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淘宝这么成功,易趣却一败涂地?

关注者
1,865
被浏览
281,405

113 个回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本30万字的书。我只简单说几条。
  1. 记住2003年,这一年的非典是让中国电子商务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阿里巴巴恰好在这年春天推出淘宝,易趣也差不多正好是在这一年,开始了从独立创业公司向eBay子公司的过渡。这是一家以市场规模为目标的公司,与一家以营收增长为目标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易趣已有的存量市场,相对进入爆发期的巨大的增量市场,几乎毫无意义,聊胜于无。
  2. 支付宝的担保交易模式,彻底打消了中国用户对在线购物的怀疑和不信任。
  3. 易趣竭力阻止卖家与买家私下沟通、私下交易,以确保交易佣金不会流失,而淘宝则鼓励卖家和买家之间的讨价还价,让淘宝彻底集贸市场化。
  4. 在与淘宝竞争的关键时刻,eBay决定用职业经理人来领导易趣,让创始人邵亦波靠边站,其结果是,士气高昂的淘宝,面对的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这有点像贵族化了的八旗军,跟洪秀全的太平军作战,不用交火已知胜负。
  5. 淘宝大手笔的市场推广投入,等于告诉eBay,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远未到收割期。但等到eBay醒悟,大势已去。
  6. 区域市场的灵活性,彻底打败了全球市场的整体性。易趣与eBay全球平台对接,以及全球帐户系统的统一,遭到几乎所有易趣卖家的诅咒,更不用说它完全无法像淘宝那样针对本土市场开发独有功能了。
  7. 淘宝的公关团队针对易趣的公关攻势,刀刀见血,让极其微小的淘宝,一出生就成为易趣的正式竞争对手,甩都甩不掉。
至于拍拍、有啊等其他C2C网站,投入力度都无法跟淘宝相提并论,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基本上是邯郸学步,远不如阿里巴巴深入而且透彻。所以,他们都眼睁睁看着淘宝成为中国在线购物的代名词。
这个问题在几年前被较多的研究过。

最大的一个差异是,易趣坚持了 eBay 的 C2C 路线,但中国并没有美国二手商品买卖的传统。而淘宝走的是将小企业带上互联网的 Small B2C 路线。这是一个中国有巨大用户基础的市场。

阿里巴巴本来就跟中国非常多的中小企业打过交道,它用自己积攒了五年的地推能力迅速将中小企业们带上了淘宝。而 6000 万元广告费又让大量用户涌上了淘宝。他们看到的,不是稀少的货品和质量难以预期的二手货,而是应有尽有、有商家运作、有淘宝担任信用体系、有支付宝承担支付风险的一个没有边界的市场。

此外,易趣过早把自己卖掉,让它没有动力跟生猛的创业公司一绝高下。而 eBay 过长的决策链条又让易趣行动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