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计“邀请”机制呢?
一方面,这种“有门槛”的注册方式,会提升用户对它的「兴趣度」,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别人都没有、只有我有”的东西,也能让用户有一种“我很尊贵”的「独特感」,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同时,“邀请”的形式,也更方便分销员们做进一步的裂变:
由于需要邀请才能加入,让邀请码成为了一种“稀缺产品”。
因此,当分销员在知乎、豆瓣、贴吧等流量平台发布自己的邀请码时,会更有吸引力。
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模式也有弊端:
因为联联周边游的产品销售时间短,且出售后佣金已经付给了分销员,所以一般不能退款,引来了非常多的吐槽,品牌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用分销流程引流私域
当新用户通过老用户的邀请码成为分销员,你会发现,自己无法生成邀请码。
因为,生成邀请码和佣金提现,都需要向人工客服申请,还要加入联联周边游的城市社群才能完成。
加入城市社群后,就相当于给分销员们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流量渠道,不仅可以让 ta 们在群内做精准的转化,甚至还可以通过分享收益等方式,做进一步的裂变。
3)自媒体引流
除此之外,联联在营销推广上也会利用自己的自媒体资源,具体的推广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合作本地公众号。通过给出高价抽佣 + 付费的模式,和各个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类大号进行合作。
二是和用户群体重叠的跨界行业公众号进行异业合作,包括旅行社、教育机构等。
异业合作的用户量,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还多。
根据知乎网友@草帽杨子的统计,联联进行过异业合作过的旅行社、亲子机构以及教育机构微信公众号,共触达到了约 2000 家门店,30 - 40 万个家庭,总计大约 330w 的用户。
(以上海地区为例)
二是通过自身公众号矩阵引流。
据了解,光是联联周边游公众微信号就拥有约 100 万粉丝。
其他在各个城市所设的“分站”公众号也是圈粉的利器,比如联联周边游成都站拥有约 80 万粉丝。
这种情况下,联联只要每周定时推送优惠福利信息,短时间就能获得超高曝光度,促成大量订单成交。
(联联周边游各城市分站)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联联周边游的运营秘籍:
一是用找到营销「破局点」,用杠杆撬动商家和用户双方的资源;
二是用「非常规」引流分销机制,通过层层邀请的方式有效地把拉新的源头做活。
这两种运营套路共同发力,联联才最终完成了整个商业闭环。
发展到中后期,这种模式还会产生显著的「车轮效应」:
积累了一定用户量之后,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家主动“放低身段”加入;优质商家越多,联联的用户量也会随之更快地增加。
但也要提一嘴:虽然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联联一直在大步往前走,但随着近年来用户的负面投诉越来愈多,联联在这种模式下能不能走得更远,还要看它能不能持久地抓住用户的心。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