了不懈努力,社会各界要求设立文化部的呼声日益高涨。2010年7月14日,秘鲁国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设立文化部的法案。新成立的文化部负责管理国家文化研究所、广播电视局以及国家博物馆等机构。9月4日,秘鲁文化部长胡安·马丁·奥西奥在秘鲁总统府宣誓就职,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文化部长。首任文化部长奥西奥是秘鲁著名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

【文化 】

● 皇家费利佩城堡

始建于1747年的皇家费利佩城堡位于秘鲁首都利马西部的卡亚俄港,占地7万平方米,城墙长1580米,高5.88米,宽12至14米,全部用坚石砌成,是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在美洲殖民地修筑的规模最大的防御工事。

1747年8月1日,城堡奠基,当时的西班牙总督何塞·安东尼奥亲自掌锹铲下第一锹土。城堡的设计者是法国宇宙结构学家路易·戈丁、西班牙数学家何塞·阿米奇和城堡建筑专家胡安·弗朗西斯科。工程建建停停,历时29年,耗资300万比索。城堡建成后,为纪念已故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五世,遂被命名为“皇家费利佩城堡”。 在充满战乱的一个多世纪里,这个城堡从未被攻克过。

城堡建成后,先后担任过防御工事以及临时政府、国会和法院所在地等不同角色,现已被改建成秘鲁陆军军事博物馆,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2008年,费利佩城堡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的一处分会场。

● 高原古都——库斯科

秘鲁库斯科省省会库斯科曾是古印加帝国的都城。城中精美的石砌墙垣和太阳庙遗址等古印加文明的痕迹比比皆是。库斯科位于海拔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秘鲁人称其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库斯科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秘鲁传统美食——帕恰曼卡

“帕恰曼卡”在印第安克丘亚语中意为“大地之锅”,是秘鲁一道历经千年的传统佳肴。帕恰曼卡与秘鲁国菜“塞维切”齐名,2003年入选秘鲁国家文化遗产。根据印第安人的习俗,一般在欢庆传统节日、生孩子、洗礼、结婚、乔迁等喜事时,大家会一起做帕恰曼卡。做菜时,男人们负责挖坑、挑拣石头和炭火,女人们负责腌制肉类、准备各种调料,孩子们包玉米粽。食物烤好后,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刚“出土”的美味。

● “秋摇”遮耳帽

“秋摇”遮耳帽是安第斯山区居民常用的御寒物品,已经成为秘鲁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教育】秘鲁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现行教育体制为:学前教育1至2年,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5年。2004年教育经费88.97亿新索尔(约合27亿美元),占国家预算的18.4%。2005年全国15岁以上文盲总数约为27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3%,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农村人口。

秘全国著名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首都利马。最著名的国立大学是圣马科斯大学(建于1551年),亦是拉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排名前五位的私立大学分别是:天主教大学、利马大学、圣马丁·德彼雷斯大学、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和太平洋大学。

秘鲁全国共有各种报纸及刊物20余种,其中在利马发行11种,主要有:《商报》,发行量约28万份;《快报》,发行量15万份;《共和国报》,发行量15万份;《秘鲁人报》,发行量25万份;《太阳报》,发行量3万份。主要政论期刊有:《假面具》周刊,发行量3.5万份;《请听》和《是》各发行1万份。

秘鲁新闻社和安第斯新闻社为官方通讯社。

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107家,除一家国家电台外,其余均为私人电台。影响较大的电台有:国家电台、圣罗莎电台、秘鲁节目电台、团结电台和联合电台等。

全国共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4家,其中57家为发送台,17家为转播台。电视七台为国家台,其余均为商业性电视台。影响较大的商业性电视台有拉丁台(电视二台)、美洲台(电视四台)、泛美台(电视五台)、安第斯台(电视九台)、OK台(电视十一台)和全球网台(电视十三台)。

责任编辑: 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