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Java | 关于泛型能问的都在这里了(含Kotlin)

Java | 关于泛型能问的都在这里了(含Kotlin)

前言

  • 泛型(Generic Type) 无论在哪一门语言里,都是最难语法的存在,细节之繁杂、理解之困难,令人切齿;
  • 在这个系列里,我将总结 Java & Kotlin 中泛型的知识点,带你从 语法 & 原理 全面理解泛型。追求简单易懂又不失深度,如果能帮上忙,请务必点赞加关注!
  • 首先,尝试回答这些面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下列代码中,编译出错的是:
public class MyClass<T> {
    private T t0; // 0
    private static T t1; // 1 
    private T func0(T t) { return t; } // 2
    private static T func1(T t) { return t; } // 3
    private static <T> T func2(T t) { return t; } // 4
2、泛型的存在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3、请说明泛型的原理,什么是泛型擦除机制,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相关文章


目录


1. 泛型基础

  • 问:什么是泛型,有什么作用?

答:在定义类、接口和方法时,可以附带类型参数,使其变成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与非泛型代码相比,使用泛型有三大优点:更健壮(在编译时进行更强的类型检查)、更简洁(消除强转,编译后自动会增加强转)、更通用(代码可适用于多种类型)

  • 问:什么是类型擦除机制?

答:泛型本质上是 Javac 编译器的一颗 语法糖 ,这是因为:泛型是 JDK1.5 中引进的新特性,为了 向下兼容 ,Java 虚拟机和 Class 文件并没有提供泛型的支持,而是让编译器擦除 Code 属性中所有的泛型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泛型信息会保留在类常量池的属性中。

  • 问:类型擦除的具体步骤?

答:类型擦除发生在编译时,具体分为以下 3 个步骤:

1、擦除所有类型参数信息,如果类型参数是有界的,则将每个参数替换为其第一个边界;如果类型参数是无界的,则将其替换为 Object

2、(必要时)插入类型转换,以保持类型安全

3、(必要时)生成桥接方法以在子类中保留多态性

举个例子:

源码:
public class Parent<T> {
    public void func(T t){
public class Child<T extends Number> extends Parent<T> {
    public T get() {
        return null;
    public void func(T t){
void test(){
    Child<Integer> child = new Child<>();
    Integer i = child.get();
---------------------------------------------------------
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void func(Object t){
public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Number get() {
        return null;
    public void func(Number t) {
    桥方法 - synthetic
    public void func(Object t){
        func((Number)t);
void test() {
    Child<Integer> child = new Child();
    // 插入强制类型转换
    Integer i = (Integer) child.get();
}

步骤1:Parent 中的类型参数 T 被擦除为 Object,而 Child 中的类型参数 T 被擦除为 Number;

步骤2:child.get(); 插入了强制类型转换

步骤3:在 Child 中生成桥方法,桥方法是编译器生成的,所以会带有 synthetic 标志位。为什么子类中需要增加桥方法呢,可以先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没有桥方法,会怎么样?你可以看看下列代码调用的是子类还是父类方法:

Parent<Integer> child = new Child<>();
Parent<Integer> parent = new Parent<>();
child.func(new Object()); // Parent#func(Object); 
parent.func(new Object()); // Parent#func(Object); 

这两句代码都会调用到 Parent#func(),如果你看过之前我写过的一篇文章,相信难不到你:[《Java | 深入理解方法调用的本质(含重载与重写区别)》]( Java | 深入理解方法调用的本质(含重载与重写区别) )。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下:

1、方法调用的本质是根据方法的符号引用确定方法的直接引用(入口地址)
2、这两句代码调用的方法符号引用为:
child.func(1) => com/xurui/Child.func(Object)
parent.func(1) => com/xurui/Parent.func(Object)
3、这两句方法调用的字节码指令为 invokevirtual
4、类加载解析阶段解析类的继承关系,生成类的虚方法表
5、调用阶段(动态分派):
Child 没有重写 func(Object),所以 Child 的虚方法表中存储的是Parent#func(Object);
Parent 的虚方法表中存储的是Parent#func(Object);

可以看到,即使使用对象的实际类型为 Child ,这里调用的依旧是父类的方法,这样就 失去了多态性 。因此,才需要在泛型子类中添加桥方法。

问:为什么擦除后,反编译还是看到类型参数 T ?

反编译Parent.class,可以看到 T ,不是已经擦除了吗?
public class Parent<T> {
    public Parent() {
    public void func(T t) {
}

答:泛型中所谓的类型擦除,其实只是擦除 Code 属性 中的泛型信息,在类常量池属性(Signature属性、LocalVariableTypeTable属性)中其实还保留着泛型信息,这也是在运行时可以反射获取泛型信息的根本依据,我在第 4 节说。

  • 问:泛型的限制 & 类型擦除会带来什么影响?

由于类型擦除的影响,在运行期是不清楚类型实参的实际类型的。为了避免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程序员语义不一致的情况,泛型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限制。好处是类型擦除不会为每种参数化类型创建新的类,因此泛型不会增大内存消耗。


2. Kotlin的实化类型参数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类型擦除的影响,在运行期是不清楚类型实参的实际类型的。例如下面的代码是不合法的,因为 T 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类型,而仅仅是一个符号:

在这个函数里,我们传入一个List,企图从中过滤出 T 类型的元素:
Java:
<T> List<T> filter(List list) {
    List<T> result = new ArrayList<>();
    for (Object e : list) {
        if (e instanceof T) { // compiler error
            result.add(e);
    return result;
---------------------------------------------------
Kotlin:
fun <T> filter(list: List<*>): List<T> {
    val result = ArrayList<T>()
    for (e in list) {
        if (e is T) { // cannot check for instance of erased type: T
            result.add(e)
    return result
}

Kotlin 中,有一种方法可以突破这种限制,即: 带实化类型参数的内联函数

Kotlin:
inline fun <reified T> filter(list: List<*>): List<T> {
    val result = ArrayList<T>()
    for (e in list) {
        if (e is T) {
            result.add(e)
    return result
}

关键在于 inline reified ,这两者的语义是:

  • inline (内联函数): Kotlin编译器将内联函数的字节码插入到每一次调用方法的地方
  • reified (实化类型参数): 在插入的字节码中,使用类型实参的确切类型代替类型实参

规则很好理解,对吧。很明显,当发生方法内联时,方法体字节码就变成了:

调用:
val list = listOf("", 1, false)
val strList = filter<String>(list)
---------------------------------------------------
val result = ArrayList<String>()
for (e in list) {
    if (e is String) {
        result.add(e)
}

需要注意的是,内联函数整个方法体字节码会被插入到调用位置,因此控制内联函数体的大小。如果函数体过大,应该将不依赖于 T 的代码抽取到单独的非内联函数中。

注意,无法从 Java 代码里调用带实化类型参数的内联函数

实化类型参数的另一个妙用是代替 Class 对象引用 ,例如:

fun Context.startActivity(clazz: Class<*>) {
    Intent(this, clazz).apply {
        startActivity(this)
inline fun <reified T> Context.startActivity() {
    Intent(this, T::class.java).apply {
        startActivity(this)
context.startActivity(MainActivity::class.java)
context.startActivity<MainActivity>() // 第二种方式会简化一些

3. 变型:协变 & 逆变 & 不变

变型(Variant)描述的是相同原始类型的不同参数化类型之间的关系 。说起来有点绕,其实就是说: Integer Number 的子类型,问你 List<Integer> 是不是 List<Number> 的子类型?

变型的种类具体分为三种:协变型 & 逆变型 & 不变型

  • 协变型(covariant): 子类型关系被保留
  • 逆变型(contravariant): 子类型关系被翻转
  • 不变型(invariant): 子类型关系被消除

在 Java 中, 类型参数默认是不变型的 ,例如:

List<Number> l1;
List<Integer> l2 = new ArrayList<>();
l1 = l2; // compiler error

相比之下, 数组是支持协变型的:

Number[] nums;
Integer[] ints = new Integer[10]; 
nums = ints; // OK 协变,子类型关系被保留

那么,当我们需要将 List<Integer> 类型的对象,赋值给 List<Number> 类型的引用时,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我们需要 限定通配符

  • <? extends> 上界通配符

要想类型参数支持协变,需要使用上界通配符,例如:

List<? extends Number> l1;
List<Integer> l2 = new ArrayList<>();
l1 = l2; // OK

但是这会引入一个编译时限制:不能调用参数包含类型参数 E 的方法,也不能设置类型参数的字段,简单来说,就是 只能访问不能修改(非严格):

// ArrayList.java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1.add(1); // compiler error
  • <? super> 下界通配符

要想类型参数支持逆变,需要使用下界通配符,例如:

List<? super Integer> l1;
List<Number> l2 = new ArrayList<>();
l1 = l2; // OK

同样,这也会引入一个编译时限制,但是与协变相反:不能调用返回值为类型参数的方法,也不能访问类型参数的字段,简单来说,就是 只能修改不能访问(非严格):

// ArrayList.java
public E get(int index) {
Integer i = l1.get(0); // compiler error

- <?> 无界通配符

其实很简单,很多资料其实都解释得过于复杂了。 <?> 其实就是 <? extends Object> 的缩写 ,就是这样,没了,例如:

List<?> l1;
List<Integer> l2 = new ArrayList<>();
l1 = l2; // OK

理解了这点,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 问:List 与 List<?>有什么区别?

答:List 是原生类型,可以添加或访问元素,不具备编译期安全性,而 List<?> 其实是 List<? extends Object>的缩写,是协变型的(可引出协变型的特点与限制);从语义上,List<?> 表明使用者清楚变量是类型安全的,而不是因为疏忽而使用了原生类型 List。

在 Kotlin 中,变型写法会有些不同,但是语义是完全一样的:

协变:
val l0: MutableList<*> 相当于MutableList<out Any?>
val l1: MutableList<out Number>
val l2 = ArrayList<Int>()
l0 = l2 // OK
l1 = l2 // 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