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天之路绝对不平坦,不过即便如此,咱们的航天人还是在这条路上为祖国和人民立起了三个里程碑,分别是:发射卫星、载人航天和探索月球。咱先说这第一个里程碑:“放卫星”。
1958年初,美国发射了一颗8.2公斤的卫星,也就是毛主席戏称的“鸡蛋大的”东西,虽说不算重,但那毕竟也是人类历史上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
那第一颗呢?是苏联发射的。当时咱们就想了:你美苏能放,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行呢?虽然不想掺合你们争霸,但也不能看着你们噌噌进步、我们原地踏步吧?否则一个不小心不就被你们欺负了?
于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中国科学院立马就把研制人造地球卫星列为了当年头号重点任务,任务代号“581”。中央政治局还专门拨了2亿元专款支持他们搞卫星。
卫星技术考察学习代表团
要知道,当时共和国可刚成立不久,哪儿都要钱,2亿元,那是什么分量?
然而很快,三年困难时期来了。研制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太烧钱,那就研究一点花销少一些的探空火箭吧。
什么是探空火箭?就是在近地空间进行探测飞行的火箭。它飞得比探空气球高,比卫星低,但您也别小瞧它,它可以为研制运载火箭和卫星提供很多有用的参数。
您知道吗?这个研究中国第一枚火箭的团队,大部分人都没有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团队带头人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
即便如此艰难,他们仍然在1960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自己的探空火箭,为卫星上天做了充分的准备。
1961年4月,苏联载人飞船上天了,震惊了世界,咱们国家也意识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到了1965年,中央批准了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代号“651工程”。
至于这颗卫星的名字,现在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 “东方红一号”。
四年后,也就是1969年的11月1日,东风基地下达了“东方红一号”发射任务的指示,正式发射之前,必须先对新改进的火箭进行飞行试验。
周恩来指示说:“这次发射不同寻常,以往我们的试验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在自己境内搞的,而这一次射程很远,必须控制住,一定不能让它飞到国外去。”
周总理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果不其然,试验结束后,火箭竟然找不着了!这可是摊上大事儿的节奏啊,落在境内还好说,要是飞出了国界,搞不好就打起来了!
不过还好,很快就传来了报告说:一个农民在川南无人区发现了火箭残骸。虽说没酿成国际争端,不过差点把火箭搞丢这事儿也挺丢脸尴尬的。
特别是日本知道消息后,甭提多高兴了,因为当时他们也在准备发射卫星,这次可以抢先一步了!
虽然落在了日本后面,但两个多月后,我国的第二枚两级火箭就发射成功了。
3个月后的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被成功送上了太空。
当那首《东方红》在太空中响起,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