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居然没炸,大黄疯表示不服,白车身工程师地位低吗?请站出来看看我的两米大砍刀再答。
--------------------------------------------分割线-----------------------------------
疯言疯语时间:
首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白车身( Body In White-BIW )。通常我们所说的白车身为整车的骨架,是指完成焊装后但涂装前的车身,通常不包括四门两盖等运动件,当然也有不通常的,有些主机厂将四门两盖涵盖在BIW概念里,不举‘栗子’,都在圈里混,能说谁不合群呢,自己站出来说吧。
白车身工程师最头疼的是啥?不是设计方案、不是做数据、不是写报告汇报,也不是无休止的讨论,什么都不是,别猜了。是不被理解后的脑袋充血,气的你头晕目眩。(“车身嘛,怎么都能做出来,随便切一下、弯一下就行了”白车身工程师最讨厌的一句话,没有之一,不接受反驳。)
总结: 不懂白车身的人认为白车身工程师是有文化的搬砖工,懂白车身的人就送好的护发水吧,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头发是很珍贵的(物以稀为贵)。
--------------------------------------------分割线-----------------------------------------
言归正传。
吉林大学车身专业毕业 --从事白车身工作多年-- 新能源圈里混迹--AI忠实粉丝,此刻我为白车身代言。
一、白车身由几部分组成?——陪伴白车身工程师的“小伙伴”
白车身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总成 :顶盖、翼子板、侧围、机舱、地板,各个零部件通过焊装组成总成,总成之间通过焊装组成白车身,每个白车身工程师在看到自己设计的白车身在车间里从一个个零件逐渐变成一个整体,好像在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成长,生怕中间出现一点差池。然后就是车上、车下的到处摸摸、看看,敲敲打打,各种焊点检测,各种缝隙检查,看看这个孩子是否健全,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白车身攻城狮不仅需要发达的体质,一双犀利的眼睛,还需要冷静清晰的判断能力, 能文能武也不为过。
二、白车身工程师做什么?——走进白车身工程师的日常生活
2.1 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为了自己设计的白车身具有前瞻性、先进性,成本低,性能好,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几天不学习就会被拉下几个段位;
2.2 出方案、出方案、出方案:你没看错,就是不停的出方案(出方案的依据请往下看),方案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没有强迫症哪能在这行混;
2.3 做3D数据:请注意,整车上少有的需要自己做数据的就有它--白车身工程师,别的专业为啥不做?三个字:供应商,你懂得。
2.4 讨论,不停的讨论:目前绝大多数白车身都是承载式车身(还有半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后续详解),最直白的说就是车上无论哪个专业都能和白车身扯上关系,都要安装在白车身上。要说白车身是整车设计过程中的中心,最恰当不过了。
2.5 汇报,向各级汇报:方案是要汇报的,白车身工程师都是最好的讲师,因为你的方案要向无数个人去解释,让一个对白车身完全陌生的人去懂你的方案,汇报就必须清晰、简洁、易懂。
三、白车身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条件?——走进白车身工程师的多核大脑。
3.1 四大工艺-冲压
冲压是靠 压力机 和模具对 板材 、 带材 、 管材 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 工件 的成形加工方法。钢制车身上99.9%的零件都是通过冲压成型的,作为白车身工程师,在设计零件时,大脑回路里首先闪现的问题就是这样做能不能冲压出来,不能冲压的成型的方案,再好也等于零。影响传统钣金冲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冲压方向、拔模角度、圆角尺寸、冲压设备、冲压环境、板料厚度、材料属性、回弹量等等太多了,疏忽一点,满盘皆输。
近年来,白车身上铝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多, 由于铝合金材料的属性不同,冲压成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例如冲压速度、压边力、摩擦系数、料厚等等。在一个简单的CAE模拟中观察这四个因素对铝合金材料成型的影响。得出曲线如图:
请问白车身工程师不懂冲压行吗?
3.2 四大工艺-焊装
焊装被称为机械裁缝,负责把车身零件焊接到一起。白车身焊装线分为多条流水线,为什么这里说焊装没有说焊接,因为焊装工位包含了各种连接方式:胶粘、铆接、电焊、CO2焊、铝合金MIG焊等等。流水线布局基本是按照上述所说的总成分的,外加下车体总拼线和白车身总拼线,每条线每个工位的机器人都各不相同,枪头长短各异,C型、X型并用,人工or机器人涂胶、每条线上每个机器人工时(节拍)长短,以上无不影响白车身工程师的焊点设计方式,焊点设计多少个,焊点间距是50mm还是70mm,上件顺序如何布局。板料叠加厚度影响着焊点质量,为保证焊接的稳定性,一般设计不会超过三层焊,极特殊部位采用四层焊。请问白车身工程师不懂焊装行吗?
3.3 四大工艺-涂装
这里的涂装所指的范围很广,和白车身有关的基本包括前处理、电泳、涂密封胶等。这里所提的涂装主要有两个作用,密封和防腐。白车身设计的尺寸合理性,电泳液的流动性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密封和防腐性能。零件间尺寸过小,影响焊装的匹配,尺寸过大,影响整车的密封。白车身在电泳池的进出方向,直接影响着白车身电泳质量,进而影响白车身的防腐性能,所以在白车身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流液的方向,保证电泳充分并且排液彻底。涂胶位置的设计不仅影响着整车的密封,涂胶量的大小还和成本有着莫大的关系。请问白车身工程师不懂涂装行吗?
3.4四大工艺-总装
总装: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把所有的部件在这条线上装配在一起,走完这条线,就能看见一辆完整的汽车了。
有句话说的好:主机厂的实力拼的是什么,就是它的装配能力。装配公差的控制,柔性化生产线共线的能力,车型之间切换的速度,无不考验着工厂的适应能力。走题了?总装和白车身有什么关系?在承载式车身横行天下的今天,哪个专业组的人敢说自己和白车身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个生产环节,白车身工程师注入了他们的心血,每个孔位、每个螺钉、每个螺栓螺母的公差都需细细考量,差距只在毫厘之间。毫不夸张的说可能就工程师疏忽的那0.5mm就会让整个车间停止运行。在设计的时候,无论是动总还是底盘、无论是内饰还是三电,无不在白车身上抢地盘。
举个栗子:某同事在某车型上设计的某个孔,由于没有仔细检查,孔位比预想的在X向(车的前后方向)偏离1mm,导致零件无法安装,最终导致的后果是修改模具,付出40万的惨痛代价。所以千万不要得罪白车身工程师。请问白车身工程师重要吗?
谈完四大工艺,接下来粗谈性能(找时间一一细谈),重复一句:不谈性能的设计等于零 (上一句我也找不到了)
3.5 性能之轻量化-碰撞安全-弯扭刚度 :为什么将这三种性能放在一起呢,不是我偷懒,实在是他们三个相亲相爱,密不可分。轻量化就是重量减减减,生命不息,减重不止。
误区1:车辆太轻,开快车容易车轮离地起飞。
误区2:看车是否安全,就看铁皮有多厚;车身越重越安全。
误区3:结构件越大,越厚,弯扭刚度越好。
走出误区,走上正道。
试验表明车辆减重10%,油耗减少约7%。至于起飞问题,在空气动力学这么强大的今天,完全不必担心,就好像能让飞机起飞一样,工程师同样有办法让小汽车在地面上老老实实的趴着。前期设计过程中,白车身工程师的每一天都要将这三种性能在脑袋过千百遍,在减重指标达到的前提下要保证碰撞性能和弯扭刚度,碰撞性能的指标是什么,就是中汽研的那几颗“小星星”,2019年白车身工程师的任务加重,为什么?因为中国也开始玩起了保险协会,是一种比得“小星星”更难的得分标准,听过美国保协的工程师都毛骨悚然,但该来的还是来了。在轻量化和碰撞安全的双重压力下,弯扭刚度更是雪上加霜,各种材料的搭配,各种结构的结合,目标只有一个,呈现一个完美的白车身。白车身工程师就是在夹缝中求发展,在压力下展宏图。
I have a dream,白车身最轻,性能最好,每个零件都是艺术品。
3.6 性能之NVH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经过上述性能的折磨后NVH开始登场了。NVH号称“汽车界的玄学”,看不见摸不到,却又客观存在,稍有疏忽就会胎噪、震动、风噪、异响齐来。
3.7 其他之PPT,不解释,你懂得。
郑重的问一句,白车身工程师重要吗?
十年磨一剑,汽车界苦行僧。我为白车身工程师代言。
你的点赞、关注是对大黄疯最大的赞赏,它将继续努力前行,不负众望。
大黄疯祝所有女同胞节日快乐
2019-03-08
附言:陆续推出白车身工艺、性能详解文章,可关注用户大黄疯、专栏疯言,敬请期待。
---------------------------分割线--------------------------
兑现承诺之“白车身材料选择”已经上线,可关注用户“大黄疯”、专栏“疯言”查看、检阅。
此言差矣,这置我们外饰工程师于何地?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