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格拉蒙侯爵(比尔史柯斯嘉)说:这世界上有三种人,为了目标而活的人,为了目标而死的人,为了杀戮而活的人;肯恩是三种都有,约翰维克是三种皆无。

《疾速追杀4》绝对不是一部用「爽片」带过一切的作品,四集明确的主题:第一集「为了失去的复仇」、第二集「为了人情而杀戮」、第三集「为冲动承担后果」,第四集的收尾,为约翰维克这个角色找到「平静」。正如同温斯顿(伊恩麦可夏恩)所言:杀了侯爵之后呢?把高桌会掀了然后呢?之后呢?

问道「要走到什么地步才会收手?」约翰维克迟疑了,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真正的终结就是和夏隆一样,平静地躺在六呎之下,才是真正获得平静的方式。



《疾速追杀》当然可以无限制继续拍下去,因为只要约翰维克一路杀到底,要杀高桌会、要杀长老,要把整个世界都翻过来都可以;但那有什么意义?「活着」和「死亡」,其实不是只有心跳有没有继续跳动,重要的是「怎么活」,「怎么死」。

正如温斯顿所言:「死了就变我就是烈士,活着我就是懦夫和叛徒。」



两幅存放在罗浮宫中的名画,《梅杜萨之筏》和《自由引导人民》,完美诠释了第四集要探讨的主题:「绝望」和「自由」。

《梅杜萨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描绘的是1816年法国海军巡防舰梅杜萨号海难沉没后,大约150人在简陋自制的木筏上漂流,经过10天后最后仅有15人被救起。



这起事件要回朔到拿破仑被反法同盟打败后的隔年,英国为了支持波旁家族在法国复辟,将位于西非的圣路易港无条件「偿还」(名义上是赠送,实际上是归还)给法国;当时的法国新政府为了前往该地接收这座港口,因此派出了包括梅杜萨巡防舰在内的舰队。不料,被临时任命为梅杜萨号船长的肖马雷子爵,是个没有航海经验的文职海关,因此船只在西非海岸搁浅,最终沉没。

梅杜萨号沉没后,船上总共400人,有250人坐上救生艇,其余的150名基层水手利用木条和麻绳搭起木筏,在救生艇的拖行下,试图前往附近的海岸求生。不料,在救生艇上多是官员、权贵,资源丰富,但木筏却只有分到一袋饼干、两桶水、六瓶酒;木筏上的人很快就因为不满资源分配不均而试图攻占救生艇,肖马雷当下切断了连接木筏的缆绳,这艘没有动力的木筏就在海上开始漂流。



「梅杜萨之筏」上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没人说清楚;幸存者多半表示很多人是饿死,但实际上不少人是在筏上发生争执而被杀,或是被杀死后相食。令人难以想像的惨况,在这艘木筏上上演,有人甚至绝望到跳海自杀。这起事件被视为波旁复辟后的最大丑闻,在法国社会再度掀起波澜;画家西奥多列柯则是在1818年,海难事件发生后两年开始绘制,并于1819年公开亮相。

至于《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相信是只要提到「革命」、「自由」、「打倒强权」就一定会提到的经典画作,由画家德拉克洛瓦所绘制;其创作的背景是为了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画中坦露胸部、右手举着法国国旗的女人是自由女神,带领着手持武器的人民冲锋;而可见左侧的男人们皆为法国基层社会的劳工扮相,使用大量红、白、蓝三种法国国旗三色构图,和《梅杜萨之筏》同样属于「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有别于18世纪的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是在面对工业革命、启蒙时代和科学理性突飞猛进的时代下,人们开始将注意力回归到个人情感面向的反思;正如《疾速追杀》系列般,当人们获得物欲、金钱、权力的满足后,便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当注意力回到以人性为出发或基础时,人们才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所以,《疾速追杀4》说到底就是一场由约翰维克发动的革命运动,因为不满整个体制,不满自己的所有被剥夺而起身反抗;讽刺的是,他为了获得自由,在第三集还被迫重新加入这个他想要摆脱的组织。但回头想想,在他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包厘街之王(劳伦斯费许朋)、温斯顿、夏隆、肯恩、拉斯卡罗马家族、无名先生(沙米尔安德森)、第三集的荷莉贝瑞等,体制内、体制外的人都多少收到了影响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