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全名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按照内容文字的多少,《大悲咒》有广、中、略三种不同的版本。现今通行的“伽梵达摩”84句《大悲咒》,其经本以《大正藏》的底本为依据,是一个变化差异较大的晚期增改本,并非“伽梵达摩”译本的原始面貌。除此类藏经外,还有一些很重要且更准确的可参考文献。如与译经年代较接近的敦煌抄本、
房山石经
,以及与汉译本多有一致的西藏大藏经等。
《大悲咒》在汉传佛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唐代翻译《
大悲心陀罗尼经
》之后,《大悲咒》即广为弘传,并被纳入汉地丛林功课。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载:《大悲咒》是
观世音菩萨
为利乐一切众生而宣说,其利益功德广如大海而叹莫能尽;无论是消障除难、得善遂愿,还是究竟的觉证解脱,《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议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广为利乐。因而有不在少数的佛门四众,寄於虔心持诵《大悲咒》以
自利利他
、护持佛法。
(概述图片:大悲咒本尊 圣观自在菩萨)
- 中文名
- 大悲咒
- 所属领域
- 佛教
版本情况
真实性的确定:
该译本《
大悲心陀罗尼经
》最早于《
开元释教录
》有载:“智升”在询问其他梵僧后,得知该经是有梵本依据的,所以确认为真经。
[2]
但本经梵文本已无从查找。
[3]
虽然至今各版汉文大藏经中,《大悲心陀罗尼经》独有“伽梵达摩”译本;但在经藏以外,学者发现了本经同源梵本的异译本,
[4]
因此可以肯定伽梵达摩译本的真实性以及《大悲咒》的真实性。
流行本的形成:
现今流行的“伽梵达摩”经本,是“伽梵达摩”在“于阗”所翻译,之后即回国。本经是从
于阗
通过抄写而不断传到内地,其翻译并非官方组织的译经,而是民间的抄写流传。本经原梵本已不存在,现今的流行本多以《
大正藏
》为底本,而《大正藏》此伽梵达摩经本是以《明藏》为底本,但此版本已是极晚期的版本。
[5]
本经因传抄广泛,导致在抄写过程形成越来越多的错误并不断演变扩大。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改变已完全影响了原来的梵文音貌。这些变化并非某梵本的出现被修改,而是原译本不断传抄而形成。所以不存在早期本的缺失或遗漏,而早期的版本才是真实状况。
[6]
变化的形式:
从伽梵达摩各抄本的差异变化发现,人为抄写,即使是短时期的同类抄本也有很大变化,何况一篇经咒长期不断传抄,并且是广泛的繁衍传承,故其变化极其错综复杂。而事实上,《大悲咒》的错误不仅是传抄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听闻上的错误所致;
[7]
除了文字的不断变化,《大悲咒》也发生了一些形态上的变化:在传抄时出现了各种围绕咒文的简化抄注本,
[8]
由于此类抄本的方便实用,故比经本传抄量更大,而《大悲咒》本身也不排除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
衍生的疑点:
后期出现的各种简化单行本,《大正藏》有两个本子(No.1064、
[9]
No.1113B
[10]
)署名“
不空
”译,
[11]
但却存在一些疑点。
[12]
经考据为传抄时错误托名;
[13]
或为“不空”注释;
[14]
或是对“不空”中本《大悲咒》的错误领会所致。
[15]
这类单行本实际都是“伽梵达摩”经本在民间抄写的简化,皆为后期衍生品,“伽梵达摩”是最初的唯一译者。“不空”与《大悲咒》的确切关系是:“不空”翻译了中本《大悲咒》;且只对“伽梵达摩”译本进行注释;“不空”并没有重新翻译过这部经。
[16]
【中本与广本】
中本系
只有几个版本且差异不大,皆是没有经文联系的咒文本。内容多于“伽梵达摩”本,此处列举三本:
①不空译本
《圣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15][17]此一译本较“金刚智”的“新译”本,其内容略有减少,但较“伽梵达摩”的译本仍多出很多内容。
[15]
[17]
②慈贤译本
《大悲心陀罗尼》与上述的“不空”本基本相同而有若干增补,不知是“慈贤”所增、梵本即有,还是“不空”遗漏。但二者为同本。
[18]
③行琳集本
《圣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
[19]
是依据上述“不空”本又作了修订,其中大的差异处似为依据“金刚智”的仪轨本。
[16]
广本汉文本系
与其经文内容无关联,只有“金刚智”的“新译”名称能对应上,其余版本只是内容与“金刚智”本有关联:
①金刚智新译本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
[20]
为单译的咒本,名称与“伽梵达摩”所译的《大悲咒》完全一致,但内容却多出不少。经考据,该咒本是“金刚智”针对“伽梵达摩”译本所作的“新译”。
[21]
可见“金刚智”对“伽梵达摩”的咒文翻译部分不完全认同,其所依据应另有梵本。同时该异译本与藏文本系的《大悲咒》有很多共同点,可见“伽梵达摩”所译《大悲咒》的完整性值得怀疑。
②金刚智仪轨本
《金刚顶瑜伽青颈大悲王观自在念诵仪轨》
[22]
其中所载的《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你攞建他陀罗尼》与上述咒本有些不同,但该译本却与其他本较为一致,此中谁是谁非暂无法确认。
③不空注释本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23]
此注释本与“金刚智”的新译本相似,咒文称《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而不是《大悲心陀罗尼》。
④行琳集本
《青颈大悲观自在菩萨陀罗尼》
[19]
该咒本内容是依据上述不空本为底本,由此也可证明上述经本的真实性。
[24]
广本藏文本系
有很多与汉译本相一致的经文,而且从不同角度传播。其中有藏文本亦有汉译本,有对应经文相联系也有单独咒本,内容都很一致。
①
《圣青颈陀罗尼》
[25]
与汉文本更接近些,或可说该本更早/地域更接近些。
②
《千手千眼圣观自在菩萨仪轨细释》
[26]
③
《圣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无碍大悲心广大正圆满陀罗尼》
[27]
是唐代“法成”由汉文转译成藏文,但其咒文部分并没有按照汉文本转译,而明显依据了上述两种藏文本。
④
“释迦智”译《摄圣观自在大悲尊陀罗尼利益经》
[28]
与早期藏文本差异较大,与最晚的梵文本较接近。 本经所对应的《大悲咒》比“伽梵达摩”所译《大悲咒》,内容多出很多。
[16]
广本敦煌抄本
中多有一类“伽梵达摩”经本,抄写时将原译的咒文部分替换为具有敦煌音译特色的译文,这类译文的发音及用字都与内地的其他常见译文不同,且多见于敦煌抄本中,也有一些藏文音译特色。这一本系的《大悲咒》,其内容上有与藏文本系和汉文本系相同之处,还有些更似汉藏差异的折中或过渡,以及具有一些独自的特点,这些不共特点又恰好与中本和略本有一定共性。所以类似一个大网络,将各个不同版本间的差异与共性交织在了一起。
[16]
①
“伽梵达摩”译本最早载于《
开元释教录
》(730年),且此时流行已久,故译经必早于公元730年。“
金刚智
”(670-741)新译晚于“伽梵达摩”。“
不空
”(705-774)译本则再晚些。以上三种唐译本,时间稍有先后,但属同时代。
②
“
法成
”(-848-)由汉译藏本No.691,其咒文直接参考更早的藏文No.697、690两本,其中No.697与汉文本更接近。“
释迦智
”(993-1075)译藏文No.723再晚些,该本与上述两藏文本差异较大,而更接近最晚的梵文本,故时间在这二者间。
③
敦煌抄本多基于“伽梵达摩”经本而修改,一般为唐代抄本;其内容多处于汉译/藏文No.697、690与藏文No.723间的过渡状态,故时间即在此中间阶段。
④
其余多是以上诸本的重译或整理。至于梵文各抄本则晚于宋代。
⑤
故大体时间顺序为:
-
1.唐译本/藏文No.697本;
-
2.藏文No.690本;
-
3.敦煌本;
-
4.藏文No.723本/西夏译本/明清译本;
-
5.梵文本。
流传地域:
①
“伽梵达摩”为“西印度”人,而其译经地“
于阗
”的文化交融与“北印度”关联较大,其所依经本应反映“西/北印度”的特征;而“
不空
”、“
慈贤
”中本与该本有很大关联。故中略本即是“西/北印度”抄本的反映。
②
“
金刚智
”译本随其携带而来自“南印度”。“不空”从“
狮子国
”带来大量经本,又在国内收集大量遗留梵本,其译本有中广两种:中本与“伽梵达摩”译本相关,应来自国内收集,可溯源于“西/北印度”;其广本与“金刚智”本相近,即来自“狮子国”等“南印度”一带。因此“金刚智”、“不空”(广)本特征应为“南印度”的反映。
④
敦煌抄本则有些独特性,其中有与藏文本汉文本一致的,还有处于差异点过渡状态,乃是时间、地域过渡上的真实写照。
结论:
古印度的经典多通过口诵相传,而不注重书写,流传到后来即发生变化。故时间越早且越接近发源地的版本,才可能是错误最少的。佛教中
密教
部分即率先流行于“南印度”;而于佛典中,该经的宣讲地“
补陀落迦
”也位于“南印度”的一侧。因此“南印度”即为该《大悲咒》发源地,“南印度”的版本也应是相对错误较少的版本。而结合时间的分析,“
金刚智
”和“
不空
”的(广本)译本则相对较符合这一特征。而纵使“金刚智”本来源于南印度,但也流传了几百年,其中局部也已发生变化;而传至别处的版本也不一定都会错,其中也可能还保留了部分原始信息。所以对于一些无法推敲的地方,谁是谁非并无定论。
[24]
房山石经 不空、慈贤《大悲咒》
(3张)
有佛教相关研究者的建议是:由于该咒本流传很广,变化很多,又咒文之密意实非表面字句可以获得。故而纵有差异,于真正修行者而言,其影响应也不大。所以行持者可于诸本中自行抉择,但无论采用哪一结论,都应谨记经中所言:
“
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
“
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
“
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
”……
版本还原
表1
《大悲咒》略本原始面貌
|
表2
完整版《大悲咒》梵本还原构建
|
---|---|
01
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
namo ratna trayāya
/ 皈依 三 宝 /
|
02
南无 阿唎耶
03
婆卢羯帝 烁钵啰耶
|
namaḥ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 皈依 圣 观自在 /
|
04
菩提萨埵婆耶
05
摩诃萨埵婆耶
06
摩诃迦卢尼迦耶
|
bodhisattvāya / mahā sattvāya
/ 菩萨 / 摩诃萨 /
mahā kāruṇikāya
/ 大 悲 /
|
07
唵
|
tadythā
oṃ
/ 即说 唵 /
|
sarva bandhana cchedana karāya / 一切 禁缚 断除 能令 /
sarva bhava samudro cchoṣaṇa karāya / 一切 三有 海 枯竭 能令 /
sarva vy-ādhi pra-śamana karāya / 一切 疾病 除灭 能令 /
sarva ty upa-drava vi-nāśana karāya / 一切 如是 灾难 毁坏 能令 /
|
|
08
萨皤
啰
罚曳
09
数怛那怛写
10
南无悉吉
[29]
埵 伊蒙阿唎耶
11
婆卢吉帝 室佛
啰
楞
驮婆
[30]
12 南无
那啰谨墀
13
醯唎摩
[31]
皤哆沙咩
|
sarva bhayeṣu trāṇa
karāya / (于)一切 畏怖 救护 能令 /
tasya namas-kṛtvāimaṃ āryāvalokiteśvara
/ 彼(的)礼敬 于此 圣 观自在 /
tava nīlakaṇṭha
nāma
hṛ
day
am āvarta
yi
ṣyāmi
/ 勇 青颈 名号/真言 心 旋复 说 /
|
14
萨婆
阿陁
豆输朋
[32]
15
阿
逝
孕
[33]
|
sarvārtha
sā
dha
naṃ
śubhaṃ ajeyāṃ
/ 一切 利益 成就 净妙 不败 /
|
16
萨婆
菩
哆
[34-35]
那摩婆伽
17 摩
罚
持
豆
[36]
|
sarva
bhūtānāṃ
bhava(婆摩)mārge(摩伽)一切 鬼神 三有 道
vi- śodha
kaṃ / 清净
|
18
怛侄他
19
[37]
阿婆卢醯
20
卢迦帝
21
迦啰帝
|
tadyathā
即说咒曰
oṃ
āloke āloke mati
lokāti-krānte
/ 光明 光明 智慧 世间 出离 /
|
22 夷醯
唎
23
摩诃菩提萨埵
24
萨婆萨婆
|
he he ha
re
/
mahā bodhisattva
/ 唯 唯 狮子 / 大 菩萨 /
he bodi
satva
/ he mahā bodhi
sa
tt
va
/ 唯 菩萨 / 唯 大 菩萨 /
he priya bodhisatva / 唯 敬爱 菩萨 /
|
25
摩啰摩啰
26 摩
[38]
摩醯
唎驮孕
|
he kāruṇika s
mara
s
mara hṛdayaṃ
/ 唯 悲 忆念 忆念 心 /
|
he he hare / āryāvalokiteśvarā maheśvara / 唯 唯 狮子 / 圣 观自在 大 自在 /
parama maitra citta / mahā kāruṇika / 最胜 慈愍 心 / 大 悲 /
|
|
27
俱
卢
俱卢 羯蒙
[39]
|
kuru kuru karmaṃ
/ sādhaya sādhaya vidyāṃ / 行 行 事业 / 成就 成就 明处 /
|
dehi dehi me varaṃ kamaṃ 赐予 赐予 我 要 去
gama vihaṃgama vigama / 去 在空中移动 远离 /
|
|
28
度卢度卢 罚阇耶帝
29
摩诃罚阇耶帝
|
siddha yogeśvara /
dhuru dhuru
/ 成就 瑜伽 自在 / … /
vīryante
/
mahā vīryante
/ 精进 / 大 精进 /
|
30
陀啰陀啰
31
地唎尼
32
室佛啰
耶
|
dhara dhara dharendreśvarā
/ 奉持 奉持 奉持 咒 自在 /
|
33
遮啰遮啰
34 么么
罚
摩
摩啰
[40]
35
穆帝隶
|
cala cala
/
vi-mala
/ amala /
mūrte
/ 动 动 / 无垢 / 离垢 / 行相 /
|
āryāvalokiteśvara jina 圣 观自在 大觉
kṛṣṇā jaṭā mukuṭā laṃkṛta śarīra / 黑色 髻 冠 庄严 身相 /
lamba / pra-lmaba / vi-lamba /(璎珞)垂下 / 下垂 / 垂 /
mahā siddha vidyā dhara / bala bala / mahā bala / 大 成就 明 持 / 力 力 / 大 力 /
mala mala mahā mala / cala cala mahā cala / 垢 垢 大 垢 / 动 动 大 动 /
|
|
36
伊醯伊醯
37
室那室那
|
kṛṣṇa pakṣa / kṛ
ṣṇa
(室那)varṇa / kṛ
ṣṇa
(室那)pāśa / 黑 羽 / 黑 行色 / 黑 绢索 /
nir-ghātana / he padma hasta / 破除 / 唯 莲花 手 /
cara cara niśā-careśvara / kṛṣṇa sarpa kṛta yajñopavīta / 行 行 夜行 自在 / 黑 蛇 作 绳 /
ehyehi
(伊醯伊醯)mahā vārāha mukha / 善来善来 大 猪 面 /
|
tripura dahaneśvara / 三城 燃烧 自在(者)/
nārāyaṇa rūpa bala vega dhāri / 那罗延 行色 力 迅速 持 /
|
|
38
阿啰嘇 佛啰舍利
39
罚沙罚嘇
40
佛啰舍
那
[41]
41
呼卢呼卢摩啰
42
呼卢
[42]
醯利
|
he nīlakaṇṭha / he mahā hal
ā
ha
la
vi
ṣa
nir-jita / 唯 青颈 / 唯 大 剧毒 毒 降伏(者)/
lokasya rāga viṣa
vi-nāśana
/ 世间的 贪 毒 除去 /
dveṣa
viṣa
vi-nāśana / moha
viṣa
vi-nāśana
/ 嗔 毒 除去 / 痴 毒 除去 /
nir-mokṣaṇa /
hulu hulu mālā
/ 解脱 / 速疾 速疾 鬘
hulu hare
/
|
mahā padma nābha / 大 莲花 中央 /
|
|
43
娑啰娑啰
44
悉唎悉唎
45
苏嚧苏嚧
|
sara sara / siri siri / suru suru
|
46
菩提夜 菩提夜
47
菩驮夜 菩驮夜
48
弥帝唎夜
|
bodhya bodhya
/ 觉悟 觉悟
bodhaya bodhaya
/ 觉知 觉知
maitreya
/ 勇
|
49
那啰谨墀
|
nīlakaṇṭha
/ ehyehi vāma sthita siṅha mukha / 青颈 / 善来善来 左 安住 狮子 面 /
|
hasa hasa / muñca muñca / 笑 笑 / 得解脱 得解脱 /
mahāṭṭaṭṭa-hāsaṃ nir-nādini / 大 呵呵笑 声 /
ehyehi bho bhoi / mahā siddha yogeśvara / 善来善来 … / 大 成就 瑜伽 自在(者)/
bhaṇa bhaṇa vācan / sādhaya sādhaya vidyāṃ / 说 说 言语 / 成就 成就 明处 /
smara smara tāṃ / bhagavantam / lokita viloki taṃ / 忆念 忆念 … / 唯 世尊 / 世间 一瞥 … /
|
|
50
他
利瑟尼那
[43]
|
tathāgataṃ / dadāhi me
darśanaṃ
/ kāmasva darśanaṃ / 世尊 / 施于 我 见 乐的 (令)见 /
|
51
波夜摩那
52
娑婆诃
|
pra
-hlāda
ya manaḥ svāhā
/ 清净(令)意 圆满 /
|
53
悉陀夜
54
娑婆诃
|
siddhāya svāhā
/ 成就 圆满 /
|
55
摩诃悉陀夜
[44]
|
mahā siddhāya svāhā
/ 大 成就 圆满 /
|
56
悉陀喻艺
57
室皤啰
[45]
58
娑婆诃
|
siddhā yogeśvarā
ya
svāhā
/ 成就 瑜伽 自在 圆满 /
|
59
那啰谨墀
60
娑婆诃
|
nīlakaṇṭhāya svāhā
/ 青颈 圆满
|
61
摩啰那啰
[46]
62 悉啰
僧
何
穆佉耶
[47]
63
娑婆诃
|
vārā
ha mukhāya svāhā / 猪 面 圆满 /
mahā-
nara siṃha-mukhāya svāhā
/ 大 人 狮子 面 圆满 /
|
siddha vidyā dharāya svāhā / 成就 明 持 圆满 /
|
|
64
( )
婆摩
( )
[48]
何
悉陀夜
[49]
65
娑婆诃
|
padma hastāya svāhā
/ mahā padma hastāya svāhā / 莲花 手 圆满 / 大 莲花 手 圆满 /
|
vajra hastāya svāhā / mahā vajra hastāya svāhā / 金刚 手 圆满 / 大 金刚 手 圆满 /
kṛṣṇa sarpa kṛta yajñopavīta svāhā / 黑 蛇 作 绳 圆满 /
mahā kāla makuṭa dharāya svāhā / 大 青色 冠 持 圆满 /
|
|
66
者吉啰 阿
悉
陀夜
67
娑婆诃
|
cakrāyudha
dharā
ya svāhā
/ 轮 器杖 持 圆满 /
|
śaṅkha
śabda nir-nādana ka
rāya svāhā
/ 法螺 声 吼 能令 圆满 / (对应在72 73)
bodhana karkarāya svāhā / 觉知 能令 圆满 /
|
|
68
波
[50]
摩 羯悉陀夜
69
娑婆诃
|
vāma
s
ka
ndha deśa
s
thi
ta
kṛṣṇa-ajinā
ya svāhā
/ 左 肩 处 安住 黑 鹿皮 圆满 /
|
70 那啰谨墀
皤伽啰耶
71
娑婆诃
|
vyāghra
carma ni-vāsanā
ya svāhā
/ 虎 皮 裙 圆满 /
|
72 摩婆利
胜羯啰夜
73
娑婆诃
|
|
lokeśvarāya svāhā / 世间自在 圆满 /
mahā-lokeśvarāya svāhā / 大 世间自在 圆满 /
sarva siddheśvarāya svāhā / 一切 成就自在 圆满 /
rakṣa rakṣa māṃ svāhā / 守护 守护 … 圆满 /
kuru rakṣa mūrtīnāṃ svāhā / 行 守护 身体 圆满 /
|
|
74
南无 喝啰怛那 哆啰夜耶
|
namo ratna trayāya
/ 皈依 三 宝 /
|
75
南无 阿唎耶
76
婆嚧吉帝
77
烁皤啰夜
|
namaḥ āryāvalokiteśvarāya
/ 皈依 圣 观自在 /
|
bodhisattvāya / mahā sattvāya / mahā kāruṇikāya / 菩萨 / 摩诃萨 / 大 悲 /
|
|
78 娑婆诃
|
|
[51]
|
siddhyantu me mantra padāya svāhā // 令我成就 真言 句 圆满 //
|
宗教意义
- 1.
- 2.
《
大悲心陀罗尼经
》中,大梵天王为探求《大悲咒》的真实义,向
观世音菩萨
请问其相貌:“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就《大悲咒》的“相貌”,观世音菩萨予以启导:“
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
”
一切法皆有形相,《大悲咒》所显示的“相貌”,即是《大悲咒》所具有的种种意义,这是《大悲咒》的真实相。观世音菩萨在此处所开示的“相”,即是佛弟子所要探求和理解的“法”。《大悲咒》的“相貌”,即是《大悲咒》的真实义,也是观世音菩萨大悲法门的真实义和修行准则。
大悲心陀罗尼经 永乐北藏
(17张)
经中强调,诵持大悲咒得成就,唯除不善、除不至诚,除对咒生疑。
若心生怀疑而不精诚,持诵大悲咒并不能与经中所说的诸功德相应。
其次,於环境乃至身心处,皆应清净如法。制心一处而不杂乱异缘。
[54]
2.悲心发愿
若持咒只为自益自利,不发菩提心广为众生,并不能和大悲咒充分相应。
[55]
欲诵持大悲心陀罗尼,对于众生应起慈悲心,并随观世音菩萨发愿如下: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3.称名皈命
如法发愿后,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及阿弥陀如来名号,然后持诵大悲咒。
[56-57]
1.离三恶道苦
2.现生所求皆果遂
诵持大悲咒,现生中的所求所愿都能果遂。
[62]
比如厌弃女身而欲成男身的,可以如愿。
但排除不善的人,不至诚的人,以及生少疑心的人。
[63]
3.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如理的发愿和称念名号后诵持大悲咒,坚持每夜诵满五遍,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的生死重罪;
[64]
在三个七日清净斋戒诵大悲咒,过去一切恶业都可消尽。一切佛菩萨、诸神龙天共来作证。
[65]
4.往生佛国
5.免恶死,得善生
持大悲咒可以解决生死中最切身的善终和善生问题。可扫尽一切不吉祥的恶死,具备种种吉祥的善生。
①免十五种恶死:
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不为枷禁杖楚死;
[70]
不为怨家雠对死;不为军阵相杀死;
[71]
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不为水火焚漂死;不为毒药所中死;不为蛊毒害死;不为狂乱失念死;
[72]
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不为恶人厌魅死;
[73]
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不为恶病缠身死;不为非分自害死。
[74]
持大悲咒能扫尽一切不吉祥的恶死,遮止一切恶因恶果。
②得十五种善生: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常生善国;常值好时;常逢善友;身根常得具足;
[75]
道心纯熟;
[76]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资具财食常得丰足;恒得他人恭敬扶接;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龙天善神恒常拥卫;所生之处见佛闻法;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如法诵持大悲咒,具不可思议的缘起力,而得良好的生存和修行条件。
6.消除一切病患
7.得智慧、三昧、辩才,降伏魔外
③修行不会受到鬼神的干扰;可以遣使命令鬼神;能够降伏外道天魔。
[81]
8.常得诸神护卫
善神会轮流保护孤宿荒野的人,会化作善人给迷失深山的人指路,为需要的人提供水火等需求。
[83]
9.速超上地
所以诵持大悲咒能够快速超入上上地,大悲咒也因此而名为“速超上地陀罗尼”。
10.成为加持之源
11.成为无尽功德藏
虽说十二藏,实为无尽藏。
[94]
观世音菩萨以十二藏表示不可言说的无尽功德藏:
佛身藏(恒河沙诸佛所爱惜);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
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
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
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
12.於诸实际问题能有所饶益
大悲咒另有诸多具体的微妙利用,若除灾厄若药用,乃至启请观音等。
本尊问题
从经本看来,《大悲咒》因“
观世音菩萨
”宣说而为众生所闻知,故其本尊是“观世音菩萨”;但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依《大悲咒》的出处《
大悲心陀罗尼经
》的内容来看,是“观世音菩萨”从“千光王静住如来”处受持得到该《大悲咒》,顿超八地而欢喜发愿,之后才具足“千手千眼”;并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宣说,而是“观世音菩萨”自身得到并宣说《大悲咒》。所以《大悲咒》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自身,即“圣观自在菩萨”。
[95]
从咒文看来,《大悲咒》有出现“披黑鹿皮”、“虎皮裙”的描述,为
密教
化的“圣观音”形象。“圣观音”在
显教
一般为一面二臂的“寂静相”,而也出现有“不空羂索观音”的“披黑鹿皮”、“虎皮裙”的特征,如《
华严经
》有:“伊尼鹿皮作下帬”;《不空羂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有:“画圣观自在菩萨形像…以瑿泥耶鹿王皮而覆肩上”;《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有:“观自在菩萨…虎皮为裙…以黑鹿皮,角络而披”…这类“圣观音”逐步具有密教特征而仍为一面二臂。而有些密教经典也将“不空羂索观音”与“圣观音”等同看待。《大悲咒》此描述即是密教化的“圣观音”形象。
《大悲咒》各本系中,均有出现“青颈”(nīlakaṇṭha)一词,所以《大悲咒》与“
青颈观音
”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除了咒名提到一次外,
[96]
其余的皆是在咒文中提到。这里的“青颈”只是外相的描述,并非指“青颈观音”;且咒文中外相不只有“青颈”,还有“猪面”、“狮子面”等其他描述。整篇咒文所弘赞描述的对象仍是“圣观自在”,而不是“青颈观音”或“千手千眼观音”。故本尊仍为“圣观自在”。至于“青颈”的概念,则属于“圣观音”的一个侧面反映。
在观音的种种身相中,“圣观音”为根本主体,其余皆是从属化身。依《觉禅钞》中“圣观音”所化身之说:“作上根者化不空羂索;作中根者化十一面;作下根者化千手千眼。”
[97]
据此可以看出,作为寂静忿怒相合的“圣观音”与“不空羂索观音”,在外相上相似,甚至将二者视为同体是合理的。而“千手千眼观世音”,面对最广泛的下根众生时,通过“千眼照见,千手护持”,将根本主尊“圣观音”所宣说的《大悲咒》,以执行者的身份来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