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1809年,拿破仑击败反法联盟攻破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签定《维也纳和约》并割让土地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成为欧洲霸主。然而,拿破仑还有更高的追求,一统欧洲,首先要宰的便是俄国。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57万大军远征俄国,一路高歌猛进,直抵莫斯科。最终却遇到了莫斯科的大火和俄国的严寒,57万大军只剩下3万人逃回,拿破仑梦断俄国暴风雪。

近年来,有人“考证”出这么一套说法:拿破仑是败于“锡疫”。原因是,法军士兵的纽扣都是用锡做的,锡在室温(25度左右)保持我们常见的金属状态,但到了严寒地区,锡会生病,感染一种“锡疫”,完全变成粉末状。

用锡来做纽扣,于是就有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法军在寒风暴雪中敞胸露怀,冻成冰棍……

【狼狈撤退的拿破仑】

原来,锡是一种特别“脆弱”的金属,它既不耐热。161度以上就要变脆,232度就要熔化,它还不能经受低温。我们正常看到的闪闪发亮的锡金属叫做“白锡”,化学上叫做β-锡,但温度降到13.2度以下,它就会开始转化为“灰锡”,化学上叫做α-锡,是一种粉末状物质。

【白锡(左)和灰锡(右)】

温度越低,这种转变越快。更为恐怖的是,这种转变具有传染性,如果把白锡和灰锡放在一起,白锡本身转变的速度会加快,直到完全转化为灰锡,这就是可怕的“锡疫”!

【白锡颗粒(左)和灰锡颗粒(右)】

拿破仑的法军有没有受到“锡疫”,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条明确记录。然而,历史上被“锡疫”坑的还真的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比较靠谱。

1909年4月,美国海军中校罗伯特-皮尔里,第一次将星条旗插在了北极点人类已经征服了北极。那么南极呢?40岁的英国鱼雷专家斯科特和37岁的挪威极地探险家阿蒙森同时做好准备,冰雪覆盖的南极点是他们的目标。

1911年12月14日,低调的阿蒙森捷足先登,而被大英帝国寄予厚望的斯科特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南极点,看到的是阿蒙森插下的挪威国旗,一堆石头标记和一顶帐篷,帐篷里有两封信,一封留给挪威国王,一封留给斯科特。

【阿蒙森团队(左)抵达南极点的纪念照和阿蒙森本人(右)】

看着阿蒙森的信,斯科特怅然若失,自己的荣耀与梦想已彻底沉于这片白皑皑的冰雪大地,不管阿蒙森是否成功归去,而自己不仅未能获得“冠军”,现在还得忙活着继续跟这片死亡之地抗争,以求能够活着回去。

绅士斯科特一边品尝着失败的苦果,一边将阿蒙森的信带在身上,启程返航。有资料显示,当年的南极洲的气温长期在-40度以下。

斯科特团队在归程路上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噩梦:寒冷、雪盲、冻疮、坏血病两个队友先后倒下。1912年3月29日,斯科特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距离下一个补给站仅仅18公里。

【全军覆没的斯科特团队(右)和斯科特本人(右)】

1912年11月,人们找到了斯科特的尸体,发现了他随身携带的阿蒙森的信以及他留下的日记。日记中提及到他们的汽油桶里的燃料,竟然漏的一滴不剩。后来,人们找到了斯科特的汽油桶,看到这些油桶焊接的地方确实存在很多漏洞,当人们回过头去调查制造这些汽油桶的过程,发现它们是用锡焊的。真相大白了……

【位于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极考察站,以两位英雄的名字而命名】

锡,碳族元素,原子序数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始使用锡。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几乎都以锡石(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锡的硫化物矿。

【-40度低温下延时拍摄(一秒相当一一小时)】

锡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在零下30度以下成粉末,232度会熔化。是最具广泛工业用途的金属之一,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塑性强和无毒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焊锡、镀锡板、合金、化工制品等。

广东高力集团 生产的锡阳极纯度高,溶解性能好,结晶细致,金属杂质含量低,用作电镀阳极,可有效保障高质量电镀的连续性。

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包装,原子能及航天工业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