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政府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宁芜铁路扩能改造(沧波门至古雄段)项目建设框架协议。南京人期盼多年的宁芜铁路扩能外绕,终于提上项目实施议程。
宁芜铁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既有宁芜铁路于1935年建成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长三角地区承担重要客货运输任务的国家铁路线,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地方铁路处处长章晶说:“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发展,中华门、安德门、江宁等区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横越这些区域的宁芜铁路,对这些板块造成了割裂,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对于沿线市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记者从规划图上看到,宁芜铁路扩能改造(沧波门至古雄段)项目线位从沧波门站引出,沿仙西联络线及京沪高铁廊道,下穿南京南站北广场,并行沪汉蓉铁路向西北前行,引入古雄站。新建线路为电气化复线铁路,将提升既有宁芜铁路(非电气化单线铁路)规模,线路设计总长约26.7公里,其中隧道段长约14.1公里。
章晶介绍,宁芜铁路外绕后,将“缝合”割裂的城市空间,整体打通城市发展脉络,促进沿线两侧经济发展。
宁芜铁路外绕后带来的另一大利好是,既有宁芜铁路廊道地下将规划建设地铁8号线,成为衔接各板块发展的新支撑,地面绿化及交通配套等市政设施建设,则将成为城市空间布局新景观。
市民盼宁芜铁路扩能外绕
计划扩能外绕的宁芜铁路沿线共有13个平交铁路道口。昨天,记者来到中和桥制药厂道口旁采访,在此居住了63年的彭香梅说:“火车只要经过,打电话、看电视都要停下来。我老伴有神经衰弱,就希望有生之年铁路能搬走,让我们睡个安稳觉。”彭香梅的邻居王女士半开玩笑地说:“住在铁路边几十年,我们连说话的嗓门都不知不觉变大了。”
在中和桥道口工作的刘师傅告诉记者,目前道口平均每天有90趟列车通过,遇到火车挡道,大明路堵上400米是常事。
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火车通过,一名外卖骑手被拦了下来,他沮丧地对记者说:“估计又要超时被罚款了。火车有时候连着两趟一起来,一堵就是十几分钟。”
宁芜铁路不仅带来了交通不便,对于城市环境也有一定影响。“目前的宁芜铁路是单线铁路,火车主要是内燃机车,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噪声也是市民反映较多的问题,但按照铁路部门要求,列车通过平交道口或者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必须要鸣笛。”章晶说。
市民盼宁芜铁路扩能外绕,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90年代起,路地双方便启动了相关研究。2001年,路地双方基本形成“利用铁路廊道,外绕至南京南站”的共识,基本固化了沧波门至南京南站段的外绕线位。2005年,原铁道部与南京市政府联合印发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宁芜铁路外绕线位的相关意见。2014年,原铁道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项目建议书。2016年后,这一项目更是加快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宁芜铁路外绕工程沿线28个节点技术方案细化研究工作,完成接轨铁路专用线调研工作并形成初步处置方案,完成外绕工程可研修编报告和货场工可报告,并于2018年6月、8月初步通过国铁集团鉴定中心组织的可研修编评审会和鉴修会。目前,项目工可待批,研究单位已同步开展初步设计工作。
宁芜铁路外绕将带来一系列变化
据设计单位初步研究,宁芜铁路(沧波门至古雄段)改线工程实施后,可降低原线沿线区域环境噪声水平约10—20分贝,有效改善沿线铁路噪声干扰问题,同时,新建铁路采取噪声排放更低的电气机车牵引,工程设计隧占比高,还将同步实施噪声防治设施,进一步降低对沿线人居环境的影响。
从国家铁路网布局来看,宁芜线与铜九、武九及沪汉蓉武汉以西段形成了横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重庆等省市的东西向铁路运输通道。宁芜线位于中东部的连接地带,是沿江中西部地区通往长三角的咽喉所在,也是构成沿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宁芜铁路外绕,提升区段运能,对于强化沿江通道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从运输需求的匹配度来看,宁芜铁路沿线地区货运需求旺盛,既有线的内燃机车牵引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已满指标运营,难以满足未来运输需求。宁芜铁路外绕后,沿线货场将整合优化,同步新建江宁镇货场,设计能力为240万吨,可进一步优化南京铁路枢纽货运布局。
“宁芜铁路外绕,不仅老城区这段可以解放出来,对板桥来说,地铁8号线的建设条件也相对成熟了,有望消除板桥地区轨道交通的盲区。”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整个老宁芜铁路走廊沿线穿越了老城南千年古城,既有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有秦淮河、南河、雨花台等山水风貌,更有大量可开发可利用的铁路及场站用地、仓储用地和待改造更新的棚户区。应当聘请国际一流的高水平规划设计大师和团队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将其建设成为既有城市活力又能彰显古都风貌特色的线形公园和活力长廊。”杨涛说,“现代城市更新修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如纽约一条老铁路货线改造的高线公园、西班牙瓦伦西亚图西亚废河床改造的线形文化生态公园等等。即将扩能外绕的宁芜铁路及场站,作为城市工业遗产可以保留一小部分融合到公园设计中,给城市留下一份乡愁记忆。” (摘自《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