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好惨,所有滞销水果都跟他有关
滞销大戏,年年都有。/图虫创意
“滞销水果”这件事,有时候就像一个谜。
又是一场大暴雨。
听着雨水敲击屋檐的声音,老张头一夜无眠。这是在跟天赌啊。雨会停吗?再这么下下去,出去的山路又要被阻断了。这下果子收购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眼看几十亩苹果就要过了采摘期,今年又要赔钱了。去年买化肥的钱还没还上。看着一旁默不作声哭泣的老伴,老张头心里闷得慌。……最后7天,拯救老张头和他的苹果,只剩最后7天。你,准备下单了吗?
以上,是我刚编的。卖滞销水果,这篇小作文够格吧。
无水果不滞销
“滞销水果”这件事,有时候就像一个谜。
前阵子,网上刚刚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场“滞销水果大型翻车现场”。
在一篇名为《甘肃600万斤花牛苹果急盼销路》的文章里,作者声称接到了甘肃礼县果农的滞销求助,情况万分紧急。
不到两天,这篇文章已经被转疯了,甚至诞生了诸多10万+。
随后,礼县农业局局长张春晖紧急打脸:虽然苹果大丰收销售慢,但不存在滞销情况。
吃瓜群众还没来得及消化呢,另一条#甘肃苹果丰收却滞销#的消息又悄悄爬上了微博热搜。
水果到底有没有滞销不好说。倒是这些年来,网上关于滞销水果的各类小作文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小作文里,果农的悲惨一生跃然纸上:
辛苦耕耘下水果终获丰收,却遭中间商压价,最终无人收购,大量堆积烂掉。
首先是标题一定要长,长到一眼看不过来,长到悲惨溢出屏幕:
《痛心!四川大凉山眼看大雪封山,50万斤脆桃丑苹果抢收不及,求你帮老人和孩子度过这个难关》《心酸!甘肃祁山镇仍有近500万斤花牛苹果待销,六旬老农寒风中叫卖,寒冬将至,请帮帮他们》《急!大理洱源上万吨优质干核桃滞销,农民抹泪求助,公益助农,恳请您转发》
其次,配图一定要惨,惨到荒诞,惨到触目惊心:
颜色鲜艳的水果,被农用小卡车一车一车地倒进深坑;
饱经风霜的老人家,在临时搭建的棚户里满脸愁云;
质朴可爱的农村小孩,举着成绩单眼巴巴看着你。
种种悲惨的大特写,让人不忍多看。
最后一点非常关键:一篇好的滞销小作文,一定要营造出“急!急!非常急!”的氛围。
像前文提到的《甘肃600万斤花牛苹果急盼销路》一文,应当算是滞销小作文里的战斗机,
全文弥漫着灾难片同款的倒计时急迫感——
“……市场行情不好,加之近期连续半个月的雨,耽误了苹果的最佳销售时期,苹果最佳品尝期只剩最后7天!如果这7天不卖出去,花牛苹果就会因为发面糖化而失去商品价值!一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果农们心急如焚......”
不买是人吗?/腾讯视频截图
文中反复强调“7天”的大限。而看着这篇文章的你,此时已被捧成了救世主,不买不行。
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产生疑惑:怎么滞销果农的故事千篇一律,滞销水果却各有各的“精彩”?
每年春天一过,水果就像赶趟一样滞销起来了。
陕西礼泉的甜桃,整车整车倒掉了;广东徐闻的菠萝无人问津,全都烂在地里了;山西临猗县的滞销苹果好不容易卖出去;陕西大荔黑布林又堆积成山了;
水果电商变成滞销专业户。/梨视频截图
平常只知道吃水果的群众,渐渐地,脑子里有了一张水果产地版地图。
铁打的老大爷,流水的农产品
滞销的水果年年有,爆款的滞销大爷IP却不常有。
“沟壑纵横”的脸上,大爷眉头紧锁,望着前方,嘴巴微张,苦难呼之欲出。这就是人称卖啥啥滞销的“滞销大爷”。
多年来,“滞销大爷”频繁地出现在电商宣传页里。一会儿种苹果,一会儿种菠萝、橘子、西瓜……到最后甚至开始卖起了文房四宝,带货能力一度堪比李佳琦。
大爷:我感觉我做什么都做不好。/ @爱爆料的小仙女
“滞销大爷”成了大家最熟悉的带货IP,可大爷的身份,至今扑朔迷离。
滞销大爷的故事,还要从八年前讲起。
2011年6月,摄影师柳渊途经西安临潼县某村庄,见田里劳作的大爷有感,下车与大爷闲聊了几句,顺手拍下了几张照片传到了博客上。
在这些照片里,大爷或是用手挽着篮筐在地里走着,或是弯腰采摘蔬菜,还有一张甚至是腼腆微笑着的。
但商家们看中的,则是那张大爷愁眉苦脸望向远方的照片:花白的头发,忧郁的眼神,太有想象空间了,这不正符合果农的“悲惨形象”吗?
时隔八年,刘渊再回想起来,已经不记得照片里,大爷为何会做出那样的表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大爷种的是蔬菜,而且他的蔬菜并没有滞销。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可柳渊怎么都没想到,当代互联网的“看图写作”如此魔幻。
一转眼,这张种菜大爷的照片,被P上了不同的“急哭”体文字,成了各大滞销水果的金字招牌。
很快,滞销大爷就不够用了,同款“滞销农妇”、“滞销小孩”的故事应运而生。
@车仔鹿
从一些主打“滞销”的水果电商平台公布的销售数据来看,这一招的效果确实非同凡响。
×梦助农电商品牌2016年助推的陕西富平滞销苹果,8小时售罄100万斤;2017年助推的乾县酥梨,24小时就达成销售110万单。
2018年4 月11号,微信公众平台“××田”的一篇“果农急哭”的文章被疯转,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急哭”的效果立竿见影:只用了18天,就卖出了117万箱、总重995万斤的苹果。
在这场滞销大戏里倾情演出的是果农们,导这场戏的,却是商家。
有记者把网上的滞销广告展示给果农看,果农们回应:都是商家教的。
一场好戏,不要揭穿。/腾讯视频截图
在商家手把手的教授下,果农们老老实实地配合演出:站在破旧的屋子里,手捧果子,对着镜头做出苦闷的表情,必要时,再讲一些商家早就准备好的台词。
滞销广告里的惨剧是不是真的,主要取决于你信不信。
有人吃不起水果,有人卖不出水果
滞销广告不一定是真的,水果滞销这件事却无比真实。
据《农村经济学》统计,从2015年5月到2019年5月,中国内地的水果滞销事件达345起。
也就是说,平均不到5天就发生一起。不得不说,这个数字还是有些惊人的。
但另一方面,“水果不自由”却是年年都有的呼声。为什么看起来如此之贵的水果,却总是在滞销?
在价格牌前望而却步的你,真的想不通为啥水果会滞销。/图虫创意
首先,你看到的“贵价”水果,多半是进口的,要么是稀缺的,在某个时间段的确供不应求。
其次,水果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果农的盲目种植。眼看哪种水果正在火爆,就抓紧时间重新刨地种哪种。
但最终全国种植规模会达到多少?消费者今年还会不会爱吃这种水果?种出来后怎么运出去、卖出去?果农们并不知道,也无从了解,只能赌一把。
可风水轮流转这个道理,在水果市场也同样适用。
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吃砂糖桔的感觉吗?个头小,剥皮容易,还没有纤维感。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又软又甜。吃完几个还想继续,奈何价格不允许。
砂糖桔,曾经都是数着个数买的。/图虫创意
四五年前的砂糖桔,丰产的时候一斤动辄也要七八块。
从2012年起,广西柑橘类明星产品堪称当地的致富神话。从糖桔开始,沃柑、皇帝柑、丑橘等销量接连告捷。
眼看柑橘形势一片大好,果农们纷纷砍掉原先种植的果树,种上了砂糖桔、沃柑、丑橘等经济效益好的品种。
据南宁晚报报道,到了2018年,广西柑橘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产量突破700万吨。
700万吨,也就是140亿斤,如果按全国14亿人算,每人每年要吃10斤,才能把当年所有来自广西的柑橘全部消化完!况且还没算上其他省份的柑橘。
产量丰富,价格下降,这不是好事吗?结果令人错愕:2019年初,多篇报道称,广西柑橘大量滞销。
所以,今年贵上天的水果,明年可能就成堆滞销,价格暴跌。“水果滞销玄学”不攻自破。
去水果店看下,昔日一斤十几块的沃柑,现在四五块钱就能买一袋吃到饱。
先前一斤七八块的砂糖桔,价格也妥妥地堕落成了地摊价,成了吃不起水果星人的首选。
身价转眼下降几倍,柑橘自己都要哭了,果农能不哭吗?
今年的砂糖桔,便宜又好吃。/图虫创意
当然,水果滞销与水果昂贵的纠葛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销售渠道不通畅。
按照传统的水果销售方式,水果从果园到达消费者的手上,简直像西天取经。
一款海南出生的芒果来到北京消费者家里,需要经历“农民-小商贩-产地批发市场-商贩-销售批发市场-水果店-消费者”6个环节。
在这些关卡中,水果面临着种种考验:首先是漫漫长路中物流和储存带来的损耗,其次是好不容易来到了市场中也要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人力、租金等各种成本的投入。
6个环节下来,成本噌噌噌上去了。
有研究者算过,如果果农用1块钱一斤把芒果卖出去,每个中间环节的成本以30%的叠加,那么,这些芒果到了北京消费者的手上时,俨然就成了贵价水果:一斤至少卖13块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果店或超市里见到的景象总是如此:远道而来的那些水果,要么不大新鲜,要么贵得毫无人性。
站在水果架子旁感慨芒果太贵的你,可以选择不买,采购商们见市场状况不好,也有可能取消原本的采购计划。但果农们种下的水果,却覆水难收。
相比传统水果销售方式的被动,产地直销的水果电商在很大程度上,确实疏通了水果销售之路。
一来,水果到达消费者手上,不需要再经过繁琐的关卡,运输损耗等成本少了;二来,依靠平台的大数据,果农的种植规模和种植品种不再盲目跟风。
像这样认真扶贫助农并且实现互惠互利的平台和商家,确实不少。
但前文所述的悲情营销状况,也正是在这些电商的营销之中鱼龙混杂、愈演愈烈。“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反弹是早晚的事情。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羊毛党把天猫水果店薅倒闭”一事,就是个翻车的例子。
澎湃视频截图
这位水果店店主,先是假装穷苦农民卖果子,再将其他店铺的信息一五一十地搬运过来。
也许是闭着眼睛操作的吧,这个店主竟然把别人家不小心写错的定价一并CTRL C。4500斤桔子只卖28.8元,差点就被薅毛党薅破产。所幸平台及时出手,才避免了惨剧。
虽然经受住了薅毛党的猛烈攻击。但是乱用农民人设一事,已经让消费者对这家店的态度彻底转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去光顾。
在跟原卖家对质时,这家店的店主非但不道歉,而且语气乖张,宣扬自己“渠道多到无法想象”。
况且,有些助农电商正在剑走偏锋。
竞争不过,就拼命压价,最终的办法是以次充好。网上那么多9.9元5斤包邮的水果,好吃的概率太小。一人骗一次,骗一次换一个水果品种,他们消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
更有投机倒把的商家,把还未成熟的果子摘下来,抢先上市,以获得市场最高价格。
今年陕西黑布林滞销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黑布林的贵族价格,曾经劝退多少人。/图虫创意
5月份,距离黑布林成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良商家等不及了,急匆匆地抢摘,一批还未成熟的黑布林稍加包装,“风风光光”地上市了。
某“义卖”平台如此形容他们的黑布林:“一嘴下去,饱满果浆瞬间滋润整个口腔。”
可被提前摘下来的黑布林,口感能好到哪儿去呢?
买了果子的人才知道:“一嘴下去,果肉干涩,瞬间酸到开不了口。”
六分熟的黑布林真的没有六分熟的牛排那么神。/图虫创意
“今年的黑布林太难吃了”——抢青上市的苦果显而易见:黑布林还没真正大规模上市,口碑就已经疯狂下跌。可想而知,这一季的销量会大受影响。
等正式上市了,好的果子已无人搭理,滞销大戏再度上演。
收购商罗彦斌说道:今年的黑布林市场需求直线下降,价格从1.4元开始收,到后面1.2元,1元,直到后面甚至8毛钱就能收。
贵族水果黑布林的后半生。/@孕妇团买买买
助农电商行业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好感,正是在商家们不折手段的运营方法下逐渐丧失。创建一个品牌,很难;可毁掉一个品牌,太容易了。
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想靠歪门邪道挣钱,不知哪天会跌跤。
我只想吃水果,并不想做慈善
助推农产品每笔订单单价不高,大多是几十块钱就能买一箱。
只需如此小额的花费便可能救人于水火,一开始,消费者往往不需要花时间理性决策,就下单购买。
但悲惨果农那么多,滞销水果年年有。大家的钱不是风刮来的,水果也不能当饭吃。
能长久打动消费者的,不是“急哭了的果农”,而是水果的“质优价廉”。
善用渠道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才是水果电商该做的事。
说到底,大家买水果是为了吃,不是为了做慈善。用爱发电的招,在卖水果上行不通。
不要把生意变成煽情,大概是实现水果自由的第一步。/ unsplash
[1] 滞销:在悲情营销中沦陷的黑布林……|农说吕不白[2] 广西柑橘:千亿产业的隐忧和思考|丰收邦[3] 广西荔浦:砂糖桔遇冷滞销 果农遭遇“丰收愁”|人民网[4] 为什么朋友圈的水果永远在滞销?|爱范儿[5] 互联网模式下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的研究|现代经济信息[6] 起底“悲情营销”报道对媒体整合发展的思考|广电传媒[7] 助农背景下微信平台“悲情营销”研究|现代商业[8] 基于数据挖掘的水果滞销频发原因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9] 中国农产品滞销舆情现状及展望|农业电商和农产品销售
✎作者 | 马路天使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标 题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你认识范德彪,但你根本不认识范伟
护肤品的嘴,骗人的鬼
只想当悟空的六小龄童, 忘了自己是个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