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体贴的柿子  ·  Unity ...·  1 年前    · 
爱跑步的鸡蛋  ·  python ...·  1 年前    · 

摘 要 :融媒体时代,军事电视新闻讲故事的方式更加多维,军事记者只有把镜头聚焦基层,把身心融入火热的军营生活,才能使军事新闻报道兵味战味浓郁,让“中国风”成为“国际范儿”。本文以央视《军事报道》为例,探讨在多重视角透视下讲好强军故事。

关键词 :聚焦基层;报道战斗队;多重视角;国际化呈现

新时代军队好故事的电视表达,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图谱,军事记者应充分利用丰富而神秘的军事元素,进一步拓展话语内容、改变叙述方式、增加思维维度,提升军事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全球化语境中,运用多重视角透视、“他者”镜像展示,更好地在世界场域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本文以央视《军事报道》为例,探讨在多重视角透视下讲好强军故事。

一、把镜头聚焦基层:讲好普通一兵的故事

电视新闻讲故事的优势在于影像,一段有冲击力的画面、一句有感染力的语言,都会激活观众的视听场域。近年来,《军事报道》越来越多地把镜头对准普通一兵,从官兵的故事中汲取养分、吸收灵感,“基层折射”让官兵的出镜率越来越高,成为人民军队奋进强军征程的印证与缩影。

故事从一张张普通士兵的脸庞开始。“这是战士们最不想让妈妈看到的脸庞,这是可以在内心深处打上烙印的特写镜头,这是可以从中解读出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视觉力量……”在新闻《天狼淬火 雪枫特战旅5昼夜“魔鬼周”训练》中,一群浑身裹满泥浆的女兵,面对镜头露出灿烂的微笑。这些汗水泪水泥水交织在一起的脸庞直击观众内心,让人们更想知道5昼夜魔鬼周训练,女兵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严酷磨砺?前行的路上滴着汗、撒着血。这样的青春,满身泥浆却散发着硝烟,现场的真实呈现,让受众在强烈的震撼中读懂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军人特有的血性。在“国际军事比赛—2018”中,12位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普通士兵成为《军事报道》新闻头条内容,这一显著位置的编排,凸显了让战士成为主角的编辑理念。这12人在“厄尔布鲁士之环”这一被称为“时间跨度最长、体能要求最高、比拼环境最为恶劣”的赛事中,以2小时11分的优异成绩强势登上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主峰。在高原训练时,画面中他们那一张张被强烈紫外线灼伤的脸庞,脱皮、龟裂、疼痛,让观众深深为之感动。

故事从一句句去中心化的表达延展。新闻叙事的视角不再是以媒体本位为起点,打破了刻板严肃的解说形态,从专业话语叙事转向微视角讲述,使节目更加平实感人。《我的兵之初》是专门为新战友开设的专栏,用新兵的视角讲述身边的故事。这一专栏的拍摄者是以新兵为主体的“拍客”群体,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却更真实地呈现出新兵的训练生活。

特别是个体叙述方式,轻松活泼的语态、新潮时尚的话风、自说自拍的视频,一下子拉近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让节目的鲜活性跃然于屏幕之上。比如,“原以为大学毕业后,我会成为一个心怀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但没想到我和军营来了一场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邂逅”;“从前我爱拍美女和风景,但自从参军入伍的那一天,我就爱上了军营,我把镜头对准了我和我的战友”。战士们诙谐幽默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他们到新兵营后的点滴变化。还有的战士自我调侃,“我就说我这么精神的小伙儿,不来当兵不白瞎了嘛!”自拍杆取代摄像机,自拍自述取代一问一答,让普通一兵拥有了更多的电视话语权,也满足了他们在屏幕上表达心声的愿望。

“兵记者”作为新兵中的一员,在节目中串场介绍自己和战友的故事,运用抖音、说唱等段落化话语碎片,给故事点缀亮色,让观众在对“兵记者”的角色认同中,感受他们军营的第一次青春历练,以及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等多才多艺的热情展示。《微视频走红新兵营》《阳光女兵逐梦军营》《军营男子汉养成记》等新闻在电视和新媒体推出后,不仅圈粉无数,还为我们在新兵营发展了很多“兵记者”。

二、把身心融入故事:做好体验式报道

独特的军事元素是军事节目的标识,军事记者通过体验式报道可以充分调动这些元素,进而达到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当然,这样的体验和记录必须是融入身心,才能把观众带入情境中,否则走过场式的拍摄和采访,画面语言和采访内容一定是空洞无物,即使画面再工整,语言再准确,也无法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深邃的内容。

军事记者也是战斗员,给观众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军事记者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既是记者,更是战士,也要编入战斗队,上战场去战斗、去冲锋。《军事报道》的每个军事记者都是一名战斗员,背起一套集拍摄、采编播等于一体的单兵设备,这支战斗队就可以在军事舆论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与风平浪静的报道不同,军事记者的采访恰恰是在战斗气息浓郁的轰鸣声中展开的,现场报道往往是在恶劣的演训天候中进行的,镜头呈现是在奔跑中纪实捕捉的。比如,在西北大漠驻训的官兵,演训中突然遭遇一场罕见的沙尘暴。军事记者就像拿起武器一样,敏锐地抓起摄像机拍摄下了狂风卷积着黄沙,像一座山一样朝着官兵们的野战宿营地压过来的画面。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中,满身沙尘的官兵驾驶战车,投入炮兵群集火射击演练。又如,昆仑八月飞雪,官兵们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展开一场全体系全要素实兵对抗演习,军事记者就像战士冲锋一样,越是恶劣环境越向前,在风雪中出镜和采访,现场感很强。记者作为战斗员的融入,无论是镜头表现还是语言表述,和整个报道的画风一致、语态一致,报道的内容也会更吸引人。

置身演训场,只有走得更近,才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角,而这也是军事记者发挥自身专业性优势,最大限度用好军事元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军事比赛报道中,军事记者登上正在海上行驶的两栖战车介绍比赛盛况,无论是在舱内还是舱外,都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在苏沃洛夫突击赛中,记者乘坐国产履带式步兵战车,感受它的速度与激情,不禁发出现场味十足的感叹,“在整个4.3公里的赛道上转了整整一圈。我的感受有两个,第一个是特别刺激,第二个是非常地不可思议。马上就要飞起来一样。在过涉水场和通过其他障碍时,整个战车的晃动都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在中俄联演报道中,军事记者在直升机上从空中拍摄战斗队形、兵力运用,更加近距离地呈现了演训全程。

军事记者也是普通一兵,为观众带来浸入式体验。当前,有的报道让观众觉得离自己很远,战车的轰鸣、战士的队列等等,类似的画面多年来占据了军事新闻节目很大篇幅,这些画面在展现宏大叙事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因其没有具体所指,在故事类报道中所能呈现的信息量很少,没有代入感,让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进而影响到节目的关注度。

军事记者不仅是记录者、见证人,更是参与者、亲历者,不仅要展现看到了什么,更要记录它能给观众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真正和官兵们一起走上战位、岗位,在现场代替观众去感受去体验,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将故事细节更多地呈现,形成收看期待,进而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移情、同化、浸入等心理感受,将更多情感投射在节目中。扫雷作业到底有多艰苦?军事记者穿上防护服感受它的厚重、闷热;潜艇兵有多艰辛?军事记者走进狭窄的舱室,进入他们的战位,感受潜艇兵的工作环境。这些军事记者的视角、“我”的主观感受,来源于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与到任务中。

常年行走在边防线上的官兵早已对这片驻守的土地再熟悉不过,而对于军事记者而言,边防到底有多苦多累?如果不是亲自和官兵们走一趟巡逻路,这一路上的苦与乐,以及与官兵结下的战友情又如何传递出来?

在报道海拔5450米的喀喇昆仑冰峰哨卡的新闻中,军事记者和官兵一起巡逻在边防线上,感受他们高寒缺氧还要执著前行,以及官兵之间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的意志力量。在7天7夜里,记者和官兵一起同吃同住同巡逻,感受风雪高原的凛冽寒风,体会上气不接下气爬上冰峰哨卡的艰难。在凿冰取水现场,记者和战士们一点点凿开冰,亲身感触高原取水之不易,很快缩短了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消除了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感,让受众很自然融入到节目中,领悟到更多细腻的故事内核。在千里川藏线上,军事记者跟随汽车兵一路颠簸前行,经历多个危险路段;在西藏山南,军事记者和无名湖哨所官兵一起手拉手爬山涉水,穿过原始深林,体验着战士们以苦为乐,无怨无悔戍守祖国壮美河山。此时新闻所要传递的已经不是巡逻本身,而是通过记者感悟所展现的军人家国情怀。

三、多重视角透视:国际化呈现中国军队

从第一支迎外部队,到不断邀请外国媒体来军营参观,越来越开放和自信的中国军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就需要与世界进行更有质量的沟通与交流。军事电视新闻节目更应站在全球视野高度,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中国军队故事,国际化呈现中国军队。

寻找多种差异中的交汇点,在碰撞中激发报道活力。随着外军学员越来越多地走进国防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等中国军校,《军事报道》打破带有本土化特点、单一模式的线性叙事方式,在多种文化的交织碰撞中找寻传播点,在国际传播中不断提升与世界对话的活力与能力。国际化不等同于西方化,而是找寻交汇点、平衡点、共鸣点。如,“陆军国际学员周”无疑是展现我军与外军平等交流最鲜活的报道内容,无论是军事电视新闻节目还是专题节目都将这一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着眼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巴西、加拿大、埃及、法国等11个国家军事院校与我军11所陆军院校的学员共同学习训练。特别是整理内务、队列训练等各国的差异,这些细节展现出不同军事文化碰撞与融合。对于这样一个话题,BBC记者就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新型中国军队》,用7天时间记录了两名英国学员在中国军校的学习生活,中国军队开放自信,官兵之间纯洁友善的关系,中外学员之间交流战术科目,都成为此片展示的重点,我们将它引用于军事新闻节目中,制作播出了《BBC记者眼中的中国军队》,借用它国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出一种中国军队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又如,在“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俄罗斯军人对中国军队书法艺术、野营文化、军队标识等充满兴趣,红星电视台还专门进行了报道,我们及时捕捉到这一兴趣点制作节目,用外媒的视角看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军人,在报道上与国际接轨,在军事思维理念的碰撞中让节目更加鲜活。

吸纳“他者”视域下的多元感知,在不同言说力量中发现融通话语。“他者”镜像是我军形象塑造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报道中,只有打破一些过于自我的叙事形态,介入更多“他者”视角,以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去接纳不同观念,才能让中国军队的故事为世界所懂,使“中国更强大,世界越和平”的理念达到更好更强的传播效果。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组织外军学员赴南昌、井冈山、延安、西安等地现地教学的新闻,就是一个多元感知的选题。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南昌八一广场,镜头中的外军学员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朱毛“挑粮小道”上,学着当年红军的样子,肩扛扁担、运送粮食,体验红军挑粮的艰难。这些报道通过外军学员的切身感受,折射出人民军队发展的艰辛历程,对国际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报道中,来自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高级军官畅谈参观感受,成为“他者”的重要视角。他们中有的10年前来过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让外国军官不禁感慨道,“无论是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还是新型战斗机,以及广泛用于当代信息化作战的各式新武器,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军事领域的飞跃”。第一次来中国的斯里兰卡准将苏吉瓦在接受采访时,对“一带一路”建设深有感触,“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框架下,斯里兰卡经济、军队发展迅速。斯里兰卡和中国共同建设汉班托塔港和科伦坡港,作为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需要投资和发展来造福人民,我们非常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报道中《外国军人眼中的中国军队》也成为亮点和精品。在选题策划时,《军事报道》就拟定了“开放的中国不再神秘”、“变革中的人民军队”、“走出去的中国军人”、“强大的中国是威胁吗?”、“大国军队大国担当”等主题,多个国家的中高级军官从不同角度来谈中国改革开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话题,成为一种跨越意识形态、制度理念、文化形态的国际传播过程。曾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习过的白俄罗斯驻华武官彼得,在采访中,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亲眼见证的中国建设发展步伐,对于中国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这些年,中外联演越来越频繁,巴基斯坦陆军准将阿姆贾德·哈尼夫对于中巴反恐演练印象深刻,他为记者展示了一张张双方军人在技战术方面交流学习的照片,在他看来,这样的交流对于两军都非常有意义。来自尼泊尔的巴拉特·古隆上校曾经在南苏丹执行过维和任务,和中国维和官兵有过多次合作。他说“维和人员往往处在非常大的危险中,一些中国军人还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他们都是非常优秀、英勇的。中国军队建设的友谊之路长达15公里,为当地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来自意大利的海军中校马西莫·提伯里来说,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和”的理念,中国军队强大,军力增强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报道以国际视角审视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军队的快速发展,以融通中外的话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客观地叙述事件,讲述既不俯视也不仰视,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更好地发挥了引导国际舆论场的作用。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新闻节目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