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经开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荆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 8 9

荆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荆州对接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实现疫后重振和 奋力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的关键五年。为 贯彻新发展理念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迈向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荆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谋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根据《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2020 》,荆州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在全国 289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 104 名,比上年提升 88 位,居全省第 5 位。全市高新技术企 业数量由 “十二五”末 103 家增至 315 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 25.9% 增幅 205.8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 143.15 亿元增至 335.98 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GDP 比重由 9% 增至 14.18%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 1.2 件增加 2.45 件, 增幅 103% ;技术合同交易额由 17 亿元增至 63.1 亿元, 增幅 271.2% “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科技成 果转化 331 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项目 75 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 14 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20 项。

2 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完善 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国家级孵化器 1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2 家、国家级星创天地 4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8 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7 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3 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32 家、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5 家、省级孵化器 9 家、省级众创空间 8 家、省级星创天地 20 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1 家;市级各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37 家。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火炬荆州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公安县、石首市、江陵县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单位。

3 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全市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技术产品加速迈向中高端。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石油钻探固井压裂设备、湖北恒隆企业集团的汽车转向器、湖北万安环保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环保取样器、洪湖一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甲基亚膦酸二乙酯等 4 家企业的产品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有限公司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唯一指定的石英纤维供应商。全市入选省上 市后备 “金种子”企业、“科创板种子”企 5 家;纳入省上 市后备 “银种子”企 23 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4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全社会 研发经费投入由 “十二五” 末的 10.35 亿元增至 30 亿元。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大创新政策扶持及落实力度,先后出台《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决定》(荆政发〔 2016 29 号)、《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荆政发〔 2018 17 号)、《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的意见》(荆政发〔 2018 21 号)、《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荆政发〔 2019 1 号)、《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荆政发〔 2019 11 号)、《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荆政发〔 2019 12 号)等一系列 政策 文件。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研诚信生态逐步优化,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虽然 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与省内外发达城市相比,与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一些短板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水平不高、创新主体培育不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不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级不强、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等,亟待在 “十四五”时期认真 加以解决。

(二) 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未来五年, 湖北省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我市科技创新发展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在迎接挑战中保持定力,在抢抓机遇中担当作为,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在奋力推动荆州科技创新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1 从国内看,科技创新发展新格 局加速形成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社会大局稳定。我国作出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一带一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十四五”时期,荆州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 有,必须充分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变机遇为使命,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坚持对内 、对外 “双向开放”,不断拓展科技创新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 从省 内看,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作用 更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 湖北将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把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新一轮城市洗牌和分化进一步加剧,高端要 素向头部城市集聚的态势日趋明显,襄阳、宜昌正在加快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黄石、荆门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城市竞争,荆州应主动融入全省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积极 参与和 推动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 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区域 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 从荆州自身来看,科技创新发展潜能亟待释放 荆州正处于转型赶超、加快复兴的关键时期,迎来了多重机遇叠加的发展黄金时期,荆州战略区位、产业基础、历史人文、生态本底等核心优势进一步显现,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未来五年,荆州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变压力为动力,推 动资源统筹和力量协同,依靠创新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积极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来看, “十四五”时期,荆州必须把握 新发展阶段的 新特征, 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有利条件, 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构建 “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深度融合,引领带动城市发展新格局。

(三) 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融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 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以构建 4611 ”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优化全域创新体系布局,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建设,塑造科技创新应用新版图,为荆州奋力建设 “五区五中心”、加快建成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为湖北科技强省建设、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贡献荆州力量。

2 基本原则

坚持聚焦产业,创新驱动。紧紧围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需求,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建设高效科技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高端发展 “相辅相成”。

坚持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增强企业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发展与政府引导 “同频共振”。

坚持载体支撑,集群联动。依托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园区基地,加快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构建多维 度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链延伸、集群化发展,发挥集群联动效应。

坚持开放创新,互动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主动融入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和成果产业化,着力壮大新增长点,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 战略定位

特色鲜明的国家创 新型城市。 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建设为抓手, 着力建设 科教产 深度融合的创新之城,充分发挥长江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增强科研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 “三区融合”,探索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产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不断融入“宜荆荆恩”城市创新联盟建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科技创新示范区。 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转 移转化承载之城,紧紧把握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荆州产业基础,以科技创新赋能延链补链强链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承接珠三 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应用研究、中试熟化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化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中部地区承接科技产业转移高地。

省级 区域科技创新应用中心。着力建设 区域性科技创新应用示范之城,以荆州科创走廊建设为契机,汇聚高端人才资源,营造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大力推动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发挥 “千年商埠”优势,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创造更多区域研发成果应用转化的 成功范例,全面提升荆州在全省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发展目标

2025 年,围绕荆州 建设 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积极融入 “宜荆荆恩”科技创新走廊和“宜荆荆恩”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科技创新示范区以及省级区域科技创新应用中心。荆州大学城基本建成,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创新策源功能基本形成,荆州科创走廊建设初见成效, 荆州经开区 科创中心投入运营,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湖北省前列。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建成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星创天地等孵化机构超过 80 家,新型研发机构达到 150 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2 件,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比重达到 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2%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超过 30%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 750 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1200 家以上,涌现出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到 14%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到 130 亿元,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加便捷、效率更高。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发展,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治理效能大幅提高。科技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潜能持续释放,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成势,市民科学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1 荆州科技创新“十四五”预期性指标

主要指标

2020年实现值

2025年目标值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10.00

12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

1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重(%)

23.79

50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315

750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44

12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亿元)

63.10

130

二、构建全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以争创 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以荆州科创走廊为策源地,以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创新节点为支撑,打造若干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地,拓展创新网络,构建 “全域创新、开放联动”的空间格局 夯实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荆州创新 “基底”。

(一)推进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 充分发挥荆州地处长江经济 带核心区域、链接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区位优势,对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 “锻长板、补短板、建体系、破瓶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 略支撑 力争 2025 年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细化分解工作任务,重点部署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创新平台提升、成果转化畅通、创新投入强化、科技人才头雁、创新环境优化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综合实力。

(二)高水平建设荆州科创走廊 高标准谋划荆州科创走廊建设,汇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引领性科技创新策源地。从 荆州经开区 、沙市开发区、长江大学、九阳工业园区到荆州高新区,打造对 内实现 “空间联结、科创引领、产业联动、功能融合”的主轴线,对外实现“平台集聚、点轴开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支撑带,辐射带动全域创新,推进建设荆州大学城、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等一批重大载体、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实现荆州科创走廊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 创新资源集聚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荆州科创走廊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科研协作、要素协同、生态共享,在更高层次优化全市创新链空间布局,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专栏 1 荆州科创走廊重点载体

1.荆州大学城。按照产城校一体化、“三区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打造“长江中游高教新支点、区域中心科创动力源”为目标,以“连城脉、塑格局、融城区、营特色、强产业”为原则,以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长江大学高新区科技孵化园、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新校区、湖北省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大数据科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构建融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城市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新高地,实现大学与城市联动发展。

2.长江大学科技创新港。建设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教学科研、自主学习、创新创业实训、成果孵化”集成的创新体。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包括智能科技大楼、工程科技大楼和创新创业大楼和医学科技大楼等单体建筑。通过创新港的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快速提升长江大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加快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创新型县(市、区)建设 加强对县域创新发展的引导,加大公安县、石首市、江陵县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力度,在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引进、平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形成突破,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指标。重点支持公安县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支持江陵县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支持洪湖市、监利市、松滋市等县市,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和模式,力争进入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行列。支持各县(市、区)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示范 基地 。强化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理念,推动县域高新技术产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质效齐升。

(四)推动高新区提质升级 全面落实《促进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有关政策,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推动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发展总要求,遵循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聚焦氢能源、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谋划一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和集群发展的重点项目,引导一批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关联的配套产业,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石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松滋市、洪湖市、公安县、江陵县创建省级高新区。

三、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坚持 “四个面向”,抓住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聚焦 荆州 4611 ”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实施创新引领工程,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催生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塑造更多引领性、先发性竞争优势,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 平。围绕改善民生福祉的需求,加强技术研发、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为人民高品质生活提供科技支撑。

(一)加快引领性产业重大技术突破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主导的引领性产业体系,加强前沿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研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集成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撑引领性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对接 武汉 “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抓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机遇,围绕新型电子元器件、移动通信等细分领域,加强技术研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融入国家沿长江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

——新型电子 元器件。依托航天南湖 五方光电 中泰电子 、网瞳物联 等企业 积极发展智能化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汽车电子制造技术,加强手机摄像头的 3D 结构光技术、 VRV 虹膜识别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 摄像头的无线支付技术以及 LED 光源技术研发。推动印刷线路板( PCB )印制技术升级,加快家电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及柔性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

——移动通信 。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高速光传输、下一代光接入、可见光通信、太赫兹通信以及卫星宽带通信等技术。强化在 5G 无线技术、 5G 网络与业务、 5G 测试与仪器仪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性布局 6G 相关技术预研。积极研发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开展量子通信网络运营,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

2 新能源。瞄准 “双碳”目标,围绕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垃圾燃烧发电等重点领域,超前部署重点领域核心技术,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一批先进能源技术,推动能源技术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氢能源。 聚焦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强工业制氢提纯、电解氢等技术的研发应用,着力降低制氢成本、增强氢能供应能力;加强储氢、运氢相关技术、材料和设备研究,力争形成小规模示范应用

——可再生能源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重点研究高效光伏环保型功能材料技术、高可靠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微网技术、柔性衬底薄膜电池技术。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清洁技术、新型高效低成本叠层太阳电池技术、低风速平原风电关键技术、风电场智能管理技术、农林畜牧废弃物能源化工技术、主动型生物质能源的培育与转化技术、纤维素类生物质组份清洁分离预处理技术。

——先进电池及 储能技术。适度超前布局,与武汉市协同联动,强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资源整合,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大力发展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特殊场景应用超低温电池、高安全高能量效率长寿命储能锂离子电池及 PACK (电芯组装)应用。支持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以及智慧型储能系统的研发建设,推进储能电池在光伏风电中的配套应用,推动风光储用产业一体化进程。布局空气压缩储能、抽水蓄能等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商业化发展模式,逐步降低储能成本,开展规模化储能试点示范。

——智能电网。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研制以智能电 网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系统,加快突破电力用户与电网深度互动技术、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多能互补型新能源微电网技术。

3 新材料。以亿钧耀能特种玻璃新材料产业园、江瀚新材硅基新材料项目、江陵县华鲁恒升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等为依托,大力推进新材料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制造工艺升级,在芯片基材、光纤光缆材料、光伏及特种玻璃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硅基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芯片基材。大力引 进培育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半导体芯片蚀刻材料,印刷线路板光掩膜材料。依托 联仕化学 、太和气体等企业发展高纯度氢氟酸等芯片蚀刻、清洗用高纯湿电子化学品。

——光纤光缆材 料。聚焦光纤预制棒沉积和光纤拉制中的支撑材料,加大光子晶体光纤、掺稀土光纤、激光能量传输光纤、 FTTX G.657 光纤、宽带长途高速大容量传输用 G.656 光纤的研发,形成规模化产能。

——光伏及特 种玻璃材料。依托菲利华等企业集中攻关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石英光纤、硅晶圆、高纯硅微粉、导热粉体材料、高纯石英砂、大尺寸多晶硅片、合成石英、掺杂石英管、石英棒等领域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节能玻璃、光电比等浮法玻璃的产业化技术,不断提高产品透光率、导电性能、耐腐蚀性、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

——高性能电池材料 。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石墨烯 硅复合电极材料、锰酸盐系、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碳基、硅基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等配套材料、低成本晶硅及硅基薄膜电池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染料敏化电池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液流电池材料等。

——硅基新材料。进 一步优化硅橡胶助剂、硅烷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产品,重点研发有机氟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等功能性材料。

4 生物医药。主动对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为载体,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突破企业研制新药重大关键技术和工艺,积极引导医药中间体产品向基础原料药的产业升级,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制剂、中成药、新型药物、原料药和生物肽制品。

——新药创新。依托 一半天、能特科技、赛奥、新生源、荆江源等龙头企业,在巩固精氨酸、组氨酸、孟鲁司特钠中间体、瑞舒伐他汀中间体、维生素 E 、镇痛消炎全系列栓剂、微生物发酵类多肽与酵素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儿童药、抗肿瘤药物、抗消化性溃疡类药物、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麻醉药和肾病药的研发与生产。

——健康产品。依托 东信药业、瑞邦生物、长江医药等企业制定完善中药饮片炮制技术规范、饮片标准;推进产地趁鲜初加工技术、委托加工、饮片遵古炮制、深度开发相关技术研究,加快传统中药饮片深度开发,发展精制饮片、配方颗粒饮片、直接口服饮片、单味小包装饮片、超微饮片、破壁饮片、定量压制饮片、流动性饮片新型产品,推进中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等方向延伸发展;拓展生物活性多肽的应用领域,开发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中高端产品。

——医疗器械。重 点发展中医医疗器械和特色诊疗设备,积极培育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植入介入产品、移动医疗等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辅助生殖器械的生产研发。加快布局医养结合养老制品、医疗防护、医用口罩的产业链,形成医用防护用品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二)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支撑

实施 “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 提升荆州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重点聚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以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研究为重点,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1 装备制造 。围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 精密制造 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制一批自主创新产品,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转型。

——智能家电。支 持美的、志高、华意等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冰箱领域,重点攻关冰箱 AI 智能精准识别食物种类技术、食品保鲜和自动分析储存和保鲜温度技术、聚氨酯绝热保温升级技术。洗衣机领域,加强研发双投放(洗涤剂、柔顺剂)、分区双向智能投放技术,洗干一体化技术。空调领域,重点研究低 GWP 制冷剂技术、空调新风技术、无风感技术、洗空气技术、睡眠技术、除菌健康技术。

——新能源汽车整 车及零部件。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电气仪表、汽车空调、汽车灯具等优势零部件的轻量化技术、柔性制造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整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发展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突破本地整车制造瓶颈,实现量产。

——石油装备。重 点研制针对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钻采的大功率压裂机组、快移快装钻机、低温石油装备、自动混浆水泥车等产品。推进压裂成套设备自动化控制、井下工具全工况、智能化固井装备系统云平台,钻井设备制造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四机公司、嘉华科技、长江石化等企业裂变发展,做强做优石油石化装备基地。

——精密制造。依托精 川智能、洪城通用、沙市钢管厂等企业重点研制面向大型复杂结构阀门焊接专用智能装备、大型金属制品焊接智能设备,全面提升在焊接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大力发展搬运、焊接、喷涂、组装、采集和放置、产品检测和测试、切割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设计与集成技术,建筑装备智能化技术,整体提升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2 纺织服装。 利用荆州纺织传统基础优势,加强智能化制造技术、环保生态节能印染技术、服装单件定制设计与柔性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改造提升棉纺织造行业,扩展印染整理行业,重点开发面向婴童、体育、文化、医用、军用、旅游等客户群的中高档家用纺织品,提升生产环节和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水平。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全国知名婴童装特色产业基地。

——纺织印染。加快利 用和推广精梳紧密纺技术,整体提升棉纺技术,提升法兰绒新型原料添加混纺技术。加大环保生态节能印染技术研发和利用,做强做大纺织印染循环经济。

——功能服装。面向婴 童装领域的需求,支持开展产品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强设计、打版、生产一体化智能制造技术攻关,构建服装产业 3D 数字化服务平台、面向个体差异的快速设计与快速交付、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批量定制、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模式。

3 现代化工 。围绕煤化工、农用化工、磷化工、盐化工、油田化学、精细化工等领域,推升化工产业技术水平,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 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减少 “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化工产业循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煤化工。引进、 消化现代煤化工综合应用技术,在煤电港化产业园建立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现代化工产业。以先进煤气化技术为突破,实现副产品和废物的综合利用,扩大单套纯碱生产规模,提高重质碱和干燥氯化铵的产能比例,提高离子膜烧碱产能。进一步优化乙二醇生产线联产 DMC 的新工艺和新型催化技术,实现碳酸二甲酯( DMC )、碳酸甲乙酯( EMC )、碳酸二乙酯( DEC )等产品质量和收率大幅提升,达到电池级。鼓励企业加快突破绿色关键技术,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实现煤化工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清洁化发展。

——农用化工。提升 广谱、低毒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及其中间体精胺等生物农药制造技术,积极开发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化肥等高端化肥品种。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钾肥料等多元肥料品种。开展湿法磷酸精制技术开发与利用。鼓励企业配备采用尖端技术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气燃烧设施,实现绿色发展。

——磷化工。推 动磷 化工转型升级,重点开展磷石膏综合利 用技术研究,扩大磷石膏制品的适用范围,全面提高磷石膏利用率。发展工业级、食品级、电子级磷化产品,高附加值新型肥料等,全面提升荆 磷化工产业创新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盐化工。发展乙 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加大力度开发高附加值的耗碱、耗氯产品,积极开发有机氯系列产品,延长盐化工产业链。

——油田化学。服务川 渝、鄂西页岩气大开发,加强非常规油气开发钻井液、完井液、固井水泥浆、储层保护液、油田增产液等油田化学产品研发。推动油气田开发环境修复、环保技术应用与示范。

——精细化工。积极开发 针对新型纤维和新型印染工艺需要的新型染料和高档印染助剂,提高染料中间体的低污染性生物活性。研发具有特殊用途的涂料,提升钛白粉和氧化铁颜料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4 轻工建材 。围绕现代造纸、绿色建材等领域,加快发展集约型、数字化、高附加值、绿色循环等先进技术,力争率先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

——现代造纸。依托荣成 纸业、山鹰国际、玖龙纸业 仙鹤股份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包装纸、中高档生活用纸、高档新闻用纸、家居装饰用纸、防伪用纸、食品与医疗包装用纸、涂布加工纸。围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着力研究造纸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高速纸机自动化控制集成技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造纸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绿色生态造纸技术、智能包装技术等。重点研制造纸固体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烟气处理等设备,加大废纸回收体系建设,推动造纸业向节能、环保、绿色方向发展,全力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的造纸包装基地。

——绿色建材。依托 楚峰建科、葛洲坝水泥、应鑫铝业 奥铝铝业、万华板业等龙头企业,发展环保型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节能(保温)建材、装饰装修材料、防水建材、防火建材,发展绿色建材工业。重点开发装配式建材制造技术,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固废循环利用技术,建筑防水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绿色管桩生产技术。

三)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荆州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组 织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工程,围绕淡水水产品、水稻、水生蔬菜等方面,加强现代种业及种植养殖 、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等领域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1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攻关。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对接 “武汉·中国种都”, 聚焦水稻、油菜、水生蔬菜、淡水水产等优势种业领域,围绕材料创制、品系改良与新品种培育等创新链关键环节,开展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技术研究,实现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开发利用 ,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突破性新品种,推进新品种大面积示范和应用。继续加大 “双水双绿”新型种养模式的研究与示范,探索一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色淡水养殖经济区可持续盈利的生态种养新模式。

2 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展优势特色水产品、粮油产品、果蔬产品以及畜禽产品等加工技术研究;研究自动化、智能化、工程化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农产品保鲜及储运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农产品安全跨部门关键污染物监测点与网络、预警和应急处理技术体系。

3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互联网+农业”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全链条全过程深度融合,开展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机器人、农村远程数字化、精准农业生产、农林生态系统监测等技术研究,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大力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新业态。

4 开展科技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大力推广运用种植业减排固碳、畜牧业减污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技术模式;研发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研制与生产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型肥料生产关键技术,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和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系统构建技术;开展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土壤障碍因子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提升数字技术赋能能力

加大新基建布局力度,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场景应用研发部署,推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5G 、大数据、区块链等与先进制造、生产服务、城市治理、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创造广阔应用市场。

1 制造业数字化。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普及数字化,实施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 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石化装备、智能家电、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应用智能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智能物流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先进装备与管控技术。围绕美的 5G 全连接智慧工厂 开展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 ,打造一批 灯塔工厂 “黑灯工厂”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和柔性化。

2 农业数字化。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农业传感器等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智能灌溉、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

3 智慧城市。推 “数字荆州”项目建设,启动“三位一体”“城市大脑”等大数据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大数据对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的支撑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和城市服务中的应用 ,实现各领域智慧应用互联互通、智能联动和集成展示。

4 文化旅游创意。以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为依托,以荆州方特为示范,深入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内涵,深度融合 VR/AR 5G+4K/8K 超高清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升沉浸式设施、无人智能游览、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装备技术水平,打造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征的现代景观,再现独特的历史场景, 打造 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5 现代物流。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 5G 、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应用,发展智慧物流。重点攻关网络优化、智能标签自动识别、信息表征和交换、供应链全程质量跟踪和检测、智能交通服务等技术,推广普及新一代移动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自动导引车辆、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集装单元化技术;加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 5G 、北斗导航、电子标签 RFID 、无人驾驶等技术,完善港口基础数据智能感知和采集,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码头建设;开展大型港作机械自动化改造,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加快建设集装箱、大宗散货码头智能调度、智能装卸、智能闸口和精准计量等系统,提升作业服务效率。

(五)推动科技创新惠及社会民生

面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切实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1 人口健康。围绕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加强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重点疾病的防治技术和保健模式、老年人康养模式研究。加强地方病的防治、突发传染病防控研究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开展数字化医疗工程技术研究,加快 “智慧医疗”建设,构建以电子病历 、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为核心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医疗技术共享平台。

2 公共安全。重点发展公共安全综合保障技术、社会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置技术、重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处置技术、食品安全溯源与检测技术、大气土壤污水检测与预警技术。

3 社会公共事业。重点面向社会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政务大数据服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医疗公共文化资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古城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四、打造高效科技创新新体系

(一)加强 创新主体培育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采取精准化、集成化政策支持方式,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着力构建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型企业”梯次培育链,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体系化、任务型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倍增。

1 培育发展科技领军型企业 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鼓励菲利华、能特、恒隆、美的等领军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开展颠覆性技术布局和攻关。加强大企业国际化培育工作,提升领军企业的全球性运营能力,以及海外分支机构基础运营能力,力 争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针对具有颠覆传统产业变革的领军型企业实施政策突破与创新,建立动态政策需求上报机制,采取 “一企一策”方式给予支持

2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提质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 新型研发机构,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合作,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成长能力等,评定一批高新技术标杆企业,集聚社会资源加速推动高新技术标杆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计划,定期遴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入库,对入库培育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小升高”计划,对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的、在培育期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

3 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机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支持科技人才携带科技成果在荆州创新创业,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途径,孵化和培训科技型企业。发挥孵化器科技企业培育生力军作用,力争孵化期内培育一批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科技领军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的重大科技项目;对于人物体量和条件要求适宜的,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研发平台、技术中心等,引进培育骨干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二)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大力推动创新平台高水平布局建设和扩容提质

1 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加快荆州大学城建设,着力打造荆州创新发展的协同创新启航港、科技成果转化来源地,使大学城成为荆州市重要创新 策源中心 。支持长江大学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支持菲利华等企业建设省级实验室。支持 法雷奥热系统中国研发中心 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加强在荆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市级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室优化重组,开展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科研产出质量,提高成果转化率。

打造 “科研飞地”, 快建设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按照研发试验中心、招商引智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五个功能定位,加快形成荆州离岸科技创新策源中心。

专栏 2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1.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长江大学主动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湖北省政府和中石油、中石化汇报创建工作,建设省部共建“南方复杂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荆州落地运行。

2.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接湖北实验室建设,积极筹建“湖北荆江实验室”。大力支持长江大学建设“长江中游作物逆境生物学与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国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菲利华热力联合实验室建设省级实验室;长江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智能制造实验室”等。

3.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充分利用武汉科创优势资源,弥补荆州区位优势不足,作为荆州招才引智、技术研发、企业孵化、资本对接、成果转化的科技平台。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州;引资在武汉,投资在荆州;孵化在武汉、加速在荆州;引才在武汉、用才在荆州”的开放性科创新格局。支持荆州企业在离岸科创中心设立研发机构,对接武汉等地科研创新成果、人才、项目等资源,为荆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平台支撑。

2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 。推动油气钻采、汽车零部件、区域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 “产学研检”一体化创新中心等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开展产业内的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围绕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组织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品的中试、小规模试制及推广。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建设,力争每个高新技 术企业拥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夯实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石油石化装备、智能家电、量子通信、淡水渔业、三水(水稻、水禽、水生蔬菜)等优势特色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

专栏 3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1.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支持以中油科昊和长江大学为主体建设“湖北省油气钻采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恒隆集团和武汉理工大学为主体建设“湖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湖北荃银高科、荆楚科技为主体建设“湖北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以长江石化和武汉工程大学为主体建设“湖北石化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华贵食品为主体建设“湖北莲藕产业技术研究院”。

2.建设一批校企联合创新中心。以菲利华为主体建设“湖北省高性能石英纤维研发机构”、以四机赛瓦为主体建设“湖北省油田井下工具研发中心”、以五方光电为主体建设“湖北省红外截止滤光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以亿钧耀能新材为主体建设“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研发中心”、以凯乐光电为主体建设“湖北省工业物联网智能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合体。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油石化装备、医药化工、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产业集群,由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院士等优秀科学家及团队共同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

3 构筑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荆州市现有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等各类科技资源,强化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集成建设,建立补偿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线上线下共享平台,积极融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网。完善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在孵企业免费开放省、市两级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专栏4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1.建设检测服务平台。充分共享湖北恒隆“国家汽车智能转向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石化四机公司“荆州市世纪派创石油机械检测有限公司”、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汽车制冷系统检测中心”、湖北洪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等四家国家级检测机构的专业设备和仪器,支撑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激励和补偿机制,面向在荆企业开展检测服务。

2.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放长江大学等在荆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实验设备、仪器,面向荆州企业提供实验、检测、中试、认证等支撑服务,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促进企业提升研发实力。

(三)加速创新人才 集聚

围绕荆州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实际需 要,实施科技人才头雁工程。紧密对接湖北省 “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楚才兴鄂科创人才工程”等科技人才计划,积极争取省人才计划支持。

1 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 利用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探索高端人才的 “飞地”柔性引才新模式,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办法,吸纳一批高端人才来我市兼职从事科研和技术合作等工作。支持“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以及国家和省高端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到我市发展。建立荆州市“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动态信息数据库,在国内外引进一批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

2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 队伍建设 支持企业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探索建立 “金凤人才码”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码集成、一码通办”综合服务;支持组建若干个创新群体,培育一批高水平青年科学家。建设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将技术转移人才纳入相关人才计划,推动建立技术转移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选派“科技专员”“科技副总”到企业挂职,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搭建科技人才服务企业统一对接平台,统筹推动 科技人才资源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3 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推进建立科技人才交流、流动、共享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加大产业人才评价激励力度,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政策激励,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搭建科技人才培养、聘用、考核专业平台,提供科技人才流动信息传递、科技人才团队组建、科技人才考核个性化精准服务、科技人才岗位适配、科技人才保障跟踪等人性化服务。切实优化科技人才薪酬待遇、购房补贴、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各方面支持政策。

专栏 5 科技人才头雁工程

大力开展科技人才引进培育,落实“招硕引博”引进人才的待遇保障。全力支持长江大学建设国内“双一流”大学,大力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将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纳入荆州市事业单位引才待遇保障范畴。持续推进“千名人才服务基层行动”。激励引导在荆高校毕业生留荆就业创业,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五、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一)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1 建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机制 实施成果转化畅通工程,鼓励引导我市企业主动对接武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端科研机构,组织企业深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推 动一批产业链核心环节及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积极开展 “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科技成果“高校行、市州行”等推介对接活动,促进科研成果供需对接。鼓励园区、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搭建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实施跨体制转移转化,推动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进入高校,为科研人员、科研项目 量身定制服务。实施跨区域转移转化,开展系列成果对接活动。

2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全面对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湖北技术交易所荆州分所、科惠网荆州分中心的建设力度。以长江大学、湖北技术交易所荆州分所为平台,强化高校、研究院所成果转化;推进长江大学科技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各类科技创新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承接转化高校院所优秀科技成果。引导企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励、应用前景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系数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3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引导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积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建立并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工作绩效和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企业通过技术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购买科技成果,按照实际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奖励。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 改革科技项目管理机制 。推行 “揭榜挂帅”“定向委托”“赛马争先”等制度。深化科技资金项目管理改革,结合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简化经费拨付流程和项目审计资料,落实法人单位和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推行“大科目概算制”“包干制”等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对实行“包干制”管理的财政科研项目 经费使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减少各类科研评估、检查等工作,保障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

2 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建立 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 “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 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3 建立科技决策机制。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建立公共科技政策研究新型智库,完善重大决策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规范和完善重大 科技决策程序制度、专家论证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及听证制度、重大决策咨询评估制度等相关制度,推动建立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制度化。建立科研诚信信息系统,设置科技领域 “红黑名单”,推进科研信用信息与其他社会领域诚信信息共享,依法对科研失信行为责任主体进行惩戒。

(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

1 强化科技公共服务。加强综合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技成果、产业服务、科技金融、市场应用等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加大技术交易机构、经纪机构、投融资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技术经纪人的培育力度,建设集科技信息服务、技术转移对接、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服务等于一体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在长江大学等高等学校中开展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试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提供服务。

2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重视和积极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技术交易规则、服务标 准规范和从业信用体系,完善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深度应用 “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培育一批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形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政务服务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搭建科技创新服务专用平台,构建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科技需求数据库,提 供科技资讯、科技成果查证查新、科技金融对接、科技企业注册及注销简易服务、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匹配等专业性服务。

3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制定《荆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市本级、县域、园区、企业及高校院所等试点示范工作,推进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开展商标、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发展及专利导航布局,形成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和品牌集群,建设一批具有荆州地域特色的品牌建设示范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大力培育企业高价值核心专利,推进发明专利创造和驰名商标建设,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品牌、农产品品牌、服务业品牌,构筑荆州品牌经济优势产业,促进知识 产权高质量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建设,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1 加强科技企业信贷服务。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需求信息库、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信 息库、科技金融人才库、拟上市科技企业信息库等数据库平台。运用 “互联网+”思维,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在线服务平台”,打造集银行、保险、证券、风投、咨询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门户。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拓展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商业保理、股权质押融资、信托融资、信用贷款等新业务。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举办系列高层 次投融资对接活动,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我市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专属科技金融产品。对有地方税收入库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当年净增贷款部分按照不超过同期贷款基础利率的 50% 给予贴息支持。建立科技金融省 县(区)三级联动长效机制。

2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运行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财政资金为基础,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逐步壮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成果转化基金、专利运营基金等各专项基金,重点投资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对市级财政出资企业设立的种子(天使类)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初创科技企业的,分别设置一定比例的投资失败允许率,在投资失败允许率范围内的正常投资亏损,按照尽职免责原则处理。

3 拓展科技企业股权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加大拟上市挂牌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健全后备企业库,完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用好用足中国证监会支持湖北企业 IPO 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利用新三板、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积极鼓励优质发债主体申报发行企业债券、 公司债券及 双创 孵化专项债券 ,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五)推进区域科技交流合作 深化区域科 技合作,抢抓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 宜荆荆恩 ”城市群战略对接,支持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创业要素跨区域流动,协同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部列阵。加快推进荆州与武汉城市圈、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合作,增强技术交流,促进先进技术及成果的引进、输出和转移转化。坚持 请进来 ”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龙头企业加速以项目联合 体、 企业联盟等形式推动产品 “抱团出海”。推动 湖北省环保型汽车油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石油固压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湖北省湿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申报国家级基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谋划新建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网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党领导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推动作用,不断提升全市科技战线党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定期研究、综合协调全市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建立厅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市直部门科技工作会商机制以及市、县 科技工作会商机制,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定期向本地、本部门党组织汇报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加强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宣传服务,全面调动高校、院所、企业、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二)加大科技投入 实施创新投入强化工程,加强规划任务与资源配置衔接,把规划作为科技任务部署和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年递增率不低于 10% ,优先保障科技创新重点支出,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财政支持。优化科技经费配置,重点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倾斜,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创新体系建设、公共科技服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扶持。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采用分期拨款、事后补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政策保障 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 市科技创新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对荆州创新发展所需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优化普惠式科技政策,加快制定企业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推动制定和出台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一系列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工具箱。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贸易、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政策的衔接,形成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和叠加效应。常态化组织科技政策解读、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效能。

(四)完善目标考核 建立全市统一完善的科技创新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分解到 各地各部门 ,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 各地各部门 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加强与规划目标任务的衔接和落实,明确工作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逐级细化分解任务,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将本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绩效评价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按照年度总结、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工作流程,及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

附件: 1 荆州 市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项目库一 览表

2 荆州市科技创新 十四五 规划重点科技创新平 台一览表

附件 1

荆州市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项目库一览表

序号

技术

领域

重大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1

先进

制造





全电动数智压裂成套装备研制与大规模应用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智能无人驾驶塔式起重机的研发

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3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石油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动力转向器产业化研发

沙市久隆汽车动力

转向器有限公司

重卡顶置空调及净化模块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钻井泥浆循环工况监测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荆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

海洋平台钻修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大型装备研制

湖北中油科昊机械

制造有限公司

8

新建宝石高压流体控制元件项目

湖北佳业石油机械

股份有限公司

9

EPS电机外壳自动生产线项目

荆州市智翔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高性能智能化包装容器关键技术的研发

荆州市先隆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11

储气库高端完井工具的研发

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2

高压活动弯头煨弯产业研发

湖北赛利恩特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13

装配式箱型构造施工技术研发

荆州市五维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14

商用车变速箱同步器异形截面

环形弹簧

湖北鑫宝马弹簧有限公司

15

现代

化工

特种硅烷(低聚物)开发与应用研究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6

新型功能基团优化活性染料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湖北丽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17

戊二醇的先进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

荆州市新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8

端烯基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高性能

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

湖北恒利建材科技

有限公司

19

年产2000吨高纯合成石英砂制备

技术研发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

新能源新材料

系列水溶性生物基新材料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湖北达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电池级磷酸铁新能源项目

云图新能源材料(荆州)有限公司

22

新型面料研发工程

荆州市红叶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23

纤维素纤维离子化基地项目

荆州丝路轩行科技

有限公司

24

PBT/PC类合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湖北合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25

生物

医药

维生素K3合成工艺研究

能特科技有限公司

26

吗替麦考酚酯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一致性评价

湖北济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小分子多肽项目技术升级及高端

原料药生产

湖北泓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8

氨基酸系列衍生产品研发项目

湖北新生源生物

工程有限公司

29

长江源新型中成药研发项目

湖北长江源制药

有限公司

30

年产1600万袋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三期)项目

湖北多瑞药业有限公司

31

信息

技术


低分辨率下视频流图像智能转化

研究

湖北微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2

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

湖北磁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3

岩屑数字化与岩性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荆州市华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4

城市智能化灯杆的开发与应用

湖北欣洁顺幕墙材料有限公司

35

微流控精子分选芯片研发

湖北博润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

36

现代

农业


桑叶肽高值化循环利用项目

湖北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7

品质导向的白云边浓酱兼香型优质原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38

荻笋保鲜保质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石首长江明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39

畜禽专用新型微生态制剂创制与应用

湖北华大瑞尔科技

有限公司

40

水稻生物育种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培育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

有限公司

41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含水稻生物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

湖北荆楚种业科技

有限公司

42

富硒大米新技术研发

监利县名宇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43

蛋禽水产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湖北天湖蛋禽股份

有限公司

44

荆楚特色系列食品开发与研究

湖北小胡鸭食品

有限责任公司

45

优质瘦肉型种猪基因组育种与新品选育

湖北三湖畜牧

有限公司

46

荆州鱼糕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荆州市依顺食品有限公司

47

鸭蛙稻技术推广与示范

石首金祥米业有限公司

48

耐热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攻关

荆州市恒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9

社会

民生


多功能智能化多种害虫诱捕器研究与开发

湖北龙翔生物制品有限发展公司

50

中低温耐硫耐水、环境友好型脱硝铁基催化剂

湖北思搏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

新型智能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研发

湖北万安环保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52

生物降解处理污泥、纸浆污泥等

湖北骏益逸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53

磷石膏无害化处理

湖北宜化松滋

肥业有限公司

54

免胶拼接自吸式健康环保地毯研发

湖北霖坤红塬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附件 2

荆州市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重点科技 创新平台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承担主体

1

湖北省水产产业技术研究院

荆州太湖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2

湖北省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

湖北省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小胡鸭酱卤食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4

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

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

荆州科创大厦

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创建

荆州市科技局

7

南方复杂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

8

荆州产业招商研究院

荆州市招商中心

9

荆州经开区双创中心

荆州经开区管委会

10

荆州经开区国家汽车智能转向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湖北智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11

荆州经开区汽车热系统研发中心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12

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科技企业孵化园

金茂源(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

13

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二期

荆州高新发展集团

14

现代农业产业园(农创中心)

荆州高新发展集团

15

复合材料研究院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16

湖北油气钻采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7

科技部国家火炬油气钻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荆州市科技局

18

湖北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恒隆集团

19

湖北省绿色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

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湖北荆楚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20

荆州经开区科创中心(二期工程)

荆州经开区管委会

21

湖北省菲利华热力实验室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

湖北省荆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23

湖北省汽车动力机械转向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三峡大学

24

湖北省生物活性肽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25

湖北省红外截止滤光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五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26

湖北省电子特种气体制备企校

联合创新中心

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

三峡大学

27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8

荆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园三期

荆州高新发展集团

29

长江大学科创园

长江大学

30

智能家电产业学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政策解读: 《荆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