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广州车展的尾巴,还是决定到一趟广州。即便已经是资讯爆炸的时代,但也依然只有设身处地的来到广州车展现场,才能探知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趋势。
然而越来越多的车企,对每年年末的广州车展是又爱又恨,不发新品怕没有热度,发了新品又担心明年北京车展没有新意。就在这种半遮半掩之下,广州车展预告着2022年的方向。不过也并没有什么意外,哪些品牌的前途如何,都已经被写得清清楚楚了。
1、被需要的
人头攒头的展台依然是宝马奔驰奥迪,其次则是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依然是关注重点。特别是凯迪拉克今次依靠LYRIQ和原神合作,很是拉了一波流量。紧随其后的应该就是林肯、沃尔沃、捷豹路虎这些总归算豪华品牌的展台了。
主场作战的广汽系客流量也都很大,广本的新新新奥德赛被围得水泄不通,人气甚至高过对面广丰的赛那。而一口气发了两款新车——锋兰达和威飒——的广汽丰田再叠加汉兰达、赛那的人气,感觉有着赶超老大哥广本的势头。而广汽自主这边,全新GS8再次激起了广州爱家男人们的兴趣,着实流量担当。
还有一家主场作战的车企,小鹏汽车,也是火力全开。尽管小鹏G9只是一个亮相,但是台下的P5、P7这些新的老的车里都坐满了人——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向大屏幕。
比亚迪、长城哈弗/炮、领克、吉利、红旗这些中国品牌——排名分先后——人气都可称得上旺盛,而大众、东风本田的展台也算是围观者甚众。十年过去了,大众华南计划结下的果子让大众品牌受益今时今日。
很难说把一汽丰田归属于哪里。如果仅以人气而言,这家北方过江龙显然不如广丰这家本地龙头强势,虽然车型都几乎一样,可是人气差距却十分明显。但是考虑到都是丰田,或许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2、不再被需要的
游走在展馆内,还是有那么多品牌人气冷清,几乎会让我产生“为什么这些品牌会在这里”的感悟。东风风行、风光、北汽、思皓、江铃JMC等等这些车企放在展馆中间,感觉和整个场景格格不入,尤其是遇到隔壁是那种大流量的展台,真的是各种心酸都有了。
实际上,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像华晨、野马、DS、海马、观致等等车企都不再出现,而现在留下在场上、却四顾无人的品牌,或许也会在之后哪一界车展上消失。就好像寻梦环游记里面讲的,真正的消失是不再被提起,被部分人遗忘就是这个消失过程的开始。
3、徘徊者们
除开需要的和不被需要的,大多数都可以被归为“徘徊者”一类。只是这一类车企/品牌又很容易被划分成两个阵营,一部分会更靠近不被需要。
同样主场作战的东风日产客流量相比广本、广丰真的要少一大截,当然也可能因为占地面积更大的原因,显得空旷。好在网红车模总是能够撑起流量半边天。
非常让人意外的是,没有新车发布的雪佛兰展台人气反而比别克更好,很大部分原因是雪佛兰巧妙地用了很多改装车和景观,再加上数量可观的Suburban把展台堵得严严实实。有GL8的别克展台人气当然也不算差,但是和隔壁大众大跨度转型新能源的动作相比,别克的好戏可能要等到明年了。
现代、福特的人气可能又要稍低于别克,少了点新意,但又没那么缺新车,总之在被时代的大潮推着往前走。总之,雪铁龙、标致、福特、现代、起亚、奇瑞、长安、三菱的客流量在广州真的不算强,或许和投入有关,或许就真的如此了。
其实最“温柔而残忍”的场面发生在讴歌和英菲尼迪。两个日系豪华品牌在广州市场的人气可能会给大家造成错觉,但是内心清明的人自然会知道实际的情况如何。
4、新能源赛道的笃定
2021年年末的广州车展,各家展出的新车虽不能说全是新能源产品,但也至少是90%的车企以发布新能源车为主了。
从头部的BBA开始,奔驰EQA、EQB是纯电动车;宝马上的iX是纯电动车;两家奥迪上的Q4 etron、Q5 etron是纯电动车。后面的凯迪拉克LYRIQ、沃尔沃C40 RECHARG是纯电车,就算是雷克萨斯也把NX 400h+这台插电式混动放到主舞台上。
主流合资品牌中,本田可能觉得e:NP1和e:NS1不够重磅,所以还放了两台e:N概念车给各家。日产的Ariya又一次出现在展台上;丰田也有bZ4X这样的车反复刷存在感。就连三菱这样的边缘化合资品牌都把埃安V搞了个换壳。
自主品牌更是来势汹汹,埃安和极氪不用说,长城带来了新品牌沙龙,上汽也有智己和飞凡两个子品牌应战;比亚迪更是火力全开、整个展位全是新能源车型。另外诸如上汽大通、红旗、岚图这些自主品牌,都是以新能源车为首发。就自主品牌而言,新车型已经没有什么传统燃油车了,赛道就在那里,不跑你就先输了。
至于那些新势力们,蔚来和理想这次都是来卖车,威马和哪吒则展示了自己的新轿车。极狐也成功利用与华为合作的新品,吸引到了足够的流量。
去年还在讨论电动车浪潮慢慢形成,没想到今年就已经是席卷而来,那么明年估计就要波涛骇浪了。没有赶上的车企,那十有八九会被推倒在沙滩上。
5、17-20万元的智能电动轿车在哪里?
纵观整个广州车展,虽然新能源车型层出不穷,智能化势头以夸张而冒进的步伐前进,可是却发现一个令人疑惑而悲伤的事实:在竞争最为激烈、需求量最大的A级-B级区隔,也就是紧凑型与中型轿车、又或者是15-20万元区间,其实没有太多的智能新能源车给中国消费者选择,更不用说占据半壁江山的轿车了。
思来想去,掰着指头算了一下,大众ID.4是正经的可以算一个,零跑C11算半个(尺寸超标了),小鹏P5算半个(尺寸不太够),比亚迪的PHEV算半个(智能不太够)。而无论是自主品牌头部的吉利、长城,还是准备逆袭的奇瑞、长安、上汽们,似乎都有意无意地跳过了这个市场,基本就是往30万元冲。至于那些新势力们,要么是低位徘徊的入门小车,要么是定位豪华智能的高阶产品,反正和主流区隔无关。
实际上,中国消费者应该最需要的就是类似于雅阁、凯美瑞的“智能电动平替”。如果稍微扩展一些,思域、速腾这个尺寸的A级智能纯电动车也应该有庞大的需求。可是广州车展看下来,基本上都是4.9米、5米尺寸的中大型车,动辄两三个激光雷达、加上各种自动驾驶的预期,价格也往往来到了三十多四十万元。
虽然我们理解中国车企们是想要兼具智能化、高级别辅助驾驶、长续航以及品牌跃升的“什么都想要”,可是唯独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没有考虑。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他们长期以来的需求就是集中在居家实用的A级车或者B级车,那么车企应该围绕这个核心市场去铺开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电动车才是正解。所谓成本、续航这些当然是难点,如果不是难点,哪里还有给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机会呢?
可惜的是,大量的资源都被倾斜到30万元级别的中大型车上,无论是轿车还是SUV,都是如此,我们没有看到中国车企的前瞻性。那么等到特斯拉把Model 3真正下探到20万元、推出15万元级的更入门车型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6、智能的同质化
今年广州车展除了新能源产品的同质化,更明显的是智能体验上的同质化。
大屏设定基本三种样式:第一、特斯拉那种15寸悬浮中控;第二、小鹏P5那种竖直15寸大屏;第三、福特EVOS那种横向大屏。
智能体验上也基本三种类型:第一、所有功能全集成在中控大屏;第二、副驾驶专属娱乐屏幕;第三、横向中控提供分屏模式。
从当前体验来看,特斯拉的那种大Pad的样式不仅没有被淘汰,可能还在进一步扩张份额。这次比如北京汽车的魔方、三菱阿图柯、华为也都展示了一套类似的系统。大致上可以看到,依然是特斯拉这套设计比较简洁、模块化,更有利于车内空间布置,并且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科技感”。
而一度被看作是流行趋势的竖直大屏,有被弃用的势头,虽然本田加入了这一设计,但是另一个支持者福特已经做出了一米尺寸的横屏,而上汽智己也是以长横屏为主。至于副驾驶专属娱乐屏幕,应该会逐渐被分屏模式所替代,毕竟长横屏已经是新流行。
可是无论车内触控屏幕的样式如何,整车的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触控之外,就是语音控制了。而现在的语音控制即便是在全域控制、所见即所说,其实除了一开始的新鲜感之外,都没有本质上的改变或提升。更多的变化可能是把屏幕加得更多、把后视镜做成屏幕、把空调面板做成屏幕、把挡风玻璃做成屏幕,如此而已。
有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毕竟就像从iPhone发布以来,智能手机这个行业也几乎没有再提供什么体验层面的变化了。
7、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广州车展的匆匆一瞥,最大的感触还是“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相比于前两三年传统车企还对新势力有点低看,那么今年广州车展上传统车企在销售模式上对新势力的各种模仿,应该说是“时间改变一切”的最好证明。
相比于几年前丰田本田们还对电动车的未来表示不屑一顾,那么今年广州车展上日系车企的电动化动作,显得格外仓促。
相比于早几年广州车展上,中国品牌还在合资品牌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今年比亚迪和长城展台就说明了什么叫“大势所趋”和“风水轮流转”。
上述这些可能都是大局观,而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更有意思。当我站在福特Mustang Mach-E的展台边,听着销售向周围的顾客介绍这款福特电动车时,你会发现,原来Mach-E人气还非常火热。我听到一些人把Mach-E拿来和宝马iX3比较,也有一些人对它30万元的价格相当满意,更多人听到“12月就开始交付”时表示惊讶。似乎突然之间Mach-E就像一款新车一样受到追捧,过去八个月的“沉默”放在此刻并没有影响到什么。
这大概是当前新能源车市场最有趣的一面。如果是一款燃油车“沉默”八个月,可能早就没有销量翻身的希望,可是现在一款已经发布了大半年的电动车,面对着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对手,突然之间就火了。原因可能是对手新车还要等、对手价格更贵了、对手的首批交付出问题了、对手交付延迟了……时间改变着市场的一切,时间打乱了原来的节奏。
当我们重复了无数次“新能源时代要来了!”之后,今年就不需要再重复了。因为现在就已经是新能源的时代了,谁被需要和不被需要,时间温柔而残忍地告诉了所有人答案。
文|JackieLXX
图|JackieLXX
前沿资讯 原创观点
最有逼格的原创型汽车新媒体品牌
新浪微博:@驾仕派
驾仕派现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
日均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