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谢坪村位于汉滨区双龙镇南部,全村总面积41.2平方公里,最早是一个偏僻乡的范围,由7个村相继合并而来,辖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2户1932人中贫困发生率高达40.75%,是双龙镇脱贫任务最重的一个村。2019年谢坪村已经实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2.02%,2020年又如期完成剩余20户39人脱贫任务。我作为谢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见证了谢坪村5年来脱胎换骨之变。

一是饮食条件由“吃不好”向“要健康”转变。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特困户还要在吃饭问题上动脑筋,盘算一下粗细粮怎么搭配,能吃得饱但也吃不好,过年过节时才能大块吃肉、大盅喝酒,现在自然是吃喝不愁。随着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群众堂屋也很少看见过去储藏粮油的水泥柜、大木柜,搬迁群众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到爱心超市和社区商店去购买,可谓是“大米白面时时见、鱼肉成了家常饭、各种蔬菜不间断、蛋奶可以手边转”。与此同时,群众养生观念有了,饮食不仅营养搭配均衡,有的开始注重绿色健康,知道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晚饭后还会像城里人一样聚集一块跳广场舞,在村里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下来回遛弯。退下来的老支书祝师胜对我说:“现在农民生活好,全靠党的好领导,人老也不觉得老,一年更比一年好。”

二是养家糊口由“看年成”向“争上游”转变。过去谢坪村没有一段像样的公路,不是拐弯就是爬坡,有的地方河道一涨水交通就中断,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囿于交通条件,没有办法大规模发展主导产业,大多数老百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猪粮打天下”的局面稳如泰山。现在村里水电路讯通畅,鼓励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可以物畅其流,大面积种植了茶叶、魔芋、猕猴桃、冬桃和中药材,规模化养猪、养鸡、养羊、养蜂,很多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农业园区后就地务工增收,今年按照“奖增量不奖存量”增收措施,仅产业奖补资金就达53.78万元;除了在汉滨区内就业人员以外,今年兑现返岗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21.95万元,还有9人走出国门在缅甸和日本务工。现在很多贫困家庭不是考虑保年成的问题,而是谋划挣大钱的问题。尤其是返乡创业青年谢某,为了帮助乡亲快速致富,毅然放弃国企中层待遇,回村创办新农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年还被推选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副理事长,今年成功承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届安康富硒茶春茶开园仪式,正在与村党支部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群众嵌入产业链,共绘谢坪村蒸蒸日上的小康图景。

三是消费理念由“不敢花”向“舍得买”转变。过去虽然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贫困群众仍然舍不得花钱,把钱攥在手上觉得心理安全,主要担心遇到天灾、大病、上学、结婚,都可能让家庭跌入谷底。现在贫困群众比过去敢花钱了,这得益于党的一系列好政策解决后顾之忧,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超过80%,让看病不再发愁,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助学金让孩子上得起学,移民搬迁、危房改造让安全住房不是梦,特色产业奖补、复工复产支持让务工务农有奔头。现在不论是进村入户还是到搬迁安置点,走进群众房间一看,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电视、有沙发、有冰箱、有洗衣机、有大床、有衣柜。说实话,搬迁群众家里摆设比我刚参加工作时好太多。贫困户也敢于接受新的消费方式,走访中大多数搬迁群众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买一些自己没有吃过的食品、买一些日用品、买一些喜欢的衣服,双节长假有的还去拼团旅游,看一看村外不一样的风景。

四是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记得5年前驻村时,感觉村里植被很好,山清水秀,但是去群众家里体验日常生活却不轻松,有的贫困户老远就是一身味道,再进厨房看看吃不下去饭,去厕所瞅瞅不敢往下蹲,到屋后转转就想赶快走,那个人居环境直接是对不起绿水青山,更无法留得住八方来客。现在村里改善了硬件设施,群众改变了卫生习惯,四季衣服常换新,锅碗灶台时刻净,卫生厕所能使用。现在村里的植被更好了,森林覆盖率达94%,个人环境也整治得不错,贫困户杨宗保告诉我,“家里干净就是一张脸面,要不然召不来客人。”村里发展美丽经济,除了成立一家乡村旅游公司,还先后开办了3家农家乐,有的贫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五是生育意愿由“偷着生”向“优着生”转变。过去儿孙满堂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最希望看到的场景,认为家里人口多也就代表着家族香火旺,不生一个带把儿的小子誓不罢休,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如今二孩政策虽然全面放开了,对于生育的意愿却截然不同,从70后到80后再到90后呈现递减趋势,过去村里70后急着生,现在80后不愿生、90后不想生。主要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解放倍速增加,“重男轻女”倾向大为改观,不再单纯追求所谓的“多子多福”,也怕分散自己挣钱创收的精力。有的对我讲,把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养育好、培养好就可以了,孩子再多、培养不好也是闲的。

六是子女上学由“自己去”向“陪着读”转变。村小撤并前,孩子们都是自己结伴同行,很少有家长去接送孩子。如今通过易地搬迁,很多群众搬到市区和集镇居住,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给孩子提供尽量好的教育及生活环境来改变人生,不要像父辈一样干蛮活下苦力。村里爸爸妈妈一人打工一人陪读,爷爷奶奶一人留守一人陪读现象比比皆是。市委政研室等帮扶单位对教育资助也是空前的,有家长还向我请教孩子怎么参加补习班和兴趣班。目前全村无一人失学辍学,已有34人接受高等教育,今年村里更是有14名考生金榜题名,为历年之最,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8名、高职5名。

七是男女地位由“不平等”向“排排坐”转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思想自古有之,“男主外、女主内”现象过去在村里是常态,因为妇女实质性的地位不高,家暴现象时有发生。现在贫困妇女既是扶贫对象,也是脱贫攻坚重要力量,尤其是扶贫产业大发展后,有效促进了男女地位平等,村里许多主妇成为现代茶园的“采茶能手”,有的去了社区工厂当“熟练女工”,经济地位的提升,也让其在婆媳和夫妻关系不再成为附属品,过去妇女吃饭不上桌子的习俗现在当成笑话讲。村里52岁的妇女魏某,自从1986年嫁到安徽宿州后,在娘家母亲过世后,为防止年过7旬父亲孤独无靠,2017年返乡创业,老公、孩子也跟了过来,不仅全家总动员养猪挣钱,规模种植“八月炸”在“消费扶贫月”活动中一炮走红,更是向全村诠释了“养女也能防老”新理念,她被市委政研室和谢坪村党支部联合表彰奖励,成为新民风先进代表。

八是村风乡情由“旧习俗”向“新民风”转变。过去“好吃懒做”“懒汉难扶”的现象在村里虽然不多,但因为缺少内生动力,“跟着学”“得过且过”不在少数;谢坪村的“人情风”远近闻名,过事密集,办无事酒的多,份子钱很重,“穷讲究”的恶习令很多群众身在其中不胜其苦,有的过事纯粹为了能够把送出的礼收回来。一位贫困老党员描述过村里以前恶习:某家盖了两层楼,为了收回名目繁多的份子钱,盖第一层房子时过一次事,盖第二层房子时又过一次事。脱贫攻坚中,坚持村干部带头正风正己,持续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行动,针对陈规陋习修订了村规民约,按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树立先进、鞭策后进,并每年组织村干部和园区业主外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向上向善。在他们的引领下,村里风气为之一转,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强自立,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人情风”也大为收敛,即使有事也是悄悄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九是干群之间由“见面吵”向“发笑脸”转变。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前,村里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很微妙,我在走访时了解到这段历史,原以为不交农业税后关系不会紧张,但之后村民除找村上开个证明之外,你当你的干部,我谋我的生计,彼此关系反而隔膜了,一见面大都是不欢而散,因为诉求矛盾,几个老的信访户更是令各级头大不已,村民认为村干部不公,村干部认为村民“麻缠”。几任老支书都告诉我,在村里工作嗓门不大都不行,你不吼几嗓子,没有人听你的。现在一起攻坚克难的日子多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近了,也赢得群众前所未有的信任,尤其是以村集体经济为纽带,贫困户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多了,在分红的时候更不会吵吵闹闹,现在相互之间是“几日不见、甚是想念”,大家都能好好沟通了。村里建立了微信群,很多群众都会用手机点赞和发个“笑脸”的表情图过来,交谈中经常有“过几天来喝酒”的邀约,这种客气是带着真诚感激的。作为第一书记也会经常提醒村干部,“客气归客气,纪律是纪律”。驻村以来,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环境整治,群众一呼百应、踊跃参与,各项工作也变得较为容易开展。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问题。为了防止一时扶上去了,工作队走了以后,迟早还要掉下来,驻村工作队一边组织开展“对标补短”,一边帮助他们建立各种长效机制,带领村班子遍访所有党员和群众,参与谢坪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抢抓安岚高速即将通车乡村旅游大有可为的机遇;引导他们掌握“遇事不怕事、无事防有事、坏事变好事”的方式方法,努力把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出来。欣慰的是,谢坪村今年成为全镇唯一的“一肩挑”示范创建村,在村“两委”换届摸底中群众满意率高达97%,更有3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从这届班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看到了村里发展的希望,所以才想加入党组织。”

(作者单位:安康市委政研室)

主办: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6109000002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01920号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32号

服务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