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读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感

最近读了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体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强调个体在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时引发出来的冲突。存在的“既定事实”,是指某些终极关怀、某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特质。

欧文·亚隆在书中讨论了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下面结合我的感受谈一谈这四大终极关怀。

一、死亡

每个人都会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向死亡迈进。死亡会带来恐惧、焦虑等等负面的情绪。我们从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的离世、离开去感受面对死亡的情境。悲伤、无助是主要的感受。

中国人比较忌讳谈论死亡,中国的男人更是在传统上被片面地教育要“坚强”,要“扛”住,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把悲伤和无助的感受压抑下去,不能得到很好的疏解。或者是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让自己陷入悲伤、消极的状态中,长期不能自拔。

我自己就曾经在父亲离世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处于非常不好的状态。所以我自己一路走来的体会就是“打开”比“封闭”好,“诉说”比自己硬扛好。

面对死亡的一个积极意义是,让自己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让自己不再无意识地沉沦于生活的琐事中,让自己选择和明确自己生活的优先事项和顺序。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和悲剧作家塞内加说:“只有愿意并准备好死亡的人,才能享受真正人生的滋味”。另一位古罗马思想家、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说:“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自我才会诞生”。

面对死亡带来的另一个积极意义是,专注于当下、享受当下。“永恒的时态是当下,而非未来”。当你悲伤、无助或者心灰意冷的时候,如何走出困境呢?我经常用美国心理学家、现代催眠大师艾瑞克森(他晚年的时候只能坐在轮椅上工作和生活)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生活是一段应该享受的旅程。我总是去发现每天 我可以 做什么事情,然后尽情地享受做这些事情。” (“Life is a journey to be enjoyed. I always like to discover what I CAN DO each day and then take the pleasure in doing them.”

当然不是说要抛弃过去或者不面向未来,而是把“过去”(好的和不好的)转化成“当下”的资源,把“未来”(美好的正向意图—“你想创造什么”)带到“现在”,全情地去投入当下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下文谈到的“无意义感”的解决之道。

二、自由

在存在的意义上,“自由”意味着外部结构的空白。亚隆说,与日常经验相反的是,人类并不是进入(和离开)一个拥有内在设计、高度结构化的世界。实际上,个体对他自己的世界、生活设计、选择以及行为负有全部的责任—也就是个体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自由”在这种含义上,带有一种可怕的暗示:它意味着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并不坚实—什么都没有,是空的,无底深渊。所以存在主义的一个关键的动力性冲突就是,我们无根基的处境与我们对根基和结构的渴望之间的冲突。

既然我们每一个人是自己世界的创造者,我们每一个人需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希望生活幸福,但是为什么人们的生活状况迥异呢?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不能说是由于环境、由于原生家庭、由于谁谁谁,导致我们的生活不幸福。那么在美好愿望和实际结果之间缺少了什么呢?意志是这里的一个关键词。

意志是把觉察和认识转化成行动的精神力量,是愿望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它是“行动之前的心理状态”(亚里士多德),它是内在“负责的行动者”(法伯),是“努力的启动装置”,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

罗洛·梅在解释愿望和意志的关系时说,“愿望先于意志,没有先前的愿望,就不会有意义的行为。意志不仅是力量和决心,也是和未来有着密切关系的潜能。我们通过意志把自己投入未来,愿望则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愿望为意志提供了温暖、内容、想象力、兴味、新鲜感和丰富度,意志使愿望得到自主和成熟。”

“选择”和“决定”也很重要。做出决定意味着将有行动跟随。如果没有行动发生,那就表示没有做出真正的决定。如果有愿望而没有行动,那就表示没有真正的意志。而如果有行动而没有愿望,也是没有意志—那只是冲动的行动。

三、孤独

亚隆说,这里的孤独不是指人际性的孤独,也不是个人内心的孤独,而是一种根本性孤独......无论我们之间变得如何亲密无间,仍然无法跨越一个鸿沟—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进入这种存在,同时又注定要独自离开。一方面是对自身绝对孤独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对接触、保护的渴望,以及成为一个更大整体的一部分的愿望,这二者之间的冲突。

既然作为人,孤独感是每一个人都有的,那么怎么办呢?“孤独感可以共享,爱能够弥补孤独感带来的痛苦”。去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系产生疗愈”。

当然,好的“关系”是彼此独立,又互相成就的关系。正如亚隆强调,治疗师也需要帮助病人学习到“关系的限制”,就是一方面帮助个体学习到自己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什么。联想到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甚至推广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我们也需要去学习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而哪些方面又是必须自己面对、自己成长,不可以依赖或者利用关系。

四、无意义

如果我们注定得死,如果我们构建自己的世界,如果每个人都是独自一人身处于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之中,那么生命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应该要怎样活着?人类这种寻找意义的生物,却被投入本身毫无意义的宇宙中,这就是亚隆所说的“无意义感”的冲突。

对于上述问题,意义治疗学派的弗兰克做出了很好的解读(参见他的著作《追寻生命的意义》)。他说,不要问生活有什么意义,而是你要赋予生活什么意义。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也不应该相同。

亚隆在书中列举了一些能够给人提供生活目的感的世俗活动:利他(给世界留下较好的环境、服务他人)、为理想奉献、创造性的活动(不仅限于艺术、科技,可以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等。

也许全情地投入生活,置身其中,你就可以找到每一件事物的意义,发现你的生活意义,创造你的独一无二的意义。

面对生命中的四大终极关怀或者说冲突:死和生、自由和归属、孤独和关系、无意义和有意义,祝你和我拥有智慧和力量,祝你我好运!

发布于 2021-03-2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