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昨晚朋友圈被这只鸟的消息刷屏

出现在我们童年的寒号鸟,到底来自哪里?

寒号鸟竟然不是鸟 我这是上了假小学?

昨天,网友“hellohutao”在19楼论坛发帖:《寒号鸟竟然不是鸟,我这是上了假小学?》并配了一张图:

知道这货是什么吗?寒号鸟!寒号鸟根本不是鸟!感觉我读了个假小学。

昨天给小朋友检查作业,无意中看到课本里这个插图,大惊,这洞里画的是什么啊?小朋友笃定地说,寒号鸟啊!

啊!寒号鸟不是鸟吗?会发出哆啰啰的叫声,我从小到大就是这么个意识啊,怎么会是像松鼠一样的动物。

立刻查了资料,课本上画的是对的,寒号鸟属于啮齿类动物,又叫鼯鼠、飞鼠。

心好累,感觉读了个假小学,看起来陪读也是让自己成长呢。

寒号鸟竟然不是鸟?!难道我们也读了假小学?

昨晚,这则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快报官微昨晚也推送了《感觉读了个假小学!小学课本里的这篇文章“误导”了我们这么多年!寒号鸟不是鸟,它有手有脚……》截至昨晚9:30,阅读量达到五万多,网友纷纷留言评论:

网友“水阿姨01”:长知识了,我也默默地特别百度了下。

网友“chinasky123”:我也是上周被二年级小学生给教育了,三十多年一直认为是鸟。

网友“月伴娇阳”:一直以为是一种鸟,昨天儿子还读了这篇课文呢,我也没看,还好在这里科普了,要不然在儿子面前就丢脸了。

网友“piyoma-studio”:名字起得有问题!

网友“SisanYuan”:我错了还不行吗?被名字误导。

网友“李柏霖Justin”:改名叫寒号鼠好了。

网友“李大娴_Er”:小学也白读了。

……

出现在我们童年的寒号鸟

我们先来翻翻课本。

《寒号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2017秋季修订版)的一篇课文,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杭州清河实验学校丁琳老师说:“这是篇老课文了,偶尔会有学生问寒号鸟是不是鸟,我们一般会鼓励学生自己先去查资料,再一起探讨。”

丁老师说,关于这个问题,教学参考书上也有解释:寒号鸟是一种啮齿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待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外出活动。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号叫,而俗称“寒号鸟”。

《寒号鸟》的作者柯玉生老师,是新蕾出版社资深的儿童文学编辑家。但圈外还是很少有人能知道这个名字。可说到“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的《寒号鸟》,你一定会说,“哦,我们就是读着《寒号鸟》长大的呀!”

大家都对寒号鸟很熟悉,是因为它很早地出现在我们的童年中。

1983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下方睡觉的就是寒号鸟。

在1987年的语文课本中,还是保留了寒号鸟的课文。

不过现在很多孩子接触到的少儿读物,其中的寒号鸟真的成了一只鸟。这些现代少儿刊物,都是把“寒号鸟”绘画成了一只鸟的形象,甚至在文章中也把“寒号鸟”描绘成一只长着“绚丽的羽毛”的鸟。

新华书店的图书里还有几只寒号鸟?

现在新华书店里的图书里,还有几只寒号鸟?

昨天晚上,记者去西湖文化广场的博库书城转了转,书城里儿童文学的书有好几个书架。

在库存系统里搜索了一下,显示没有关于寒号鸟的库存图书。

不过工作人员说,寒号鸟是一篇语文课文,很少有单独讲寒号鸟的书,可能只在某些读物的其中一两个篇章里有,这样系统就查不到了,只能慢慢找。

问他们知不知道寒号鸟的这个故事,他们说小学的时候都上到过这一课。

记者又问他们知道寒号鸟是什么动物吗?

其中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脱口而出:“鼠”。

另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有点疑惑,“是鸟吧?”

“肯定是鼠,百度都能查到。”

记者又在博库书城翻看图书找了一个小时左右,儿童文学、绘本故事、科普读物都翻了一下,里面也有讲到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小动物,比如大象、狮子、老虎、小狗、小猫、翠鸟、啄木鸟,甚至还有晏鼠,但没有找到寒号鸟。

寒号鸟来自山西五台山?

它为什么会冻僵在石头缝里?

寒号鸟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寒号鸟不是鸟?

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鸟类生态学博士陈水华说,根据已有资料,小学课本上这篇文章应该是由古代一篇寓言故事改编而来,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十五。该篇记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陈水华介绍,根据描写,这个动物有“四足”和“肉翅”,就可以确定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中的鼯鼠一类的动物。之所以被称作鸟,很可能是因为古代没有明确的物种分类概念,这个动物有翅膀、会哀号,就被误会称为鸟了。就像现在的鲸鱼,其实也不是鱼,也是哺乳动物。

陈水华说,现在很多印刷品把寒号鸟画成“鸟”的形象,也是以讹传讹,想当然了。如果为了避免误导,在课文中不妨加注说明一下,或者干脆改成“寒号鼠”,不过那样恐怕有些不够文雅。

在网上搜索关于寒号鸟的相关资料,大部分都提到一个词——复齿鼯鼠。

先来看看复齿鼯鼠的解释,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陈水华说:“浙江自然博物馆也有鼯鼠的标本,那是在浙江有分布的棕鼯鼠。鼯鼠本身比较少见,再加上它们昼伏夜出,见到鼯鼠的机会很少。我在浙江也没见过鼯鼠,只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见过。它们四足间有肉质皮翼,可以从一棵树滑翔飞到另一棵树。”

陈水华帮我们一起查找了关于复齿鼯鼠的资料:从复齿鼯鼠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不会飞只会滑翔的啮齿类。可能在北方的冬天,有时会见到冻僵在石头缝窝里的鼯鼠,所以才会出现“喜鹊辛勤劳动搭窝的幸福生活,而寒号鸟却在石洞冻死”的情节。

朋友圈;自然博物馆;寒号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