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渊博的匕首 · Qt之读取文件夹下所有文件_qt读取目录下所 ...· 2 周前 · |
绅士的创口贴 · dbeaver连接mysql没有表_mob6 ...· 2 月前 · |
潇洒的煎鸡蛋 · 前端-JS二维数组 - 简书· 8 月前 · |
幸福的开心果 · highcharts内存泄漏-CSDN博客· 1 年前 · |
谦逊的板栗 · 怎么用sql语句给视图加主键_百度知道· 1 年前 · |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6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 ............................................... 13
第三节 指导思想 .............................................................................. 14
第四节 主要目标 .............................................................................. 15
第一节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20
第二节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 22
第三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23
第四节 打造人才集聚 “ 强磁场 ”.................................................... 24
第五节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 26
第六节 加快合肥滨湖科学城 建设 ............................................... 28
第一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 31
第二节 促进产业迈向高端高新 .................................................... 32
第三节 建设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 ........................................... 36
第四节 推进开发园区创新发展 .................................................... 39
第一节 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 ........................................................ 42
第二节 全面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 44
第三节 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 ........................................................ 46
第四节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 48
第一节 全面激活消费潜力 ............................................................ 50
第二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 52
第三节 健全优化现代流通体系 .................................................... 53
第四节 提高供给质量效率 ............................................................ 55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 57
第二节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 .................................................... 59
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 60
第四节 夯实城市运营保障基础 .................................................... 63
第五节 提升现代城市治理能力 .................................................... 64
第六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65
第一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 67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68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 71
第四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 72
第一节 构建全域绿色生态系统 .................................................... 74
第二节 把巢湖打造成合肥 “ 最好名片 ”....................................... 75
第三节 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77
第四节 持续打造优质生态环境 .................................................... 78
第五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80
第一节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 82
第二节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 83
第三节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 84
第四节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86
第五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87
第一节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 89
第二节 做强做优合肥都市圈 ........................................................ 9 2
第三节 建好用好对外开放大平台 ............................................... 94
第四节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96
第五节 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 97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 98
第二节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99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文旅产业 ................................................. 10 1
第一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 10 3
第二节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 104
第三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10 5
第四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106
第五节 实施健康合肥行动 ......................................................... . 109
第六节 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 111
第七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 ............................ 113
第八节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115
第一节 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 117
第二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119
第三节 深化法治合肥建设 .......................................................... 120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122
第二节 建立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 12 3
第三节 强化政策要素保障 .......................................................... 123
第四节 夯实项目支撑 ................................................................... 124
第五节 严格评估督导 ................................................................... 124
第六节 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 125
“ 十四五 ”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本纲要,主要阐明 “ 十四五 ” 期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展望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确定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十三五 ” 时期是合肥发展持续跨越赶超、成效十分显著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未遇的汛情,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 “ 十三五 ” 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总量连跨五个千亿元台阶,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 10045.72 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及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实现不断前移。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11 万元。财政收入连跨四个百亿元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 17 万元 / 人。高新区、经开区综合排名分别位居国家级高新区第 10 、国家级经开区第 11 ,新站高新区位列全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前列;五县(市)综合竞争力全部进入全省六强,肥西、肥东、长丰三县稳居全国百强;四城区在全国百强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三个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
科技创新彰显城市气质。 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率先挂牌运营,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和环境综合研究平台陆续组建运行。合肥滨湖科学城设立运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启动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 九章量子计算机 ”“ 墨子号 ”“ 嫦娥钢 ”“ 质子刀 ”“ 托珠单抗 ”“ 量子显微镜 ” 等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达到 26 家, 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投入强度达到 3.2% 左右,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 10 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3300 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 63 家。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00 万人,在肥服务的 “ 两院 ” 院士达到 135 位。
产业地标铸就城市名片。 以 “ 芯屏器合 ” 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全国,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通报激励,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 55% 。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迈向 “ 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 ” , 1.3 万家企业实现 “ 上云 ” ,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超过 800 个。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等高端展会永久落户合肥。淮河路步行街获批国家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都市农业蓬勃发展,粮食产量稳定在 300 万吨左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 675 家。庐江台创园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城市建设进入都市时代。 骆岗生态公园等五大片区启动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 502.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 76%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提升, “ 米 ” 字型高铁网直达 23 个省会城市,新桥国际机场跻身长三角机场群重要区域枢纽,江淮运河(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建设,合肥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 37 万标箱, “ 一环八射多联 ” 高速路网加速成形。城市大建设持续加力,累计投资近 3000 亿元,轨道交通迈入线网时代,通车里程达到 115 公里。供水、供电、供热、油气等运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4.5% 。 4G 、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 5G 基站部署超过 8000 个。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开工建设 1.25 万公里,实现乡镇通公交、建制村通客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全国推广。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深入实施,环巢湖 “ 十大湿地 ” 启动建设,巢湖全湖水质达到 IV 类,出湖入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 PM2.5 、 PM10 浓度连续七年 “ 双下降 ” ,入选空气质量改善全国十佳城市。完成农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重点土壤修复项目加快推进。废弃矿山治理稳步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 100% ,垃圾分类改革全面推开。大力推进林长制改革,植树造林超过 40 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 46% 、 28.3% ,成功申办第十四届 “ 园博会 ” 。国家低碳城市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单位 GDP 能耗降低、单位 GDP 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超额完成 “ 十三五 ” 目标。
改革开放取得更大进展。 “ 放管服 ” 改革成效显著,荣获营商环境省会十佳城市、 “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非常高 ” 城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示范城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110 万户。顺利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链长制、河(湖)长制、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地方参与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国有资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改革成为全国经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挂牌建设,获批国家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进口贸易示范区。中欧班列欧洲方向发运量居长三角第 2 位、全国第 8 位。 49 家境外世界 500 强企业在肥投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 G60 科创走廊 5 个合作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同城化步伐不断加快。皖北结对合作和援疆援藏工作成效明显。
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改善。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过 110 万人,登记失业率保持 3.5% 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率完成 “ 十三五 ” 目标。低保城乡统筹范围扩展到县域,覆盖城乡的特困供养机制全面建立。累计改造老旧小区 726 个、 2055 万平方米,完成 19437 户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超过 13 万套。幼儿园公办率和普惠率分别达到 51% 、 8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国先进,实现乡镇寄宿制学校全覆盖;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 100% 以上;合肥学院创建合肥大学工作进展顺利;组建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阅读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 5.5% ,建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入选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三河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半汤成功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加快创建。医疗卫生机构净增 1200 多家,每千常住人口病床数、医生数分别增长 42% 、 43%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合肥马拉松赛迈入国际金标赛事行列。全国文明城市实现 “ 三连冠 ” ,多次跻身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社会治理彰显公平正义。 扎实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和社区协商试点,顺利完成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荣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启动建设 “ 城市大脑 ” ,建成国内首个 “ 城市中台 ” 、全省首个 “ 交通超脑 ” 及 “ 城市生命线 ” ,数字城管市县一体化平台投入运行。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九连冠 ” 。连续十一年位居全省依法行政考核第一名,跻身全国 “ 七五 ” 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大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深化食品药品全环节监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战果位列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第一方阵。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连续七年 “ 双提升 ”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专栏一 “ 十三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有利于我市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新兴产业集聚等优势,在全国创新发展中抢占先机、勇立潮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重构、我国培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我市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 “ 一带一路 ” 等国家重大战略政策叠加效应集中释放,有利于我市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巩固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位势。城镇化进入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有利于我市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能级,辐射带动合肥都市圈发展。国家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我市用好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试点等改革开放平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有利于我市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
同 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依然存在综合实力不够强、城市治理不够好、公共服务供给不够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等短板弱项。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战略定力,树牢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 “ 五位一体 ”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 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 “ 五高地一示范 ”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动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 “ 两个坚持 ”“ 两个更大 ” 中勇当先锋、勇创佳绩,为开启合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第四节 主要目标
2035 年远景目标。 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高端创新要素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国际创新交流活跃、创新成果辐射广泛。 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更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战略位势充分彰显,带动合肥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区域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建设美丽中国新样板, 八百里巢湖更加美丽动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靓的美好图景精彩呈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成为合肥重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建设城市治理新标杆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宜居城市、韧性城市、平安城市、法治城市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广泛形成。 建设美好生活新天地,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基本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GDP 总量力争达到 1.6 万亿元,高质量发展首位度在全省提升到 27% 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加快跻身长三角城市前十位,综合实力加快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
——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协同发力,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接续突破,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更加集聚,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全球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5%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增强,建成 5 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 “ 芯屏汽合 ”“ 集终生智 ”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 打造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高地。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大智移云 ” 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更大突破,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应用安全高效,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和弦共振,营商环境力争全国一流,创新生态更加优良,市场主体更有活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增强,城市消费能级大幅提升,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 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 巢湖成为合肥 “ 最好名片 ” ,骆岗生态公园成为城市建设新标杆, “ 大湖风光、江淮风韵、创新风尚 ” 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教育强市、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健康合肥、平安合肥等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彰显,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城市治理智慧高效,安全发展保障有力。
专栏二 “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省科创攻坚力量体系建设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 落实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健全完善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机制,高标准做好基础设施、配套环境 、人才服务 等保障 工作。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助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推动 国家实验室 加快建设 。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全面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形成 “ 运行一批、建设一批、预研一批、探索一批 ” 的发展格局。加快人工智能、能源、大健康、环境科学等重大综合研究平台以及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打造大型综合研究基地。提升交叉学科研究水平,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深化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支持在肥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发展,聚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工作,提升中科大先研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整体效能,建立科学合理、权责利对等的政策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来肥发展,力争合作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达到 50 个。
专栏三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项目
国家实验室。 充分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完成。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提升稳态强磁场、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性能,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与试验研究重大试验设施加快建设,争取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强光磁实验设施等纳入国家 “ 十四五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
高能级创新平台。 实现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科学等重大综合研究平台以及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高水平运行。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及国产化平台、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大院大所合作。 促进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哈工大合肥院、合工大智能院等提质增效,推进清华合肥院二期、天津大学合肥院、北外合肥国际学院、中科院合肥创新院二期、安大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等加快建设,推动与北京师范大学、江苏智能制造研究所等一批合作项目尽快落地。
专栏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领域研究行动计划
信息领域。 围绕量子信息,开展量子通信芯片以及基于光芯片的小型化量子通信产品、具有长相干时间的超大规模集成量子处理器、以量子测控技术和量子调控技术为核心的高精度电磁测量技术等研究;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类脑认知与神经计算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机器人主动感知与智能人机交互、多语种智能语音及语言处理关键技术等研究。
能源领域。 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磁约束聚变能、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绿色高效催化转化、光伏发电高效利用、氢能高效利用、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燃料电池制备等关键技术研发;依托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二次能源高效转化等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大力开展低温超导储能系统、超导电源、迷你型 “ 铅基反应堆 ” 核电源装置、高效电力存储系统等研究。
健康领域。 围绕脑科学与类脑科学,开展脑认知机理及类脑智能芯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研究;围绕先导医学与前沿技术,开展免疫与基因治疗、组织 / 器官移植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围绕先进医药,开展新型小分子药物、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研究;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开展超导质子治疗系统、高端脑成像设备、体育与运动医学仪器等研究。
环境领域。 开展大气环境立体探测与模拟技术、先进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研究;开展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第二节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 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推动需求方深度参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全过程,将产出高价值发明专利、适合转化的科技成果作为项目评估的核心指标。完善科技成果寻找捕捉机制,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支持创新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
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坚持 “ 政产学研用金服 ” 一体,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大力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技术经理人。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中试熟化、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平台。完善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企业孵化、创新服务功能。鼓励新产品新技术示范应用,围绕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的行业准入机制,率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第三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 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加强共性技术 研发 平台建设, 进一步提升 国家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国家( 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覆盖面。依托领军企业、行业头部 企业 ,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 创新联合体 ,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聚焦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量子信息、生命健康 、新材料 等重点领域, 加快建设 产业 公共 服务平台 。 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充分参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 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 , 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公共创新决策中的作用。
大 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完善 “ 科 技型中小企业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高成长企业 ” 培育 链条,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国家财税支持政策,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支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遴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到企业兼职、挂职,促进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8000 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挖掘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一批高成长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整合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资源,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圈。
第四节 打造人才集聚 “ 强磁场 ”
建设多元化的卓越人才队伍。 坚持以平台 “ 聚人 ” 、以产业 “ 留人 ” 、以环境 “ 养人 ” , 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力度, 力争新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100 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0000 名,每年新增在肥就业大学毕业生 10 万人,实现 “ 数量型人口红利 ” 向 “ 质量型人口红利 ” 转变。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统筹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队伍。聚焦重点产业需求,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拔尖、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建立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
优 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构建更加开放、便利、精准的 人才政策 体系 ,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 深化编制周转池、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建设。强化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加大对作出重大科技贡献的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奖励 力度 。
打造一流人才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优化人才认定流程。进一步发挥国际人才城等平台载体作用,拓宽海外引才渠道,建立海外引才服务网络,打造首站式、一站式的 “ 人才之家 ”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快国际化人才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多渠道加强人才安居住房供给。精准做好人才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第五节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落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任务。依托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平台和 “ 三重一创 ” ,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攻关项目定向委托、 “ 揭榜挂帅 ” 等制度。建立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创新项目立项、组织实施、成果评价机制,健全第三方科技项目选择和评价机制。巩固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果,扩大科研自主权, 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争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引导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 全社会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R&D )投入 强度达到 3. 8 % 左右 。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助推作用。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开展投贷联动试点 。 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 。 支持地方性金融 组织 发展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和科技融资租赁业务 。 充分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形成覆盖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 争创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完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体制机制,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 建成用好 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效能 。 加强合肥知识产权法庭力量,建立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常态化机制。鼓励企业进行 PCT 国际专利布局,完善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加 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专利战略布局 ,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试点 。强化知识产权联盟作用,建立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开展产业专利导航。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 “ 一带一路 ”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堆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度参与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加强与国际科学中心和欧美国家实验室的交流合作。瞄准优势领域,支持联合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在肥设立国际联合研发机构。支持打造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和人才交流活动。
营造崇尚创新浓厚氛围。 制定科技创新条例、科学普及条例,设立合肥创新奖、科学家日,持续举办科技创新大会, 高标准创办合肥国际科创文化节, 争创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依托国家 “ 双创 ” 示范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常态化举办 “ 创投同行 ”“ 合创汇 ” 等 “ 双创 ” 品牌活动(赛事),丰富拓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平台载体,到 “ 十四五 ” 末,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达 200 个。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弘扬 新时代 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 以激励干事创业为导向,完善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
第六节 加快合肥滨湖科学城 建设
建设全国重要的科创资源集聚中心。 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高水平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 等一批科创空间载体,集中布局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前沿研究设施等 高能级平台 , 集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汇集全球优秀人才、创新团队等高质量创新资源,提升城市创新资源丰度。
建设全球重大科创成果策源中心。 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前沿研究设施等平台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相关前沿领域突破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发挥综合性研究平台、产学研平台、创新联合体等作用,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催生更多优势领域成果。
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围绕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聚焦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等打造一批平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托安徽创新馆,集聚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打造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千亿级安徽科技大市场。发挥院校企业资源优势,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打造 “ 科大硅谷 ” 等一批 “ 科大系 ”“ 工大系 ”“ 中科系 ” 创新集聚区。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应用转化。
建设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心。 加快建设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加强与国际会展中心等协同联动,完善科技共享交流、重大成果展示、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和重大会议,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跨国、跨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要素流动。依托量子信息、先进核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权威性论坛。
建设高效推进科技创新活力区。 加强省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滨湖科学城(滨湖新区)建设组织领导,构建 “ 集中领导、统分结合、协同高效 ” 的管理体制,实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整体规划、统筹建设、一体推进。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创建国家级科学城。
专栏五 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行动计划
量子中心。 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高新区 “ 量子大道 ” 为承载基础,聚焦量子通信、计算、测量三大领域,推动量子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 量子中心 ” 。
科大硅谷。 依托中国科大等在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支持师生和校友创办企业,逐步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 科创 + 产业 ” 集聚区。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 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集聚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世界顶尖科研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坚持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理念,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集群化、协同化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设施集群。建设基础设施、商业休闲、公寓住宅、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城市服务等功能,建设 “ 聚变小镇 ” 、智慧农业谷等特色创新载体,打造国际一流的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研究建设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科学新城,打造最美科研圣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提升安徽创新馆功能,联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加快培育形成千亿级科技大市场,构建 “ 公司 + 政策 + 基金 + 平台 + 项目 + 基地 ” 的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加快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技术转移机构和转移转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打造成为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区。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区。 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建设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高端权威论坛,搭建面向全球科学家的交流共享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展示交流窗口,打造科技界的 “ 达沃斯 ” 。
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深入实施 “2833” 地标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推行产业发展链长制、群长制、盟长制,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分领域绘制发展路线图。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升级行动,锻造 “ 芯屏汽合 ”“ 集终生智 ” 等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打造具有领先优势的新兴产业链; 加大电子信息、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巩固增强产业链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链有机耦合,提升产业链的完整性、成熟度和竞争力。
增强产业基础能力。 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突破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瓶颈,提高一批关键基础材料自给保障能力,推广应用一批先进制造基础工艺,建成一批规模化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重点产品,产业基础能力明显增强。聚焦先进存储、智能语音、智能电动汽车、下一代显示技术、精准医疗、新能源等领域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扶持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应用。建设一批试验验证、计量监测、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巩固制造业支撑地位。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制造业政策更新,引导人才、资本向制造业加速集聚,加大土地、能耗、水电等要素保障力度,每年制造业供地占比不低于 30% 。壮大企业整体实力,形成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 “ 链主 ” 企业,打造 “ 大而强 ”“ 中而优 ”“ 小而美 ” 的竞争力企业梯队。力争到 2025 年,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0 户,拥有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20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3200 户。
第二节 促进产业迈向高端高新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 “ 三重一创 ” 建设 ,高质量建设国家级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构建 市 级、省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梯次发展格局,争取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更多产业集群 跻身 “ 国家队 ” ,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 60% 以上。聚焦 “ 芯屏汽合 ”“ 集终生智 ” ,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2 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家电和智能家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及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绿色食品、创意文化等领域 8 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 3 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 300 个左右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和 “ 冠军 ” 企业。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 “ 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 ” 升级方向,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系统提升传统制造业基础能力,整体提升产业链能级。持续推进整厂智能化改造,加快构建 “ 绿色产品 — 绿色工厂 — 绿色供应链 — 绿色园区 ” 制造体系,推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 “ 制造 + 服务 ” 升级,壮大新型制造规模。坚持 “ 产品 + 内容 + 生态 ” 迭代升级, 推动家电产业向 “ 智能 家电 — 智能家居 — 智慧家庭 ” 升级,巩固 “ 中国家电产业基地 ” 地位;推动装备制造业向 “ 高端装备制造 — 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 转型,扩大工程机械等领域领先优 势,加快产业价值链跃升。加快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化发展,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 BIM 技术应用,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超过 25 家。
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精准医疗、超导技术、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领域,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有序衔接,加速市场应用、产业链构建协同推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量子领域通信、计算、测量三大方向,推出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规模化应用前景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信息产业基地。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推进材料、器件和应用产品研发,抢抓新一轮半导体发展先机。加快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产业化进程,以靶向治疗、基因技术应用等为方向,打造特色鲜明的精准医疗产业。推进超导技术在电力传输、磁悬浮等领域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先进发酵工程、现代酶工程技术,推进中子技术在能源勘探、医疗等方向的应用,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专栏六 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
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 聚焦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加大动态存储、显示驱动、 GPU 、 MCU 、 DSP 、 FPGA 、 CMOS 、可控硅、分立器件、化合物半导体、 IP 核、 EDA 等技术研发,重点加快长鑫 12 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建设,推动晶合 12 吋晶圆制造基地二期、沛顿集成电路先进封测和模组生产、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海峡两岸(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打造中国 IC 之都。
新型显示: 聚焦液晶显示器件、 AMOLED 、新型显示技术、上游原材料、关键装备配套等领域,突破大尺寸超高清、柔性显示、微显示( Mini/MicroLED 显示、硅基 OLED 显示)、激光显示、全息显示、量子点等新型显示技术,重点实施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第六代 AMOLED 模组生产线等项目,打造全球显示之都。
人工智能: 聚焦底层软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产品等领域,主攻智能语言、智能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推动数据库、中间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外设等智能终端软硬件发展,重点实施包河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港(中国视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球知名的 “ 中国声谷 ” 。
网络与信息安全: 聚焦网络空间安全硬件产品、区块链、行业融合应用、信创软硬件产品等领域,发展安全防护、安全综合服务、区块链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神州数码信创总部基地、量子计算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中国移动长三角(合肥)数据中心等项目,打造 “ 中国安全谷 ” 。
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聚焦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突破整车、动力电池及电机驱动系统、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蔚来中国总部、大众汽车(安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品牌,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家电和智能家居。 聚焦智能家电、高效节能家电、绿色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工艺和关键部件升级换代,搭建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浴室等应用场景,重点实施冰箱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建设 “ 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 。
高端装备制造。 聚焦机器人、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重点领域,突破半导体制造、智能机器人等关键部件,工业机器人与工作站、航空机载部件、轨道交通等关键装备,测控装置、增材制造装备等核心技术,重点实施中铁新型轨道交通智造产业园、巢湖大交通轻量化等项目,培育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 聚焦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提升高效节能、大气污染防治、废水处理、土壤防污、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重点实施蜀山环境科技园、柴油颗粒过滤器、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综合研究设施等项目,打造 “ 中国环境谷 ” 。
光伏及新能源。 聚焦光伏、风电、生物质能三大重点领域,突破高效太阳能电池、现代电力电子及高效逆变、先进储能、分布式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天然气等技术,重点实施阳光电源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二期、 清洁电力装备产业园一期 等项目,打造 “ 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 。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 聚焦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高端医疗服务等领域,重点推进蛋白和多肽类药物、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疫苗、小核酸药物等生物制品的开发,加快医疗 CT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医用机器人等临床医学诊疗装备及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推进 CAR—T 细胞治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精准治疗前沿技术,重点实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产业园、罗欣药业科技产业园、蛋白质口服给药平台生态基地等项目,建设 “ 中国肽谷 ” ,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创新高地。
新材料。 聚焦新型显示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以及石墨烯、先进纳米、生物基、气凝胶等前沿材料,加快突破显示专用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电池核心材料、永磁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镁基合金材料、建筑新材料、纤维材料、增材制造材料、高端功能膜材料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国轩年产 3 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年产 180 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聚纺一体化等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制造基地。
绿色食品。 聚焦粮食和果蔬品、乳制品、水产品、休闲食品、饮料制品、酿酒等领域,延伸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加工水平,重点实施一批粮油深加工项目,打造中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创意文化。 聚集数字出版、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等领域,加快发展虚拟和增强现实、互动影视、第三方设计服务、社交电商等,重点实施滨湖卓越城文华园二期、中国宝武安徽(产业)总部等项目,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数字创意示范区。
第三节 建设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 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重大基础性、功能性设施和重点项目的空间引导作用,培育和建成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势服务业集群(集聚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流量经济规范有序发展,构建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到 2025 年,梯次建成 100 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形成 2-3 个优势明显的服务业集群。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深化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服务、检测认证、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咨询、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等高端服务,建 设国家物流枢纽、区域金融中心、会展中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国家两业融合区域和企业试点建设。鼓励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工业设计产业化示范基地,争创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 全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持续改善服务体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满意度,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专栏七 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科技服务。 推进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培育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新业态。
信息服务。 推动与沪宁杭等企业科技园区的共建,搭建信息技术转移平台,加强信息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和招引。引导发展信息服务融合新业态,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现代金融。 以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滨湖金融小镇等建设为重点,实施 “ 引金入合 ” 工程,争取核心金融牌照在合肥落地,做优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市级金控集团,引导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区块链等金融新技术研究应用。推动金融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现代物流。 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建设,优化布局生产服务型枢纽、陆港型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枢纽,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推进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以物流基地、配送中心、重点物流企业等为载体,提升物流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绿色物流、保税物流等物流新业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全市数字冷链产业生态。
电子商务。 深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立合肥云计算、大数据增值服务中心和国际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心,促进本土电商品牌做大做强,加强国内外大型电商企业招引,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特色平台。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联动发展,引进培育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链。
商务会展。 积极发展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咨询策划、市场调查、会展等高端商务服务,吸引国内外专业服务机构来肥发展。着力提升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和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管理水平,发展 “ 互联网 + 会展 ” 新业态,强化会展业上中下游连接,完善会展产业链。打造国际徽商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文博会等若干个品牌展会,积极引进重点领域的国际性、全国性专业论坛永久落户合肥,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人力资源服务。 以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 “ 一园多区 ” 格局,加速人力资源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培育专业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寻访等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态,发展 “ 互联网 + 人力资源 ” 。
文化旅游。 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开发,打造一批国家 5A 级、 4A 级景区,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省级创意文化战新基地,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等,打造 “ 合肥通 ” 文旅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现代商贸。 推动城市中心商圈品质升级,探索建设互动体验式智慧商圈,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定制服务、高雅服务等新业态。构建社区新零售服务体系,支持发展无人零售、 24 小时零售等。积极策划举办购物节、优惠季等活动,打造成为品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健康养老服务。 推动建设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深入实施 “ 互联网 + 健康 ” 行动,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培育发展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业态。鼓励兴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延伸医疗健康发展领域,重点打造可穿戴健康管理、家用医疗、社区医疗保健、行政医疗保健四大细分领域。
第四节 推进开发园区创新发展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打造高效率服务、高经济密度、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给予开发区最充分授权,推进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更多 “ 精兵强将 ” 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全面实施开发区 “ 标准地 ” 改革,让企业 “ 拿地即开工 ” 。探索开发区调整重组,提高园区集聚度和融合度。
提升园区创新能力。 坚持走 “ 科创 + 产业 ” 道路,大力推进开发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开发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全覆盖。支持开发区领军企业联合关联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与开发区主导产业吻合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支持开发区立足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 推进产业错位、集聚、特色发展,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四大开发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打造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培育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经开区跻身全国十强行列,新站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城区开发区加快 “ 退二 进三 ” 步伐,重点加大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力度,实施高密度高层次开发,打造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县域开发区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发力,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 “ 要素跟着项目走 ” ,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推动人、地、财、能等关键要素向开发区汇聚,强化住房、医疗、教育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套,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开发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推动开发区从单一产业园区向现代化城区转变,促进 “ 科创 — 产业 — 生态 — 居住 ” 融合发展。
推动园区开放合作。 坚持 “ 以整促合、以优促强 ” ,支持市属开发区和县(市)区结对共建,推行 “ 一区 多园 ”“ 跨区托管 ” 等开发区共建模式。探索建设市域毗邻合作园区。鼓励以 “ 飞地 经济 ” 等方式与沪苏浙等地开发区合作。支持更多的开发区以 “ 区中园 ” 形式创建国际合作产业园。
专栏八 四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高新区。 聚焦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享誉国际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的新兴产业动力源、开放共享的要素集聚强磁场、彰显和谐的智慧治理示范区,瞄准数字经济、健康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软件、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000 亿元。
经开区。 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经开区,打造国际化都市区核心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长三角科创策源承载地, 实施 “ 南优北拓,双城协同 ” 战略,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家电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000 亿元。
新站高新区。 聚焦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驱动活力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800 亿元。
安巢经开区。 聚焦产业新城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生态文明样板区、合肥东部增长极,坚持 “ 双园联动 ” ,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200 亿元。
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实施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合肥,力争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城市数字化转型进入全国前列。
第一节 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
加快建设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科学布局支撑数字化发展的基础网络体系,构建覆盖 “5G+ 物联网 + 千兆光网 + 量子网 + 卫星网 ” 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实现 5G 、物联感知网络体系全覆盖。实施 “ 千兆入户、万兆入楼 ” 的光纤覆盖计划,全面提升网络带宽。升级 IPv6 骨干网互联节点以及城域网、接入网等,提升 IPv6 端到端贯通能力,加快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依托 “ 墨子号 ” 卫星、 “ 京沪干线 ” ,加强量子通信网络在行业专网、城域网、城际网中的规模部署,扩大量子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建成合肥地面信息港,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服务能力,打造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前瞻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 构建智能语音、智能视觉等面向多行业应用的开源平台。加快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开展类脑计算系统、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打造高效智能规模化数据生产(开放)平台和服务中心,面向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域,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人工智能数据集。提升区块链共识机制、防篡改机制和跨链互联,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通信芯片融合、算法和算力共享等,鼓励发展可私有化部署的区块链平台,加快打造成熟稳定的公链基础链和服务于企业的联盟链。
全 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提供弹性计算能力、超大容量空间和融合软件服务的云计算中心 。依托分布式计算技术,布局高标准超算中心和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低时延、高附加值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服务。加快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和 全国重要的数据存储中心 ,形成 P 级算力、 E 级存储能力和水平,争创国家超算中心, 争取布局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
全面建立融合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 “ 物联、数联、智联 ” 一体化信息支撑体系布局,构建全面高效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立体化感知体系。在城市桥梁、地下管线、杆塔等市政领域,同步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设施。发展车路协同车联网,建设具备全天候测试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加快建设智能充换电终端网络。构建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智能电网,建设源网荷储各环节智慧互联、人机交互的智慧能源平台。 培育建设智能化的国家物流枢纽 ,推动开展一体化物流集配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拓展 “ 无接触配送 ” 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投放范围。
专栏九 数字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5G 网络设施。 加快合肥市 5G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合肥铁塔 5G 站址建设、合肥电信 5G 基站、合肥移动 5G 无线网宏基站等项目。率先在安徽创新馆、骆岗生态公园等城市核心区、重要功能区、重点开发园区、人流密集区规划部署一批 5G 网络样板。
全光网城市。 升级部署高速光纤接入系统,实现城镇地区光网全面覆盖;扩大光纤宽带接入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加快实施老旧小区 “ 千兆入户 ” 工程、新建小区 “ 万兆入楼 ” 工程等项目。
人工智能平台。 依托科研院所、国家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的开源软硬件基础平台,面向教育、农业、交通等领域搭建若干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在量子、高级机器学习系列算法等领域搭建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示范区、华米可穿戴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科大国创一站式 AI 开发能力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哈工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
区块链 。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入围平台。推进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证照平台,形成可信存证体系和跨区域电子证照互信互认体系。构建税务、第三方电子发票商、区块链技术服务商、企业多位一体的电子发票新生态,实现全程可追溯。加快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基于达朴链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可信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 建设先进计算系统硬件平台、支撑软件与共享服务云平台、超算中心机房、监控运维和技术研发中心等,服务于大科学、大系统和大工程类应用,实现高端计算服务在量子信息、生物基因、气象、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应用创新。
第二节 全面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 聚焦 “ 大智移云 ” ,实施 “5G + AI +云 ” 新引擎战略,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催生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 5G 、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工程、 “ 人工智能 +” 应用示范工程,一体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加快建设合肥网络信息安全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量子保密通信、主动防御等一批尖端技术和前沿成果,致力打造全国安全产业之都。加快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 中国声谷 ” 、 “ 中国安全谷 ” 、 “ 中国网谷 ” 、中国软件名园建设,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突出数字赋能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 “ 上云用数赋智 ” ,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高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水平。 推动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 “5G+”“ 工业互联网 +”“AI+” 示范应用,深化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产线建设,打造一批国内一流、行业标杆智能工厂。加快建设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商务金融、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创服务等深度融合,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发展,催生更多新兴业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改造,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转全程透明可追溯。
专栏十 数字产业化行动计划
5G 产业。 推动 5G 在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 VR/AR 、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学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试点示范,推进南艳湖机器人小镇 5G 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平台、 5G 通讯关键材料及合肥总部基地、 5G 环境下基于信息隐藏相关技术产业化应用的 AI 超算平台、基于 5G 技术的视音频智能系统产业化、智能网联汽车塘西河公园 5G 示范运行线、 5G 智慧学校等项目建设。
大数据产业。 围绕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和终端产品制造等大数据产业链环节,实施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总部基地及中国电信(安徽)大数据产业园、华云集团总部及信创云数据中心、华仓云安徽合肥数据产业园、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长三角(合肥)数字科技中心、中科曙光(安徽)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培育云服务本土品牌,建设全国云计算应用服务示范基地。提升大数据与云计算安全保障能力,构筑稳定可信的安全云。
物联网产业。 推进 RFID 、 MEMS 、智能传输、网络虚拟化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快发展 NB—IoT 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构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推动物联网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快建设互联网 + 物联网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三期、合肥轨道交通研究院智慧车站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长三角智慧机场群协同运行应用解决方案等项目,推进 “ 中国网谷 ” 建设。
第三节 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
建设聪慧 “ 城市大脑 ” 。 全面打造城市人工智能智慧中枢,建成国内领先的 “ 新一代政务云 ” ,探索建设 “ 数字孪生 ” 城市。加快江淮大数据中心合肥子平台建设,实现政务大数据到城市大数据的跨越,探索打通视频专网与政务外网。通过部门数据联动共享和互联网社会数据接入,构建准确、动态、完备的城市数据资源湖,加快建设集实时监测预警、全方位智能化决策支持、立体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城市中台,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提 高数字政府服务能力。 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管理,实现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推动政务数据高效采集、有效互联和规范使用,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主题数据库建设,优化数据共享机制,推进公共数据资源依法有序开放。持续推进 “ 互联网+政务服务 ” ,推广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平台支撑。实现 “ 一网统管 ”“ 一网通办 ”“ 一码通域 ” ,推广 “ 全程网办 ” 服务,推进居民服务 “ 一码(卡)通 ”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加快实现 “ 皖(万)事如意 ” 。
强化数字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共性技术赋能和协同应用支撑能力,提升城市巨系统的运行效率、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加快构建城市应急综合治理平台,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卫生及重大疫情防控、生态环境、网络舆情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机制。建设 “ 云上城市 ” ,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文旅等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项目,拓展一批服务场景。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构建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协同共治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网格便民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数字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益农信息社服务水平,深入推进 “ 互联网 +”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专栏十一 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行动计划
智慧政务。 持续推进政务流程全面优化、系统再造,提升服务效率,推动 “ 一网通办 ” 。依托 “ 皖事通办 ” 平台,实现各类服务系统 “ 应接尽接 ” ,服务事项 “ 应上尽上 ” ,全面实现 “ 好找、好办、好问、好评 ” 的服务水平和效果。
智慧应急。 加快建设线网控制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智慧城市监控体系与运营中心、 “ 天地空 ” 一体化大气污染管控平台等,提高突发事件感知预警及时性、准确性及处置突发事件的高效性、专业性。
智慧交通。 构建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开展车联网、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创新试点,推进智能网联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化运营。
智慧城管。 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精干高效的全域感知城市管理中心,强化城市管理多源大数据汇聚整合,建设完善渣土车管理、店外经营监管、暴露垃圾治理、违章建筑监管、广告牌治理、建筑工地治理等重点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智慧教育。 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开展 5G+ 智慧教育应用示范;构建全市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打造 “ 教育云平台、智慧校园、智慧课堂 ” 三位一体教育信息化体系。
智慧医疗。 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合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全市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深入推进省、市、县(区)互联网医院互联互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
智慧养老。 推进 “ 人工智能 +”“ 健康 +” 养老服务,积极创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探索建立符合我市的智慧养老发展模式,提升智慧养老供给规模和质量。
智慧文旅。 打造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构建数字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实现 “ 一机在手,畅游庐州 ” 。持续开展智慧旅游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发展沉浸式体验、云旅游、云展览等旅游新模式。
智慧市场监管。 运用 “ 互联网 +”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创新市场监管应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监管机制。
智慧社区。 统筹智管社区、效能社区、宜居社区和平安社区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精准性。部署标准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独居老人关怀、高空抛物治理、消防安全等应用,提升社区百姓的获得感。
智 慧园区。 引导各类园区加快 5G 、高带宽虚拟专网、无源光网络( PON )、下一代无线智能网( NGB - W )布局,推进重点企业、开发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 “ 触网登云 ”“ 用数赋能 ” 。
第四节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加强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全面梳理归集农业、工业、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社保、卫生健康、金融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安全有序的数据开放和交易平台,实行公共数据开放负面清单,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依法开放自有数据,鼓励政企合作开展数据运营,促进数据资源政用、商用和民用。探索促进数据流通和数据资产转化,打造数据融通、交易便捷、服务协同的生态圈。
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数字经济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数字经济活跃发展的宽松环境。建立数据规范有序发展机制,强化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引导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规范管理和经营行为,坚决依法打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平竞争秩序等违法行为。积极参与数字领域规则和标准制定。拓展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等参与治理渠道,努力打造全社会共享共治体系,营造开放、健康、安全数字生态。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机制和规范,加强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形成数据 “ 汇治用 ” 和 “ 管看评 ” 全周期管理。加强数据安全技术防护,推广使用自主可控的服务器、终端、云计算、操作系统、存储和安全网络等,结合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技术,做好开放全流程的数据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
第五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需求侧管理,全面激活消费潜力,大力拓展投资空间,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第一节 全面激活消费潜力
优化消费环境。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城乡消费规模,积极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申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消费支持政策,改善消费市场环境,引导大型商业网点向中心商圈集聚,特色消费、专业消费向商业街区集聚,便民消费向社区商业集聚,加强商业设施布局与机场、高铁、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和历史文化景点衔接。构建多元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社会监督机制,营造时尚、智慧、人文、放心消费环境。
支持消费升级。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加快传统核心商圈业态模式创新,引导商业综合体错位发展。实施标识性消费场景塑造行动,以国家级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为标杆,推进重点专业市场、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国内知名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形成更多商业休闲新地标,培育 4 个左右市级中心商圈、 10 个以上区级中心商圈、若干个社区商业中心。大力推进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加快形成民生配套有温度、特色商业有品质的便民生活服务圈。拓展虚拟消费空间,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创新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实施 “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战略和品牌发展提升工程,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肥发展,集聚更多全球知名品牌,提升消费国际性供给,培育 “ 合肥造 ” 精品供给。
释放消费潜能。 实施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拓展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会展消费等新空间,推动线上线下、跨界跨业融合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促消费。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推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坚持 “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健全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栏十二 激活消费潜力行动计划
建设区域中心商圈。 改造提升三里庵商圈、天鹅湖商圈、四牌楼商圈、三孝口商圈、马鞍山路商圈、火车站商圈等;发展壮大滨湖商圈、东部新中心商圈、骆岗生态公园商圈、运河新城商圈、四里河商圈、高铁南站商圈、新南七商圈、西七里塘商圈、坝上街商圈。
建设高品质特色街区。 提升改造淮河路步行街、罍街、中皖金大地东西街国家级特色街区;建设城隍庙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老报馆街区、长江 180 街区、宁国路美食街、安徽时尚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一批时尚特色街区、文旅创意商街。
建设社区商业网点。 加快社区商业网点统一规划、定位和布局,建设满足社区不同年龄层客户群需求的业态,为儿童群体提供幼儿托管、学习辅导、兴趣培养,为青年群体提供创业复合型业态、高科技互动创新体验,为老年群体提供健康保健相关服务业态。加快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生鲜传奇、谊品生鲜等连锁店的社区布局。支持知名连锁便利店到合肥投资发展。
塑造地方消费品牌。 支持便利店、超市、餐饮、百货等领域龙头企业推进全省、全国布局,加快形成更具丰富度、吸引力的合肥本地消费品牌。
打造夜间消费品牌。 提升改造夜间消费载体,打造品质夜市和夜间消费集聚区,到 2025 年打造 2 个以上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和品质夜市,以及若干社区型居民夜间消费节点,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市品牌。拓展夜购、夜游、夜娱、夜学、夜健身等夜间消费。
第二节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大力拓展投资空间。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实施引江济淮、沿江高铁、新桥机场改扩建等一批既利当前又管长远的全局性、基础性、枢纽性重大项目。发挥项目支撑作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加快放开民间投资领域, 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常态化公开发布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等协调联动,扩宽民间投资渠道。创新和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REITs )试点,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健全政府投资管理制度,完善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价、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用足用好中央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政策,扩大政府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规模。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等资金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投资审批服务效率。
第三节 健全优化现代流通体系
完善高质量流通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 “ 公铁水空 ” 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落实 “ 安徽 123 出行交通圈 ” 建设任务,筑牢公路运输体系基础,提升铁路运输干线运输功能,加强 高铁货运能力建设,补齐航空物流短板,提升水运物流能级,加快推动合肥 1 小时通达省内其他设区市, 2 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和邻省省会, 3 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积极申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打造 “ 一带一路 ” 综合性物流枢纽,提升中欧班列综合功能。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培育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全面提升航空口岸功能。积极深化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开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提升合肥港始发港和目的港服务能力。加快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优化布局生产服务型枢纽、陆港型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枢纽,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骨干网络,推进 “ 通道 + 枢纽 + 网络 ” 一体建设,打造国际快递枢纽。实施冷链产业补链强链工程,加快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速农产品、生产资料等专业批发市场布局优化、集聚发展,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支持交通、商贸、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流通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提 升高品质流通网络服务水平。 推进骨干流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企业,培育 2 家以上年销售额百亿级商贸流通企业。推动物流园区(中心)提升发展能级,以物流基地、配送中心、重点物流企业等为载体,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提升物流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产品、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发展,打造集交易展销、物流分拨、供应链管理等于一体的商贸服务网络。推进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配送、无人配送等流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更多串联产供销上下游、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依托信用合肥,构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
专栏十三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物流枢纽创建工程。 重点依托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派河港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积极培育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物流园区提升工程。 推动合肥商贸物流园、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合肥中外运物流中心、合肥港物流园、中外运物流华中中心物流园、徽运物流园(合肥公共物流园)、合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提高发展水平,优化物流园区布局。
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推动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中国邮政(国家)邮件处理中心(二期)、顺丰速运智能分拣基地 ( 二期 ) 、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京东智能产业园、合肥国际陆港、中外运供销物流园、中国南山 · 合肥岗集综合交通物流港、合肥东部现代智慧物流园、庐江罗埠综合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节 提高供给质量效率
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供给效率,形成有利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 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更好结合,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衔接。进一步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动力,引导过剩产能在供给侧减量,严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建项目。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开展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 双提升工程 ” 。建立重点消费品质量追溯制度,完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和监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国家、国际标准,争创一批体现合肥优势的质量体系和行业标准。到 2025 年,建成 10 个国家级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3 个国家质量标杆企业,建立质量品牌管理体系企业占比达到 60% 。
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加快振兴特色工艺、特色餐饮等老字号品牌,孵化更多合肥原创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地理标志品牌,推动 “ 合肥品牌 ” 向 “ 中国品牌 ”“ 世界品牌 ” 升级,每年开发 100 个以上省级新产品、 10 个左右 “ 安 徽 工业精品 ” 。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名牌产品等违法行为。 力争培育 1-2 家世界品牌实验室( WBL ) 500 强企业, 10 家中国品牌价值 500 强企业。
第六章 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民城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和规划、建设、管理,构建 “ 中心引领、两翼齐飞、多极支撑、岭湖辉映、六带协同 ” 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加快建成国际化新兴特大城市。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中心城区引领 。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构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提高发展活力、塑造生态引力、增强辐射能力。高起点规划建设 骆岗生态公园 ,充分体现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方式,打造 人民共享、引领未来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 城市 会 客厅 ” 。滨湖 片区要 突出商务会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旅游休闲等功能,打造展现大湖风光的国际化新城区。老城 区要 加快更新改造,传承城市记忆,加速业态升级,打造多元融合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天鹅湖 片区要 提升国际化品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新兴业态集聚,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文化商务区。东部新中心 要 聚焦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生态环境修复、新型业态培育,打造充满活力的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
东西两翼齐飞 。 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以 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西部 运河新城、肥西 产城融合示范区 、 合庐产业新城 等为支点的西部增长翼;做大以新站高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以下塘 产业 新城、肥东 产业新区 、合 巢产业新城 等为支点的东部发展翼, 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
多极发展支撑。 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提升巢湖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等承载能力,打造市域三大副中心。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城镇。
岭湖相互辉映 。 以巢湖为核心、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
六带协同共进 。 沿主要交通廊道,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
专栏十四 城区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瑶海区。 聚焦打造老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合肥东部新中心,加快推进城区面貌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幸福感提升,强力实施城市能级、产业动能、社会治理能力、服务效能提升,重点发展物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建筑业、文创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1000 亿元。
庐阳区。 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城区、国际化的首善之区、全省消费核心枢纽,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建筑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大健康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1800 亿元。
蜀山区。 聚焦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安徽最具创新力的都市核心区、合肥开放发展门户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1900 亿元。
包河区。 聚焦打造数字引领的产业创新核心区、美丽和谐的滨湖生态样板区、精致大气的现代都市中心区、普惠包容的共治共享标杆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金融、创意文化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 2300 亿元。
第二节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质
加强 城市 规划 设计 。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构建高水平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总体规划 、 专项规划 、 详细规划有机衔接。 加强城市整体设计,突出地域特色,传承文化记忆,建设一批 精品 地段、 精品 景观、 精品 建筑,打造城市会客厅和优美天际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开展建筑品质示范工程,鼓励建筑设计创意创新,提升城市建筑美学水平,实现城市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文化相融合,与建筑风格、使用功能相匹配,打造更精致 大气 的城市建筑形象。
实 施城市更新行动。 统筹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系统梳理功能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建设骆岗生态公园和举办 “ 园博会 ” 为抓手,系统梳理城市生态肌理,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充分挖掘老城区资源,尊重老街区、老建筑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 “ 活化 ” 利用。全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大城中村、菜市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改造力度,统筹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市政设施联动改造,补齐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社区 15 分钟 生活圈。
专栏十五 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加快建设马(合)钢工业遗址公园、罍街四期、十五里河片区综合改造、卫立煌故居环境提升整治、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淮河路步行街片区立面及景观提升改造、庐州公园二期、拱辰街片区改造升级等。
加快推进城隍庙合肥古建筑文化群、十里工业文化创意廊道综合整治、新合肥西站片区改造、大铺头片区升级改造、青年港湾及附属工程、女人街和七桂塘片区改造、南淝河绿廊、董家老宅环境提升整治、李鸿章当铺环境提升整治、宋世科故居环境提升整治、绿都商城改造升级等前期工作。
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深入 推进 交通强国试点 市建设 , 大力 实施 “1155” 行动计划, 力争建成 及在建铁路 1000 公里、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城 区 快速路 500 公里、轨道交通 500 公里,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大力推进高铁 、城际、市域(郊)铁路和铁路站场 建设, 加快 沿江高铁合宁、合武段和合新、合肥 — 安康高铁等项目 建设 ,建成 “ 站城一体 ” 的新合肥西站,推动肥东高铁站改造升级为合肥东站, 基本形成 “ 时钟型 ” 高速铁路网 。 加强 高速公路及联络线、 国省干线建设,形成 “ 两环十三射多联 ” 快速交通网络和高快一体的结构布局,力争 全市 所有乡镇 15 分钟上高速。实施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加密国内航线网络,拓展国际直飞客货航线,打造 区域航空枢纽及 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旅客吞吐量达 25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 3 0 万吨。 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打造区域航空服务中心。提升水运通江达海能力,推进建设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加快 打造江淮 联 运中心和合肥国际 贸易 始发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55 万标箱。积极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形成空铁、水铁、公铁的多式联运运输结构。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市大建设,加快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主次干道、支路等建设。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轨道交通网城区加密、县域延伸,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建设长三角轨道交通示范市。优化提升路网结构,加快形成 “ 五横七纵、多向加密 ” 快速路网,加快弥补城区路网密度短板,畅通城市组团联系,打通断头路和交通堵点。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健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改善非机动车、步行及残障人士的通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巩固扩大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成果,有序推动市域公交一体化运营,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开展 ETC 智慧停车城市试点,制定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和主城区交通流量。提高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和交通运行服务品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完善快速处置和应急救援机制,依法治理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交通文明水平。
专栏十六 综合交通枢纽重点项目
铁路。 建成合新高铁、沿江高铁合宁段、沿江高铁合武段、新合肥西站、铜陵江北港专用线等。加快建设合肥南城际站、合新六城际、合巢马城际、合肥 — 庐江 — 池州(九华山)等城际铁路项目,合肥新桥机场 S1 线、合肥 — 巢湖等市域郊铁路项目。推进合肥东站、合肥至安康高铁,庐巢、合池、合芜宣、合肥 — 新桥机场 — 淮南等城际,合庐、合六、合长淮、合舒(万佛湖)等市域郊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现代高效铁路网。
高速公路。 建成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枞段、合周高速滁州 — 合肥 — 寿县段、铜商高速无为(塔桥) — 合肥段和合肥 — 霍山 — 皖豫界段、岳武高速东延无岳段、绕城高速新增互通立交。加快建设宣商高速、京台高速西绕线、外环绕城高速及联络线、合芜宣杭二通道等项目。实施沪陕高速合肥 — 大顾店段等项目改扩建。推进无桐高速、合肥 — 淮南 — 桐城、改扩建京台高速合肥 — 蚌埠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水运。 实施引江济淮派河口、蜀山等复线船闸,引江济淮东淝河、合裕线巢湖等一线船闸改造工程。推进丰乐河等航道整治。推进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建设前期工作。
航空。 建成运营新桥机场二期、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肥西官亭通用机场。推进合肥滨湖通用机场(肥西严店)、庐江( A1 )通用机场、巢湖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国省干线。 建成 G206 吴山至南岗段、 G329 西大路(马厂至合浦段)、 G329 西大路(杨王至巢湖界段)、 G329 柘皋至含山界段、 G312 柘皋至滁州段、 S351 盛同路、 S311 乌曹路二期、 S103 罗埠至店桥段、 S321 环城路段、 S105 肥东段、 S105 巢湖段、 S211 梁界段、 S330 盛无路、 S218 巢无路、 S103 合肥三河同大过境段、 S236 山南至双河段、 S227 肥东段、 S328 夏阁至巢湖含山界段、 S315 杨桃路改建等。推进 G330 同大至石头段、 G330 罗埠至城南段、 G346 石山至汤池段、 S231 连接线(庐城至柯坦段)、 S232 万山至乐桥段、 S321 水九路至张祠段、 S323 白龙至杨庙段改建、 S324 元疃至炎刘段改建等前期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 1 号线三期、 4 号线、 5 号线北段、 2 号线东延、 3 号线南延、 4 号线南延、 6 号线一期、 7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东部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推进第三轮城市轨道规划修编、第四轮城市轨道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
城市快速路。 建成畅通二环西南环、畅通二环北环东段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郎溪路、文忠路、包公大道、金寨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推进西二环快速化改造、方兴大道东延、徽州大道南延、锦绣大道、新合肥西站配套路网、 S17 蚌合高速长丰西道口、分水岭路(长丰段)等前期工作。
第四节 夯实城市运营保障基础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 推进智慧能源综合利用, 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高质量发展,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现代 能源体系。积极争取外电入肥,推进合肥受电电源点落地建设 。 规划建设国内一流骨干电网,构建智能电网体系,提升城乡配电网水平,完善充 (换) 电 站 等基础设施保障。加快高压管网和城乡燃气管网设施建设,强化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中俄东线等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推进与长三角油气设施互济互保。优化加油 (气) 站布局和服务设施,保障油气供应稳定 。 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 推广先进、节能、环保的供热用热技术, 构建多热源联网供热体系 。
确 保 城市防洪和 饮用水安全。 加强城市积涝点整治和堤坝、调蓄池建设,提升城市堤坝防洪标准,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 强化水资源供应保障,持续加大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与水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科学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健全地下空间信息化支撑体系,鼓励地铁、商业、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等地下空间之间互连互通,鼓励建设地下市政场站和地下综合管廊。结合城市轨道交通 TOD 开发,推动人防工程建设与地下商业街区、地下交通、地下市政公用、地下仓储和防灾减灾等功能融合贯通。
专栏十七 城市运营保障能力重点项目
供电。 开工建设白鹤滩 — 江苏 ±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500kV 紫蓬变、 500kV 金牛变、 500kV 包公变等电网项目。加快推进神皖庐江电厂 2×1000MW 发电机组、肥东天然气调峰电厂、外电入皖合肥直流落点、 500kV 中心变等项目落地。
供水。 实施四水厂迁建工程、六水厂提升改造工程、龙河口引水工程、众兴水厂工程、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巢湖市二水厂改扩建工程、江水西引生态补水提升改造工程、长丰县新建水源工程、庐江县新建水源工程。
供气。 建成绕城天然气高压天然气管线、环巢湖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开工建设中海油江苏滨海 LNG 配套管线(合肥段)、天然气宿州 — 黄山干线(蚌埠禹会 — 长丰段)等项目。加快推进清洁能源 “ 镇村通 ” 工程、巢湖至芜湖 LNG 接收站天然气干线等项目落地。
供热。 建成新能热电联产项目一期 B 标段工程、大科学装置配套供热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寿蜀产业园热电联产、金源热电二期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合肥骆岗生态公园配套能源供应工程、空港经济示范区集中供能工程等项目落地。
煤炭。 开工建设合肥热电集团煤炭应急储备库等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落户。
新能源。 建成皖能长丰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巢湖市鑫皖 C-RDF 热电联产项目、庐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安徽日昱生物天然气二期项目等。加快推进肥西生物质气炭联产二期项目、肥东县鼎阳新能源 20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
城市防洪。 建设 南淝河防洪完善工程(二期)、城市内涝治理工程三期、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工程、庐阳区河道防洪堤整治工程、庐阳区内涝隐患点综合整治工程、巢湖市城市防洪工程、巢湖市重点乡镇镇防工程、大闸河、界牌河堤防达标工程和瓦埠湖行蓄洪区等。推进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及应急处置、城市雨水管渠等重大项目建设。
第五节 提升 现代 城市 治理 能力
强化常态长效管理。 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扬尘污染防治、城市照明维护、道路桥梁管养 、交通噪声防治 等水平,努力打造洁净环境 、 完好设施、清爽景观 、 规范秩序。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提升住宅小区 物业 服务管理水平 ,强化交通秩序、意杨飞絮等突出问题治理, 基本建立生活垃圾投放和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构建整治违法建设长效机制。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更新城市管理理念 , 完善 “ 执法 + 管理 + 服务 ” 工作体系 , 推广 “ 大共治 ” 模式, 加快 推动城市管理由 “ 重建轻管 ” 向 “ 建管并重 ” 转变。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理顺部门职责分工,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科学划分城市管理相关专业职能,构建 “ 大城管 ” 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综合执法水平,推进和谐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六节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区落户政策,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力度 。 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 经营 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农村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更多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 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入城通道。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入园政策,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更多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大力提高社保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手续,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适应城市生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
努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便利性、归属性、获得感
。
第七章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坚持把解决好 “ 三农 ” 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分类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促进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 健全促进支持县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围绕争创 “ 千亿县 ” 目标,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五县(市)经济增速力争高于全市、总量突破 5000 亿元。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统筹市县产业布局,围绕市域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主攻方向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每个县(市)集中力量培育 1-2 个主导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全覆盖。
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县域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 使县城成为农民就业安家的重要平台。 支持各县(市)加快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争创国家级、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 完成庐江县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任务,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工程试点。 依法开展人口较大县城设置街道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中心城区优质资源下沉延伸,稳步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带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跨越升级,促进市区与县(市)协同发展。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培育打造一批精品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小城镇基础设施及环境提升行动,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吸引力和人口承载能力。
专栏十八 县域经济突破行动计划
肥东县。 聚焦打造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200 亿元。
肥西县。 聚焦打造合肥未来城市建设新中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点、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汽车及智能装备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500 亿元。
长丰县。 聚焦打造产业强县引领区、城乡一体示范区、县域发展样板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家电、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100 亿元。
庐江县。 聚焦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基地、现代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长三角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800 亿元。
巢湖市。 聚焦打造现代产业高地、旅游度假胜地、山川秀美生态之城。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钢构制造、渔网具等产业。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00 亿元。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和农产品生产。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健全和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 “ 非农化 ” 、防止 “ 非粮化 ”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有效提升粮食产能。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优化仓储设施布局,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扎实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持续推进 “ 菜篮子 ” 工程,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优化农业发展布局。 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优化 “ 环湖、近城、岭上、多极 ” 农业发展布局。统筹推进环巢湖大道堤段固化、沿线绿化、景观美化的亲水生态岸线建设,改造升级一批 “ 农湖 ” 相依, “ 水村 ” 融合的环湖农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打造环湖生态涵养区。以绕城高速沿线为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建设 7 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5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近城产业集聚带。系统规划江淮分水岭、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巢湖干支流等区域和周边 “ 大组群 + 小组团 + 特色产业区 ” 单元,打造乡村发展多极组团。 高水平建设一批都市现代农业园(区) , 共建合肥都市圈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 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合肥 。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有机农业、都市农业、互联网农业,加快蔬菜、草莓、龙虾、家禽、乳品、苗木花卉等 12 条农业产业链建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化农产品 “ 三品一标 ” 认证工作。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补链强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 “ 五个一批 ” 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推广休闲观光农业。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农民创业、农业创新平台,带动县域腹地小农业向高效、特色、精品产业的梯次延伸和多极聚合。建设连接城乡覆盖全域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快递服务体系,实现村村通快递。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培育一批本土知名农村电商企业,推进 “ 互联网 +” 农产品出村进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培育一批全国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打造 2 家以上百亿级产值龙头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1500 亿元。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运用,支持优势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打造 “ 种业之都 ” 。创建安徽合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长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好合肥智慧农业谷、 “ 首席专家工作室 ” ,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基地。
专栏十九 现代农业示范重点项目
种植业和养殖业。 建设大杨现代农业产业园、肥西县粮食物流中心库、蓝莓特色农业综合体、合肥花卉种植基地、春生农业生态示范基地、合肥龙冠禾稻渔生产基地、肥东县牌坊现代农业产业园、长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
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 合肥智慧农业谷、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工程、蜀山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圩美 · 磨滩乡村民俗体验村、蜀山小庙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徽复兴家园休闲农业、大圩镇生态田园综合提升、尖山湖逸趣园田园综合体、长丰马郢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庐江汤池 — 柯坦 — 万山民宿群等项目。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全域建设美丽乡村。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打造美丽集镇、美丽村 庄,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把乡村建成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进一步彰显岭湖风貌、地域文化、产业特色 。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深化农村 环境 “ 三大革命 ” “ 三大 行动 ” 。深化农村 “ 双基 ” 建设,开展 数字乡村行动 , 继续 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扎实 推进 “ 四好农村路 ” 和 “ 村组通 ” 建设,加速农村公路联网循环, 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健全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 公共 教育、医疗 卫生 、 公共 文化、社会保障 、养老设施 等资源向农村倾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推进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社会帮扶等方面政策衔接,过渡期内兜底保障类政策严格落实 “ 四个不摘 ” 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 “ 两不愁三保障 ” 成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力争所有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 50 万元以上,增强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
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计划
先行示范区。 区位条件优越,县域经济发展质量高,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好,基本没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包括:肥东县、肥西县、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主要任务是,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探索经验、率先突破、走在前列,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为其他县作好示范。到 2025 年,一批资源条件好、地理位置优、产业发展旺、集体经济强的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正常推动区。 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较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包括: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主要任务是,用好现有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由易到难、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 2025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初步建立,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四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衔接 落实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执行公共利益征地的相关制度规定。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 三权分置 ” 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深化农民承包地 “ 三权分置 ” 改革。
激 发农村要素活力。 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深入推进农村 “ 三变 ” 改革,大力实施 “ 百村示范、千村提升 ” 工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持续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做大用好乡村振兴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支持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定并扩大重要大宗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提高小农户投保率,逐步提高特色保险占农业保险比重。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增强乡村治理效能。 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 发挥新乡贤作用, 维护公序良俗,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第八 章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的合肥样板
坚 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形成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生产生活方式,让巢湖成为合肥 “ 最好名片 ” 。
第一节 构建全域绿色生态系统
完善生态屏障布局 。严格落实 “ 三线一单 ” 保护制度,形成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有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构建 “ 南湖 北岭、多片多廊 ” 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 。提升沿河、湖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构建以林涵水、以水养林、林水一体的河、湖岸带森林生态屏障。全面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完善江淮分水岭等重点水源涵养林区布局,高标准建设江淮运河、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等生态防护林带。强化天然林保护,持续深化森林圈建设。建立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推进 “ 绿盾 ” 行动,着力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构建市域生态安全屏障。
优化生态网络体系 。高标准建设以巢湖为中心的连通水系廊道、江淮运河廊道、铁路绿色廊道、高速绿色廊道、城市快速路绿色廊道,串联全市生态网络。以南淝河、江淮运河、十五里河、淮南铁路 — 板桥河 4 条一级生态廊道建设为骨架,以店埠河廊道、京台高速廊道、合安高铁廊道等 10 条二级廊道建设为重要构成,保育董铺水库 — 大房郢水库、大圩湿地、紫蓬山 3 大生态绿楔,合理划分城市组团,避免城市建设过度蔓延,构建多层次生态网络体系。
打造特色生态空间 。编制实施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保育城市湖泊、大型水库、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阻隔城市空间黏连、蔓延拓展。以翡翠湖、王咀湖、锦绣湖等湖泊公园为中心,优化沿湖周边空间布局,全力打造 “ 清水廊道 ” ,塑造 “ 群湖气质 ” 的特色生态空间,大力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争创国际湿地城市。顺应城市格局和主导风向,构建科学的通风廊道体系。
第二节 把巢湖打造成合肥 “ 最好名片 ”
实施巢湖碧水工程 。坚持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构建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水污染防治体系 ,实现全湖水质稳定 Ⅳ 类并力争更好,确保出湖入江水质保持优良 。整治 “ 点源 ” 污染,加强环巢湖重点污染源治理,强化航运船舶污染防治、管网排查力度,补齐提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成农村改水改厕,推进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整治 “ 线源 ” 污染,推进环巢湖小流域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南淝河等重点河流治理成果,加强清水河流保护,推广全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国考断面及干支流全面达标。整治 “ 面源 ” 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畜禽养殖无害化,构建环湖绿色有机农业带,实现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化肥农药 “ 零使用 ” ,高标准建设环湖湿地、林带,修复环湖矿山,形成湖滨生态缓冲带。整治 “ 内源 ” 污染,精准开展湖盆勘测,积极探索底泥清淤,加强蓝藻防控体系建设,削减湖体污染存量。推进 “ 数字巢湖 ” 平台和巢湖水科学试验研究基地建设,积极筹建巢湖博物馆。
实施巢湖安澜工程 。 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谋划建设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的重大项目。完善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络,提高流域总体防洪标准,推进巢湖大堤及重要圩口强基固坝,规划建设环巢湖行蓄洪区,建设安全可靠的泄洪通道和强大灵活的闸站枢纽。实施驷马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和一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编织江淮水网,加快实施杭埠河、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建成引江济淮一期工程,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二十埠河引水工程、巢湖排洪畅通工程等建设,构建巢湖健康水循环系统,完善巢湖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助推河湖水生态修复。完善提升环湖防洪治理工程,推进沿湖防浪林台建设,实施灾后水利项目建设,加强主要中小河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湖泊防洪综合治理等薄弱环节,提高巢湖流域防洪能力。
实施巢湖富民工程 。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推进流域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发挥防洪、航运、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全面实施巢湖禁捕退捕,打造环湖绿色有机农业带,培育高附加值有机农产品品牌,推动绿色城乡、绿色农业、绿色生活深度融合,加快休闲农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实现环境美、文化热、旅游火、百姓富。
第三节 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公园体系 。高质量推进城市十大公园建设,高水平建设环巢湖湿地公园,加快构筑区域绿地、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组成的城市绿地体系,全面消除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盲区。实施拆违增绿、拆墙透绿、缺株补绿、立体造绿,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依托公交、绿道、慢行系统等交通空间,打造生态景观带,形成全民共享、覆盖全域的绿色网络。实施 “ 绿地 +” 行动 , 多元化 打造城市绿色空间文化主题 ,推进公园绿地与公共服务、生活办公、出行游憩有机融合。高水平规划建设园博园,承办好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提升绿地品质 。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 “ 五绿并进 ” 体制 机制,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优化绿地布局,增加绿地总量,提升绿地质量,完善江淮分水岭等重点水源涵养林区建设,打造环巢湖、江淮运河、高压走廊等绿色廊道。 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维度, 优化提升公园、道路、滨河、街头绿地景 观,加快完善城市绿道系 统,有效串联各类绿地。依托公交、绿道、慢行系统等交通空间打造生态景观带,形成全民共享、覆盖全域的绿道网络。 打造特色生态空间,加强湖泊水库、森林公园、生态湿地保育,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第四节 持续打造优质生态环境
深化大气污染治理 。建立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深入推进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等 “ 五控 ” 举措。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强化施工工地、道路交通、物料堆场、裸露土地等重点区域的扬尘防控。加快推进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治理。加强区域合作,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秋冬季传输型污染 ,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提升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协同推进水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 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消除劣 V 类水体和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80% 以上,持续推进地表水考核和生态补偿。加快重点地块土壤污染治理, 动态更新污染地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 , 落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推行 “ 治理修复 + 开发建设 ” 模式,加强中盐红四方、马(合)钢等重点区域土壤修复,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5% 。 实施 “ 一库一策 ” 尾矿库治理。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有效控制白色污染。 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积极创建 “ 无废城市 ” 。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按污染程度分类利用和保护。
提升环境风险防范与监测能力 。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领域风险,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推进化工园区、化工企业风险防控,降低化学品环境风险。重点在水源地、化工园、尾矿库、涉辐射源、重点企业等风险区域,建立环境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 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提升 “ 数智 环保 ” 平台功能,落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负责制 。
专栏二十一 生态环境治理与优化重点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 建设 远程视频监控(秸秆禁烧)、空气监测平台微观站、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环巢湖自然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气象保障工程等。
水环境治理。 建成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巢湖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等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巢湖市双桥河初期雨水调蓄工程、肥西县城关地区初期雨水调蓄工程、肥东县城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盛桥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柘皋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白石天河、马槽河、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淠河总干渠(肥西段)水质与生态保护工程、派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截污导流工程、丰乐河生态清洁流域先期工程、引江济淮 — 潜南干渠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整治工程、金牛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裴河流域及裴岗联圩水环境治理工程、杨柳圩水环境治理工程、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烔炀河流域氮磷控制示范工程、南淝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四里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等。
土壤矿山修复。 实施马(合)钢地块污染治理、中盐安徽红四方(氯碱化工)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巢湖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实施 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东方污泥干化提效技改项目、高新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中科合肥煤气化清洁能源产研一体化中心项目、肥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肥西县餐饮及厨余垃圾处置项目等。
园林绿化。 加快 “ 十大公园 ” 建设,提升学林公园、大房郢公园、新安江公园、淝河智慧公园、劳动公园的品质,建成石台路公园、金斗公园五期、庐州公园二期,加快推进三十岗郊野公园、凤凰湖公园建设;深化 “ 十大湿地 ” 建设,重点建设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提升合肥巢湖湖滨、包河派河口湿地品质,建成半岛、槐林、柘皋河、马尾河、栖凤洲、三河、玉带河等湿地修复工程;推进骆岗生态公园、滨湖卓越城生态公园、引江济淮生态廊道、高压走廊绿化等工程。
第五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强 化资源节约利用。 提高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广节地模式和技术,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增加土地效益产出,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和机制,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工业企业 “ 亩均效益 ” 综合评价。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大力应用和推广节水技术,开展节水行动,提高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效率,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全面构建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全面加强节能降耗。 开展碳峰值管理和碳中和发展研究,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减煤,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 “ 双控 ” 制度,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加快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实施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综合能效提升改造。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推动商贸流通行业节能降耗。深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公共交通。
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全面推进产业链绿色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推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实施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开展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深化国家低碳城市和 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建设。
第 九章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 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 、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扩大有效制度供给,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 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发展。
第一节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持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 优化 营商环境条例 , 对标国际一流和全国 标杆 城市, 打造 具有合肥特色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 “ 全 省一单 ” 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构建 “ 清 单制 + 容缺受理 + 告知承诺 ” 投资审批模式,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常态化开展涉及公平竞争、行政审批等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遵循 “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 ,以市场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第一标准,深化 “ 一次办 ”“ 零上门 ” 改革,着力打造 “ 皖事通办 ” 品牌 。 全面推广 “7×24 小时政务服务 地图 ” ,推动企业开办注销、工程项目建设、水电气热接入、获得信贷、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时限再压缩、环节再简化,提升服务事项标准化 、 便利化水平 , 全面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推进政府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全面推进 “ 双随机、一公开 ” 监管和 “ 互联网 + 监管 ” ,深化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现 “ 一次 检查、多项体检、全面监管 ” ,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触发式监管、包容审慎监管。健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制,动态监测营商环境指标。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信用合肥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夯实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广以 “ 信易贷 ” 为代表的 “ 信易 +” 新模式 系列应用,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加强信用宣传、诚信教育和人才培养,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氛围和经济秩序。
第二节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制定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工作举措,稳妥推进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探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作用,立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承载保障能力提升,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城市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
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持续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科学系统、精简高效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优化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快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提升国资监管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容错纠错等机制,改革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决定机制,贯彻落实职业经理人试点方案,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举措,激发国企竞争活力。
第三节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坚持 “ 两个毫不动摇 ” ,依法 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推动 “ 非禁即入 ” 普遍落实,消除要素使用、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 “ 隐性壁垒 ” 。 吸引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平台、产业园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会力量办学负面清单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常态化开展 “ 四送一服 ” 双千工程。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正向激励,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实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造惠企政策 “ 直通 车 ” 。持续做优 “ 百千万 ” 企业家培训品牌,鼓励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激 励民营企业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行业前 10 强的龙头民营企业,实施民营企业培育工程和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源要素,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第四节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优化财税体制机制。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完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增强全市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完善预算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创新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 构建地方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深化金融产品改革创新,拓宽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完善新型政银担、税融通 、 科技融资担保 、 “ 信易贷 ” 等金融服务模式,打造合肥特色财政金融产品体系。健全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培育、政策激励和协调服务机制,落实民营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政策,力争上市企业总数突破 120 户。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更好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规则,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五节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进闲置、废弃以及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建立 “ 亩产效益 ” 综合评价机制,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实施工业用地保障计划,划定工业产业区块控制线,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实行工业用地容积率弹性制度,全面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畅通人力资源流通渠道。 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户籍制度、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加快建设合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完善城乡劳动就业制度,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和有效配置。
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 。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等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建强用好 “ 省市共建、市县一体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深化电力、天然气等领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支持天然气发电政策,降低能源要素获得成本。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深化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改革,鼓励技术开发、转让集成化服务,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第十章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塑造更高水平开放新优势
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完善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用好国际国内 “ 两个市场 ”“ 两种资源 ” ,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
携手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联合长三角优势力量,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网络。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落地,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提升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深入实施长三角联合创新攻关计划,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探索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共建长三角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协同开展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提升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稳定供应水平,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谋划建立存储芯片、新型显示、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等 G60 产业联盟,强化与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长三角 “ 感存算 ” 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园区合作,推进省际产业园区合作,共建 G60 科创走廊、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发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作用,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
携手打造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 协同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道等互联互通,强化江海联运、铁海联运,谋划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 — 芜湖试验线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携手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推动长三角油气能源设施互济互保,共建长三角能源应急供应保障基地,提升天然气应急储备调控能力。协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超算和大数据中心共享,共建数字长三角。
携手打造绿色长三角。 联合实施 PM2.5 和臭氧浓度 “ 双控双减 ” ,深入实施长三角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加强巢湖综合治理,共建长江生态廊道。完善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长三角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长三角区域协作和地方标准建设,建立同等环境考评体系,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合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联防联治,共建气象监测体系。
携手打造便利共享公共服务体系。 协同建设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区域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衔接。推动教育合作发展,加强区域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双向交流机制,积极引入长三角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在肥设立分支机构。加快长三角城市文化旅游合作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和重大文化活动联办联动,协同构筑国际化文创产业基地,共同打造高品质精品旅游线路和全国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与长三角高水平医院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医院专科联盟建设。推进医保一体化和养老合作,合力打造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
携手打造一体化市场体系。 加快长三角 “ 一网通办 ” 平台互联互通,提升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强化长三角人力资源合作,推动建立互认共享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协同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建设,加强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共建长三角产权交易平台市场。共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携手打造诚信长三角。推动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深化长三角城市人大、政协交流合作,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和交流。
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 落实中部崛起战略, 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制度, 发挥合肥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枢纽作用,深入开展与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环境治理、城市气象服务、金融服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
专栏二十二 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领域行动计划
省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肥东经开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包河经开区长三角省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支持省级开发园区与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
G60 科创走廊园区建设工程。 推进建设蜀山区环境产业园、庐阳区金融科技产业园、瑶海区物联网产业园、肥西县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合作示范园、肥东县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肥)基地、包河区合杭梦想小镇、长丰县合肥智慧农业谷(筹)等。
第二节 做强做优合肥都市圈
推动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不断提升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建设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快构建一小时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完善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高速(高等级)公路等都市圈综合交通走廊。加快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发挥都市圈产业(链)联盟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引导都市圈城市产业错位布局、分工协作。加快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发展合芜、合马、 合 滁、 合铜产业 带 ,推进合肥蚌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共建若干市域毗邻合作园区。 加快构建一卡通服务网,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生态环境协同共治。建立健全高层领导沟通会商、办公室综合协调、牵头部门推进落实、各市共同配合的常态化推进运行机制,做到决策更科学、协调更及时、运转更有力。
深 化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域联动,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推动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共建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加强与皖北结对合作,强化人才和项目支持,高水平建设阜合现代产业园区,支持县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援疆援藏对口支援。
专栏二十三 合肥都市圈重点领域行动计划
基础设施互联工程。 建成合新高铁、沿江高铁合宁段和合武段,加快合巢马、合新六等城际铁路、合肥新桥机场 S1 线项目。建成明巢高速合肥段、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合六南通道,加快实施沪陕高速复线、京台高速西绕线、宣商高速等工程。提升合肥新桥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建成运营新桥机场二期。
产业发展协同工程。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等优势产业,建立专项产业联盟,促进与都市圈城市产业协同发展。
合作平台共建工程。 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升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区共建水平,加快巢含产业合作园建设。
生态环保共治工程。 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大对丰乐河、杭埠河等入河支流及渠道综合防治。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节 建好用好对外开放大平台
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 实施自贸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用好更大改革自主权,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产业体系、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体系、安全普惠的金融环境体系、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探索系统集成创新和跨部门协同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带动江淮、辐射全省。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开发园区协调配合、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及芜湖、蚌埠片区协同协作、与国内国际先进自贸试验区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高水平推进国家开放试点示范。 推动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推动数字经济、科技金融、跨境电商、服务外包 、 “ 工 程 + 技术 ” 服务、文旅健康、教育体育等领域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加快合肥经开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扩大先进技术、高端设备和服务、日用消费品进口。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大业务规模,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发展能级,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优化提升对外开放平台。 推动合肥综保区、经开区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扩面,加快合肥航空港、水运港、内陆港等口岸或港口开放步伐,积极申建粮食、木材等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打造对外合作园区和平台,推进中德、中日等国际合作园区和 “ 侨梦苑 ” 建设。推进国际人才交流,打造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合肥国际人才城等对外引智机构。
专栏二十四 对外开放领域重点项目
开放平台。 推动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B 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提升航空港口岸开放水平;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海外就业服务平台。
合作园区。 推进中德(合肥)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安徽中德(合肥)国际合作智慧产业园、合肥宇桥生态科技园 — 安徽中日(长丰双凤)国际合作先进制造产业园、侨梦苑等园区建设;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项目、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合肥国际人才城等建设。
“ 一带一路 ” 合作。 建设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推进匈牙利欧侨科技产业园等国际境外合作园区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引导家电产业与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开展合作,引导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开拓拉美、东南亚、西亚、东欧等地区市场,引导光伏产业与东南亚、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开展合作。
国际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空港国际小镇、运河新城国际社区、柏堰湖国际化社区、空港国际学校等建设。
国际会展赛事。 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声博会、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合肥马拉松等。
第四节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 进外贸稳定发展。 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外贸产业集群,促进对外贸易与优势产业联动发展,完善重点外贸企业包保服务机制,力争年进出口总额达 450 亿美元。创新通关协作机制和模式,优化通关流程,推广应用国际贸易 “ 单一窗口 ” ,深入推进 “ 提前申报 ”“ 查检合一 ” ,实施 “ 随到随检 ”“ 即查即放 ” 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提 升招商引资水平。 围绕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链、城市功能链,继续完善和创新以商招商、校友招商、展会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在招大引强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外商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进一批世界知名跨国企业。用好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争取引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
积极融入 “ 一带一路 ” 。 全力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构建 “ 一带一路 ” 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争取共建 “ 一带一路 ” 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提升合肥中欧班列功能和覆盖面。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鼓励行业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快资本、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
第五节 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构建接轨国际的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引进优质国际教育、医疗资源和管理机构,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国际部、国际学校、国际教育园区和 1-2 所综合性国际医院。深入实施城市外语标识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外语标识,营造国际化宜居氛围。建立统一的外籍人员服务窗口,建立完善在肥工作的境外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建设合肥特色的国际化社区。 对标国际先进做法,结合片区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核心要素建设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形成若干个国际化街区,促进国际社区(街区)与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等区域功能相衔接,引导外籍人口集聚居住。
打造知名会展城市和赛事之城。 持续拓展国际优质会展资源合作开发渠道,协助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大会、世界声博会等重大展会,打造会展名城。充分发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优势,打造国际学术会议目的地。按照国际一流水准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重点体育场馆,大力开展国际赛事引进、联办与开发,打造合肥马拉松等一批知名赛事品牌。
推动国际人文友好交往。 深化对外合作交流,优化友城战略布局,积极探索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搭建文体旅游交流桥梁,强化卫生、农业等领域国际化合作。依托优质创新、产业资源,积极争取设立驻肥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国际知名行业协会分支机构。
第十一章 深化文化合肥建设,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突出以文铸魂、以文兴城,坚定文化自信,丰富文化供给,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实施铸魂工程。 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建好用好 “ 学习强国 ” 合肥学习平台,深化 “ 理响合肥 ” 理论传播网络矩阵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扎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以铸造时代精神价值为核心,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凝心聚力,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
持续实施文明创建工程。 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打造环巢湖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带,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积聚向上向善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化诚信合肥建设,打造 “ 好人之都 ” ,让 “ 好人频出、好事涌现、好行成风 ” 引领社会风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实施 “ 绿网工程 ”“ 净网行动 ” ,发展积极健康网络文化。
第二节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成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主体化、持续化发展。加快建设市中心图书馆、市博物馆、市音乐厅、市科技馆新馆、市美术馆等一批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倡导全民阅读,建立完善 “1+100+X” 立体化、全覆盖阅读服务体系,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 “ 书香合肥 ” ,争创全国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发展,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转型升级,每个县(市)区、开发区建设 1-2 处片区级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区和 3-5 处街道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 “ 最后一公里 ” ,建成 15 分钟文化圈。
专栏二十五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点项目
市级公共文化场馆。 建成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合肥市博物馆、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合肥市美术馆、合肥市妇儿活动中心、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肥市包河工人文化宫、合肥市新站工人文化宫,推进合肥市音乐厅、合肥市少儿图书新馆等项目建设。
县(市)区、开发区公共文化场馆。 建成肥东图书馆、肥东大剧院、肥东文化馆、肥西图书馆、长丰剧场、长丰博物馆、巢湖博物馆(二期)、干渠精神纪念馆,推进瑶海湾生态科普馆、近现代工业博物馆、庐阳区文化新馆非遗展示区、宝教寺国际文化岛、包河凤凰剧院、安巢经开区公共服务中心(含图书馆)、肥西文化美术馆、庐江博物馆、庐南地区党史陈列馆、巢湖文化馆等项目建设。
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深度挖掘创新文化、巢文化、三国文化、包公文化、淮军文化等时代和历史特色地域文化内涵,推动庐剧、巢湖民歌振兴,建立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库,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文艺创作扶持政策,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实施文化活动提升工程,发挥文化热心人、能人作用,持续开展文化惠民,积极举办国际化、全国性文化活动,扎实开展艺术名家大讲堂、全民文化活动季、新春文化庙会、文艺下基层演出、戏曲进校园、农民丰收节、乡村春晚等群众性品牌文化活动,实行点单配送,提高活动质量。
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力度。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和名镇古村保护,加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投入,做好肥西三官庙遗址等研究工作,加快建设古巢国文化遗址公园、大城遗址公园,打造一批文物 “ 活化 ” 精品工程。提高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培养力度,推动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
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传播正能量。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市属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加强 “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 城市品牌建设,扩大国内外传播影响力。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扶持民营院团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坚持政府与市场统合、事业与产业融合、公益与商业结合,推进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创新,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和发展活力。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文旅产业
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 打响合肥创新文化品牌,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重点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创企业,大力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文化功能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高水平推进合肥都市圈文化发展核心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试验基地等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创小镇。完善文化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打造全国数字创意产业高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力争 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 1000 亿元、 3 家文化企业入围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
努力打造全国特色旅游目的地。 加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休闲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度,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温泉养生、生态度假等特色业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旅游、生态旅游,持续推出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引领计划和服务承诺制度。
专栏二十六 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文创产业。 建成罍街特色街区集群、合柴 1972 文创园、文华园二期、皖新文化科技创业中心、包河区创意文化特色街区、崔岗艺术小镇,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园、庐州意库、青年创意田园二期、工业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华润啤酒厂啤酒文化创意园、时代出版产业园 、恒大水世界等项目建设。
旅游产业。 推进半汤国家旅游度假区、庐江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冶父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浮槎山旅游开发项目、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园、蜀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肥西淮军圩堡群等项目建设;支持包公园、中庙姥山岛等争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统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高校科研院所薪酬激励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完善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等为重点,切实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发展慈善事业,培育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慈善项目、慈善品牌。
第二节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持续开展 “ 四进一促 ” 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 下岗失业人员、 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困难居民等重点群体就业 。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动态消除家庭 “ 零就业 ” 。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基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宅经济的 “ 新就业形态 ” 。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增强人力资源流动,创造新的 “ 人口红利 ”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依法纠正身份、性别等就业歧视现象,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到 2025 年,力争实现城镇累计新增就业 65 万人。
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着力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选树命名 “ 合肥工匠 ” ,畅通产业技术工人职业上升渠道,持续办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职工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积极申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建设认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就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人力资源产业园。
第三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全民社会保险水平。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职业年金运转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公共服务 “ 一卡通 ” 。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持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体保障水平。统筹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体系,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完善长租房政策,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建设以家庭为单位的福利支持体系,切实减轻家庭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第四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刻苦学习、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破解教育发展突出问题。积极构建精准化、动态化、数据化、智能化新型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智慧学校全覆盖。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公办园比例, 稳步 发展普惠性民办园。 到 2025 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60% ,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85% 以上。推进 城乡教育一体化和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 高中 教育资源布局,实施 “ 普通高中倍增计划 ” 。 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供给 , 推广区域教育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 , 打造 “ 学在 合肥 ” 教育 品牌。 五年 新增基础教育学位 30 万个以上,构建与人口规模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供给体系,让学生从 “ 好上学 ” 到 “ 上好学 ” 。
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 围绕战略 性 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 八大 ” 工程,深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建设,稳步发展 高层次职业教育 ,扩大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推动专业、就业、产业一体贯通。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完成省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探索中职 — 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构建从中职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建设 1 所以上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2 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10 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打造全国职业教育名城。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 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效对接。推动合肥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推进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转设成市属高水平应用型公办本科院校。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在肥办学,支持在肥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和师生交流。
发展多元特色教育 。 实施特殊教育全覆盖 ,探索 建立适合残疾幼儿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全面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鼓励 社会力量 举办 残疾人 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加强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办好合肥三十五中西藏班、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班 , 推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大力 开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共建共享的终身教育 发展 机制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深化教育 开放 合作 与交流,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
专栏二十七 教育领域重点项目
基础教育。 建成合肥六中新校区、合肥九中新校区、合肥一中东校区、合肥一中教育集团淝河校区、合肥八中教育集团运河新城校区,推进北师大实验学校、科大附中高新中学、中科大高新园区附属中小学、巢湖四中新校区、庐江三中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职业教育。 建成合肥幼专梅冲湖校区、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二期)、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就业中心一期、合肥学院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合肥幼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进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新校区、合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水湖镇产教融合园区等项目建设。
高等教育。 支持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大学未来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 支持合肥学院创建合肥大学,建成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校区(暂定名)、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特 殊教育。 推进肥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庐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蜀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第五节 实施健康合肥 行动
提升 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 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合作, 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培引一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学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全国有名的特色医技科室,建设群众信任的优质品牌医院,加快从 “ 有医 ” 向 “ 优医 ” 转变。强化卫生健康基础建设,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 , 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 深入推进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加快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深化 “ 智医助理 ” 应用,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普惠、优质便捷。发展高端医疗,加快离子医学中心建设和应用。 到 2025 年,三级医院达到 32 家,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 8.5 张。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中心、防疫防控物资储备中心等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医防协同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传染病院 “ 省市共建 ” ,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和储备能力,建设区域性传染病救治基地。持续强化医学重点专科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优化提升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加强采供血等服务能力建设,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加快推进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等急救设备。
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 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和传染病医疗救治、疫情直报体系建设,提升重特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健全重大疾病救治制度。大力实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加强市中医院建设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制度。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卫生城市和卫生乡镇(县城)创建,持续提升省级卫生乡镇(县城)覆盖率。加快培育一批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质。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
加 快建设体育强市。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方式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加大体育场馆、社区文体设施等补短板力度,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成城镇社区 10 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少于 2.5 平方米。群众体育更加惠民,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全面普及青少年体育运动,推动妇女、老年人、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健身体育广泛开展。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创新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训练体系,力争全运会有金牌、奥运会有选手,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积极申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赛事,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具备承担重大国际、国内赛事能力的赛事体育设施。创新体育人才引进、培养、选拨、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人才流动绿色通道。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完善体育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打造合肥都市圈体育产业增长极。办好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第六节 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优化提升人口结构和素质。 落实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 容性,引导生育水平适度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加快改善妇产等医疗设施条件。普及优生优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预防和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引导,更好保障青年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促进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推进 “ 青年发展型城市 ” 建设,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完善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围绕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建立健全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合理增加托位供给,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多方式提供托育服务。每年建成 2-3 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 1 个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到 2025 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村居)托育机构全覆盖。
完 善养老服务体系。 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分类发展居家型、医养型、护养型、疗养型、结伴互助型等养老服务,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完善养老服务需求侧补贴政策,逐步增强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能力。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 “ 家庭照护床位 ” 试点,支持发展社区嵌入式中小型养老机构,鼓励品牌化、连锁化运营。统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探索结伴互助性养老服务等发展模式。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新建城区、新建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比重,推动老旧小区养老服务配置设施达标,各县(市)区公办机构养老设施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和县城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各县建设 1 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规范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化运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推动形成 “ 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 ” 的养老供给格局。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业发展园区,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专栏二十八 医疗健康和养老托育重点项目
卫生健康。 建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合肥市空港医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区、合肥市中医院、巢湖市中医院、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和口腔医院滨湖分院,推进安徽省儿童医院医技综合楼、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大楼、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高新院区、中科大一附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 建设或完善 1 所高水平传染病专科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独立院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院区或可转换病区。
体育健身。 建成庐阳区全民健身中心、蜀山区全民健身中心、包河区全民健身中心,推进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合肥市冰雪运动中心、合肥奥体中心二期、滨湖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
合肥市网球中心、合肥市田径馆、合肥市青少年体育集训中心(含水上训练基地)、合肥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运河新城体育中心、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
养老托育。 建成合肥市智慧养老中心、市属新站老年护理院、半汤疗养院康养中心、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配套托育项目、庐阳区创和托育机构、创和幸福庄园,推进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医养中心、运河新城国际医养综合体、安徽儒阳康复护理院等项目建设。
第 七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
促进 男女平等和 妇女全面发展。 制定实施 合肥市新一轮妇女发展纲要。实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全覆盖,推动城乡社区和村普遍建立妇女儿童之家。统筹兼顾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发展权益,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培养女科技人才,加强妇女卫生保健,促进妇女 终身教育、平等就业、参与决策和管理 。提高农村妇女 “ 两癌 ” 检查覆盖率, 实施城镇低保适龄妇女 “ 两癌 ” 免费筛查 ,设立贫困妇女 “ 两癌 ” 救助专项资金 。 加强特殊困难妇女群体民生保障。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 。 制定实施合肥市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优先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城乡、区域、群体差异。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互动,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大对流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救助关爱 。 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营养及食品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 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严厉打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
加强家庭建设。 实施 “ 家家幸福安康工程 ” ,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家庭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对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支持、救助和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促进发展家庭服务,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
促进残疾人 事业 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特殊教育,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落实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障,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助。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发挥我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优势,实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提升工程,鼓励支持优势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研发推广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积极创建省级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完善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制度,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康复辅助器具需求。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第八节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着力推进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下移,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 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 。建立完善 “ 网络 + 网格 ” 基层治理模式,加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 推进综治中心(工作站)建设,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构建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格局。 健全社会和公众参与机制,深化城乡社区协商,推动 “ 五社联动 ” ,促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着力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规范运行、监督管理和评估评价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
第十三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平安合肥建设
达到更高水平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构建大安全格局,铸牢城市发展安全底板,树立公正和谐法治城市典范。
第一节 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落实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9+N” 方案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 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国防动员政策法规制度,完善国防动员组织指挥体系,常态化组织国防动员指挥演练,提升国防动员组织指挥能力。深化后备力量调整改革,优化力量编建、训练、使用、管理、保障等机制,配套经济动员中心、区域保障中心、油料保障中心、医疗保障中心等保障设施建设,提高支援保障行动能力。加快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机制衔接,建立军地联合的应急指挥平台、信息共享的情报互通机制、军地一体的联合保障体系,提升应对各类突发情况能力。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动员协调发展,增强基础设施国防功能,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成果。
确保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链风险排查,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 强化种子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供热、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 “ 铸安 ” 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强化疫苗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工程标准,谋划实施新一轮 “ 一规四补 ” 水利工程,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物资储备安全保障,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 枫桥经验 ”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进 “ 雪亮工程 ” 建设,实现智慧平安小区全覆盖,深化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持续开展 “ 守护平安 ” 行动,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推进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公安学院建设。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第二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健全人大对 “ 一府一委两院 ” 的监督制度。保障拓展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机制。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健全用好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等协商方式,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精准建言资政,更好凝聚共识。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联络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支持民族乡、村建设发展。加强对台、港澳、外事和侨务工作。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第三节 深化法治合肥建设
持续完善科学立法。 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主导作用,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依法优化政府职能,健全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深入推进文明执法。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沉,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健全执法保障体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强化执法证件管理。常态化开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执法监管。
扎实推进公正司法。 深入实施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完善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持续完善防错纠错 “ 制度链 ”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冤假错案倒查问责制。推动审务、检务、警务、狱务公开,实现跨部门网上执法办案业务协同。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执法联动,健全民生领域司法执法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实施 “ 八五 ” 普法,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深入落实 “ 谁执法谁普法 ” 工作机制,将现代法治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文明建设中,形成社会 “ 大普法 ” 格局,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最大程度激发全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 “ 十四五 ” 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 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在全省当好示范,巩固深化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 “ 四个意识 ” 、坚定 “ 四个自信 ” 、做到 “ 两个维护 ”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干部激励约束,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改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充分发挥 “ 指挥棒 ” 作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 “ 放心不下 ” 的心态,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建立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构建以市发展规划为统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市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及县(市)区、开发区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市域规划体系。加强与国家、省级规划的衔接。市发展规划明确全市空间战略格局、空间结构优化方向及重大生产力布局安排。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为国家、省、市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市级专项规划具体指导特定领域发展、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市级区域规划指导跨行政区且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连片区域发展战略任务。
坚持规划定方向、财政金融作支撑、土地要素做保障,其他政策相协调,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纲要实施的衔接协调,财政性资金优先投向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引导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土地要素支持,制定落实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能源、水资源支撑,深化环境容量控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第四节 夯实项目支撑
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围绕重点领域,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以及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提出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大工程、好项目,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施支撑规划目标推进落实。全面落实高质量 “ 四督四保 ” ,按照 “ 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路径走 ” 要求,加大项目投入力度,推动一批 “ 十四五 ” 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第五 节 严格评估督导
细化分解市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市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指标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加 强规划任务落实和评估考核,提升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能力,在规划实施年度、中期、末期,组织开展年度计划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作为规划评估考核的重要参考。完善规划实施动态调整修订和监督考核机制,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向人大、政协报告和沟通机制,发挥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
第六节 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大规划实施情况和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坚持群策群力、共建共享,不断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投身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依法参与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民主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和谐氛围。
网站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 文本咨询潇洒的煎鸡蛋 · 前端-JS二维数组 - 简书 8 月前 |
幸福的开心果 · highcharts内存泄漏-CSDN博客 1 年前 |
谦逊的板栗 · 怎么用sql语句给视图加主键_百度知道 1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