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片量与影评
怎样才能写好影评,有个答案其导师根本就没看懂《白气球》的象征和隐喻(参见《
德黑兰的老司机
》);没有刷片一千部以上的,根本谈不上有资格去评论……看了100部或900部咋整?
学院派讨论《白日焰火》、《天注定》这种一目了然的作品也在瞎扯,余者不问可知。
知识储备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影片,但不必过分抬高门槛。不入流的爱好者最大的爱好就是拿所谓的门槛掩饰自己的无知。
《黑皮书》有个经典镜头:
有影迷惊呼“好萌”,还有人评价:“典型荷兰式的放荡小情趣(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最情色的香艳之都,也是本片导演范霍文的故乡)…不过联系前后剧情,这个场景略显虚假刻意,女一号的家人刚刚被纳粹在船上灭门屠杀,她哪有心情在街上与德国士兵发骚调情?难不成是天生贱坯?还是彻底的没心没肺?”
范霍文看到这些评论可能会哭,这个镜头明明是在致敬布拉格玫瑰:1968年苏军入侵布拉格,姑娘、小伙纷纷以短裙、亲吻折磨苏联军人的情欲。
即便不知道这段历史,不知道是在致敬布拉格玫瑰,联系前后剧情,“正常”观众也完全可以看出女主是在故意折磨德军,绝不会想到“发骚调情、天生贱坯”、“好萌”。
影评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阅片量,但从未觉得刷片一千部以上才有资格去评论电影。
没看过《罗拉秘史》(1944),你不可能知道《消失的爱人》(2014)从小说到电影都在抄袭、致敬这部四十年代的黑色经典,但观众因此就看不出《消失的爱人》在逻辑上的漏洞?
不了解古罗马、麦卡锡主义就看不懂《斯巴达克思》(1960)、《弗兰西丝》(1982)?
没读过日本文学史就看不懂《放浪记》(1962)、《火宅之人》(1986)?
没看过小津安二郎,就感觉不到森田芳光《家族游戏》(1983)对日本电影文化和教育的批判、讽刺?
艺术创作和鉴赏达到一定水平,是对历史、人性的深刻洞察。人性都是相通的,感动我们的唐诗宋词,在文化隔阂和翻译造成的语感“损失”的情况下,依旧让意象派大诗人庞德五体投地;许多欧美观众不了解中国历史,很少看中国电影,《小城之春》、《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小武》、《鬼子来了》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经验告诉我,要在海量影评中脱颖而出,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找到写好影评的正确路径。安利我的Live: 怎样才能写好影评 ,手把手地教你写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