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副院长
首先,叶德全教授对罗校长、各位校内嘉宾、老师及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衷心感谢大学对学院工作长久以来的支持、感谢各位老师对同学们的培养。作为创院院长,叶教授陪伴同学们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
其次,叶教授对2022届所有毕业生表示衷心祝贺,并恭喜今年第一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顺利毕业。他对即将出国深造的学生们说:“希望你们扬帆远航、展翅高飞”。同时,也为继续深造的同学们送上祝福。
最后,叶教授希望同学们承袭学校的教育传统,以崭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找寻自己的梦想。…
科研动态 | 成贵娟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生命与健康儿科学学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成贵娟教授、周瑜博士与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Benjamin List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正刊发表题为:
“Organocatalytic Stereoselective Cyanosilylation of Small Ketones”的文章。成贵娟教授和Benjamin List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Nature期刊是世界领先的跨学科学术期刊。首刊于1869年,每周刊登不同学科领域内最具开创性、最前沿、最重要的学术论文,是当前科研领域的风向标。2020年,Nature期刊影响因子为49.96。
研究成果简介
手性(chiralit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手”(kheir),用于描述物质和其镜像体的不可重叠性,一对镜像对称的手性分子称为对映异构体。手性是分子非常重要的性质,目前临床药物超过60%都是手性药物(图1)。手性药物的不同对映异构体在活性、代谢过程及毒性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甚至截然相反。一个悲剧性的例子是沙利度胺,这个用于抑制晨吐等妊娠反应的手性药物造成世界范围内1.2万多名患有短肢畸形的“海豹婴儿”。研究表明其右旋异构体具有镇静作用,而左旋异构体则是导致婴儿先天畸形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高效获得单一手性异构体一直是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不对称催化是获得单一手性分子的重要方法。不对称催化的关键在于手性催化剂如何精准识别底物、区分其前手性中心(或前手性面)所连接的基团。自然界通过酶特异性识别底物控制立体选择性,酶具有一般化学催化剂无法比拟的选择性控制能力。前手性中心或前手性面含有两个性质相似基团的分子是不对称催化的难点,尤其是对于2-丁酮等小分子,即使是酶也很难区分其甲基和乙基基团获得理想的立体选择性。最近,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成贵娟教授团队和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Benjamin List教授团队的一项国际合作报道了利用手性二磷酸亚胺(IDPi)催化剂实现了2-丁酮的高对映选择性氰基硅烷化,ee高达96%,超过目前报道的工程酶催化的对映选择性;该方法适用于多类底物,可用于合成COX-2抑制剂等药物骨架。
喜讯 | 任若冰教授课题组揭示鞘氨醇-1-磷酸受体S1PR1激活的分子机制
2022年4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客座助理教授(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研究员)任若冰、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竺立哲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线发表了“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Activation”的研究成果。任若冰课题组博士后玉蕾叶、博士生甘冰、汪胜课题组博士生贺莉聪、竺立哲课题组博士生题如涓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第一单位。
人源S1PR1结合三种激动剂小分子的高分辨率复合体的结构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是高等生物中高度保守的活性鞘脂类代谢物,调节多种细胞过程,如介导淋巴细胞迁移、保持血管的完整性以及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对免疫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S1P信号异常会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自免疫失调、癌症和肾病等多种疾病[1]。
S1P通过结合不同的S1P受体亚型(S1PR1-5)激活下游信号通路。S1P的5个受体都属于G蛋白结合的受体A类家族。其中,S1PR1由于能够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迁移,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开发靶标蛋白。FTY720-P是最早被开发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小分子[2],而小分子CBP-307已经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3]。然而,由于缺少结构的研究,CBP-307与受体的结合和激活受体的机制仍不够清楚。此外,目前已知的S1PR1激动剂大多存在特异性不高的问题,研究不同S1PR1激动剂小分子和S1PR1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高特异性的靶向S1PR1的药物小分子。
该研究对S1P、FTY720-P和CBP-307结合识别S1PR1的关键位点、激活机制以及关键配体结合位点对不同激动剂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主要包括:(1)S1P和FTY720-P具有相似的结合S1PR1的模式。两个近乎伸展的分子结合在S1PR1相同的长的顶部亲水底部疏水的配体结合口袋。…
副教授、校长青年学者
人类基因组中有超过80%的DNA序列被转录成RNA,但只有2%的DNA序列最终被翻译成蛋白。发展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是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医疗产业热点。基于RNA结构元件的特异性分子识别,荧光成像和精准功能调控的理论和技术尚未成熟。陈刚实验室已发展出靶向双链RNA(dsRNA)区域的新型肽核酸(dbPNA)可与dsRNA形成序列特异性三链体,但与dsDNA和ssRNA的结合显著弱化。我们已构建不同dbPNA应用于(1)靶向甲型流感RNA启动子结构并抑制病毒复制,并抑制先天免疫受体RIG-I识别病毒RNA启动子结构;(2)抑制Dicer作用于miRNA前体;(3)调控核糖体移码效率;(4)抑制RNA编辑酶ADAR作用于与癌症相关AZIN1 pre-mRNA 编辑位点dsRNA区域。dbPNA平台分子与传统反义链和小分子可以成为互补的RNA分子识别策略。
实验室在疫情下正在发展新型PNA分子靶向(1)SARS-CoV-2移码诱导RNA假结,5′-UTR和3′-UTR结构单元,(2)致癌miRNA-21发夹前体结构,(3)与亨廷顿病密切相关三核苷(CAG)重复序列RNA双链结构。所构筑新型PNA能克服其他功能分子所面临的无法程式化(例如传统小分子)或无法识别RNA结构(例如传统反义核酸)的缺陷。所构筑新型肽核酸在与RNA双链形成三螺旋结构基础上引入一系列发光分子以产生RNA结合诱导发光。我们和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研究团队正开展合作,以实现对与疾病相关的病毒和细胞RNA的精准识别和功能调控。实验室内部成员亦紧密合作,…
深圳赛保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三生制药集团(HK.01530)全面控股的高科技型企业。广东省改构重组蛋白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龙岗区蛋白质和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商务部AAA级企业、广东省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深圳市质量强市骨干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定;自有品牌“赛博尔SEPO”被授予“广东省著名商标”及“深圳知名品牌”荣誉称号。
赛保尔生物致力于生物制药、生化药品、生命健康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公司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多个药品批准文号等资格证书。拥有完善的现代化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厂房、设施,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设备。目前主要上市产品有人促红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等。已拥有12项国内发明专利,1项香港标准专利,另有7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
此前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已与我院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近期已开放大量实习生职位供同学们选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邮件详情报名申请,请同学们特别关注一下不同岗位的就职地址。如有其他疑问,欢迎联系学院升学就业组。
近期,为了落实集团的战略要求,赛保尔生物药业公司将会在东莞松山湖建立mRNA和基因治疗平台,以及相应的工艺优化、开发、检测实验室,并将为全球研发机构提供从优化工艺,放大生产和临床样品的制备等服务。
主要业务包括:
mRNA平台
mRNA建设1g-10g-50g的LNP中试-生产平台;
基因治疗平台
基因治疗建设5L-50L-1000L的质粒中试-生产平台;
自体-异体CAR-T和干细胞中试-生产平台;
2L-10L-50L的贴壁细胞-慢病毒、腺病毒中试-生产平台和200L-500L的悬浮细胞-腺相关病毒中试-生产平台。
科辉智药是一家基于AI驱动的创新药研发平台,致力于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公司。
公司拥有一体化的AI/CADD研发系统和经验丰富的顶尖科学家团队(AI+HI理念的有机结合),已成功发现多个针对全球新靶点的先导化合物。
更多详情请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CKzICFR31jkfVLvyVv_9PQ
此前科辉智药已与我院签订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近期已开放许多实习机会供同学们选择,有兴趣的同学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具体招聘岗位,并根据邮件详情完成报名申请,请特别留意邮件中备注表述。
联系我们:
官网: https://lhs.cuhk.edu.cn/
电话: 0755-235 19000
邮箱:career_lhs@cuhk.edu.cn
办公时间: 8:30-12:00 13:00-17:30(周一至周五)
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于2018年9月获广东省工信厅批准,并于2019年11月由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授牌成立,系一家以完成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为目标的创新孵化平台。
小分子中心以深圳市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依托,采用“公司+联盟”模式运营,整合了业内上市企业、医药央企、知名民企、行业协会、新型研发院所、医药投资机构、专业经营团队等单位,为行业提供产业资源、技术支持、资本基金及成果转化等产业服务。
小分子中心围绕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及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致力于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瓶颈,促进成果转化,打造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多实习机会,近期深圳湾实验室已开放大量职位供同学们选择。
大家可以根据career_lhs邮件详情完成报名申请。如有其他疑问,欢迎联系学院升学就业组。
career_lhs@cuhk.edu.cn
办公时间:
8:30-12:00, 13:00-17:30
(周一至周五)
活动回顾|本科生校内升学项目宣讲会
2022年3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举办了研究生项目校内宣讲会。本场活动邀请到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教学)及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负责人黄宪达教授、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项目负责人Goran STJEPANOVIC助理教授和2019级在读研究生代表唐筠为同学们详细全面地介绍我院研究生项目。黄教授和Goran教授分别从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到学生培养方向等方面,层层深入地为大家呈递最新最关键的项目信息,并在问答环节耐心解答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唐筠同学作为目前正就读于生物科学硕博项目的优秀学子,也从自身经历出发为大家讲解了最真实的心得体会和学习经验。本场活动共吸引100多人线上参与。
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介绍
2022年3月18日,医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在线举办了“从‘心’出发,万事可期” 主题活动。旨在为因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产生焦虑情绪的学生及家长朋友提供帮助,疏导和缓解心理压力。
活动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健康辅导中心主任余小明博士分享宅家生活小贴士;医学院科研副院长、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代行院长叶德全教授、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教育副院长黄宪达教授、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助理院长(学生事务)刘国珍教授、赵永娟教授、白芸博士,为大家分享了从学生时代至今人生旅程中带给他们的感悟,畅聊疫情期间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秘籍。真诚、直击心灵的分享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强烈共鸣,温馨、热闹的直播间里“全人教育”理念得到充分诠释。优秀学生代表也分享了他/她们在线及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本次活动共吸引逾150人参与。
余小明 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健康辅导中心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健康辅导中心主任余小明博士分享了同学们网课期间可能遇到的的三大烦恼,即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亲子关系、室友)及未来焦虑。余博士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传递正能量、输送新思维、构建解决问题的新模式,从而改变认知、扩展视野、提升学习方法。
余博士为同学们推荐了几本书:1)米哈里·契克森米哈的《心流》;2)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3)罗伯特 · 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缓解情绪。
与此同时,大学学生健康辅导中心也提供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及危机干预。网课时期同学们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沟通交流,在阳光下运动,保持平常的生活方式,睡前也可以适当阅读。在最后,余博士向大家分享了弗洛伊德曾提出的快乐的秘诀——工作和爱!
叶德全 校长讲座教授
医学院科研副院长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代行院长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刘国珍教授带领的集成器件和智能诊断(ID2)课题组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综述文章 “Advances in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NAATs): COVID-19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as an exampl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是英国出版商 Elsevier 旗下具有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也是生物技术与生物传感器领域排名靠前的核心期刊, 它2021年影响因子为10.62,SCI一区。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刘国珍教授ID2实验室2020级的本科生康桐嘉、卢靖明,另外共同作者是ID2 实验室在读博士生余湉和博士后龙轶。文章唯一通讯作者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项目负责人刘国珍教授。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2.114109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年代,公共卫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精准检测出病毒携带者对控制病毒传播有重要意义。该论文对近年核酸信号放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对比、总结与展望,并建设性提出如何开发能帮助有些控制疫情的高灵敏便携式即时体外诊断产品。
文章用新冠(COVID-19)检测作为示例,分析了不同信号放大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的适用范围。目前,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核酸检测为新冠检测的医疗“金标准”。
但是PCR技术操作复杂,一般需要专业人员及专业设备完成检测,数个小时才能得到结果,不适用于紧急情况或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因此,即时检测以其快速、精确、价廉、易操作的特点,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中心。
但如何提高即时检测的灵敏度一直是大家研究的焦点。因为高效灵敏、LAMP、RPA、RCA、CRISPR/Cas等众多信号放大技术都被应用到新冠即时检测中,拥有无穷潜力。
目前,刘国珍教授带领的ID2 实验室也在致力于开发创新的新冠即时检测试剂盒及唾液检测试纸条,该综述文章总结了开发高灵敏POCT技术的经验。…
我选择药理学专业基于我从小对药学的兴趣。因为我母亲是医生,我从小就在药房里看到各式各样的西药和中药,一直好奇于药物的作用机制;我也亲身体会到由于没有有效药物,医生对于疾病束手无策的无奈。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方向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自己选择本科专业的“初心”,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但其实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之间有很多的交叉,比如药学建立在计算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结果之上。所以同学们不用过于在意专业的名称,主要看具体实验室做的方向。
Q2: 您在国外求学和工作的这些年里,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在海外生活是很难得的人生体验,在与自己成长的环境非常不同的国家生活几年会有很多的收获。所以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用心地参与、体验、思考。要保持宽容的心态看待不同国家、族群、背景的人们的差异,看到差异的同时也看到人类共通的优秀品质,见贤思齐,享受这段珍贵的人生旅途。
我求学的时候担任了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组织学生活动,结识了很多好友;也利用北京奥运会等机会组织活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收到了很好的反响,也给留学期间留下很多美好的时光。同学们可以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一些课外活动,不仅劳逸结合,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也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回忆。
我2005 年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其实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微信语音视频,那时候只能买电话卡打越洋电话,好在电话卡折算起来还是挺便宜的,一周可以定时给家里报个平安。我印象很深的是刚下飞机,…
我本科专业是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但药学专业并不是我报考大学时的第一选择,后来我却发现药学专业比医学更适合。药学专业让我毕业后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我在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生物系读硕士。当我出国读博士的时候,我选择了非常热门pharmaceutical science(药物科学)药物制剂方向。
由于药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很容易进人各大生物医药公司找到高薪工作,在美国十分热门,所以一般老师都不直接招国际留学生。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药物科学专业,特别是做药物制剂教授的实验室,非常难考入。
在申请升学时,我的药学背景以及生物背景和出国第一年先去了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第二年转到了南加州大学的经历帮助了我。给同学的建议是,如果你有特别喜欢的方向,有的时候可以选择曲线救国,到美国以后再转研究方向。因为在美国以后,有很多的渠道了解各个导师各个实验室的特点,可以有面试的机会。
Q2:您在升学和就业的时候是否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面对的呢?
其实我在升学和就业方面都算比较顺利。博士毕业后可以进入知名医药公司工作,由于家庭原因选择去美国亚特兰大生活。当时在亚特兰大没有适合的药物公司的工作,因此我选择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了一年半怀孕生孩子,与此同时准备药剂师考试。在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我通过了美国药剂师考试,同时博士导师也帮我介绍了一个做蛋白透皮给药的博士后职位。我更喜欢实验室的研究环境,所以选择去任职了两年博士后,后在本地的药学院从事教职岗位工作。很幸运由于自己当时有做药剂师的备选余地,…
《武林旧事》有载:"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巧解谜面,共尝灯谜之趣吧!
颜回子贡,刁难先生(打一植物体结构)——气孔
混水淌干烛火灭(打一纲)——昆虫
肠断孤村春尽时(打一关节名)——肘
无需解释(打一昆虫)——知了
活动回顾 | LHS专业与升学就业介绍会
2022年1月26日,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举办了专业与升学就业介绍会。本场活动邀请到叶德全院长、黄宪达副院长(教学)、生物信息学专业负责人李宗夷教授、助理院长(学生事务)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刘国珍教授、药学专业负责人白芸博士与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杜洋教授深度介绍了我院概况及四个本科专业特色,并为同学们提供了海外升学项目介绍与就业指导。活动还邀请到18级生物信息学专业金辰南同学(现就读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和18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冯鹤翔同学(现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为大家分享他们的就读体验及海外求学的历程与感受。各位老师对同学和家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场活动共吸引100多人线上线下共同参与。
学院及专业整体简介
黄宪达 校长讲座教授
副院长(教学)
2022年1月13日下午由9名成员组成的检查小组进行学院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小组由徐莉敏博士担任组长,王攀教授及大学设备与资产管理处王芳兵老师作为院内外专家,另外还邀请了学院各实验室代表包括徐岩教授、胡琴博士等。为保证检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每位小组成员负责相应的检查领域。
此次检查共涉及学院30余间实验室,其中大部分实验室安全状况良好,也有部分实验室存在安全隐患,检查小组与每位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了现场反馈沟通工作。检查完成后小组对此次检查进行台账汇总工作,并开会讨论整改方案并通知涉及实验室。预计2月15日会进行全院第二次安全检查工作,届时会检查各实验室整改情况及进行新一轮的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