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板块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有某些特定的相关要素,就以这一要素命名该板块。
当某一类股票拥有F要素时,且此类股票大幅超涨或超跌于股指,则命名此类股票为F板块。(F代表要素值,F可以是行业、规模、地域、业绩、技术、机构、政策等等)
板块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类:行业分类和概念分类。
股票板块是指某些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有某些特定的相关要素,就以这一要素命名该板块。
学术表达:当某一类股票拥有F要素时,此类股票大幅超涨或超跌于股指,则命名此类股票为F板块。(F代表要素值,F可以是行业、规模、地域、业绩、技术、机构、政策等等)
板块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类:行业分类和概念分类。
行业板块分类
: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有分类标准,这个是官方的。每季度要求对公司大于50%的业务来归类公司所属行业。这个内容可以在证监会网站上查到上个季度的所有公司行业分类。
其中包括: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综合;
共19大类,及二级90小类。(参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
概念板块分类:
这个就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常用的概念板块分类法有地域分类:如上海板块、雄安新区板块等;政策分类:新能源板块、自贸区板块等;上市时间分类:次新股板块等;投资人分类:社保重仓板块、外资机构重仓板块等;指数分类:沪深300板块、上证50板块等;热点经济分类:网络金融板块、物联网板块等。按业绩分类:蓝筹板块、ST板块还有等等无穷多分类的概念板块!
有很多“板块”是作为炒作题材而推向市场的。举一个例子说明。1995年末,股市推出了所谓的“
权证
与转配
概念股
板块”,如有兴趣可翻阅当时的《
中国证券报
》或《上海证券报》,当时有关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或追捧,或分析各个所谓权证与转配概念股。在这些文章的背后,深市炒手大炒权证,市场上一批盲目跟风者也热闹地追捧。结果是等到
除权
和权证上市,
股价
一路跌将下来,跟风者只好自认倒霉。
1996年初,所谓“基金板块”又被称为“被严重低估的低价板块”而推上前台,接着连续推出“基金市场的再认识”系列文章,声称要“算一算投资基金这笔帐”。总之,经过分析,基金板块被认为是最好的
投资对象
,随后价格果真上涨。最后结果如何呢?好梦并不长,没过几天,基金又跌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