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学课堂︱肛瘘经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的理论基础
与
常规肛瘘相比,目前的治疗复杂性肛瘘仍然面对着高复发率和肛门功能损伤的窘境,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复发率、同时更好的保护术后的肛门功能?能否通过一种术式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近年来,肛瘘经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做出了有益的临床尝试,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
TROPIS
的理论基础。
(本文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肛肠疾病里有一类令人头疼的疾病——复杂性肛瘘,之所以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复杂性肛瘘的形成机制至今不甚明了。所以,1929年,洛克哈特 · 穆默里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治疗肛瘘的失败可能比其他任何手术,都会损害外科医生的盛誉!
而要想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下方的三个关键点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分别是:1、在复杂性肛瘘中,括约肌间的瘘管就像是一个密闭间隙的脓肿,需要处理才能提高治愈率;2、充分排脓+确保持续引流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前提条件;3、脓肿充分引流直到伤口充分引流,直至二期愈合。
有了上方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们再来分析此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现有手段,例如内镜夹封闭(OTSC)、视频辅助肛瘘治疗(VAAFT)、肛瘘栓(AFP)、纤维蛋白胶或者瘘管激光封闭(FILAC),之所以治愈率不甚理想——25%~75%。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技术没有解决括约肌间隙脓肿/瘘管问题,或引流括约肌间隙的诸多问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经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应运而生了,这种手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经过肛门切开括约肌间间隙,同时将外部的瘘管搔刮并清理。TROPIS较好满足了上述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基本原则:
第一、研究表明,括约肌间感染在大多数复杂性肛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复杂性肛瘘都有括约肌间的感染的延伸,括约肌间的瘘管就像一个密闭间隙的脓肿,只有处理了这个间隙的病灶,在理论上才能提高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愈率。第二、括约肌间隙的感染灶只有在遵循充分排脓,并持续确保引流通畅的前提下,复杂性肛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针对复杂性肛瘘,TROPIS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肛瘘成功率较高(注:90%~95%)的外科新技术。
诚然,肛瘘感染与其他窦道/瘘管不同,其在括约肌间往往有一定的组成部分/瘘管,肌间感染灶位于括约肌间。在有括约肌间组成部分/瘘管的情况下,常规手术可能会面临失败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解决括约肌间感染的问题!肛瘘要治愈,需打开括约肌间瘘管。这个切口可以从外侧通过坐骨直肠窝切开外括约肌,也可以从直肠腔内切开黏膜和内括约肌。前者存在更大的切口,并且损伤外括约肌,而外括约肌对肛门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从腔内切开创面更小,且根本不会导致外括约肌的损伤。最终,TROPIS在较好的保留了与肛门括约功能密切相关的肛门外括约肌的基础上,通过清除外括约肌两侧的感染——经肛在外括约肌内“切开瘘管”+在外括约肌外“搔刮瘘管”,最终实现瘘管的最终愈合!
从
近年来,日益提倡的功能保护性外科的角度,
TROPIS不仅从复杂性肛瘘的病理生理基础上、较好的解决了复杂性肛瘘的形成基础,同时,也为保护肛门的功能保护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Garg P. 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 (TROPIS)-A new procedure to treat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40(2017);
130-134
.
2、Garg P.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anal fistula. Med Hypotheses. 2019;132:109329.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