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日期:2013/10/30 来源:青岛市民宗局 字号:[ ]

(1) 内蒙古学子人才济济  倾心事业  成果多多

我校学生中,内蒙古的学生最多。在西单石虎胡同那个王府大院里,大家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的六年,这是从不谙世事到初见世面的六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六年,是求学上进的六年。在教室院里,大家书声琅琅;在大枣树下,同学们散步、谈心;在大操场上,同学们生龙活虎,打篮球,赛排球,练长跑。同学们朝乾夕惕,孜孜不倦的在学海里初游。初来时好些同学功课基础差,在恩师的循循善诱下,后来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家同窗共进,绝大多数同学毕业时都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同学们分布在四面八方,在内蒙古的每一个盟旗,都有附中学子的身影。在自治区外的很多地方,也有附中学子奋斗的足迹。大家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事业,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管身在何处,大家都不会忘记当年在学校受教育的情景,西单那个王府大院成为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大家都不忘所自,难忘这个自己成长的园地。

当大家谈起当年的情景,都问心无愧,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学校。

为了说明学校的教育成果,我们根据现有资料,把建国后我校部分校友的业绩举例如下。事实上,有成就的远不止这些校友,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①社会活动界

赵琛 (1930—   ),蒙古族,1952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政协副秘书长。

乌兰木伦 (1935—   ),曾用名丁九思,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1954届校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毕业。1959年9月进入国家对外贸易部,1961年调入国家对外经济联络总局,1963年12月被派往中国驻越南经济代表处工作。1965年9月调回中国对外经济联络部工作。1973年升为副处长。1978年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使馆一等秘书,1979年任驻南斯拉夫使馆一等秘书,1982年任驻南也门使馆参赞。1984年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外经济合作局局长,1988年为部长助理,1991年任中央纪委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纪检组组长(副部长级),1993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副部长级),分管经济及纪检工作。1999年调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兼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名誉会长。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五大、十六大列席代表,十四大、十五大时均被选为中央纪委委员。

哈日夫 (1935—  ) ,蒙古族,1956届校友,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工作,任副秘书长。

宝彦 ,蒙古族,1957届校友。曾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乌兰哈达 (1934— 2007 ) ,蒙古族, 1957 届校友,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多年从事畜牧工作,曾主持和参加过草原红牛育种工作,畜牧育种专家。曾任呼和浩特市政府副秘书长。

乌尔图达来 (1935—  ),曾用名包亚民,蒙古族,1957届校友,南开大学毕业。曾在内蒙古自治区物资局、呼和浩特市物资局、木材公司、物价局、市政府工作,历任局长、副市长、内蒙古自治区商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等职。

浩斯巴根 (1937—  ),蒙古族,1958届校友,北京大学毕业。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现发改委)原副主任。

高原 (1939—  ) 蒙古族,1959届校友,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曾在部队工作,在西北某地参加过核试验的工作。之后转业到呼和浩特,任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

李萍 ,女,蒙古族,1960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安全厅干部。

教育界

索恩正 (1928—  ),蒙古族,1951届校友,南开大学毕业。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学院工作,副研究员。

斯力更 (1931—  ),曾用名巴凌云, 蒙古族, 内蒙古土默特旗人, 1952届校友, 河北师范大学毕业。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数学和理论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中立型时滞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常微分方程讲义》蒙文版、《时滞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文选)。有论文30多篇,其中有《具有变量时滞的非线性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非线性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的解的性态》等,分别发表在《科学通报》(中英文版)、《数学通报》等10多种学术刊物上。曾是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曾是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乌达木 (1928—1982),曾用名康振基,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1952届校友。北京大学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队工作,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1962年调到呼和浩特土默特中学任教,任历史教师。1970年调呼和浩特第四中学,后到土默特学校任教,曾任该校教导主任、党的副书记、副校长。

白音 (1933—  ),蒙古族,1953届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在内蒙古警院任教,高级讲师。

塔拉 (1937—  ),女 曾用 名李素清,蒙古族, 1953 届校友,清华大学毕业。长期在内蒙古 工学院(现内蒙古 工业大学 ) 任教,党委书记,教授。

瓦琪尔扎布(?—1993) ,蒙古族,1953届校友,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学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蒙古工学院工作。内蒙古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从事马列主义理论的教学和内蒙古革命史的研究,参编了《内蒙古蒙古民族的社会主义过渡》等书,副教授。

伊秀珍 ,女,蒙古族, 1954 届校友, 中学高级教师,1982年任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 校长 ,1984年9月至90年代为校长

海风山 (1933—   ),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右旗人。1955届校友。1948年进入热蒙师范学校学习,1949年转入蒙藏学校。1954年服从国家需要,留校工作。历任教导处干事、团总支书记、教导处副主任、总务处副主任、基建办公室主任、副处级调研员。做学生思想工作近40年,常住学校,不分上班下班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中威望很高。从50年代到80年代,参与组织、指挥全校的大型活动,如五一和国庆游行及联欢活动、在长安街迎接国宾的活动、重大文艺演出活动、运动会,组织学生到农村劳动、野营拉练、到工厂学工,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取得满意效果,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学中享有良好声誉。1993年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党员。

哈日呼 ,蒙古族, 1955 届校友 。河北大学毕业。1959至1972年在内蒙古通辽师范学院任教,1972年调天津,在中学任教,新港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1977年曾被评为天津市先进教师。

齐玉莲 (1935—   ),女,蒙古族,1955届校友,天津师范学院毕业。在天津二十一中学任历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乌林西拉 (1936—  ),女,曾用名汪秀珍,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旗人,1955届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工作,是参加该馆创建工作的老同志之一。历任部主任、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在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中,侧重于蒙古文文献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以及内蒙古图书馆事业史的研究,发表论著40余部(篇)。其中有:主编了《中国蒙古文图书综录》,又主编了《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该总目全面反映了中国蒙古文古籍文献的实际面貌和收藏情况,收录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空前的。还主编了《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两卷本。在自治区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特别是在高等图书馆学民族教育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参与创办了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授课、汉语授课图书情报学大专班,并在不同层次的研究生班、本科班、大专班主讲了图书馆学多门课程,为自治区培养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

殷梦虎 ,蒙古族, 1955 届校友,1982年9月至90年代担任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阿力山 (1936— ),蒙古族,呼和浩特市人,1956届校友,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六年制)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军委工程兵(原子)防护工程研究所工作,直至1991年退休。职务是技术六级工程师。工作中多次参加核爆与化爆工程试验。1965年核爆试验中立三等功一次。科研成果中获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其中兼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1987-1991年兼任科研室党支部书记期间,立三等功两次,获工程兵银质兵徽与铜质兵徽各一次。1990年被总参工程兵部评定为“优秀基层干部”。1991年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1994年1月因在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白光亚 (1935—  ),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长期在呼和浩特市教育战线工作。

康裕厚 (1934—  ),蒙古族,1956届校友,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因胃部不适合海上工作,调回内蒙,先在中学任教。1976年,调呼和浩特市情报所任所长,1986年,调呼市土默特学校任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塔里雅沁夫 (1934—  ),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在内蒙古自治区技工学校工作,高级讲师。

阿拉坦 (1937年—   ),女,蒙古族,1957届校友。河北大学毕业。在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教研室主任,天津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宝洛日 (1938—   ),蒙古族,1957届校友。北京大学毕业。安徽阜阳一中高级教师,图书馆馆长。1979、1980年曾参加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参考资料。经常发表诗歌、散文、影评等。《歌声伴我读人生》一文获1997年中国教育报“我与音乐”征文二等奖。

布仁 (1933—  ),蒙古族,1957届校友,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土默特左旗教育局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丁夫 (1937—  ),蒙古族,1957届校友,北京大学毕业。1979年调入内蒙古教育学院和从事教学工作,进行文学研究,教授。主要论文有《〈江格尔〉产生和基本形成的时代初探》、《关于〈敕勒歌〉族属问题》、《关于〈蔡文姬〉生平的几个问题》等。

格根塔娜 ( 1938— ),女,蒙古族。 1957 届校友,内蒙古大学毕业。先后在呼和浩特市四中、内蒙古师大附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论文《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点体会》入选 1985 年中国教育学会生物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当选论文。《指导学生记忆知识的几种方法》荣获 1988 年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优秀论文一等奖, 1981 1985 1988 年所教学生高考生物总成绩平均分均排呼和浩特市第一名。 1981 1985 年所教学生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生物高考状元。

斯尔格楞 ,曾用名任俊山,1957届校友。内蒙古大学毕业。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用的示波器的制造工作,又参加了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综合测试仪的研制生产工作。曾主持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综合测试仪的鉴定工作,主持过内蒙古电视机厂、电子仪器厂等单位的产品鉴定、定型生产会。主持建成了内蒙古大学也是自治区第一个彩色电视系统实验室,参加过内蒙古电视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包头等盟市电视台的组建工作。参加过内蒙古科技馆路由系统的设计。

扎木苏 (1938—   ),蒙古族,1957届校友,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长期在内蒙古师大附中任教,中学高级教师。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

赵柱璧 (1936—   ),曾用名哈斯巴图,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1957届校友。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曾在空军第一研究所工作,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1978年中央民族学院开辟理科系,急需理科教师,就到民族学院任教,在数理系教电子线路、电视机原理等课程,1985年任数理系副主任,1986年任物理系党总支书记,1992年调大学电教中心,任主任。高级工程师。

霍日查 (1937—   ),蒙古族,1958届校友,南开大学毕业,在天津商业大学任教,副教授。与人合著《高等数学辅助教材》,论文有《高等数学教学的点滴做法》、《递阶层次评价系统合成排序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等。曾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获得过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苏伯德 (1948—  ),女,蒙古族,1958届校友,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在内蒙古教育学院工作,副教授。

王世荣 (1934—  ),蒙古族,1958届校友,内蒙古大学毕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工作,副教授。著有《拉格朗日定理的应用》等论文。

吴凡 (1940—  ) ,原名斡嫩台, 蒙古族, 1958 届校友,天津大学毕业。教授,从事线材、热处理的研究和教学。

乌兰吉儒和 (1936—  ) 曾用名吴延寿,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旗人, 1958 届校友, 内蒙古大学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力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68年到天津电表厂工作,后到天津工业大学高职学院任教,副教授 天津市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乌日嘎娜 (1938—  ),女,曾用名吴翠娇,蒙古族,1958届校友,内蒙古大学毕业。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任教,中学高级教师。

巴林凤 (1938—  ),女 ,蒙古族, 内蒙古土默特旗人, 1959 届校友,清华大学毕业 ,留校任教,曾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副主任,教授,主讲“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两门课,均获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奖两次。参编的教材《数字逻辑及数字电路》两版共发行了十万册。参加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教委、国防工办、山西省和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编著《软磁盘储存器》、《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原理》、《多媒体系列丛书——多媒体会议系统》等书,参加翻译《多媒体速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制作系列丛书》等。发表了论文50多篇

金铎 (1936—   ),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1959届校友。北京大学毕业。曾留在北京大学任教。不久回内蒙古,在内蒙古重工业厅工业学校任教。1972年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师范大学),在马列主义教研室,从事哲学教学工作。后调统战部,任副部长。

林丹 (1940—  ),蒙古族,曾用名白永生,1959届校友,内蒙古师范学院毕业。巴盟五原县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思琴 (1940—   ),女,达斡尔族,内蒙古扎兰屯人。1959届校友。天津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化工原理的教学和研究,教授。发表的论文有15篇,其中有《折流杆换热器壳混合蒸汽传热研究》、《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研究》、《垂直矩形窄缝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的研究》(均见化工学报)。1989、1990、1997年先后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1990年获得“全国第二次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二等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各族妇女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曾是天津市政协第七、八、九、十届委员。

乌日娜 ,蒙古族。1959届校友。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曾任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曾获全国优秀教学宝钢优秀教育奖。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1996至2002年任世界银行中国六省第二扶贫项目中方专家。1998年至今为美国福特基金国际教育奖学金评委。主要科研成果有《奴隶王国与奴隶道德的叛逆——古希腊悲剧普罗米修斯重读》,《杰克·伦敦与李传锋小说的生命竞争比较》,《外国文学发展简史·美国部分》,《对中外文学中沉沦女性形象的思考》,《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外妇女研究现状初探》,《中国宣传领域妇女形象的误导》,《性别平等的悖论》等。

云国宝 ,蒙古族, 1959 届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教育学院工作,教授,在晶体及分子结构研究,高能化合物研究方面有一定成果,曾获部级科技奖。

格根塔娜 ,女, 曾用 名包雪梅,蒙古族, 1960 届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毕业, 先后在莫力达瓦旗中学、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教授。

贺新 (1939—  ),蒙古族,1960届校友,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王公沛 (1940—  ),曾用名呼和诺尔,蒙古族,1960届校友。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在天津市三十一中学任物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乌尔希叶夫 (1940—  ),曾用名富正奇,蒙古族,1960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毕业。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专著有《内蒙古蒙古民族的社会主义过渡》(编委之一),论文有《关于民族问题形成的讨论综述》、《我国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共性》、《论长征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等。

赵光远 ,达斡尔族,1963届校友。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在该院工作,1982年起任该院副教务长。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和世界民族原始宗教研究,讲授“民族与文化”、《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等课程,代表作是《民族与文化》。

斯琴高娃(1944—   ) ,女,蒙古族,1964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副教授,从事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成果有:参加编写《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专著《傈僳族风俗志》、《中国少数民族图腾崇拜》、《行政管理案例分析》和《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写原始社会残余阶段与我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试论民族意识》、《加强民族平等团结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彝族的虎图腾》、《傈僳族服饰:穿在身上的英雄史诗和浪漫情怀》等。

齐玲 (1947—  ),女,蒙古族,1967届校友。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曾被评为国家、自治区、市级少儿工作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中学高级教师。

企业、经济、科技界

郭忠雄 (1934—  ),达斡尔族,1950年参军,曾在北京空军部队服役,赴朝参战,1963年转业回呼和浩特,任内蒙古自治区饮食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曾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

阿日棍苏日图 (1929—  ),蒙古族,1950届校友,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毕业。长期在包头钢铁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

王性纯 (1933—  ),女 ,蒙古族,1951届校友,天津大学毕业,长期在内蒙古第一毛纺厂工作,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先后组织设计试制成功多重新产品,大批量投产,获得显著经济效益,有论文多篇。在毛纺界有一定影响。

宝力德 ,蒙古族,1952届校友。北京铁道学院(今交通大学)毕业,长期在呼和浩特铁路局从事技术工作,高级工程师。

奥德 (1934— ),女 ,蒙古族,1955届校友,北京农业大学毕业。1979年后,到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工作,从事家畜改良、疫病防治、饲料资源的开发等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委技术进步一等奖、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宝鲁格 (1934—  ) 蒙古族, 原名云文绍, 1955届校友,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先后在国防科委、呼和浩特市工作。对机械结构减震系统、齿轮的研究有一定成果,曾为呼市地区引进过7种新技术,使不少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浅谈决策科学化》、《论决策体制与决策科学化》等。

傅绍兰 (1933—  ),女,蒙古族,1955届校友,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毕业。长期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工作,高级经济师,教过农业经济学,对财务管理有较深的研究。

嘎勒 (1936—  ),蒙古族,1955届校友,太原工学院毕业。1985至1989年在呼和浩特市供电局工作,任局长。1989至199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电管局工作,分管基建,任副局长。高级工程师,发表过电力技术的论文多篇。

芒禾 (1933—  ),蒙古族,1955届校友,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长期在内蒙古二机总厂(现北方重工集团)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撰著有四篇火炮产品的技术论文,解决了多种火炮的技术问题。曾获得兵器工业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质量先进工作者称号。

荫禾 (1934—  ) ,原名荫德和,蒙古族, 1955 届校友,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毕业,呼和浩特市园林科研所原所长,高级造园师,园林学教授,曾参加过北京国宾馆园林工程、北京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的风景区设计,北京人民大会堂、农展馆绿化工程设计,主持过北京园林系统成就展览会设计,参加苏州园林调查,北京圆明园恢复规划设计,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蒙古园的营造。获两项金奖。在全国参与营造大小园林数十个,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市满都海公园、青城公园、公主府公园等的设计和施工。在农林建类高校讲授园林史、园林艺术课十年。退休后,还为成吉思汗陵园改建、元上都的恢复改造、喀喇沁旗贡王府恢复工程提出过规划方案,大都被采纳。还为满洲里市、赤峰市、集宁市、乌海市的园林规划设计提出意见。

张君烈 (1935—  ) ,蒙古族,1955届校友,清华大学毕业。在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1978年被评为水利电力部电力先进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科技工作者。

保伦夫 (1936—  ),蒙古族,1956届校友,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原在国家某部第九研究院工作,参加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测试工作。1980年回内蒙,在内蒙古电子所工作,高级工程师。

呼市奶业现状及前景预测》等16项,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一、二、三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布禾 (193 6 ) ,蒙古族, 1956 届校友, 内蒙古工学院毕业。在三个上千职工的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分别承担技术员、工程师、技术厂长20多年;在包头内燃机配件厂,独立完成和全面负责双金属离心铸造的全部工艺和设备;在包头转炉炼钢会战中,全面负责包钢试验厂10吨冲天炉向东风钢铁厂的改造和吊装;在包头重型机床厂,独立完成和全面负责C6025A落地成窗的工装,包括10吨以上大件共上百种灰铁件的铸造工艺;在包头玛钢厂负责和分管全厂的计划、生产、技术和设备工作。后20多年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情报研究、软科学研究和部分硬技术研究及其小试与中试。1986年到呼和浩特市 科技情报 研究所任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科技和科技情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1997年被聘为香港专利交易所高级技术顾问,《北方经济》特约高级记者、中国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有发明专利:《化铁炉内脱磷和强化去硫工艺》,被美国《铁的冶炼》等收录,获全国新技术新产品(桂林)交易会等三个金奖。主要论文《铜铅含量加锑对金相组织及使用性能的影响》,美国《合金索引》等刊物摘登,获内蒙古十年科技进步奖。《呼市奶业现状及前景预测》等16项,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成果一、二、三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主要著作还有《呼市科技情报事业30年》3本,30万字。另有数十万字论文散见于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分别获国家、自治区、华北、西北地区科技论文奖。

呼和牧林 ( 1935— ) ,蒙古族,1956届校友,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在呼和浩特市赛汗区林业局工作,高级工程师。

满德勒 (1936—  ),女 ,蒙古族, 1956 届校 友,内蒙古农牧学院毕业。长期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工作,副研究员。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青卓力克 (1932—  ),即玉兰,女,蒙古族。1956届校友。是附中从牧区招收的特招生,来校时18岁刚在当地上小学二年级,到校后刻苦学习,经老师格外关照,不仅能跟班,而且成绩突出。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在航天部航天动力研究所工作,高级工程师,著名航天动力专家。她成功地攻克了十几项开创性航天高科技,成功地运用到当时正在设计的航天新型号中,后续的多项航天新型号也沿用了。其研究成果多项被评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她本人被评为航天部先进工作者。她还成功地研究30—60功位两台大型显像管沉拼机及有关生产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退休后,仍应聘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参加功率为6千瓦的风力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负责总体、主机底盘、偏天航机、扬风机塔架结构设计工程。

荣广厚 (1936—  ) 原名格根、荣振业, 蒙古族, 1956届校友,北京工业学院毕业 曾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副研究员。一、曾引进国际特别是德国的先进技术,开展风光互补项目,于1956年通过鉴定,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等奖项。风光互补项目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特别适合内蒙古的实际。内蒙古牧区四五月份风速很大。即:风能差的时候,是太阳能好的时候;太阳能差的时候,又是风能好的时候。两者正好互补。风光互补项目还具有前瞻性。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节约煤电资源型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还具有国际意义。二、曾研制推广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三、编纂了《小型风力发电机及太阳能电池的使用与维修》(副总主编 。四、发表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及展望》等多篇论文。

斯尔格楞 (1936—  ),曾用名乌肇东,蒙古族,1956届校友,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先后在林业部,内蒙古牙克石、包头市工作,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索亚 (1935—  ) ,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在内蒙古园艺科研所工作,研究员,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国家自治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希古尔嘎 (1936—  ) ,蒙古族,1956届校友,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工作,研究员。有关于畜牧业的论文近30篇,译著3本,90多万字,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云文安 (1935—  ) ,蒙古族,1956届校友,清华大学毕业。在内蒙古质量检验所工作,高级工程师。

扎鲁达 ( 1937— ) ,蒙古族,1956届校友,山西省农业大学毕业。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工作,任副院长,研究员,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乌云格日勒 (1937—  ),女 ,蒙古族 1957 届校友,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建筑设计专家,参加了呼和浩特市、赤峰市、乌海市、满洲里市的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并参加了对俄罗斯、蒙古等国际承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苏瑙日坦基斯 (1937—  ),原名拉木栋尔布,栋尔布,蒙古族,1958届校友,内蒙古工学院毕业。长期在包头市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高合金钢、稀土研究,磁材料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

吴天寿 (1938—   ),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旗人,1958届校友。清华大学毕业。在北京市建工局从事技术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旭日 (1939—  ) 蒙古族,1958届校友。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 毕业,在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高级工程师。

巴雅斯古郎 ,曾用名鲍国经,蒙古族,大学毕业,在天津市机械局工作,天津市劳动模范。

陈舒芝 (1941—   ),女,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1960届校友。天津大学毕业。北京市旅游建筑设计所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社会科学界

图力更 , 蒙古族,1952届校友。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研究员。

道布 (1934—  ),原名伯荣洲,蒙古族,1953届校友,195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蒙古语专业,之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历任语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蒙古语研究和回鹤式蒙古文献研究。代表作有:《蒙古语简志》、《回鹤市蒙古文文献汇编》(蒙古文版)、《蒙古语句子结构分析》、《蒙古语口语中的词首辅音弱化现象》、《回鹤式蒙古文<云南王藏经碑>考释》、《蒙古语巴林土语的复辅音、过渡性元音和音节结构》、《蒙古语的元音和谐与元音音位》。

楚哈莫夫 (1934—  ),蒙古族,1956届校友。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工作,主编地方志,研究员,编审。

特格什夫 (1934—  ),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毕业。长期进行哲学理论的研究和工作等。

赵相璧 (1933—   ),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历史研究所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工作,任副院长。著有《历代蒙古族著作家述略》等。

格日勒图 (1933—  ),蒙古族,1957届校友,内蒙古大学毕业。在苏尼特左旗从事民族工作。研究蒙古史著作有《苏尼特通史》、《苏尼特解放斗争史》,发表了论文三十多篇。

苏勇 ,蒙古族,1967届校友。山西大学毕业。在呼伦贝尔盟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研究员。

文学艺术界

毕力格泰 ,蒙古族,1950届校友,作家,诗人,呼和浩特市文联主席。代表作有长诗《布日固德的故事》,中篇小说《古庙里的枪声》等。

妥木斯 (1932—  ),蒙古族,1953届校友,中央美术学院毕业。长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工作,任系主任、教授。著名美术家,1981年在中央美院个人油画展,展出90余幅反应内蒙古牧区生活的油画创作,受到好评。获奖作品有《垛草的妇女》、《查干湖》等,作品曾被选送到日本、美国、前苏联展出。出版有《妥木斯油画选》。

郁洁 (1936—  ),原名纪云梯,蒙古族,辽宁朝阳县人,1955届校友。山西师范学院(现山西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组织创作和摄制历史巨片《成吉思汗》等十多部故事片,其中《月光下的小屋》曾获得广播电影电视部“童牛奖”,并先后在印度、美国电影节上获奖。诗歌、歌词、散文、小说等作品近200篇,创作有话剧《不速之客》、歌剧《双喜临门》等。

塔尼拉 (1934—  ),女,蒙古族,1956届校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作,副教授。

云文耀 (1938—  ),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57届校友,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摄影师。在北影,拍摄了《小花》《黑三角》《骑士的荣誉》和《良家妇女》等影片,并为兄弟厂拍摄《幽灵》《人·猴》和《侠义风月传》等影片。其中《小花》曾获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奖”并在“世界文化荟萃电影大奖赛”和具有国际权威影响的国际摄影技术联合会荣获“最佳摄影奖”。

其木德 (1938—  ),蒙古族,1959届校友,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长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担任导演。

伊宏 ,曾用名伊希达赖,蒙古族。1959届校友。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阿拉伯文学简史》、《东方现代文学史·阿拉伯现代文学》、《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等。论文《一千零一夜与中国》、《阿拉伯文学批评的古典形态与历史成就》、《纪伯伦和他的〈先知〉》、《率先走向世界的东方文学家——泰戈尔与纪伯伦》等,编著《纪伯伦全集》、《思想的金字塔——世界经典散文精编·非洲卷》、《阿拉伯童话》等,译作《先知园》、《纪伯伦诗情散文》、《一无所获的女人》等。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世界诗学大辞典》、《外国名作家大辞典》等的编撰工作。先后应邀出访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美国、利比亚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福宝珠 (1941—   ),女,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人,1960届校友。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央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兼摄影,创作科普影片。1995年制片厂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普制作中心(挂两块牌子),仍担任导演兼摄影。1993年编导了《果下马(中国矮马)》,1994年编导了《草原琴声(马头琴)》,1995年编导了《流行色(国际流行色)》,在国内外广受欢迎,赢得很高的评价。又参与主持编导“科技之窗”节目,并拍摄了26集动画片。

乌尔莎娜 (1944—  ),女,蒙古族,1963届校友。1977年到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工作。她执导的《恋爱季节》曾到日本、西班牙等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周上演,被评为优秀影片。参加《柳暗花明》、《阿丽玛》、《绿野晨星》、《成吉思汗》等影片的导演,电影艺术家。

苏日图 (1942—  ),蒙古族,1964届校友。长期在内蒙古日报做摄影记者,获奖摄影作品有:《旋——健美》、《姐妹情深》、《鼓》、《舞》、《冲刺》等。

(2) 在雪域高原,附中学子表现不凡

蒙藏学校时,因西藏交通阻隔,来校的藏族学生少,4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计划财务司原司长蔡萱,就是1948届高中毕业校友。50年代之后就更多了。

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我校藏族学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回藏工作。在平叛 中,我校赴藏学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表现优异。其中伊希多吉在战斗中被叛匪抓住,坚贞不屈,不泄漏我军的任何消息,最后英勇牺牲。

叛乱平息后,我校赴藏校友积极投入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如:

姓 名

民族

职务及业绩

王万钧

藏族

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原副监察长

钦绕加楚

藏族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洛桑新巴

藏族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常委、专门委员会原主任

扎西此登

藏族

昌都地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宝平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处长

1978年,我校开始招收西藏班。从西藏农村招收小学毕业生,到校先补习

1985年新华社在我校招8名藏族毕业生,送中国新闻学院学习后,都到西藏分社工作,多次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向中央提供准确消息,为中央正确决策提供重要资料,贡献突出。

姓名

民族

出生年月

职 务

职称

部分荣誉

多穷

藏族

1962年12月

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高级记者

西藏先进新闻工作者

罗布次仁

藏族

1963年12月

分社常务副总编辑

高级记者

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

索郎罗布

藏族

1962年11月

分社机关党委副书记

高级记者

新华社十佳记者奖

觉果

藏族

1963年

摄影采访室主任

高级记者

新华社十佳记者奖

多吉占堆

藏族

1963年11月

副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

高级记者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他们采访报道的重大活动事件简表

报道形式

报道的活动事件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十世班禅灵童金瓶掣签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科学考察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青藏铁路开工仪式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青藏铁路西藏境内首次铺轨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青藏铁路通车

摄影新闻稿长篇通讯

拉萨2008年“3.14 打砸抢烧事件

现将我校80年代西藏学子主要业绩选介如下。

多吉占堆 (1963—  ),藏族,西藏工卡人,1985届校友。现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高级记者,副社长,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专著有《拉萨布达拉宫》、《西藏媒体》等。参与采写自治区及全国重大活动,新闻报道千余篇,荣获省部级多项奖励。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中印边境贸易恢复开通、西藏自治区大庆、珠峰高度主测、2008年拉萨“3 · 14”打砸抢烧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充分履行了新华社的职能,为“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为促进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评为首届“全国百位新闻工作者”、“西藏十大优秀青年”,“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当选西藏自治区政治委员,青年联合会委员。

多穷(1962—  ) ,藏族,西藏日喀则人,1985届校友。现任西藏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高级记者。先后参与了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十世班禅灵童金瓶掣签、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科学考察、青藏铁路开工仪式、青藏铁路西藏境内首次铺轨等重大战役性报道。采写的《姓氏悄悄进入普通藏民家》、《西藏:公路驶来越来越多的私人轿车》、《火葬:藏民族新的“转世”之途》、《调查显示:达赖在藏族信徒中的威信下降》、《走进地球最后的秘境》、《铁路铺进西藏》等代表作品先后被评为新华社社级优秀新闻,全国人大好新闻一、二等奖,中国新闻一、二等奖等。曾被授予“西藏先进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罗布次仁 (1963— ),藏族,西藏乃东人,1985届校友。现任新华社西藏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曾推出西藏边防模范派出所帕里、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先进乡堆龙德庆县德庆乡、援藏干部楷模许晓珠等全国重大典型,参与了1987年以来,西藏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组织指挥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自治区成立40周年、青藏铁路开通、2008年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等重大报道,先后有7篇作品被评为新华社优秀作品,1994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青年”,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6年被授予“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

索朗罗布 (1962— )藏族,西藏日喀则人,1985届校友。现任西藏分社机关党委副书记,高级记者。21年来,一直从事新闻摄影工作,曾先后参加珠峰登山、“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西藏和平解放40、5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30、4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30、40周年等战役性报道,向国内外发稿数千条。

代表作品《走进“地球最后的秘境”》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珠峰有了新高度》《拉萨一日》等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西藏畜牧科研结硕果》《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西藏农业丰收》等获自治区新闻一、二等奖。

1994年、2005年分别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直属机关和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

觉果 ((1963— )藏族,西藏王日戈人,1985届校友,现任西藏分社摄影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及其他五十多项奖,每年拍摄大量照片,供媒体采用。目前在新华社、西藏摄影家协会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工作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履行当年中学老师的教诲。觉果,一个不会让恩师失望的学生,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

永红 (1968—  ),女,藏族,西藏拉萨人,1987届校友。法学硕士,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汉文图书编辑部副编审。参与主持纪念西藏人民抗英一百周年的《西藏百年风云》丛书的实施以及部分书目的责编,参与 出版社重点项目《廖东凡西藏民间文化丛书》责编, 以及担任《事实与真相——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其人其事》、《记“西姆拉会议”——兼析民国时期西藏的法律地位》、 《邓锐龄藏族史论文译文集》、《陈庆英藏学论文集》、《藏语研究文论》等71本书的责任编辑,2000多万字,受到好评,并获优秀图书奖。

(3) 为新疆的繁荣稳定,附中学子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校对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新疆的学生一直都有。因路途遥远,来校的新疆学生不算多。成班地招新疆学生是从1964年开始。

1964年,中央民委、教育部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从新疆选送少数民族优秀小学毕业生到附中学习。先后办了两届。这些毕业生回到新疆,很多人成了单位的骨干,他们为维护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边疆安宁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在新疆有较高的声誉。

姓名

民族

工作单位

职务和职称

阿曼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原副主席

保拉特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管理局

局长

木拉提•苏里堂

哈萨克族

新疆民族语言名词术语规范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译审

瓦哈普•阿扎买提

乌孜别克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文史委

主任

阿斯娅

维吾尔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人事委员会

副主任

阿扎提

维吾尔族

新疆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巴和提亚

维吾尔族

新疆自治区社会科学联合会

副主席

阿米娜(原名阿丽娜)

维吾尔族

新疆大学

副教授

阿利娅

维吾尔族

新疆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马有连

回族

新疆昌吉州电视大学

校长、高级教师

维力江

维吾尔族

新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二级高级法官

现将我校各届新疆学子业绩略述于下。

广春兰 ,女,锡伯族,新疆伊犁人,1961届校友,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在南京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执导,导演了《宝贝》、《幸福之歌》、《热娜的婚事》、《不当演员的姑娘》、《神秘驼队》、《美人之死》、《孤女恋》、《西部舞狂》、《快乐的世界》等十余部,其影片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广受好评,多次获奖。她多才多艺,中学时就夺得了北京市速滑全能冠军,又善于写作,上述影片中有六部是她编剧的。是天山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获得过多种荣誉。

阿拉江·依不拉英 (1951—  ),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1967届校友。曾任中央民族大学预科部党总支书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至今)。长期从事维汉双语教学研究,科技语体风格研究,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面影响等研究。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高校双语教学与预科教育的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和著作多篇(部),他主编完成的双语教学中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教科书《科技汉语》,填补了少数民族理科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学术水平、荣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优秀教材二等奖。他的事迹被《天山骄子在北京》收录。

瓦哈普·阿扎买提 ,乌兹别克族,1967届校友,大学普通班学历。先后在新华通讯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工作。1984年获新华通讯社“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85年获新华社“献身边疆优秀记者”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是新疆政协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现任新疆政协文史资料学习委员会主任。

木拉提·苏里堂 (1949—  ),哈萨克族,新疆阜康人,1968届校友,大学本科学历。译审,国家级专家。199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现任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民族语言名词术语规范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社会兼职有: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新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成果有:编发《语言与翻译》哈文季刊45期(1984—1995),《汉哈规范名词汇集》(1999) 、《汉英哈规范科技名词词典》(2002)、《语言翻译爱好者的心愿》(1993)、世界著名连环漫画《父与子》(1995)等书。参加 《论语》 大学》、《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现代文学》、《内科学》、《电波之父——麦克斯维尔》、《秦始皇》、《李时珍》、《英汉哈(汉英哈)计算机名词词典》等几十本图书的哈译和编审。发表《汉哈词汇学语言学术语》、《汉哈语法术语》等,参加《哈萨克文正字词典》的编纂。承担并完成《哈萨克语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信息交换用哈萨克文拉丁化方案》、《汉英哈规范科技名词大辞典》第一卷等三项国家课题。他的著作先后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多次多种奖励。

(4) 附中学子在云南  忠于祖国  为繁荣边疆、稳定边疆  默默奉献

云南省是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之一,靠近越南、泰国、缅甸,是边疆省份。50年代初,溃逃到境外的国民党军队李弥残部,不时袭扰,破坏边疆安宁。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民族文化相对滞后,培养人才,刻不容缓。遵照中央指示,我校1955年至1959年开办云南班。文化程度偏低的编为补习班,功课有相当基础的插入普通班。

1959届校友马绶炳回忆说:

1955年夏末秋初,我们云南的三十多位各族青年,由云南民族学院的老师带队,从昆明坐火车到沾益,再坐汽车到贵阳,又换火车到都匀,再转汽车到广西金城江,上火车,在柳州和武汉两次换车,长途颠簸七八天,才到北京。到了附中,不是高楼大厦,却是典雅的古建筑。在闹市中,有这么一处王府大院,闹中取静,也是学习的好去处。满眼是五彩缤纷的欢迎我们的标语,让我们倍感亲切,温馨。“让我们驾起一叶小舟,驶入知识的海洋”,这有点诗意的标语,使我们感觉到,我们已经到达知识的海边,将从这里扬帆起航。不久,学校告诉我们,党中央非常关怀大家,要给每人制作一套本民族的一套民族服装。过了几天,裁缝来了,让我们选布料,给我们量体裁衣。我们这拨青年,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几个念过初中,多数只念过小学,虽然到云南民族学院补习了一阵,学习也还很困难。学校对我们很重视,把几个念过初中的插入普通班,其他的编成补习班,也称云南班,安排得力的老师手把手教,以最耐心的态度教,用最亲切的话语教,从最基础的知识教,使大家进步很大。过了三四年,有的被保送到中央民族学院深造,有的参加全国高考,进入各地各类院校,有的直接回本地参加工作。后来,大都成了县处级以上干部,成为民族地区的栋梁。

刀安元 ,傣族,1959届校友,云南省德宏州公安局局长。

刀保基 ,傣族,1959届校友,云南省德宏州第二民族中学校长。

刀振国 ,景颇族,1959届校友,云南省德宏军分区副政委。

管连俊 ,傣族,1959届校友,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干部学校校长。

李绍诚 ,傣族,云南省德宏州地震局局长。

马绶炳 ,傣族,1959届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副教授。教学中讲究轻松教学法,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学院周报曾刊发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记马绶炳老师的形式逻辑课》、《我们需要把课讲活的老师——对哲学系马绶炳老师教学的思考》的文章。论文有《我对轻松教学法的探索》、《影响民族团结的思维障碍》、《从系统论看民族团结》等。

思志云 ,傣族,1959届校友,主任医师,云南省德宏州医院院长。

李宣猷 ,哈尼族,1964届校友,历任云南省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州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

马福英 ,女,哈尼族,1964届校友。云南保山市公安局缉毒队长。曾以种种身份在毒贩中“卧底”,与毒贩斗智斗勇,生死周旋,惊心动魄,被称为东方警界“女传奇勇士”,是我国第一位女缉毒队队长。

刀红英 (1964—  ),女,傣族,云南景洪人,1982届校友。硕士,现任云南省水政监察总队副总队长,高级工程师。在省、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本文荣获2006年全国水利协会水文专业优秀论文三等奖,并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岩  光, 傣族,1982届校友,西双版纳州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岩玉纳, 布朗族,1982届校友,西双版纳州电视台译制中心主任。

杨凤华, 苗族 ,1982 届校友,云南民族出版社副编审。

杨快英, 哈尼族,1982届校友,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高级统计师。

玉  腊, 傣族,1982届校友,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教育局高级教师。

朱继红, 傣族,1982届校友,上海宝钢人才开发管理中心高级讲师。

白文学(1964—2003), 基诺族,1983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1987年毕业时,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基诺山,历任乡党委秘书、副乡长、乡长,深入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元的乡亲们的茅草房,对乡亲们说:“富裕说不来,也等不来,关键只有一个字:干!”他带动乡亲们根据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粮食、橡胶、茶叶、砂仁、水果五大产业格局,乡亲们得到了实惠。1996年,基诺乡45个自然村村村通路(公路)通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98年,调到西双版纳州政府任副秘书长。2003年调任州扶贫办公室主任。他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跑省城申报扶贫项目,下到农户调查研究,东跑西颠,马不停蹄,心中只有人民,从来顾不上关心自己的身体,2003年8月4日,他在下乡途中,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他系念的乡亲们,离开了他的事业。“满腔热血如春雨,留得丹心照山乡”白文学以坦荡无私、鞠躬尽瘁的人生书写了共产党员的辉煌一页,书写了附中学子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感人篇章。

李义军, 傈僳族,1987届校友。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共云南省兰坪县营盘镇书记,曾参与的两个课题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九五”期间动植物保护先进个人,2002年荣获“全国绿化奖章”,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王春 (1969—  ),女,傈僳族,云南玉龙人,1988届校友。现任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频率傈僳语部监制,主任编辑。从事民族语广播十多年,十多件新闻作品获云南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新闻奖。在省级相关刊物发表论文、文章十多篇。参加了中国西部文化博览会,中缅边民联欢50周年纪念大会等大型直播活动和第二次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会议等重大采访问题。

(5) 附中学子遍全国  各扬所长展宏图

附中前身是蒙藏学校,蒙古族学生很多。建国后,又招收云南班、医预班、新疆班、西藏班,上面已分专题分别介绍。附中又是全国招生的,这真是:附中学子遍全国,各扬所长展宏图。现根据资料,略作介绍。

今旦 ,(1930—  )苗族,贵州省台江县人,汉名吴涤平,1950届校友。1954年在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学习,之后在系里工作。1984年任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任贵州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研究员。代表作有《苗语革东话音系》、《苗语的情状量词初探》、《民族语文在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邰昌寿 ,苗族,1958届校友。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工作,研究员。

巴雅斯古郎 (1938—   ),曾用名鲍国经,蒙古族,辽宁省朝阳人。1959届校友。大学毕业,在天津市机械局工作,高级工程师,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先后荣获天津市技术革新能手、中共天津市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五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天津市第三、四、五、六届政协常委。

鲍国经 (1938—   ),蒙古族,1959届校友,大学毕业。在山东省水泥厂工作,高级工程师。

龙清廉 (1938—  ),苗族,湖南省古丈县人,1959届校友。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擅长中国画。历任新疆博物馆美工、新疆画院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女支书》、《双手绣出满园春》、《赞歌》等。

王文山 (1937—  ),曾用名宝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1959届校友。1959年至1997年先后在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工作,曾任附小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参加编写《学生作文妙语词典》,与人合作《小博士作文精品文库》4本,参加翻译《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敖德斯尔研究专集》等书。

吴天忍 (1939——   ),苗族,湖南省湘西乾城县(今湘西州吉首市)人,1959届校友。北京电影学院毕业。1964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场记、副导演、导演,执导的影片有《苦恼人的笑》、《小街》、《城南旧事》(以上副导演)、《寸草心》、《枪口下的红桃皇后》、《五〇八疑案》、《致命的深渊》、《天王盖地虎》、《烛光里的微笑》、《小象西娜》等。其中《烛光里的微笑》曾获1992年度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政府奖),童牛奖(国家妇女儿童基金会),影评人奖(影评人协会),长春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电视连续剧《造屋的风波》、《颜大招亲》、《秦淮世家》、《红军女儿队》、《李济深北行》、《刑警哥儿们》、《历史的选择》、《中考的日子里》、《陕北来的娃》等百多集。还有专题片、艺术纪录片等。另有艺术理论、文艺评论、散文、札记、随笔等。

杨玉琪 (1937—   ),侗族,湖南省新晃县人,1959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湖南怀化学院教授。出版的著作有《民族地区发展论》、《科研论文写作》,主编编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与人合著《现代政治学》、《公共关系学》、《大学生教育艺术新论》等。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三等奖。

春世增 (1939—   ),蒙古族,北京市人。1960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大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民族画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先后发表了20多组摄影报道,编审。1991年调到民族文化宫,任主任、党委书记。

关德利 (1939—  ),蒙古族,辽宁省康平人,1960届校友。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后志愿到宁夏参加建设。30多年来,他先后在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宁夏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工作。1982年任宁夏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副主任,1983年任宁夏电视台编辑部主任至今。

郭超 (1937—   ),汉族,1960届校友。北京工业大学毕业。长期在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韩来河 (1935—   ),回族,山东禹城县人,1960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先后在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委党校、国防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教授。

马玉珠 (1941—   ),女,蒙古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60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曾在内蒙古哲里木盟财贸干校任教,后调北京市新源里中学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陶淳 (1941—   ),蒙古族,北京市人。1960届校友。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就支边到内蒙古工作29年。任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校长,高级讲师。回北京后,任中国交通报社社长。

巴彦布 (1941—  ),蒙古族,吉林扶余人,1961届校友。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者。历任哈尔滨文艺杂志社副主编,《诗林》主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创会理事等。多类多篇作品分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多类多篇作品(诗、散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分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国家《诗选1949~1979》、《蒙古族历代诗词选》、中国《1990~1992三年诗选》等三十余部。儿童诗集《鲜奶与花朵》、抒情诗集《爱的倾吐》、诗集《飞驰的色块》、《东方的节奏》,报告文学《记沈荣显院士》,散文《忆童年》等荣获多项大奖。

李本高 ,瑶族,湖南省江华县人。1961届校友。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先后在江华县和湖南民族研究所工作,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瑶族研究,整理瑶族古籍。出版有《瑶族过山榜选编》、《盘王大歌》上下集。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尤人是瑶族的主源初探》、《瑶族漂洋过海析》、《盘古非盘瓠——从瑶族文献中看盘古与盘瓠的区别》等。

尹宗禹 ,回族,1961届校友。历任北京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中学教学研究专家。

杨燕 ( 1947 —  ), 女,汉族,原籍江苏宜兴,1963届校友。黑龙江大学毕业,毕业后在山东大学任教,主讲宋元文学史课、《元杂剧研究》选修课,教授。与人合编《陆游诗词译注》,主编《唐宋诗词》(上、下),参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 · 欧阳修》等。1994年调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戏剧戏曲学电视戏曲研究、电视文艺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培养硕士生近50人,在读博士4人。 多年来 致力电视与戏曲交叉领域的研究,把电视戏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方向,系统梳理这种戏曲与电视文艺交叉生成的艺术品种,解决电视戏曲的定义、类型、创作现状与发展趋势等问题,搭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为该领域的持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戏曲传播研究的技术、审美和创作规律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并且在 电视戏曲研究 领域为中国传媒大学圈划了一个研究基地,培养了一支四、五十人的队伍。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该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著作累计有600多万字。

吴松年 ,蒙古族,1966届校友 。教授,教学艺术专家,北师大研究生导师。从事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素质和教学设计,著有《有效教学艺术》、《当代教学素质论》、《宏观教学设计》等十余部专著。长期从事教师培训教学工作,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主讲教师。有22年中学教学的丰富经验,长期从事高考、中考命题研究工作,对应试辅导教学艺术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有丰硕成果,先后发表了近五万字的论文。课改以来,深入学校指导研究。主编了:新课改教学疑难问题解读,高、初中各学科的丛书,对中小学各学科听、评课教学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姜贵善 (1949—  ),女,朝鲜族,吉林延 边人,1968届校友。曾任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战略室译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出版译著:《日本的国土利用及土地征用法律精选》、《日本和韩国的土地登记代理制度》等;发表代表性情报综述及论文:各国地矿概要系列——日本篇、韩国篇,日本的国土利用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法等近10篇;参与代表性涉外工作:组织和主持中日大中型和平友好活动,出任中日间部门专业学术演讲会、交流会翻译,部门政府涉外接待活动、询问等的翻译。为中日交流和友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6) 民族医药事业上  附中学子救死扶伤  贡献卓著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现代医学人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决定,1957年起在附中开办医学预备班,学生经三年学习,成绩合格,身体健康,无色盲等症,就直升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连续办了两届。

集中办医预班,加上我校在高考中选择医学专业的也很多,所以,我校的校友从事医学的很多。可以说,我校为民族地区输送了一大批医学人才。其中,事业有成者大有人在,现选介如下。

陈贵斌(1935—   ) ,蒙古族,辽宁省喀喇沁左旗人,1953届校友(1951年参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毕业后在沈阳军区64军卫生处工作。1986年转业,在水利部北京水利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副局级离休干部。

陈芝村( 1932—  ),蒙古族,1953届校友(1951年参军),第一军医大学(现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在航天医学研究院工作,研究员。

霍保忠(1930—   ) ,蒙古族,辽宁省喀喇沁左旗人,1953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乌希贤(1933—   ) ,蒙古族,内蒙古喀喇沁右旗人,1953届校友(1951年参军),第一军医大学毕业。毕业后在解放军301医院皮肤科工作。后转业到北京首钢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

孟和 (1934—   ),曾用名温有志,蒙古族,辽宁省北票县人。1954届校友(1948年入学,曾因病休学过)。天津医科大学毕业。1961年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骨科工作,在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教授指导下从事骨科临床与研究多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颇有研究。1970年调天津医大第二附属医院任外科主任。1966至1975年做过断肢再植12例,获得成功。1976年调入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任第一临床骨科主任兼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6年研制成下肢骨折复位固定器,随之又研制成上肢骨折复位固定器。这种复位固定器很有效,有诸多优点,被称为“孟氏骨架”。在国际会议上介绍,受到好评。著有《骨伤复位固定器疗法》、《中医骨伤外固定博览》、《骨伤科生物力学》、《膝内外翻防治》等专著,有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应邀到台湾和国外医疗机构讲学。

赵玉英 ,女,蒙古族,1954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一直从事妇产科医疗工作,先是在城乡为农牧民姐妹解除病痛,1977年后任内蒙古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铯137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任副院长,1985年任院长,工作业绩突出,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医院优秀院长等称号。

达布 (1932—  ),原名云志 ,蒙古族,1955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乌海市千钢医院、呼和浩特市卫生局工作,历任院长、局长,主任医师。在基础免疫研究上有一定成果。

沙人 (1935—  ),女,蒙古族,1955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1986年调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工作。首创国内第一个遗传优生科,任主任,主任医师,1988年在内蒙古成立了遗传医学中心内蒙古分中心,任业务主任,专门从事优生临床和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特别在遗传医学有较深的造诣。1983年在国内首次发现脆性X染色体。有专著和论文30多篇。

乌仁 (1935—  ),蒙古族,1955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在包头447厂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

乌云塔娜 (1936—  ),女,蒙古族,1955届校友,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呼和浩特市卫生局副局长。

阿木古郎 ,蒙古族,1956届校友,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白凤琴 (1936—  ),蒙古族,1956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医院工作,主任医师。

乌云其其格 ( 1936— ) ,蒙古族, 1956 届校友 ,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在包头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副教授。

阿拉唐 (1936—   ),蒙古族,1957届校友。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在天津河西骨科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

哈森其其格 (1937—  ),女 蒙古族, 1957 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主任医师,放射科专家。

西 (1935—  ) 原名赛西雅拉图,蒙古族,1 957 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长期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 主任医师,胸外科专家。

王凤英 (1936—  ),女 ,蒙古族,1957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在呼和浩特市医院工作,外科主任医师,曾在《实用外科杂志》发表多篇论文。是呼和浩特市地区外科专家。

武贵生 (1937—   ),蒙古族,1957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发表的论文有《结肠小袋纤毛虫诊治》、《重症肝炎20例报告》等。与人合作出版了《病历书写手册》、《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分析》、《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法律责任的确定实用全书》等。

吴宗元 (1937—   ),蒙古族,1957届校友。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天津西青医院工作,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35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研究。撰写学术论文10多篇,分别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省市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历任天津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

潮鲁 ( 1936— ),蒙古族,1958届校友。主任医师,健康教育专家。

乌勒 (1937—   ),女,蒙古族,1958届校友。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在天津人民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学术论文主要有《1例细丙过敏报告》、《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临床分析》等。

郭英学 ( 1939— ), ,鄂温克族, 1959 届校友,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在华建医院工作,副主任医师。

邓明智 ,瑶族,湖南省道县人。1960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在道县人民医院工作,主任医师。

耿惠兰 ( 1941— ) ,女,藏族,四川省康定人,1960届校友,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甘孜藏族自治州妇幼保健所所长,主任医师。撰写论文多篇,代表作为《四川省甘孜州的儿童保健工作》。

黎玉渊 (1941—  ),黎族,海南省三亚人,1960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先后在甘肃、湖北、河南等地的部队医院工作,在辽宁省辽阳卫生学校任教,在河北省大厂县人民医院、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工作,主任医师。

曲木忠国 ,彝族,四川省人,1960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曾任四川省凉山州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万春明 (1938—  ) ,彝族,四川汉源县人, 1960 届校友 。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历任甘洛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代表作有《大网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杨炳荷 (1940—  ),女,布依族,贵州省平塘县人,1960届校友。1966年毕业与北京医学院,历任河北省蠡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论著有《146例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治疗观察》等多篇。

赵国泉 ,满族,辽宁省人,1960届校友。北京医学院毕业。在沈阳《实用内科杂志》担任编辑,编审。

林金盈 (1963—  ),女,壮族,广西宁明人,1983届校友,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医学硕士。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广西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西分会血液学专科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广西医学》、《内科》编委。2003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风湿病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参与欧洲风湿病联盟髋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在世界四大著名综合医学期刊期刊之一——《英国医学杂志》发表论文一篇,该论文现被国外多个临床治疗指南引用。2006年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2004——2007连年获单位科技进步拔尖人才奖。

岑康群 (1966—  ),女,布依族,贵州独山县人,1984届校友,贵阳医学院本科毕业,现就职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贵州省医学学会会员,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新生儿疾病有丰富经验。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