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收购西班牙大厦案例的一点思考
近日万达集团与西班牙马德里有关方结束了长达两年的谈判,把
两年前购买的西班牙大厦的全部股权卖给了西班牙某企业,一出国际并购的“肥皂剧”终于
落下维幕。这个涉外商业事件是一个个案,不必过分在意,但仍有必要反思一下这个案例,对中国企业如何“出海”不无
裨益
。
西班牙大厦位于首都马德里市中心广场北侧,共有25层、高达117米,2006年以前是一座酒店+商场,2006年后大厦一直空置。2014年3月,万达集团董事长到西班牙考察,看中了这座大厦,当即与马德里政府方面达成协议买下这栋大楼,打算拆掉后重建成一个集豪华
酒店、商场和公寓为一体的综合体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一场风波,遭到马德里市民的强烈反对。2015年6月
有七万余名市民联名上书坚决反对万达拆除重建的
方案。
西班牙大厦
始建于1948年
、
落成于1953年
。
这座以白色与红色砖墙建成的大厦与邻近的塔楼共同组成了一组新哥特风格的建筑群,后
被市历
史遗产委员
列为
二级历史保护
建筑。
西班牙《国家报》称,西班牙大厦或许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批建筑师的记忆、也是马德里乃至西班牙人民共同的记忆,它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西班牙文化、历史的一个象征。这座大楼
成了城市历史的标志和西班牙民众情感的归所。
当时与万达集团签约的那届人民党市政府相当支持这个项目,让地方历史遗产委员将大厦的历史保护级别从二级下调至三级,同意在保留大厦整体外观前提下重建,但仍未得到民众的认可。2015年4月“今日马德里党”在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胜出,结束了人民党在首都25年的执政。新政府对人民党执政期间所签各类合同进行重新审议,该项目名列其中。新市政府的政见和民众的诉求一致,决定了这椿交易的命运。
当年万达集团高层把国内房地产投资的经验搬到了国外,从考察到买下这座大楼不到1个月时间,满以为用2.65亿欧元买下这栋地标式建筑是一椿稳赚的买卖,但是没有想到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问题。
后来万达集团尽管承诺不改变大厦名称、不拆掉重建、保留大厦的外立面
等条件
,但“中国式重建”的模式
依然
没有跨越“水土不服”
这个坎
。
长期以来,像万达这样的名星企业是地方政府竞相追求的对象,拿地建楼轻而易举。在国内
拆旧建新也是常事,产权归我、由我处置,似乎天经地义。
但一旦企业走出国门,面对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任何商业行为都不是政府官员说了算。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建设任何项目克服“水土不服”,就必须对当地的商业规范、政治制度、政党关系、政商关系、劳资关系、环保政策、城乡规制、建筑标准、文物政策、宗教信仰、人文传统、民情民意和风俗习惯等等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最好聘请当地的律师顾问、商业顾问,研讨上、中、下几套应对预案,细致地评估投资风险,而这一切需要耐心、细心与理性,切不可脑袋发热、贸然拍板,更不可用国内的投资套路想当然决策。了解中外社会生态环境差异是海外投资、出海创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就这个案例而言,虽有马德里市执政党轮换等偶然因素,但与当初万达集团先是贸然决策、后来危机攻关、应对涉外事件缺乏经验不无关系。虽然以2.65亿欧元购入、以2.72亿欧元售出,用欧元计算并不亏损,但如以人民币为单位计算,由于汇率变化亏损了约2亿元,加上这3年间的商务交涉费用,带来一点经济损失。所幸能及时煞车、果断出手,避免陷得更深。此页虽已翻过,但若能对此案中进行总结,付这点“学费”也值得。
当前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愿景、各类企业纷纷扬帆出“海”之际,拿这个案例当教案也许会有一点启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