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忒修斯之船】挑战烧脑神书!
【多图预警哦】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一个朋友的生日。
我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果断的跟我卖起了安利。
最后我买了两本,一本给他,一本给自己。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中书,是由美国知名编剧 J.J. 艾布拉姆斯(J.J. Abrams)与美国知名小说家道格·道斯特
(Doug Dorst)共同打造的小说,这是一本图书馆的旧书,做旧的细节非常赞,书中的主角名为「S.」。埃里克和珍因为这本书而相识,在书中用笔迹交流,在相遇相知的过程中,同时一起探索着这本书作者【V.M.石察卡】的真实身份。读者需要借由这两个人在书上的笔记及 23 个配件,解谜出忒修斯之船的谜样作者是谁。据官方称,这本书最起码要读5遍,才能理顺所有的故事。听起来就很让人非常感兴趣,想要跃跃欲试,并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我一个多月没更新就是死在这本书上了【手动笑哭。
书名忒修斯之船,其实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也暗喻了整本书想表达的内容。
据说这本书有个预告片,但是我一直没找到,如果有人提供下那就太棒啦~非常感谢~
l 解密之旅 :
全部笔记链接: https:// pan.baidu.com/s/1OrDTxG nWsHP2c8dSwVznPA 提取码: mdpu
这本书最让我吃惊的不是它的厚度,而是阅读的顺序。按照官方阅读顺序,这本书要读6遍。第一遍为小说正文及所有注解;第二遍为蓝黑字体;第三遍为橙绿字体;第四遍为紫红字体;第五遍为棕黑字体;最后再通读一遍。我将黑粽字和通读合放在了一起,我总共把这本书来回读了5遍,(其实后面看交流文字很快)。读的时候把有用的信息和解密过程都做了笔记,我断断续续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过程比较复杂,但我尽量写得很简单。
第一遍:通读小说全文及注解。
小说全文第一遍读下来有点不知所云,是一个看似有些情节,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故事。作为石察卡的专属译者柯岱拉,在序和注解中穿插了很多石察卡的故事和个人见解,这倒是和一般的注解单纯的名词解释和备注文献来源不同,更像是一个人在和你聊聊天。我只能先把重要的情节按顺序写点东西下来,一来希望后面能用上,二来忘记的时候好回顾一下。
这是个S寻找自我的故事,小说本身只是用来抛砖引玉,像是想说些什么故事,但又朦朦胧胧的看不清真相,有些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第一遍的阅读体验并不是十分友好。毫无线索,但是不读又怕听不懂后面的内容。读完后一脸懵逼,意识到这才只是个开始。
第二遍:蓝黑字体,埃里克与珍的相遇,第一轮交流。
埃里克的高冷和珍的嘴炮,读起来比第一遍有意思多了,两人从互相斗嘴到后来的敞开心扉,让我仿佛从书中看到电影里的情节初探石察卡的世界,讨论主要集中在前面几个章节。
在埃里克和珍的第一轮交流中:
埃里克:因水灾被学校除名,盗用学生证进入图书馆,得到了赛林文学研究协会的赞助。
珍:开始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引起伊尔莎注意,有人闯入公寓,通过狄虹博物馆寻找线索,书中出现第三人痕迹。
关于对石察卡的探讨获得的主要线索:
译者全名:菲洛梅娜
柯岱拉。
费尔巴哈和秘书霍维在被杀前搭船从柏林去利物浦。
自称是石察卡的赛默斯比临死在客轮上的自白录音。
瓦茨拉夫
石察卡跳桥当天饭店访客记录,可能没死
第一章的暗语:注解中第一个字的声母/数字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数字,破译为:大商城见面在19号19:00东。(相信石察卡还活着)。
第三章的暗语:注解中被标注的声母为S的字后的一个字(标题“复现”-浮现),破译为:爱普(荷兰武器制造商)是布沙(想杀石的公司)是霍维(费尔巴哈的秘书)。爱普为布沙做过事。
斯坦法=埃斯壮,蔲波=狄虹,韦沃达=布沙,欧斯费罗=加西亚
费拉拉
第四章的暗语:注解中包含“X”字后的字,破译为:避免本人大肆中央之钥遭窃可能包消失我令人失望(在中央车站丢失了重要的包)
第六章的暗语:虚无加密法,破译为:犹大是麦,不是帝戈尔(出卖狄虹的是麦金内,不是费拉拉)
第三遍:橙绿字体,埃里克与珍的第二轮交流。
从这个部分开始会觉得阅读内容比较跳跃,逻辑不通,因为埃里克与珍的讨论会跳跃页码随心而论,这更加强了文章解密的难度。随着埃里克与珍的探索深入,会发现两人变得越来越默契,一片深情溢于言表,对石察卡的研究也具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读者对埃里克和珍的性格、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也有了大致了解。
在埃里克与珍的第二轮交流中:
埃里克:赴纽约石察卡死亡现场照片拍卖会,见到德雅尔丹,收到他寄来的黑曜石,德雅尔丹坠亡,赴其葬礼,去巴西寻找菲洛,约见珍。
珍:发现知名编辑进了档案室,获得狄虹日记-S组成员名单,论文通过困难,被家人安排工作。
关于对石察卡的探讨获得的主要线索:
维克斯勒是S组织的叛徒
菲洛假死后化名埃梅琳达
佩加 联络人阿图罗
第五章的暗语:数字矩阵代表着《彩绘窟》里的页数、行数、字,破译为:会等十年回家。(菲洛等了石察卡十年)
第七章的暗语:连续金钥加密法,破译为:萨渐绝望,请联系。
第八章的暗语:栅栏加密法,破译为:这么长时间以来你又没有忘记过她,你有没有停止过思念不再想伊,你又没有试着走出来给其他任何人一个机会?
第四遍:红紫字体,埃里克与珍的第三轮交流。
从这一遍主要集中在后面的章节,随着两人的研究深入,侧重点逐渐转移,更趋向于挖掘人物更深层的关系。线索非常零碎,缺少串联起来的关键点。
在埃里克与珍的第三轮交流中:
埃里克:在地道被人跟踪伤了腿,越珍去了她小时候失踪的公园,买了老爷车,被穆迪指控
珍:遭遇火灾,决定搬走,发现伊尔莎和神秘男来往。被学生会指控论文抄袭。父母来了。去穆迪办公室偷书
关于对石察卡的探讨获得的主要线索:
欧锡佛是瓦茨拉夫的女儿
菲洛去世
菲洛与萨默斯比熟识,萨自杀前的自白是为了终结石的谜题,保护菲洛和瓦茨拉夫的女儿
第五遍:黑棕字体,埃里克与珍的第四轮交流,及全文梳理。
由于前面的几遍比较耗时,我为了偷懒就在这遍通读了所有的交流文字。最后对着笔记梳理下全文内容,五遍之后,并不能精准解密书中每一个细节,但理解这个故事已经有个大概的把控。梳理后,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
这一遍的交流文字很少,而且也比较难找,最终两人还是在一起了,并且坚持对石察卡的研究,即使不能出版发表。
回顾全文的时候,顺便解决了遗留下未解密的章节
第二章的暗语:普来费尔密码,破译为: looper agent。
第十章的暗语:注解中提到的地名结合厄特沃之轮,破译为:我从一开始就爱上了你,我将爱你到最后。
l 三个世界的交错
虽然埃里克和珍曾写道并没有把所有的事情写进书里,但是随着几遍书看下来,事件的轮廓已经大概明晰,剩下的的就是一些非常小的细节,关于这本书,一共构建了三个世界,三个世界的故事都仅仅体现在一本书中,可想而知,这本书的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而作者设计的想法也非常的惊人。
书中世界:S与忒修斯之船VS 韦沃达
主要人物:S、船、韦沃达、索拉
书中世界讲述了主角S在水中存活丧失记忆后,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求生和与邪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寻找自我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常迷失着,追逐着索拉,即使成为了一名杀手,对自己还是非常困惑,在最后决断的时候,他突然明白除去一个恶势力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崛起,而放弃了杀戮。最后的结局有点转的太快,开篇有说最后的章节并未拿全,所以不排除译者根据作者的想法续写的可能性。
史中世界:V.M.石察卡与S 组织 VS 布莎
在了解石察卡的世界后,会发现石察卡世界S组织的命运和其小说中主角S 的命运是一致的。而最后译者续写的结局,满是爱意与等待。小说内容隐射了S组织的兴衰史:
瓦茨拉夫·石察卡坠河自杀,被救起,建立了致力于政治变革的作家组织S,并且将瓦茨拉夫·石察卡的名字缩简成V.M.石察卡,利用这个身份,S组织的成员集中发表激进的作品,而石察卡成为革命派的代名词,但从未路过面,作品译者也是专人对接,但也不曾对译者暴露过身份。这样激进的言论使很多势力都想除掉他。石察卡的专属译者柯岱拉在接触他作品的过程中逐渐爱上了石察卡,准确来说是一个S组织的成员,但不知道是哪一个。布沙集团主导的在加来的爆炸事件对石察卡影响很大,布沙为主导的邪恶势力一直追杀着S组织,S组织的成员不是被害,就是被背叛或者被冤枉背叛,而真正的叛徒成立了新S组织,并且追杀原S组织成员。萨默斯比为了保护组织以及瓦茨拉夫的女儿,在客船自杀前留下了承认自己就是石察卡的录音带,希望终结对石察卡的追杀。石察卡在交给柯岱拉《忒修斯之船》的最后书稿时被害,柯岱拉没有目睹全过程,不相信石察卡已死,在《忒修斯之船》中的译者注释中给石察卡留下暗语,但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在等待十年后,柯岱拉去了巴西,假死后改名换姓,继续孤独的生活着。
她爱着石察卡,从一开始到生命终结。
现实世界:埃里克与珍 VS
穆迪
珍在学校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忒修斯之船》,里面一些笔记,引起了她的兴趣,便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后来埃里克也回复了她,于是两人开始交换批注,聊着彼此的生活和对石察卡之迷的探索。后来交流越来越深入,彼此之间虽未曾见面,却产生了好感,并且合力解开了书中很多谜题。埃里克得到赛林文学协会的支持继续研究,而学校里同样研究石察卡的教授穆迪和伊尔莎一直阻挠两人的研究,甚至不让珍的论文合格。后来多方势力参入,珍两次遭遇火灾,住处也多次被闯入,埃里克也因为被跟踪摔伤。但两人仍然不愿意放弃,埃里克在巴西找到了当年的专属译者柯岱拉,参加了照片拍卖会,获得更多的线索。在柯岱拉的鼓励下,两人最终抛开所有的顾忌和纠缠,远赴国外继续着石察卡的研究。
----------
l 谜底:V.M.石察卡到底是谁?
这个贯穿全文的谜题。
最终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它,曾经是一个名字,后来被包装为革命派的代名词。它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组织。
他,是柯岱拉所深爱,并且一直等待的人。
它,是维系埃里克与珍的感情的红线。
它,是读者心里的一个惊叹号。
------
读完后,解密完后,看着自己写的东西,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小时候看解密类的《小虎探险队》就已经爱不释手,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新颖的阅读方式,极强的逻辑思维体验,增长知识面的解密过程,做旧的书页,手写的字体,书中三千世界,每一个都是我中意的点儿~
但是除了阅读方式也影响了一定的情节推动,所有的内容读下来并没有能令人震撼的情节,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被谜团掩盖,而让自己总觉得有些后知后觉,情感线虽然进行的比较顺畅,但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表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想我还是个俗人,不太能完全明白这样的爱情,但是灵魂上的契合是一生可遇而不可求的。读完整本书需要足够的耐心。
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国外,似乎都能看见文学革命的影子,比如弃医从文的鲁迅,是啊,思想上的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可又似乎成功的却少之又少。
恶是除之不尽的,真正的胜利会是在何方呢?
历史奔流不息,生活却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