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狼》priest ,如果最后长庚的计划没有那么顺利,顾昀跟他的感情是不是会陷入两难的be?
13 个回答
谢邀
题主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点:一是 如果长庚真的亲手殺兄,顾昀会不会和他反目 ?;二是 被P大取消的相爱相杀线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个看过11遍《杀破狼》的人,我挨个回答。
一.如果长庚亲手杀了李丰,长庚顾昀会不会反目
不会。种种迹象表明,顾昀不仅知道长庚的借世家之手殺君的计划,知道计划中世家动手的具体时间,还暗中支持了长庚,为他扫除了障碍,提供了造反必备的军队。以下是一些蛛丝马迹。
1.顾昀与西洋军决战的时间
决战时,教皇发起进攻的直接原因是收到了大梁外事团里的内奸送出的顾帅遇刺生命垂危的消息。而外事团被顾昀完全控制,教皇接到的也是顾昀放出的假消息。所以说,是顾昀专门选择那个时间,引导教皇大肆进攻,促成决战。但这个顾昀专门选择的时间表面上却对大梁军有弊无利。
列举一下决战时双方的具体状况
大梁方:
1.外事团被解决,国内反战因素消除,不存在有人上书叫停战争的危险
2.顾昀重伤未愈,半身不遂
3.铁路正在修建,接近完工
西洋方:
1.国内党争白热化,目前上台的国王正好支持教皇
2.新任国王为了向教皇示好送来大批军火
3.其他殖民地叛乱开始
如果半个月后再决战,那时双方的状况
大梁方:
1.铁路完工,大批军火源源不断地送到江南前线
2.顾帅的伤势有所好转,起码能下地走路
西洋方:
1.国内送来的补给消耗
2.西方殖民地的叛乱分走部分兵力
3.西方圣地政变又换了位不支持教皇的国王上台(可能)
大梁决战时可谓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合。总的来说,顾昀这场仗是在客观条件己方处于劣势,而多等一小段时间又会变成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起来的。虽然顾帅绝佳的战略战术完美解决了西洋军,但这些劣势还是客观存在。战场上些微不同都能造成巨大差别,不存在某个主帅觉得似乎差不多了就开战的情况,绝对要等到最佳时机。顾昀不傻,他这么做的原因很可能是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前解决西游军,因为他清楚后面会发生很大的变故。前面说过,外事团被收拾了,李丰在战争结束前不会动顾昀,不存在不快点打完就必须谈和的问题。那么,哪个是逼迫顾昀趁早结束战斗的变故呢?唯一可能的就是长庚计划的政变了。如果长庚的计划失败,顾昀被牵扯进去,不仅打不了仗还救不了长庚。
顾昀正好在政变的第二天彻底打退西洋军,这个时间卡得实在太好。他了解长庚的计划,清楚计划具体时间。总的来说,顾昀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为长庚的失败做准备,才在这个时间点结束战斗。如果长庚失败,顾昀是否会挥师北上,完成他家长庚未完的事业,就不是本篇讨论的范围了。
2.长顾重逢时的对话
长庚夺位成功后立即飞往江南,见到顾昀后就在军帐里开始了一大段虐狗。大家应该都对这段印象深刻。但这段中两人的表现都有些奇怪。
1)顾昀只对朝廷发来的消息急切,对消息内容并没有很惊讶。
2)顾昀震惊于长庚来得如此之快,却对他成了皇帝不怎么惊讶。
3)长顾久别重逢的对话压根没有提到长庚的皇位
我们代入自己,切身体会一下
“你在外地上大学,被车撞了,奄奄一息,不敢告诉你妈。这时,母上大人突然出现,还告诉你她成了总统。在抱头痛哭,抱头痛哭,和抱头痛哭的间隙,你再怎么百感交集也无法抑制心中的疑惑。
“妈,你是怎么变成总统的?””
这是人之常情,不管是孩子还是爸爸,在亲人/爱人/朋友的生活毫无预兆地发生巨大变动时,一定会询问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长顾重逢虐狗时,完全没有提到关于长庚皇位的任何事情,反倒说了一大堆两江的战事。如果顾昀事先不知道长庚的计划,不管久别重逢如何激动都会问一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咗变成皇帝了?”朝廷来的急件只讲了世家叛变,李丰驾崩,传位雁王,没有细节。在顾昀之前推断过李丰会传位于太子的情况下,他一定会疑惑为什么传位长庚,进而提出疑问。然而他什么也没说,长庚也没提这个他之前最在意的事。这种情况应该属于两人都心照不宣,觉得这事没什么说起的必要,才不提的。
3.顾昀调走了京城所有将领
“真有本事的人要么在前线,要么已经马革裹尸了”——《杀破狼》第126章
顾昀决战前调整了全国的战略部署,把大部分将领都调到了东南海,截断了西洋军的后路,这才完全摧毁了西洋军。这是非常有效的战略,表明上看没什么问题。但顾昀调走的是京城所有经历过战场的将军,一个都没留下。前线真的紧张到了一个守京大将都留不下来的地步吗?而且顾昀调整全国部署的时间正好是雁王大面积夺取世家立足的土地,把世家逼上绝路的时候。不管顾昀有心还是无意,京城无将的直接后果是大大降低的长庚计划中的变数(参见魏王造反和吕家叛乱都是因为对武将估计不足才失败的)。一个留京武将在世家叛乱时会跟着造反直接干掉皇帝,还是忠心保护皇帝让长庚无机可乘,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客观来讲,顾昀调走武将的行为大大提高了长庚计划的成功率。
4.除顾昀外无人能提供长庚叛变所需兵力
一旦有一点意外,长庚说不定就得亲手拿起刀兵,担了‘殺兄杀侄’和‘乱臣贼子’的名头——《杀破狼》第126章
方钦能失手杀了李丰完全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长庚也没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世家能解决李丰上。必要时,他会亲手殺君夺位。
那么,问题来了:长庚怎么在禁卫军,御林军,协同御林军,还有一大堆文臣和太监的注视下完成殺君夺位的壮举?
即使长庚武艺超群一刀就把李丰砍了,他也必须要足够的军队来控制局面。该灭口的灭口,该招安的招安,该威胁的威胁,长庚才能坐上皇位。
那么,问题又来了:长庚足够控制住京城的兵力是哪来的?
首先,肯定不是临渊阁。那就是一个情报机构加几个高手,从魏王叛乱就可以看出来根本没有大规模战斗力。
其次,雁王本身是没有任何兵权的,更别提京城的兵权了。
举国上下,能为长庚提供兵力的只有顾昀了。京城里的军队全部在李丰的掌握下,也只有顾昀能绕过李丰暗中给长庚造反必备的兵力了。要知道,不管是御林军、协同御林军,还是禁卫军,主要成分之一都是前玄铁营,也就是顾昀的嫡系。尤其是吕家造反后这三个军队里的世家子弟严重减少,对应的就是北大营和玄铁营的成分增加。
猜测一下,哪只卫兵是顾昀为长庚准备的呢?个人猜测是禁卫军。因为两支御林军+禁卫军从同一起点开始找李丰,最后是禁卫军和长庚一起,最先找到李丰,也是禁卫军和长庚弄出的铁傀儡一起包围了方钦他们。随后御林军和一大堆文官才赶到。不过顾昀很可能给京城和北大营里信得过的旧部都留了信,让他们听从雁王吩咐之类。这才算是给长庚的造反事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总的来说,顾昀不仅知道长庚要解决李丰和世家,还知道他动手的具体时间。不仅扫除了长庚殺君夺位的障碍,还给了造反必备的军队。自然不存在什么如果长庚亲手杀了李丰顾昀会和他反目的问题了。
@赵枭枭 不知这个回答是否满意?
二.P大取消的相爱相杀线到底是什么?长庚顾昀本应有的分歧点在哪里?
从全文可以明显地看出,长顾最主要的分歧点在保皇与革新的争端,也就是历史上每次改革都会出现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对决。
1.先从成长环境和教育分析顾昀和长庚的心理
顾昀是长公主的儿子,后来被先帝收养,他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忠于传统,忠于李家江山。而代表皇权的长公主和先帝也确实给了他足够的温暖。所以,即使景帝李丰伤他甚多,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允许他反抗皇帝,或是对传统提出质疑。不仅从成长经历,从顾昀前期的所作所为都能看出他还是一个很传统很重视皇权的人。比如玄铁营回京城迎太子(李丰)登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一身流氓皮,表现得再离经易道,顾昀还是一个很传统的、把服从皇权视为理所当然的忠臣。幸好顾昀骨子里关心的还是百姓与家国,后面长庚才能一点点转变他的观念。(这个后面细说)
长庚就不一样了。秀娘再怎么伤害他,他再怎么憎恶秀娘,那也是从小把他带到大、和他接触最多的人。1~11岁正是孩子最易被影响的时候,秀娘对中原皇室的仇恨不可避免得影响到了小长庚。再加上秀娘对长庚的伤害名义上来说都是因为长庚体内“另一半最肮脏的血统”(中原皇室血统),长庚对李家的印象可想而知。幸好他骨子里还是一个温和宽厚的人,又有顾昀指引,才勉强没长歪。
后来雁回镇被屠,顾昀成为了长庚最重要的人。13~16岁是孩子的青春期,也是三观形成的时间段。在这期间长庚对皇权的影响就是一次次伤害他最重要的人。
所以说,长庚对皇权只有憎恶。从小到大的经历只会让他思考颠覆皇权。这也是他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能构想出君主立宪的原因。这里表白皮皮,剧情和人物设置的都合理到挑不出一点破绽!
2.政治理念
顾昀虽然一般不涉足政治,但从他前期的站队加上上面分析的心理,都能看出他前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皇派。这不是因为他墨守成规,而是因为完全没有革新的意识。
长庚的政治主张就很明显了,经济改革引导政治改革,国家法治化,为君主立宪铺路。
所以说,这俩人最深层次的矛盾是政治理念不合。绝不仅仅是杀不杀李丰的问题。
3.P大取消的相爱相杀线是什么?
政治理念不合带来的问题可就多了。P大写出来的HE线中,长庚先是引导顾昀发现改革的好处,再在江南来了个生动的改革前改革后的对比,最后送出江山蓝图,让顾帅全方位感受到了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前面说过,顾昀不管如何被皇权洗脑,最重视的还是家国百姓。他一看改革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然就被长庚从保皇派引渡到改革派了。
在P大最初构想的相爱相杀线中,顾昀应该是没有及时扭转观念。从烽火票开始就会和长庚产生分歧,再到长庚对世家动手(安定候也是世家),分歧进一步扩大,这俩直接在朝堂上对立,不管长庚对李丰动不动手都是相爱相杀。
看到有很多人说P大手下留情了,我实名反对。一本好的小说,当设定好了背景,给了人物性格,他们就开始自行演义自己的故事。作者只能记录,无法操纵。长顾走到这一步是因为长庚必定改革,顾昀也必定看到改革的好处,他骨子的爱国也必定让他接受改革以及长庚为改革付出的努力,不可能相爱相杀。真那样就是严重OOC了。所以说,P大没用手下留情,这是故事发展的必然结果。
点赞高票回答然后补充一点细节
以下为原文(正文最后一章):
长庚无奈道:“大帅每天就穿着这种破衣烂衫四处乱晃吗?”
“不是,”顾昀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着他的唇语,低声笑道,“今天碰巧穿了这件,大概是做梦的时候心有灵犀,知道今天有陛下亲自来给臣缝衣服。”
长庚手上的动作一顿,然而不等他抬眼看顾昀的表情,一只手就落在了他的脸上,手指温柔地顺着他的下颌往耳根的方向滑过去:“苦不苦?”
长庚手上飞快地眨了一下眼,感觉方才那场痛苦太激烈,眼眶今天可能要决堤,那人说了三个字就又差点把他的眼泪榨出来:“你疼不疼?”
两人重逢,心里已经都默契如明镜似的,顾昀说等着陛下给臣缝衣服,这是顾昀第一次叫长庚陛下。接下来两句苦不苦疼不疼,长庚问的疼不疼是很明确的,顾昀全身受伤疼得每晚睡不着觉。但这顾昀问长庚苦不苦,这苦从何来呢,这苦来自于长庚在朝堂里的殚精竭虑和处心积虑的“行动”,顾昀都明白。其实很多东西不用写的太多,俩人为对方着想和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默契和信任早就已经是无懈可击的。
从头至尾我都没感觉到在篡位这个问题上顾昀和长庚有冲突。懒得去翻书,就复述几个点。
一是顾昀在拒绝长庚时说,殿下天潢贵胄,将来或将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出处可是是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这可是有滋味得很)不可妄自菲薄。我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就觉得,顾昀隐约认为长庚有更重要的事做,他早就看到了李丰不是明主的材料,但那时雁王没有根基,顾昀也未做他想,只是隐约有一种李旻更配的感觉。除非是作者误用,否则我是推断顾昀有黄袍加身的初步打算,这句也是我从始至终没有疑虑的根源。
二是,长庚讨打。这一段大家真的值得多品味一下。长庚一心想透漏些什么,顾昀惊了吗?没有。非但没有惊,还给了他定心丸,只是我怀疑长庚没有全部消化。顾昀说,你不是李家的人?你姓猪还是姓狗?这是赤裸裸的提示,你是有资格上位的,想干什么就去干!顾昀还说,功过后人评说,你妄自菲薄,别人怎么可能拿你当个什么?你到我这里讨了我的一句怎样都行,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顾昀是哪里不明白李旻了?谋反大事,岂能明说
三是李丰病重拉了长庚长谈,长庚放松警惕时顾昀提醒长庚,有些野兽装作伤重,会咬人,要万分注意。
顾昀要说对长庚篡位有明确想法,那是绝对没有的,因为此路毕竟凶险。而且顾昀还真的有想要带长庚归隐的美好想法。但要说顾昀没想过,那我是不信的,至少在李丰最后一次所谓的犒军,又对自己动了杀心的时候,顾昀心里绝对是明白李旻早晚要动手的。甚至不过等的长庚一声令下,自己可以做刀。
如果李丰不是被方钦误杀搞得迷迷糊糊,而是方钦队伍里来个身份成谜的死士,把长庚夺权写的更有血腥就更好了。因为篡位本就该那么你死我活。
作者当初怎么想的相爱相杀我不知道,写到后面早就没有当初的设定了,设定一改,笔下人物就在潜意识里也不会再有当初的纠结,再去琢磨作者当初怎么想,没有落笔的东西,怕是作者也说不出个三二。
顾昀知道临渊阁的存在,临渊阁想干什么顾昀也知道,临渊阁之前接头过顾昀,但是顾昀不愿意,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临渊阁选择了长庚,顾昀也知道,临渊阁这种bug一样的组织选择了长庚,会做什么,顾昀又不傻,他心里肯定一清二楚,对于长庚的计划顾昀不会太清楚,但是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顾昀心里一定是清楚的
不知道相爱相杀的梗,但如果是之前的tag中途被取消,那肯定是大改过剧情的,跟最终确定的剧情肯定是没有办法对上的。
这本书最终跟读者见面的内容,长庚和顾昀没有相爱相杀的可能性。两个人价值观相同,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政治主张相同,其实顾昀没啥政治主张但他为雁王执笔的社稷图深深动容,利益相同,两人不是一起被李丰杀掉就是一起活下去。心意相通后,里里外外完全一致,怎么相杀得起来?
而且长庚姓李,这很关键。
倒不是顾昀有多迂腐忠君,顾昀忠的是山河社稷,不是某个叫李XX的人,但正因为顾昀忠诚于山河社稷,他的底线是江山不乱百姓安康,如果长庚不姓李,要夺皇位就是篡位,虽然杀破狼是架空的朝代背景但社会价值体系是标准的封建君主制,国民心智无法超前,所以对于外姓人篡位肯定会血雨腥风,这是顾昀不能接受的,但既然长庚姓李,是先帝亲子今上亲弟,他上位是合乎礼法的,属于皇家内部矛盾,老百姓们民间风评不会太care。家国不乱,顾昀怎可能反对?
顾昀的态度,事前事中比较隐晦,但看事后就看得太明显了。长庚利用旧世家的事情由来已久,顾昀早就知道,无论过程是怎样的,事情的本质都是长庚借旧世家之手弑君夺取皇位,顾昀不是政治小白,虽然他总在朝堂上当壁花装大尾巴狼,但他的政治嗅觉精明着呢,心里明镜似的。但他是什么态度呢?他在情意绵绵中轻描淡写一句话“知道今天有陛下亲自来给臣缝衣服”,就认下了这位新皇。这就是他的态度啊。
手握四境兵力的顾昀并不是非要如此的,还记得世家作乱的时候担心的事情吗?“如果拥立大殿下,顾昀岂肯善罢甘休?”然后世家们还为此铤而走险派外事团去刺杀顾昀。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手握兵权的顾昀不认,就算京中把登基之事操作了,帝位也坐不稳。所以顾昀对长庚帝位的第一时间认可,就是他对长庚夺位一事的真实态度。
其实说到之前他到底知不知情,我觉得就跟临渊木牌一事一样,猜得到,却不是明确知道。长庚从不刻意瞒他,但也不明确告知。长顾二人有极好的默契,彼此珍重彼此保护,家国大事的交流从来是点到为止心照不宣,目的都是出于对对方的终极保护。长庚很早就给过顾昀他对治理江山的美好憧憬,让机器人下地干农活,让寻常旅人坐飞机回家过年,让每个人有尊严地活着,这些事情细想想,只有皇帝做得到,他说“你让我试试”,这很隐晦吗?顾昀的回答是直接跟他上了床。长庚摆平了江南乱局回朝后,由于浓情蜜意一时得意忘形,顾昀提点他注意猛兽装出垂死状后的反扑,是把皇帝当做对手来警示长庚的。他们从不说破,但从来心照不宣。顾昀为何提前对西洋军动手?且还是在时机并不算好的情况下,他说的是,怕朝中生变,主和派占据上风让仗打不成。谁是主和派?长庚在朝中的敌人啊,如果主和派占据上风,那长庚就是处于下风,谁来给下风的雁王撑腰翻盘?顾昀抢先动手早日结束战局,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应付万一出现的对长庚的不利局面,他与雁王的关系朝中人尽皆知(我说的是表面的义父子关系哈),方钦等人都知道雁王背后是安定侯,他手握玄铁虎符掌握全境兵力,哪怕不动一兵一卒,也是对皇帝和旧世家的巨大威慑。但如果在朝中生变时他正巧陷入与西洋人的战斗,或者正受制于西洋军的牵制不得不被困在前线,那这家国天下和长庚安危,他要选哪个?岂不虐心两难?所以肯定要提前动手,哪怕铤而走险。只有先解决了外敌,他才当得起长庚的后盾。
长庚也是一样的底线,所以他不但不明确告知顾昀自己的计划,还让军机处的人去把顾昀拖在前线不能回京。他们所处的局势,外有强敌对峙内有朝堂之患,哪一边都不能出事。他把外敌交给了顾昀,内患留给了自己。雁亲王向来是算无遗策的,既然动手,绝无意外,即使夺位之事凶险万分,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他亲自动手了,夺位是肯定会成功的,无非是过程如何有所不同,他不让顾昀回京不是怕他反对,是不让他插手。这才是强强恋爱的魅力,两个男人都太优秀,太在乎对方,然而又同时把家国天下摆在最优级。所谓神仙爱情,不外乎此。
盲猜相爱相杀线,有可能是在作者最初的构想里,长庚的人设只是为爱而生,为爱而狂,为爱而起兵夺权,没有政治理想的加持,仅仅为了保护顾昀报复李丰而夺位,如果是那样,恐怕顾昀会反对他阻止他吧。虽然我觉得这样的人设会更讨一些小姑娘的好,但……想想也挺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